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心静气抓学习

平心静气抓学习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要积极创造条件,平心静气学习,学习就一定能抓得上去。平心静气学习,就是肯吃苦,下真功,潜心研究。霍金不因为病痛的折磨而放弃对学习的渴望,他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平心静气学习,就是要戒浮躁,贵有恒,锲而不舍。平心静气学习,就是要挤时间,巧安排,聚零为整。平心静气学习,就是要多积累,勤翻阅,集腋成裘。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孜孜以求,刻苦钻研,学而不厌,才能功到自然成。经常听到一些同志讲:现在部队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一天从早忙到晚,哪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当前,部队年轻干部大多在三十岁上下,精力充沛,正是抓学习、干事业的黄金年龄。只要积极创造条件,平心静气学习,学习就一定能抓得上去。

平心静气学习,就是肯吃苦,下真功,潜心研究。天才来自勤奋。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作为的贤人志士都十分刻苦学习。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身患“卢伽雷病”,全身瘫痪,不能说话。他完全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霍金不因为病痛的折磨而放弃对学习的渴望,他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界和宗教界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有囊萤映雪、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等经典学习故事,还有闻一多醉书、华罗庚猜书、侯宝林抄书等名人趣谈。这样刻苦读书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平心静气学习,就是要戒浮躁,贵有恒,锲而不舍。青年毛泽东用“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自勉。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参阅了3000多册书籍,由于长期在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里学习,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印。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非静无以成学”。只有耐得住寂寞,抗得住干扰,静下心、稳住神,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平心静气学习,就是要挤时间,巧安排,聚零为整。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用心挤总是会有的。有人做过调查,一个人如果活72岁,时间大概这样分配: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2年,文体活动8年,工作14年,闲暇时间22年。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岁月蹉跎,人生短暂,就像朱自清在《匆匆》里写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只要我们把闲暇时间合理利用好,那将是人生一辈子的四分之一。

平心静气学习,就是要多积累,勤翻阅,集腋成裘。积累资料、积累知识是提高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周恩来同志讲:“什么是灵感?灵感就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只有平时广集情况,广积资料,广泛涉猎,才能达到“厚积而薄发”的效果。如果平时不善于学习积累,临时再去抱佛脚,就难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了。古今中外的高参谋士,之所以能参善谋,运筹帷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注重对知识和资料的占有与积累。

(原载《人民武警报》2011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