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的铁人

新时期的铁人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启民及时提出了“三分一优”结构调整原则和“挖液稳油”的新模式,经集体论证后,领导决定在全油田实施“稳油挖水”战略,并很快在全油田推广。与国家审定的开发指标相比,5年累计多产原油610多万吨。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坚持科技进步和不断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新时期“铁人精神”的真正内涵。

●小档案

王启民,浙江省湖州市人,1937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地质专业,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技术员、开发室副主任地质师、院副总地质师、副院长、院长、局长助理、局副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地质师。1996年8月起,兼任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兼职教授。他以老铁人王进喜为榜样,以“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高产稳产”的英雄气概,被誉为“新时期铁人”。

为了大庆油田的高产稳产,王启民曾多次创新:20世纪60年代,他提出的“高效注水开采方法”,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式,开创出中低含水阶段油田稳产的新路子。20世纪70年代,他主持进行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0%—15%。20世纪70年代,历经四十多年高强度开采的大庆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高含水阶段,油田综合含水率已高达90%,储采结构严重失调,成本攀升和效益下降矛盾突出,油田开发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面对大庆油田的这个难题,王启民经常用形象的比喻启示同伴:“油田综合含水率达到90%,就好比人被水淹到了脖子;含水率达到95%相当于淹到了鼻子;含水率达到98%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为此,他向国内外公认的难题——表外储层要油宣战。他凭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针对大庆油田的特殊性,把目光集中到这些单独看起来“瘦”、加起来很“肥”的油层,组织实施了“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创立了油田高含水后期“控液稳产”的新模式,仅“表外储层”开发研究成果,就相当于为大庆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按2亿吨的可采储量计算,价值两千多亿元。而国家要探明同等储量的石油资源,光勘探费就需投入一百多亿元。

20世纪90年代,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如果沿用国外提液稳油的做法来继续保持5500万吨稳产,油田要增加液量1.6亿多吨。要处理这些液体,将大幅度增加基建工程量和投资额,企业难以承受。1991年年初,在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上,大庆油田科技工作者各抒己见,献计献策。王启民及时提出了“三分一优”结构调整原则和“挖液稳油”的新模式,经集体论证后,领导决定在全油田实施“稳油挖水”战略,并很快在全油田推广。它使大庆油田3年含水上升率不超1%,有效控制了产液量剧增的局面。与国家审定的开发指标相比,5年累计多产原油610多万吨。到2002年,大庆油田创造了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的纪录,远远高于世界同类油田12年的水平。

近五十年来,王启民先后主持了油田8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了四十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现在,王启民又有了一个新的头衔——新型驱油剂驱油技术项目课题经理。他满脸幸福地说:“这要是成功了,咱们的驱油技术可就又跑到世界的前面了。”

●经典语录

谁说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不了这么复杂的大油田?我们就是要跨过洋人头,敢为天下先。

●启示

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坚持科技进步和不断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新时期“铁人精神”的真正内涵。王启民正是凭着“恨不得钻到地下把油层搞清楚”,立志“跨过洋人,敢为天下先”的豪情与奋斗才取得了辉煌成就。王启民是科技界的楷模。他身上体现了“铁人”的顽强拼搏精神,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体现了我国新时期石油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他那种敢为天下先、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王启民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是对“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内容的中国石油企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知识点

注水开采是指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专门的注入井将水注入油藏,保持或恢复油层压力,使油藏有很强的驱动力,以提高油藏的开采速度和采收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