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动宁夏”人物

“感动宁夏”人物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感动宁夏”年度人物评选是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广电总台主办的社会公益性宣传活动,自2005年开始运作已进行了四届,这次是第五届:这一届经过初选,共有22位个人、2个集体进入公众投票和评委会决评,最后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入选10位个人、1个集体。王庆同进入10人之中,获“‘感动宁夏’2009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感动宁夏”人物

2009年11月9日,王庆同在银川遭遇车祸,胸椎最后一节爆裂性骨折。抬进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时,疼痛难当,打了止痛针。随后,平躺在硬板床上推进病房。第四天上午做手术。手术很顺利,由骨二科主任牛东声教授主刀。一个进口的钛钢支撑系统装在受损部位,又从髋骨取一小块骨头补在胸椎爆裂处。手术后,原来的疼痛消失,只剩刀口的疼痛。这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而且一天比一天减轻,再加牛教授说“三周后叫你站起来”,他从极度烦躁不安的情绪中走出来,等待那个“三周后”的日子到来。就在第三周到来的时候,宁夏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利宁、宁夏大学党委宣传部长鲁晋和宁大校报编辑部的同志,到医院看他。赵书记和鲁部长在表达良好祝愿的同时告诉他:宁大党委已决定将他申报为“‘感动宁夏’2009年度人物”的候选人物。王庆同向宁大党委表示衷心感谢。

“感动宁夏”年度人物评选是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广电总台主办的社会公益性宣传活动,自2005年开始运作已进行了四届,这次是第五届:这一届经过初选,共有22位个人、2个集体进入公众投票和评委会决评,最后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入选10位个人、1个集体。王庆同进入10人之中,获“‘感动宁夏’2009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王庆同手术后恢复得较好,手术后第四周即出院。回家休养了三周,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接受宁夏媒体的采访,主要是与这个荣誉称号有关的从事新闻教育方面的事迹、感想等。王庆同已经扔掉助步器,可以拄着拐杖走路。媒体采访,他尽量配合。媒体报道的中心意思大概是这么一句话:“从教13年,培养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成为宁夏各家新闻媒体的中坚力量。”(这是颁奖晚会手册上关于王庆同的一句话)“从教13年”,是指他到退休的时候是13年。王庆同说:学生成为“中坚力量”则有夸大的因素,顶多只能说“骨干力量”,也不好说是我“培养的”,只能说我“参与培养的”,好在大家宽容,没有人对那句话提出质疑。后来,王庆同听到的颁奖辞是:“历经坎坷乃持璞玉之质,皓首苍颜而存赤子之心。你是宁夏新闻事业的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2010年1月28日举行颁奖典礼,是台电视晚会。他拄着拐杖上台接受证书和纪念性标志物。现场采访他的是东方卫视的潘涛先生。事先他对潘涛先生说,一是声音要大点,耳朵不好;二是不要事先透露问题,咱们现场对答。潘涛都答应了。他问了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新闻评论是最难写的新闻品种,你73岁了,怎么还在媒体开个人评论专栏?”王庆同回答说:“我对社会现实问题感兴趣,还有话想说,我觉得73岁还不算老。”潘涛笑了,台下响起掌声。

王庆同全家老小和许多学生都到颁奖晚会现场,分享了快乐。

那次颁奖,还有两件事可以一说,一是颁奖盛典上放的关于王庆同的短片(二三分钟)的中心词是“47岁开始的人生”,点到他人生最关键的地方。二是给他颁奖的是他的学生、时任宁夏广电总台党委委员、公共频道总监张泉慧,是所有颁奖嘉宾中最年轻的。此事主办方事先征求过王庆同的意见,王庆同表示“最好不过”。张泉慧上台向他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接着,从台下拥上六七位供职于宁夏新闻单位的他的学生,围着他表示祝贺、献花。王庆同当然高兴,但他仍请他们赶快下去:盛典的时间都是按分按秒计算好的,不能耽误。

第二天《宁夏日报》二版以较大篇幅刊登王庆同在颁奖晚会上答记者问的照片,《新消息报》一版导读里标出《“感动宁夏2009年度人物”评选揭晓胡怡芳王庆同等10人上榜》。

颁奖晚会的前后,也就是2010年1月到5月,宁夏媒体因他入选“‘感动宁夏’2009年度人物”而又一次较为集中地宣传了王庆同。一是宁夏广电总台推出电视人物专访《47岁开始的人生》(十几分钟),二是宁夏广电总台推出广播人物专访《宁夏新闻教学的开拓者——王庆同》,三是《宁夏广播电视报》推出人物专访《王庆同:宁夏新闻界的耕耘者》,四是《宁夏大学报》推出“宁大人物”《新闻人生》。

这4次报道,各有特色,对认识本书主人公王庆同具有不同的作用。如:

《47岁开始的人生》

(宁夏广电总台卫视频道编导张维刚)

字幕:2009年12月31日

解说:73岁的王庆同,退休前是宁夏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前段时间因为出车祸一直在家养病,今天是他50多天以来的第一次出门。

现场同期:

听说你出了车祸了?

腰叫人给碰了一下,

手术把骨头(接了一下),

手术很成功。

现在还疼吗?

不疼。

在我的脊背上安了一个金属的十字架,

拿螺丝给拧进去。

我听你家属给我说(你出事了)。

我说好了没?

说好了。

好长时间没见你了。

好,那你多保重啊!

好,谢谢你关心!

王庆同同期:

我现在基本上是一个光脑袋嘛,

但是我刚到宁夏大学的时候,

我这里有头发的,

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有头发。

从47岁开始到宁大教书,

每天都要到十二点以后睡,

加班时间长了很快这个头发就掉了。

所以这个头发怎么说呢,

我到了47岁以后,

大概三五年以内这个头发就掉光了。

解说: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成立。为了响应党中央“开发和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全国各地的干部、工人以及各类专业知识分子,投身到宁夏的建设中。大学里,学生们更是跃跃欲试,纷纷要求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王庆同就是其中之一。那一年他22岁。

王庆同同期:

我是浙江人,我祖籍是浙江,

上大学在北京,

195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以后,

我就自愿到宁夏来工作。

到了宁夏以后,

就在《宁夏日报》当编辑、记者。

解说:在报社,王庆同负责工业、交通方面的报道,在宁夏刚刚成立的那段时间里,宁夏的各方面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王庆同以一个年轻记者的身份感受着那个时代火热的生活。

王庆同同期:

我直接参加大炼钢铁的报道,

炼出来都是一些不是真正的铁、

铁疙瘩、土铁。

我们尽管进行报道,

但是内心里我们不认同这种东西。

所谓彭德怀说的劳民伤财,

我们有同感,

人民公社把很多东西都统在一起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干活推日头下山,

但是我们的报道里边还是都按照正面报道。

都是符合政策的,

但是我们的内心,

对于当时许多的那样一种做法,

我们不认同甚至是不满。

解说:1963年,王庆同和另外几名年轻记者被“莫须有”的罪名指控,受到审查,他们的信件和日记被查抄,同时被调离工作岗位。1966年,王庆同被开除公职,迁赶到农村。他从一名记者变成了农民,那一年,王庆同30岁。

解说:在宁夏盐池县油坊梁村,王庆同度过了他九年的迁赶生活。

1980年春天,在王庆同离开记者职业17年之后,组织上为他彻底平了反。

1983年,宁夏大学准备开办新闻专业,以培养急需的记者、编辑人才。于是,王庆同这个名字再次被提起,那一年他47岁。

王庆同同期:

我在大学学的是新闻,

毕业以后在《宁夏日报》当编辑、记者。

做的是新闻,

中间中断了17年。

现在我又回到这个专业教新闻,

我觉得我最后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在这个岗位上了。

解说:这里是宁夏大学最早的中文系教学楼,1983年,王庆同和《宁夏日报》的肖宝航一起到这里的新闻系报到,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在系里,王庆同教授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兴奋之余的他感受到的是压力

王庆同同期:

就是说要对得起学生,

宁夏的老乡从山区从困难地方,

把孩子送到新闻专业来学习,

很不容易的很荣幸的。

他们是我们宁夏最早的,

自己培养的新闻专业的专门人才,

他们进来学习你误人子弟。

从小的方面说,

你对不起这些年轻人,

也对不起这些年轻人后面的父母,

也对不起宁夏的新闻界。

解说:加班,成为王庆同生活的一部分。从搜集信息到给学生发放教学参考资料,王庆同总是亲历亲为。从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开始,王庆同前前后后一共开了八门新闻专业课,其中,王庆同自己编写的四门课的讲义,最后变成了四本教学参考书。

王庆同同期:

我要编的教学参考资料比较有特点,

有点收获的就是采访心理(研究)。

比方说你现在要采访我,

我绝对不会问你有哪些问题,

我绝对不问。

你也不要事先告诉我有哪些问题,

那是最愚蠢的一种采访方法,

所以我研究这个采访对象心理。

你一个记者采访对方的时候,

双方都保持一定距离,

保持一定的新鲜感。

当时我给学生就讲这一段,

学生都很爱听的。

而且我根据我编的资料写成一篇论文

而且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系报刊资料全文复印,

在全国新闻院系里传播了。

解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和全国的其他地方一样,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在宁夏大学新闻系教书的王庆同,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最早的职业——记者,手中的笔一刻都没有停过。

王庆同同期:

我想我是宁夏这51年发展,

51年的曲折发展,

到今天有一个大发展的一个见证、

一个记录,

也是一个希望它(宁夏)发展得更好的

一个贡献力量的推动者。

尽管我的推动是微不足道的,

但我总想有我这点力量在里面吧,

我很欣慰。

解说:虽然60岁就可以退休了,但王庆同被学校挽留了下来。其实,王庆同也舍不得讲台,舍不得学生们。直到2006年,已经70岁的王庆同才正式告别了讲台。

王庆同同期:

2006年5月份,

我在这里上最后一节课。

当时这个教室坐满了同学,

他们是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2006届的一二班的学生,

我给他们讲的课是《外国新闻作品选》。

解说:王庆同的学生们遍布于宁夏的各个新闻媒体,他常常会给学生们打电话,指出他们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王庆同常常说,做新闻工作一定要严谨。

王庆同同期:

时代历史还是公正的,

给我留下了47岁以后这么一段宝贵的时光。

我把这段时光用在(新闻)专业的教学,

使我的精神、专业知识,

能在几百个学生身上延续下去。

他们在社会上作出贡献,

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引以为荣,

这是我一辈子的光荣,

一辈子的幸福。

字幕

至今,王庆同在宁夏的两份报纸上开设自己的个人专栏,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他希望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思考过的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也是他现在最割舍不掉的东西。

这个电视专访在宁夏广电总台卫视频道和颁奖晚会播出后(颁奖晚会播出其压缩版本),引起一定社会反响。一位网友在宁夏新闻网·蔓草社区下载贴上,点击和回帖都较为热烈。

再如:

宁夏新闻教学的开拓者——王庆同

(宁夏广电总台交通广播记者许生茂)

专访在介绍了王庆同的经历和教学工作后说:作为一名教师,他给学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编委、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苏保伟:

他是个治学严谨、非常认真的一个人,课下他又是一个慈祥、大雅无言的一个人,跟我们学生打成一片,我觉得,他这个育人和做人,在我们宁夏也是很难得的一个新闻行业的一个老前辈。他做人的风格,宁愿自己吃苦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作为我自己,你看我工作这么多年,他都用他所学的给我很多帮助,我曾经办过《时代聚焦》新闻摄影周刊,他过来天天晚上,一干就干到晚上一两点钟,一想到一个好标题,兴奋得像个小孩子。他在课堂上是个非常严谨的人,他把所有的知识整理得非常清晰;课下,管你生活方面,都照顾得很好。王老师的爱人,在食堂,我们跟他爱人也很熟悉,王老师跟我们好,他也把我们当成他的孩子一样,所以说,虽然我们毕业二十多年了,但是我们跟王老师的感情想起来还是非常深的,我们现在经常去看看他,他也经常发个信息,问问我们。前一阶段,王老师生病了以后,尽管他不让去,正好那段时间赶上下雪,大家到医院去,关心他的病情,你看,学生和老师二十多年一直能建立起联系,这就说明他育人和做人,他带出来的学生,产生的效果。我觉得,主要育人和做人,他用他育人和做人的这种品质,来培育人,用他敬业的精神把知识传授给大家,使宁夏新闻界业受益匪浅。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总编助理、《法治新报》总编张强:

从1983年,我们有幸成为王老师的一名学生,已经过去二十六七年的时间了,我们从来没有看见王老师在工作或者生活当中有气馁或者伤感,生活给予他的磨难、惊喜、成果、幸福,他那所有的无助全都成了营养和智慧,困窘和尴尬都被他承接,我们从他身上得到的永远是体贴和鼓励,王老师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宽度和广度,感受到生命从任何一天起都可以是起点,都可以走向一个更加无限开放灿烂的空间。

人生匆匆已七载,回首往事,不免让人感慨良多。王庆同这样总结自己的新闻教学生涯:

我的新闻教学生涯怎么评价是个难题,我想是不是这样,用这么几个字来说:用心耕耘,有所收获,收获了一批新闻专业的学生,收获这两个字应该打引号,怎样评价自己,我也想了几句话,我觉得我这一生,算不得是个丰收的一生,只能算是平常的年景,只能算有所收获,但是不管怎么说,我的心血没有白费。

苦难生活折磨人,摧残人,甚至会摧毁人,但是苦难生活下面也不是每个人都被摧毁了,还是有很多同志从那个苦难生活当中熬了出来,出来以后,他们从那个苦难生活当中就会有更多的理性的思维、理性的思考,所以我们对那些苦难生活还是应该着眼于怎么样从理论上、从方针政策上总结教训,使我们的国家未来前途光明,不再重犯那样的错误。作为我个人,我今年73岁了,我想我还是愿意把我这一生剩下的不多的精力贡献给我们的祖国,回报社会,服务人民,使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民族,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王庆同:宁夏新闻界的耕耘者

(宁夏广播电视报记者杨旻)

“大夫,我还能站起来吗?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啊!”王庆同急切地问。“动一下腿,试试。”医生答道。王庆同忍着疼晃了晃双腿。“没问题,可以站起来。”王庆同悬着的心落了下来。这是两个多月前的一幕,73岁的王庆同遭遇车祸胸椎骨折,让所有熟悉他的人捏了一把汗,有人念叨:“年轻时遭了十几年的罪,老了竟摊上这事。”不幸中的万幸是骨折没伤到神经。住院期间,王庆同的病床前颇为热闹,除了家人,还有一拨拨来探望的学生。看着学生们成为各条新闻战线上的骨干,没有比这更能让王庆同欣慰的了。不过,没坐多长时间,王老师就开始“撵人”:“同学们快回吧,都挺忙的,回去好好工作。”

疾如奔流的笔端,似乎要填满20年的蹉跎

因为“莫须有”的罪名,从1963年到1975年,王庆同原本拿钢笔的手抡了十二年的锄头。这12年,他学了不少东西,从开荒种地到养猪放羊,可对于一个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原《宁夏日报》记者来说,这显然是个很好的糟践人才的办法。苦难中,王庆同没多少精力去愤怒或感伤,因为填饱肚子是更迫切的事。然而,他坚持着一个信念,自己总有被平反的一天。

转折来了,1980年,王庆同获彻底平反;三年后的一纸调令,他走入筹建中的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王庆同盼来了这一天,在双鬓染上霜色的47岁。他终于“可以干一番学以致用的事业了”,“可以安心在高等学校里教新闻专业课了”,但白手起家,困难就在眼前——缺乏基本的教辅材料,教学无从谈起,王庆同当即投入教材编纂。两个多月,他夜以继日地伏于书案,疾如奔流的笔端,似乎要填满二十年的蹉跎,当头顶渐渐稀疏,一如他劳作过的戈壁,所有心血化为洋洋几十万言。王庆同手捧着第一本残留着油墨温度的教材,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充溢胸间,这是耕耘者的喜悦。

有什么比这更能证明老师的成功?

1983年10月,宁夏大学新闻专业迎来第一批学子,王庆同担负起了“新闻采访”课的教学。

知识不能只装在脑子里,课堂没有围墙。他的学生被“命令”走出教室,走近现实中、活生生的人。他又给一个个采访对象发去调查函,了解学生是不是不敢开口提问、有没有问到点子上……一手问卷、一手学生交来的新闻作品,哪位同学该表扬一下、哪位同学必须多给些鼓励,王庆同了然于心;课上,哪里成功、哪里讲得不够,他的教学有的放矢。王庆同的课堂在向四周延伸,也在向纵深拓展,新闻写作、传播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新闻与民族政策等专业课(专题)先后开设,他和同事共同努力,从零开始构建起一个本科专业的完整教学体系。1996年,王庆同教授退休那年,已有几百名学子从这里走出,渐渐成为今天宁夏新闻界的重要力量。

60岁退休,70岁放下教鞭。从1983年到2006年,他一生耕耘最久的是三尺讲台,他带着眷恋和欣慰挥别了方寸之地——无论怎样追赶,最年富力强的十几年都不会再来了;不过,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宁夏优秀新闻工作者……的领奖台上,看到学生站在自己身边,看着学生超越自己,有什么比这更能证明老师的成功?

“用内心的和谐为社会的和谐尽一份力”

卸下教职,王庆同有了自己的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他的新闻事业。阅评员、审读员,他尽心尽责;专著、专栏,他笔耕不辍;搞读者调研,他乐此不疲。

古稀之年,当一生的坎坷、辛劳、喜悦、欣慰归于平淡,王庆同说,要“用内心的和谐为社会的和谐尽一份力”。他握紧手中的笔,内心的和谐将在笔下流淌成百万文字。言论专栏《一段话》,他说要写够十年;还有好几本书,已在他的脑海中成型。

曾经,不白之冤夺走过这支笔;今天,没有力量可以剥夺王庆同握笔的权利,因为这是他联系读者和学生的桥梁,是他跋涉新闻之路的手杖。而他身后,后来者正拿着手杖行进在前辈开辟的道路上。

新闻人生

(《宁夏大学报》记者陈佩)

通讯在讲述王庆同的一生后说:

“我今年73岁了,我把什么荣誉都看得很淡,唯独有一点,我非常珍惜,就是我参与和培养了宁夏一大批新闻专业人才,使我的精神、使我的专业只是能够在几百个学生身上延续下去,他们在新闻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我引以为荣,这是我一辈子的光荣和幸福。”是呀,他的精神已经在学生身上延续下去,并将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如今的他,时而拄着拐杖漫步于宁大校园,显得稳重、自信,岁月不会带走他的青春,因为他把青春撒在了这片校园里。

几十年,他辛勤地为学生奉献自己的青春,脚踏实地地书写自己梦想的续集。我们在他的坚毅与困苦中读出阳光的温暖,他在宁大完成了自己的追梦路。

2010年以后新闻媒体对王庆同的追踪,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第9期《城市生活读本》的《宁夏有个人》专栏的《王庆同:平生“不折腾”》。此文提炼到位,文字精练,后来在宁夏新闻网·蔓草社区“草民杂谈”板块贴出,读的人较多,有的回帖说“很乐观的老头儿,被折腾一辈子,还说‘不折腾’”,有的回帖说“敬仰老人的一生”,有的回帖说“祝王老师健康长寿”,有的回帖说“很敬佩王伯的勇敢和坚强的意志,没有这样的坚强,我想也不会有这些伤与痛的回忆”。这篇报道不长,全文如下:

王庆同:平生“不折腾”

(《都市生活读本》记者马婧)

来了宁夏傻了眼儿

初次见到王庆同先生,这位76岁高龄的老人和蔼可亲,平平常常,话语幽默风趣,能逗得年轻人哈哈大笑。他谈起刚到宁夏时的印象笑道:“来到宁夏后,傻眼儿了。”

1958年,年轻的王庆同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和其他同学一样,他对宁夏闻所未闻,不知道宁夏在哪儿。因为赶上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需要北大的毕业生,光新闻专业就达10人,他认定“在宁夏有事可干”,毅然走进了这片土地。

主流意识鲜明年代的年轻人,总是能热情地面对恶劣环境带来的困难。当王庆同回忆自己5年记者生活时,他说,虽然工作条件简陋,但自从踏上这片土地,就再未想过回头。他与笔者分享最“惨”的一次采访经历,是冬天坐敞篷班车到西吉:车跑起来,刺骨的寒风透过棉袄,竟可以使人不自觉地摸摸衣服——衣服还在身上么?等到了西吉,鼻涕就像水一样流了下来……听起来像是一段笑料,但其中的苦乐滋味,只有王先生懂得。

九年边外生活

世事难料,1963年是王庆同人生巨大转折的开始。

因“妄议国事”,他从这一年开始被下放农场劳动。1966年,他被打成反革命分子,迁赶到盐池县一个偏僻小山村,开始“监督劳动”。所有的精神痛苦、折磨,将他变为一个“游移在边外的蒙冤孤影生息者”。他在回忆录——《毕竟东流去——几只狗和一个人的记忆》中描述了在小山村9年“监督劳动”之苦。然而他当年的劳动伙伴张学义却说:“真正的苦,他没有写。”

因为从未有过干农活的经验,他满是伤口的双手用胶布和布条裹起来,像戴了手套;他住在简陋的“喂猪房”,而那不懂世事的碎娃子总是拿碎石子朝这个“城里来的反革命”屋里丢;他每天吃自己做的“焖饭”,不是生的就是糊的,焖成什么吃什么;劳动时有些人来晚了,扣工分。可他来晚了,双罚——扣分、挨批……

王庆同是个硬汉子,从那个年代一路走来。2007年7月中旬,当他再次来到那个小山村时,40年前居住过的“喂猪房”已夷为平地。他随地捡起一根小棍子,在地上画了一个3米多宽的圈,站在中间,对着围过来的乡亲们说:“这就是我的房子。我回来了。”这是充满无限感慨与凄凉的一幕。跌宕起伏的坎坷命运,毕竟东流去。

养狗,特别的喜好

王庆同对于狗狗,始终有着特别的情谊。

在那些饱受精神与身体双重折磨的日子里,他领养过黑子,为的是防范碎娃子朝窗上扔石头子。有一次,黑子追了50多里荒地,一直陪他到公社卫生院看病,到了那儿又在门口蹲坐2小时,等着他腱鞘手术结束。在夜色中,黑子为他带路,为他壮胆。后来王庆同又领养了大黄。王庆同先生外出劳动1个月,黑子和大黄就在家周围等1个月,当王庆同归来时,黑子、大黄狂奔而去:它们瘦了一圈。王庆同后来甚至在回忆文章里问狗狗:为什么不离我而去呢?在那个黑漆漆的“喂猪房”里,人与狗相依为命,王庆同有了可以说话的朋友,它们似乎听懂了王庆同的心里话。现在,它们早已离去,但留给了王庆同深深的怀念。

2004年,晚年的王庆同养了乐乐——一只腊肠狗。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面对躺地耍赖的狗狗,哈哈一笑。遛狗时,众人说乐乐好玩,王庆同回应说:都说“狗仗人势”,我却是“人仗狗势”了。外出遛狗助人长寿,乐乐功不可没。不料乐乐7岁多时因病死了。王庆同写了《祭爱犬乐乐文》,并发在网上,祭奠他的狗狗。自乐乐走后,他再不养狗。

始终适合当个“教书匠”

1983年,因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组建,王庆同带着妻儿从盐池回到银川,开始了教书生涯。八届共计约680多名学生听过他的课,如今,有的学生已是各自单位的骨干。尤其是他讲《新闻写作》,翔实深入,纵论古今中外,较为生动。他教过的夜大、自考学生,地县、厂报的通讯员,更是难以计数。因此,他的信件多:信件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甚至是海外,王庆同视之为珍宝。他从未声色俱厉地批评过学生,但学生从他平凡外表下隐藏的曾经有过的痛苦经历,看到他的认真、他的成就、他的气度,以及对学生们的关爱,他们喜欢同“王老师”交往。

一位学生在一篇短文里这样说到“王老师”:“生活给他的磨难、惊喜、成果、幸福等等全成了营养和智慧……我们从王老师那里得到的永远是体贴和善意……王老师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宽度和广度,感受到生命从任何的一天或每时每刻起都可以是起点,都可以走向一个无限开放、灿烂的空间。”

王庆同先生说:从事业角度说,他除了学生,一辈子一无所有。

王庆同在他的回忆录里说到2008年和2010年媒体集中关注他的事迹时说:“像我这种情况,获得这样的既是社会认可,又是组织批准的荣誉,我应该心满意足了。感谢宁夏在我70多岁的时候,对我22岁到宁夏后的曲折人生的肯定。2008年央视用中午半个小时时间播对我的人生专访,2008年、2010年宁夏几家主流媒体报道我的人生历程和中年以后的贡献。这就什么都有了,我还能要什么?青年时的坎坷、中年以后的付出,都有了报偿,我是很荣幸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