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聂伯苏军巧渡河

第聂伯苏军巧渡河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军巧渡第聂伯河,活用“奇”“正”之术,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攻击,也是现代战争中暗渡陈仓的一个显例。第聂伯河地区,对苏德双方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德军统帅部对第聂伯河地区非常重视,企图依托险要的天然障碍,阻止苏军的进攻。因此,德军把第聂伯河称作“欧洲城堡和东方壁垒”。因为,第聂伯河非同一般小河。德军凭借江河防线阻挡苏军的企图宣告破产。

《孙子兵法·势篇》中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奇”与“正”,历代兵家虽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按照通常的方法部署兵力,进行作战,谓之“正”;根据战场上的情况随机应变,灵活用兵,谓之“奇”。大凡高明的指挥员,都善于处理“奇”“正”这对矛盾的辩证关系,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而灵活运用“奇”“正”之法。在我国历代的著名战例中,有许多次正合奇胜的奇迹。韩信“暗渡陈仓”,平定三秦;孙膑马陵设伏,击败庞涓;李自成因敌变法,五歼明军……皆为这方面的突出例子。苏军巧渡第聂伯河,活用“奇”“正”之术,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攻击,也是现代战争中暗渡陈仓的一个显例。

那是1943年秋季。当时,斯大林格勒和摩尔斯克会战大获全胜,苏军将战线推至第聂伯河一线。

第聂伯河地区,对苏德双方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掩护着乌克兰的首都基辅和顿内兹——克里沃罗格两个战略方向。苏军渡过第聂伯河以后,就可以解放白俄罗斯和西岸乌克兰,进而把战争引向苏联国境以外。

德军统帅部对第聂伯河地区非常重视,企图依托险要的天然障碍,阻止苏军的进攻。因此,德军把第聂伯河称作“欧洲城堡和东方壁垒”。

这种说法虽为吹嘘之词,但也并不是没有一点依据。因为,第聂伯河非同一般小河。它长达2258公里,河宽为400至3500米,水深4至12米,是欧洲的第3大河。河区地形复杂,河叉、沼泽、沙洲、沙滩星罗棋布;西岸地势较高,可瞰制东岸;大的居民区都在西岸,便于组织防御。

德军自然会利用江河构筑防御工事。尽管由于苏军迅猛的进攻,迫使德军忙于撤退,而没有能够在第聂伯河构筑完备的防御工事,但还是在便于强渡的地段上和在基辅、克里门楚格、萨坡罗什东岸各登陆场上把工事构筑得很坚固;宽阔的第聂伯河堤岸,构筑了许多坚固据点,各据点又有若干混凝土碉堡,并布下了严密的地雷阵;在所有便于渡河的地点加强了防守兵力。同时,还修建了沿江公路,以便一旦防线被突破可以及时调动兵力。德军第聂伯河防线和它所附属的防御工事,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突破的,其原因不仅在于构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还在于第聂伯河是一个有突出特点的天堑。它江面宽阔,地形复杂,河叉和沼泽密布,且西岸很陡,颇不规则,两栖车辆和步兵如果不经过特别训练,要想上岸是十分艰难的。所以,苏军要强渡第聂伯河,确实有着相当大的困难。德军统帅部预测,面对着这一险要的天然障碍,任何苏军在宽大正面强渡第聂伯河,都将在驶抵对岸之前被消灭于河水中。

德军正是指望以第聂伯河的天然障碍来阻止苏军渡河作战的,那么,苏军又如何突破呢?

过去,苏军在进行渡河作战时,常常采取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强渡江河,迅速夺占登陆场的战术。这种猛烈的突击,大兵力的强渡,有时固然可以见效,但往往造成很大的伤亡和物资损失。这一次,苏军针对德军防御部署的特点,改变了过去在便于渡河的地点集中优势兵力强行突破的战法,而是在6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组织一些先遣队,选择数个不适宜渡河且德军防守薄弱的地点,实施小规模分散突破。首先夺占渡口,稳住阵脚,然后向四周扩大阵地。渡河作战打响后,苏军战士不待正式渡江器材到达,即利用各种渔船、汽油桶、筏子、木排等迅速强渡,因为他们已清楚知道强渡第聂伯河的伟大意义,因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冒着炮火,闯过激流,奋勇向前,迅速登上对岸,抢占一块块的小登陆场。

下面是一支先遣支队渡过第聂伯河的缩影。

入夜,大地全被黑幕笼罩着。那树,那房屋,那岗楼,那眼前滔滔奔流的第聂伯河,仿佛都罩上了漆黑漆黑的网,什么都是黑乎乎的一片。自然界的轮廓一点也分辨不清。一支300余人的先遣支队的战士,利用夜色的掩护,乘坐用树木、门板、汽油桶等就便器材扎成的简易筏子,飞快地向前划去。他们闯过一道道激流,绕过一个个险滩,悄悄地向着对岸驶进。有时,炮火就在小木筏周围爆炸,子弹在头顶上呼啸而过;有时,弹片击中了眼,炸断了腿,但谁也不去管它,依然拚命地撑着筏子勇往直前。他们明白,渡过第聂伯河,制住当面敌人,就能保证方面军的顺利进攻……就这样,当西岸的德军尚在朦胧之中,这支先遣支队便一举登上了对岸,夺占了渡口。

这是无数支先遣队巧渡第聂伯河中的一支。由于小登陆场较多,德军没有觉察苏军改变了战术,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次大规模进攻的前奏曲,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苏军抓住先遣支队吸引大量德军之机,一面迅速架起浮桥,将火炮和坦克源源不断地开上滩头,一面组织大部队在宽大正面上进行强渡。参加强渡的部队利用渔船、圆木筏、汽油桶筏、干树枝和稻草筏等器材,把携带轻武器的步兵一批批地运到对岸。随着兵力不断增加,登陆规模由营发展到团和师,战术突破迅速发展为战役突破。

墨守成规的德军,开始只组织了驻防部队实施反击,主力兵团则准备在苏军集中兵力突破时再投入交战,结果丧失了战机。当德军发现苏军的真实企图后,苏军已全部渡过了第聂伯河。至此,德军统帅部吹嘘为“东方壁垒”、“欧洲城堡”的第聂伯河战略地区,已完全失去了它的意义。德军凭借江河防线阻挡苏军的企图宣告破产。苏军很快收复了从陆路通往克里木的重要城市彼列科朴,从而切断了克里木半岛上的德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