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借“外脑”

借“外脑”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文中提到的孙文辉老师,是“外脑”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我们的主持人冯祺,也是“外脑”中的一员。苑治平是《头头是道》的第二任男主持。这位《流动记者站》的“名播”对《头头是道》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投入。他对《头头是道》发表高见。有一位嘉宾告诉我,他有次在外面吃饭,被观众认出,说他是《头头是道》那个辩论高手,由此而受到了“电视明星”般的礼遇。

《头头是道》是在台里技术条件尚不完备,人员极其贫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得力于领导的大力扶植和领导们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的“借外脑”的政策。

《头头是道》的“外脑”就是那些策划人员,还有一些可爱的嘉宾。

前面文中提到的孙文辉老师,是“外脑”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的智慧以及责任感被大家所认同。我们很多期的节目录制他都在现场导演。孙老师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当你最困难、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他都会放弃一切准时出现在你面前。

我们的主持人冯祺,也是“外脑”中的一员。发现他,纯属偶然。那次住院躺在病床上看电视,那期《流动记者站》节目中,有个湖大的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口齿伶俐、思维敏捷。当时我们正急于找个男主持人接替我,于是那个男教师的那番口才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后来经过多方打听,寻找比较,我们把他请到了演播厅做主持人。小伙子只有二十二岁,可是很有思想。他在现场思维活跃,语言表达也切中要领。能抓住一些问题的实质提问,并且穷追不舍。他很有些辩才,他的学识,阅历已大大超出他的年龄段,很多话题也溶入了他的思想和主张。可是他长了一张娃娃脸,咋看咋瞧都显小。于是我们为他设计戴一幅金边眼镜,头发往上吹起,这种形象就显得老成、成熟一些。在策划会上,冯祺的一些思路和观点很让我们有种“后生可畏”的感觉。如“怎样看待过洋节”这期节目,就是他提出方案并带着自己的思考主持的。

苑治平是《头头是道》的第二任男主持。这位《流动记者站》的“名播”对《头头是道》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投入。苑治平的生活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经常出一些好点子,好话题供你参考。在现场主持时,他的驾驭能力较强,语言也不乏幽默。

今年二月中旬,我们节目组在担负宣传人大、政协两会的报道中,认识了《三湘都市报》社会生活部主任张效雄。那次宣传报道中,从香港来的政协委员冯丹黎小姐成了各家新闻媒体追踪采访的热门人物,我们通过省政协港澳台办的负责人牵线,抢先一步采访到冯小姐,并请她到《头头是道》现场作嘉宾。那段时间,为了能请到人大、政协代表作嘉宾,我们常常彻夜作战,查代表们下榻的房间号,到飞机场去接站,然后套近乎采访。张效雄很为我们这种敬业精神感动,从此他开始关注《头头是道》,并参与节目的策划、和组织工作。策划会上,只要他到了,气氛就活跃起来,因为无论什么话题,只要有人说出了一种观点,他就唱反调,一争一辩,使一些还不够成熟的话题逐渐显现出清晰的脉路和线索。

策划会上,效雄还带上一些朋友参与讨论,湖南日报记者部主任刘政老师,不仅为我们出谋划策,关键的时候,嘉宾三缺一了,他也就披挂上阵,在三千二百多瓦白炽灯下,唇枪舌剑,竟也谈笑风生。

我们的“外脑”人员,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嘉宾当中。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陈海波先生是《人走茶凉》那期节目的嘉宾。后来他接受我们的邀请,参加我们节目的话题策划。他说,现在社会上有社会责任感的男人太少了,并列举一二,最后发出感叹:什么才是真正的模范丈夫,这值得我们讨论。在他的提议下,《模范丈夫》的脚本很快出台。现场拍摄时,他在台下观战,看着看着就坐不住了,不断地示意要发言。因为当时的现场强调要注重家庭责任感的观点占了上风。记得他当时脸胀得通红,接过话题,大声疾呼“刚才有的嘉宾提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看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是只扫一屋,不扫天下。我们有很多的大男人,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公德意识,他们认为天下大事再大莫过于哄老婆带孩子。长久下去,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何以振兴于世界民族之林!”

海波先生之所以加入到嘉宾的行列,这中间有一个牵线人。那就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谢柳青老师。

其实我与谢老师早就相识。那时他是《美育》杂志的主编,我们《文化时报》的那帮朋友都很佩服他的华彩文章,尊称他为老师。在一次讨论“邻里之间”话题的会上,谢老师作为望月湖的居民代表到会。他对《头头是道》发表高见。他说几乎播出的每一期节目他都看了,评价甚高。谈到不足之处时非常精僻。我们就感到好像与他神交已久。他说的那些观点,开启了我们的思维。于是我们又邀请他参加策划会。策划会上,大家争论来,辩过去,最后由他作总结,他往往是将话题的主题升华,画龙点睛。

湖南省文联理论研究室的副王任林澎先生,主动要求与我们合作,为了策划好《走近戏剧》这期节目,他几易其稿,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劳动。《演讲与口才》协会的会长李仲华先生,记忆力过人。当他将协会的三百来号人介绍给我们的时候,随便点到某某人的电话号码、手机、扩机号,他都如数家珍,一字不差。

还有那些可爱的嘉宾们。尽管由于电视技术和受语音、语言的限制,很多准嘉宾们被无情淘汰,但他们坐不到台上,就坐到台下,并且积极参与讨论。有一回开策划会,策划人员是上几期节目的嘉宾和准嘉宾,会开得很晚了,大家还谈兴正浓,没有离去的意思。有一位嘉宾告诉我,他有次在外面吃饭,被观众认出,说他是《头头是道》那个辩论高手,由此而受到了“电视明星”般的礼遇。“没想到你们的收视率这么高哇。”他兴奋地对我说。

也许,正是这种动力让嘉宾们把《头头是道》当成了娘家,而《头头是道》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