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川地区的发展方式几经变化

东川地区的发展方式几经变化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清代中前期的百余年间,东川地区的发展方式几经变化。清初沿袭明制,东川仍由禄氏土司统治。本章第二节研究表明,清代东川铜业人口平均约5万人左右,最高时近8万人,而整个东川矿业人口最盛时超过10万人。由此可见,至清代中期,矿业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东川的支柱产业,农业亦随之发展,而畜牧业的地位则快速下降,形成了矿农并举的发展方式。矿农并举的发展方式并不仅限于东川,但凡边疆主要矿区所在地均是如此。

在清代中前期的百余年间,东川地区的发展方式几经变化。清初沿袭明制,东川仍由禄氏土司统治。东川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土司禄氏即是彝族。康熙《四川总志》记载,东川有彝八种:“其一曰僰人,椎髻披毡,戴毡笠,用毡裹其胫,蹑皮履,好贸易为业”;“一曰罗罗,即爨蛮也,性劲而悍,摘须,束发于顶,覆以白布尖巾,衣以毡,履以革。”[249]从毡、革等装束可以看出,东川的少数民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东川地处金沙江东南岸的乌蒙山脉之中,境内高山峡谷纵横,鲜有平坦之地可供耕作,故当地少数民族因地制宜,养马放羊,发展畜牧业。同时,东川府还有一里编户人口[250],这应该是移居此地的汉族,因清初对少数民族是不编户的。雍正《东川府志》记载:“康熙三十九年,禄氏夷民一千七百二十九户,后新来三百户,皆昔年逃亡在外者。府城内汉民二十余户,客民百余户。”[251]东川大部分人口属于少数民族,这与上述推论相符。因此可见,改土归流之前的东川地区,其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畜牧业是其重要生产部门,而部分汉族人口则以仅有的坝区为中心从事农耕。

东川归滇后,铜业开发规模逐渐扩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内地移民进入东川。本章第二节研究表明,清代东川铜业人口平均约5万人左右,最高时近8万人,而整个东川矿业人口最盛时超过10万人。这些人口并不隶属于矿厂所在地会泽县管理,而是由各驻厂厂员负责。乾隆《东川府志》记载: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东川“四城内外并四里八乡,共烟户一万二千八百零三户,又各厂共二千四百零四户”[252]。很明显,12 803户中并不包括矿业人口,所谓“烟户”是要纳粮交税的。矿业人口没有土地,故不在烟户之列。因此,可以将这些烟户看作是农业人口。乾隆二十六年,东川府有堰、塘、堤、闸等水利设施13处,纳赋田地共205 330亩[253],表明东川府农业有一定基础。如以五口之家计,东川府非矿业人口约有6.4万人。人均耕地3.2亩,所产粮食基本能满足生存需要。由此可见,至清代中期,矿业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东川的支柱产业,农业亦随之发展,而畜牧业的地位则快速下降,形成了矿农并举的发展方式。

这既不同于内地以农耕为主的发展方式,也不同于边疆地区常见的农牧结合的发展模式。矿农并举的发展方式并不仅限于东川,但凡边疆主要矿区所在地均是如此。这样的发展方式,在以农为本的传统社会,在中原地区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却是边疆地区顺应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的正确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