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钱办学最不过瘾

为钱办学最不过瘾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用自己的钱办学最过瘾,用别人的钱办学也过瘾,为钱办学最不过瘾。希望中国所有的经济学家和海龟用这三面镜子照照自己,我作为中国人民的走狗谢谢你们了。”当年,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一句“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引起争议。[9]2005年8月,《中国青年报》颁布新的考评办法,规定记者文章阅读率最高的前三篇每篇加分50,但受到宣传部门以至中央领导批示表扬的,加分最多可达300。

“我宁可没有考上,宁可永远在家里种地种田,宁愿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是我害了妈妈!”

2005年9月21日,新华网报道,云南沾益县女孩邓欣(化名)考上大学,但她母亲在其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因承受不了大学高额学费的重压而上吊自杀。在当地政府和交警的资助下,跨进大学门槛的邓欣如此痛陈。[6]

同一天的《南方都市报》报道,甘肃榆中县女孩杨英芳因未抓到继续上学的“阄”而绝望地跳下百丈悬崖。[7]

“捐了300元以上的同学受到表扬,捐10元以下的被罚站,忘捐钱的要罚补交100元。”

2005年初,广州某小学一名一年级学生说。该校被曝强制要求学生向印度洋海啸受灾国捐款。[8]

“用自己的钱办学最过瘾,用别人的钱办学也过瘾,为钱办学最不过瘾。希望中国所有的经济学家和海龟用这三面镜子照照自己,我作为中国人民的走狗谢谢你们了。”

2005年,经济学教授邹恒甫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说。

当年,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一句“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引起争议。邹恒甫如此点评国内的经济学家:“我和林毅夫是三五流,张维迎是九流,大多数人都不入流。”[9]

“在这样蛮横无理的制度安排下,编辑记者只要不是精神失常,还有谁会去搞舆论监督报道呢?”

2005年8月,《中国青年报》颁布新的考评办法,规定记者文章阅读率最高的前三篇每篇加分50,但受到宣传部门以至中央领导(政治局委员以上)批示表扬的,加分最多可达300。此外,凡是接到领导批评的报道一律“反向扣分”。

资深编辑李大同为此发表公开信,批评考评办法是“将评价标准强制性地依附于少数上级机关和官员的喜恶之下”。“在这样蛮横无理的制度安排下,编辑记者只要不是精神失常,还有谁会去搞舆论监督报道呢?”

李大同质疑,如果报道受到读者最高评价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但是却受到上级官员的批评,按照新规定加减分的原则,显然官员的好恶远比读者的意见重要。他担心考评办法会将同仁“庸俗化为一群一周复一周算计、争吵自己能拿多少‘分儿’的打工仔”。“面对这样一份‘考核办法’,我们不能再沉默,也没有理由再沉默。沉默就是沉沦;沉默就是将让光荣的《中国青年报》死在我们这一代面前……”[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