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美援朝时期的灵武皮件厂

抗美援朝时期的灵武皮件厂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0年8月按照县上的指示,成立了灵武皮件厂,苟发任厂长,杨茂春任副厂长,总技师杨生录,全厂职工106人。皮件厂加工皮袄的畜皮由县生资公司提供。“支持抗美援朝”“打败美帝国主义野心狼”“多做皮衣支持志愿军”等口号贴在厂里各处,鼓舞着皮件厂的职工。在17个月时间里,灵武皮件厂共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战士制作皮衣l万多件。1951年底,由于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按照吴忠地委的指示,将灵武皮件厂合并到吴忠皮件厂。

抗美援朝时期的灵武皮件厂

美帝国主义于1951年6月25日发动了侵略朝鲜战争,把战火燃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畔。刚解放的中国人民,尽管生活还很贫穷,也面临着战争遗留下的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局面,但为了支持朝鲜人民打击侵略者,全国各地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节衣缩食地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支持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灵武这个西北一隅的小县城,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支持朝鲜人民打击侵略者,支持志愿军赴朝参战的运动。1950年8月按照县上的指示,成立了灵武皮件厂,苟发任厂长,杨茂春任副厂长,总技师杨生录,全厂职工106人。皮件厂的生产任务是加工志愿军用的皮袄、皮褥子等皮毛军需用品。

灵武皮件厂设在县城柳树巷中段,是借用的东塔农民易定帮的宅院。这个被称作易家院子的地方是一个四合院,有前后院,院子有1亩多大,非常宽畅,有十多间房子。

皮件厂加工皮袄的畜皮由县生资公司提供。新成立的皮件厂按照县上的指示,在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招工任务,并立即投入了生产。当时工厂的条件非常简陋,选料、熟皮、晾晒、铲皮、划线、剪裁、缝制、上面8道工序,全凭手工制作。整个生产过程没有专用机械,生产用的工具就是几十口大缸和简易的木制案子,从筹备到建厂20多天就开始生产了。20世纪50年代,全国到处是浓郁的抗美援朝的氛围,皮件厂和其他单位一样,条件虽然艰苦,工作环境简陋,但工人们却有一股爱国的满腔热情,工作非常积极。那时也没有什么劳保用品,他们夏天头顶着烈日,忍着熟皮时呛人的气味,在院子内用土碱、硫磺熟制畜皮,用手在缸内翻搅畜皮,捞皮晾晒。有的工人手被酸碱腐蚀得脱了一层又一层皮,但没有人吭一声。冬季滴水成冰,车间工棚内没有取暖设备,工人们手冻肿了,脚冻裂了,有的工人患病,但没有一个人请假,他们想的是多制作一件皮衣,让子弟兵在异国他乡的冰天雪地里少受冻,以饱满的精神打击美帝国主义,保卫解放的胜利果实。

20世纪50年代,灵武城基本没有电气照明设施,全部用煤油灯,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皮件厂的工人们争分夺秒、紧张而有秩序地忘我工作着。在易家院子这个简陋的厂子里,加工缝制的工序是在大堂屋和厢房。这里设有9个加工皮衣的工作案子,每个案子上有4名工人,每天的工作任务是至少制作两件皮袄,4个案子的总定额是缝制18件皮衣。同时将工作时间定为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晚上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工人们聚精会神地裁剪缝制皮衣,每天都按时完成18件皮衣的制作任务。为了抢时间,争进度,厂里还设置了集体灶。那时条件很艰苦,每天吃的都是把黄米和白米掺到一起做成的米饭,被称为二米饭、调和饭(米和面条在一起做成的饭食),菜是咸菜、酸菜、白菜熬山药,但是大家吃得很香,吃完饭放下筷子便去干活,一些人甚至上厕所都是小跑着去的。皮件厂还定期举办活动,进行质量评比,“比学赶帮超”是最响亮的口号,工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各工序、各工段也开展竞赛,比学习、比技术,呈现出一股浓浓的为国为志愿军奉献的精神。皮件厂除过几位老皮匠外,年轻人很多,每天欢声笑语不断。“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紧敲那个板来呀慢拉琴,我来唱唱英雄的志愿军。中国出了志愿军,一棒打垮了杜鲁门。中国出了志愿军,和平幸福有保证。”这些歌声不停地从各个工段响起,激励着大家的干劲。

为加强对皮件厂的领导,县政府总工会把1951年就入党的2l岁的县工会干部杨明抽调到皮件厂负责工会宣传工作。杨明到皮件厂后,每天给大家读报纸,讲形势,讲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宣传全国各地支援抗美援朝的情景。当时杨明很年轻,工作热情高,人也聪明勤奋,为了扩大宣传力度,他还从县上拿回了一些彩色纸,刷写了很多标语。“支持抗美援朝”“打败美帝国主义野心狼”“多做皮衣支持志愿军”等口号贴在厂里各处,鼓舞着皮件厂的职工。

皮件厂有很多是从旧社会皮件作坊出来的皮匠,他们的手艺非常好,从裁剪到缝制技术都是一流的。蒋发云、孙林、徐科、荣蕊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老匠人,在工作中,他们根本不计较报酬的高低,一门心思干活。他们知道皮衣是军用品,给志愿军穿的,因而,制作起来非常精心,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并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在他们的带动下,皮件厂自上而下达成了“我为志愿军做衣服,精心是光荣,粗糙是羞耻”的共识。皮件厂的任务重,不仅工人们加班加点地苦干,就连家属包小莲、石淑珍、苟佩霞等人也积极参与了皮件厂的工作。她们到厂里帮灶、挑水,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的家属心灵手巧,也参加了缝制皮衣的工作,在师傅们的言传身教下,也成了技术娴熟的“皮匠”。由于皮件厂组织得当,成绩卓著,超额完成任务,1951年春天被评为灵武县支援抗美援朝活动先进单位。时任县委书记的何广宽、县长丁子齐、县总工会主席李永刚、武装部部长许振臣也多次到皮件厂参观,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县长丁子齐看到工人们被酸碱腐蚀得粗糙双手,浑身上下被芒硝糊得雪白的模样,在极为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的情景非常感动,他动情地对厂长苟发、副厂长杨茂春说:“你们给灵武人民树立了榜样,有你们这样好的工人支持志愿军,有勇敢的志愿军在前线战斗,全国人民一条心,我们肯定能打败美国鬼子的。”

据工会干事杨明回忆,自1950年8月到1951年12月。在17个月时间里,灵武皮件厂共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战士制作皮衣l万多件。作为西北偏远的灵武县城的一个小皮件厂,虽然1万件数字少了点,但这l万件皮衣是工人们在极为简陋、艰苦的工作环境和低劣的条件下废寝忘食、加班加点超额完成的。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每次上交皮衣时,接收部门都对质量非常满意,1万件军用品皮袄没有1件是次品,件件都是精工细作的一等军用品。他们的工作得到了政府的肯定。1951年底,由于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按照吴忠地委的指示,将灵武皮件厂合并到吴忠皮件厂。工厂合并后,他们仍然从事着加工制作皮衣的工作。自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到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议,37个月的时间内,他们制作皮衣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

岁月转眼已过去了60多年,20世纪50年代易家大院的灵武皮件厂的故事已鲜为人知了,而当年的100多名职工中很多工人都已逝去,剩下的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至今和他们聊起那段岁月,他们的脸上仍然呈现出一种自豪的神态,他们还自豪地说:“我曾为抗美援朝战争作过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