首页 理论教育 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模式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模式主要是针对人际传播形态的一种理论论述,是施拉姆在总结奥斯古德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奥斯古德认为“香农—韦佛的传播模式”比较适合于机械的传播过程,并不符合实际中的人际传播过程;在实际的人际传播过程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学者们将最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第三个模式归于奥斯古德和施拉姆两个人的名下,称之为“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这个模式主要是针对人际传播形态的一种理论论述,是施拉姆在总结奥斯古德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奥斯古德认为“香农—韦佛的传播模式”比较适合于机械的传播过程,并不符合实际中的人际传播过程;在实际的人际传播过程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在参考奥斯古德思想的基础上,于1954年在《传播是如何进行的》一书中提出了针对“香农—韦佛传播模式”理论的三个传播模式的修正(见图3-21、图3-22、图3-23),图形更加简单,内容也更加丰富。学者们将最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第三个模式归于奥斯古德和施拉姆两个人的名下,称之为“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图3-21 传播过程模式之一

资料来源 钟文、余明阳:《大众传播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图3-22 传播过程模式之二

资料来源 钟文、余明阳:《大众传播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图3-23 传播过程模式之三

资料来源 钟文、余明阳:《大众传播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14页。

施拉姆认为:讯息的传播,首先有传播者(即来源),将讯息制成符码,使成为一种讯号,然后为对方所接受后,再把它还原成原来的符码,赋予意义后,才算到达目的地。但是在“制成符码”和“还原符码”两种阶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即制码者和还原符码者必须要有共同的经验范围(或知识),彼此才能沟通,以产生共识。

就传播活动而言,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符码的世界里:他制成符码,同时也把符码还原。接受符号同时也传出讯号。图3-23用来反映一个人自身的传播模式。自己是符号的还原者、解释者,也是制成符码者。

传播过程中包含了“回馈”(feed-back)的现象。为说明方便起见,我们以两个人交谈作例子来说明:两人交谈时,甲向乙说话,甲想知道音讯是怎样被对方接受或如何被对方加以解释,而另一方乙很自然的会以简单的话语或表情来对甲加以反应,甲对乙反应的了解就是一种“回馈”。一个经验丰富的传播者会时刻注意回馈,并会时常依据回馈来修改它的音讯,所以说“回馈”在传播的过程之中是非常重要的(见图3-24)。

图3-24 传播过程模式之四

资料来源 钟文、余明阳:《大众传播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14页。

传播者不但可以从阅听人那里得到反馈,而且可以从自己的音讯上得到回馈(见图3-25)。

图3-25 传播过程模式之五

资料来源 钟文、余明阳:《大众传播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15页。

这个模式较为适合人际传播,表达了一种传受双方完全对等的传播观念,但是不具有普遍性;在现实的人际传播中,也许会有这样对等的情况存在,但是很多的时候传受双方因为自身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受教育的程度等差别,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传播的过程也是相当不平衡的。不过,这个模式揭示了人际传播中最基本的形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