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大篷车”“出炉”记

“文化大篷车”“出炉”记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支队伍又被官兵亲切地称为“文化大篷车”。说起“文化大篷车”,还有一段来历,从支队政委邱善添的几句感言里,多少让我们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议训会上,邱政委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常委们的一致赞同。于是,支队政治处决定征求基层中队官兵的意见。战士的“胃口”决定节目的导向。最后,发挥共建单位和友邻单位的优势,请他们帮助编排和导演,解决有人“导”的问题。节目搬上训练场后,大受官兵欢迎。

“我俩今天走上场,说说咱支队的新变化……”5月的一天,笔者刚踏进武警福建总队直属支队战坂训练场,便听到这段山东快书。只见身着迷彩服的官兵们围坐一起,两名战士正在形象兼备、眉飞色舞地表演,把这支英雄部队的成长和壮大说得生动感人,官兵们不时为之鼓掌。笔者了解到:这两名战士是演出队的成员,曲儿和调子都是他们从家乡带到部队来的,唱词则是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创作的。而这支队伍又被官兵亲切地称为“文化大篷车”。说起“文化大篷车”,还有一段来历,从支队政委邱善添的几句感言里,多少让我们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感言一:“要是在训练间隙开展文化活动,铺就操场上拴心留人的‘精神绿洲’,官兵的训练积极性就一定能调动起来。”

2008年2月上旬,支队接受了外宾内卫部队的观摩活动,由于时间紧,加之近期部队各项任务多,连续几天的强度训练,官兵们的训练热情显得十分低落。见此情景,政委邱善添刚想批评组织训练的干部,忽听一名老士官嚷道:“天天就这样练着,都练疲了。”不经意的一句牢骚话,让邱政委话到嘴边给打住了,他陷入沉思:支队是全训单位,在操场上的时间占了大半,中队业余生活并不丰富,虽然在福州市,但地处山脚,环境相对封闭,每天在一个场地训练,官兵难免会滋生厌烦心理。

“要是在训练间隙开展文化活动,铺就操场上拴心留人的‘精神绿洲’,官兵的训练积极性就一定能调动起来。”在议训会上,邱政委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常委们的一致赞同。会后,他专门和政治处的同志一起就“如何开展训练场中文化活动”进行了探讨,从大家的踊跃发言中,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致认为,必须建立一个具有机动部队特色的业余演出队。遇有集中训练时,把笑声带进训练场,调动官兵的训练积极性,让枯燥的训练场充满激情和快乐。

感言二:“把业余演出队队伍相对集中的放在一个中队,其他单位也必须有若干个保留节目,质量好的,一块演!”

在支队组建这么个业余演出队是新鲜事,对如何组织队伍,发挥其作用,大家心里没底,想法不一。在征求意见会上,大家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六中队是军乐队,自身文化艺术基础条件好,把这支部队放在这里就行了。六中队是总队唯一担负军乐演出任务的中队,每年新训结束,支队都让有文艺特长的战士分到这个中队。省歌舞剧院是中队的共建单位,每周都有老师来上军乐课,官兵有一半时间与艺术打交道。因此,大家都认为,业余演出队放在六中队是天时地利,再合适不过。

就在大家认为这是“尘埃落定”的意见时,一名教导员持反对意见:组织业余演出队要考虑拉动部队文化建设,让大家都来参与,这样不仅减轻六中队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还推动了全部队的文艺活动开展。此话一出,在会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引起了多数干部的共鸣。组织会议的支队邱善添政委综合了大家意见,最后一锤定音:“把业余演出队队伍相对集中放在一个中队,其他单位也必须有若干个保留节目,质量好的,一块演!”

感言三:“我们要根据部队特点创作作品,节目土点没关系,只要健康向上,大家爱看就行。”

组队方向明确,关键还得看节目能否出质量,让官兵欢迎。因此,节目质量怎么定位,是一个重要关节点。于是,支队政治处决定征求基层中队官兵的意见。中队官兵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有的认为,文艺就是要有点艺术味道,否则就没什么看头。有的感到,中队平时担负的任务很重,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开展文艺活动,甚至提出不要组建业余演出队。大多数同志则认为,那些“阳春白雪”的节目,艺术味浓,战士们不一定喜欢,而那些离战士生活近、“土得掉渣”的节目,却能逗战士乐。节目质量应找其“结合点”。

战士的“胃口”决定节目的导向。邱政委在听完政治处的汇报后,语重心长地说:组建业余演出队说到底最终目的就是为基层服务,脱离了兵味,战士就不爱看,组建业余演出队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节目质量“位置”找对后,政治处着手根据战士所需和部队的实际,开始筹备节目,下发了《关于开展基层文艺调演》通知,要求每个中队必须有两至三个保留节目,一个月后在六中队会演。会演结束后,一位省歌舞剧院的老艺术家评价:节目都不错,就是艺术味少了点,好好挖掘修改,能够演出一台有艺术味的“兵戏”。送走评委后,邱政委对宣传股长说:“我们要根据部队特点创作作品,节目土点没关系,只要健康向上,大家爱看就行。”

感言四:“业余演出队走进了训练场,想不到官兵把训练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作品来源是业余演出队的生存之本。在实践中,大家渐渐找到了“生存”的“门道”。首先解决作品资源问题。政治处专门设立“文艺专栏”网页,由宣传股提供各种文艺作品资料和各种比赛晚会的录像,在网上,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找到各类作品。其次成立创作组,培养创作员。以网上的作品为“模板”,结合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进行改造作品,这样不仅省时省力,又不容易偏离政治宣传导向。同时收集好人好事和部队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编成富有启发教育意义的小品或相声。最后,发挥共建单位和友邻单位的优势,请他们帮助编排和导演,解决有人“导”的问题。几个措施的出台,让演出队“站住了脚,扎稳了根”。节目搬上训练场后,大受官兵欢迎。

一位战士因为想家,训练场上闹思想情绪。创作员很快构想了这样的画面:一名战士由于训练不用功,中队接受处突任务后,考虑他军事素质差没有安排其参加执勤。执勤结束后,好几位战士立了功,戴了大红花。就在这时女友来队探望,看到荣誉栏里没有这位战士的名字,便问起了缘由。当得知内情后,女友向他下了通牒:下回看不到大红花,咱俩就吹灯。作品便以这个故事线索为背景,创作出了小品《我要训练》,上演后,这位战士深受感染,惭愧地找到指导员下军令状:半年后,军事素质上不去,请求调离中队。

由于表演的节目贴近官兵的日常生活,大多是官兵们喜闻乐见的人和事,所以每次一出场,都让官兵们切身感受到“文化大餐”带来的不仅是精神陶冶和心灵上的净化,更能增强官兵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战士们亲切管这支队伍是“文化大篷车”。

听着训练场上官兵的笑声,看看荡漾在他们脸上的笑容,邱政委感慨地说:“业余演出队走进了训练场,想不到官兵把训练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感言五:“开展业余文艺演出活动,丰富了官兵文化生活,也拉动了部队全面建设。”

原本让文艺演出队活跃训练场、调节官兵的思想情绪、提高官兵的训练积极性,可是随着文艺演出队作用的不断发挥,部队官兵热情的投入,支队上下开展文艺活动的氛围空前活跃。如今,在基层中队,常看到几人围坐一起或对着《军营文化天地》、《曲艺》杂志刊发的作品进行排练,或一起结合身边的人和事,研究创作思路,或边听边学,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自业余演出队组建来,共创作了20多个文艺节目,其中小合唱《班长》获《海峡之声》军歌征集大赛二等奖,歌词《告别警营》获武警文艺二等奖。他们多次深入训练场演出,歌声、笑声荡漾在雪峰山下,成为一道特殊的景观。

为了让文化活动开展不断线,这个支队每季度开展一次文艺小会演,每半年组织一次大会演。在会演中,支队长邹自国、政委邱善添带头上台表演节目,极大地鼓舞了全支队开展业余文艺活动的热情。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陶冶了官兵情操,提高了官兵的艺术品位,也促进了部队的各项建设。今年来,支队有5个部队建设的经验做法被总队推广,5人被上级和地方党委政府评为“抗冰救灾先进个人”,6个单位被评为先进单位,先后6次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执勤和处突任务。

(原载《警坛风云》2008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