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种清苦的幸福

一种清苦的幸福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话的人,基本上都属于非文学圈,有领导,老师,朋友,同事,或者只是有着一面、数面之缘的陌生和半陌生人。难以预料,是与否,细想都有一丝怅然的感伤。幸好这些年已经习惯乐在其中,能很好地享受这份苦差带来的精神自由与痛苦。对,痛苦也是另一种享受。尤其当一些零散发表的文字,集合在一起,以一个集子的名义去面世,与作者而言,实在算得上一件重大的事情,因此内心有激动,有期待,有幸福,更有感念。

马金莲

最近又有啥作品?

你都是啥时候写作,哪来的时间?

是不是经常熬夜

常常,有人这样问。问话的人,基本上都属于非文学圈,有领导,老师,朋友,同事,或者只是有着一面、数面之缘的陌生和半陌生人。

很多时候我只是机械地打着哈哈,尽量回避作答这类问题。因为不好回答。但也有人固执,问完了似乎真在等待我给予答案。

就只能简短地告诉对方,每年坚持写作并发表十万字左右的中短篇小说,是我如今给自己定下的常规任务,至于之外的,不确定。时间嘛,都是挤出来的。熬夜嘛,很少了,快奔四了,身体实在不允许了。

十万字,其实不多,也就是三两个短篇和一两个中篇。我给自己定的量不大,悠然悠哉地写吧。

表面看似悠哉,但是必须承认,内心其实时刻充盈着寂寥。

尤其全力以赴写完一部作品,画上句号的时候,主人公在我心里,经过我血肉的滋养,然后成长在文字中,黑字白纸落下来,他(她)的故事只能遵循生活和命运的逻辑,我自己并不能左右,这时候我只能独自面对自己的空茫和失落。

茫然四顾,没有人相慰。有微微的狂躁,有不舍,有惋惜,有缺憾,同时有了沧桑之感。

常常看着文字想,三四十年后的自己,还是否会坚持这份爱好,是否因为半途厌倦或江郎才尽而远离文字?难以预料,是与否,细想都有一丝怅然的感伤。

人生在世不满百岁,却总是无端地忧虑千年之事。

我也是。

三十岁走过,青春残留的乳味早就消弭干净,该是独立面对自己的时候了。独立面对诸多问题,内心,精神,思想,阅读中的取与舍,书写中的量与度,自我的审视,对民族、时代、苦难、群体、个体的打量、审视与反思,都是下一步需要面对的文学课题,将是一辈子的苦役。

幸好这些年已经习惯乐在其中,能很好地享受这份苦差带来的精神自由与痛苦。对,痛苦也是另一种享受。每天,身在现实里,心在文字营造的一个既遥远又贴近的世界徘徊。常常以惊诧好奇的目光静静打量外界的光影声色,然后一点一点把它们内化为幽暗深处的种子,用心血一点点滋养,呵护,裁剪,打磨,最后化作故事,讲述在文字里。

爱文学的人,大抵都是如此吧,表面平淡凡俗,和世界保持着良好积极的关系,内心有微微的分裂和时刻侵袭的痛楚。我们不说,别人不知道这些秘密,也不会明白这秘密的分量和珍贵。

风不来,花依旧灿烂地开,但花是抱着多少寂寞在枝头枯萎死去,谁又会明白。用文字做祭奠,缅怀每一个逝去的日子和凡俗日子里活过的故事,还有巨大的悲欢和微小的离合。文字是这样美好,用文学的方式挥霍青春和生命,静静地看着自己的余生在字里行间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叠加,寂寥又安宁。

今后还是依旧会热爱美食,美服,往脸上涂抹淡淡的化妆品,偶尔在繁杂沉重的生活重役下抬起头向往一下诗与远方,顽固地热爱这凡俗的人间烟火和万丈红尘。

喜欢隔着书柜的玻璃望那些存档的样刊和样书,喜欢翻看这些年写下的手稿,喜欢静静地躺着咀嚼某个文本中的人物、故事和命运走向,喜欢沉溺在文学的世界里久久留恋。

没有人知道,其实这也是一种乐趣,一种幸福,相隔相望,内心寂寥,而人生,活着,谁没有寂寥呢。

借着文字说出来,也是一种幸福。所以,一直都很珍惜,这种清苦的幸福。

尤其当一些零散发表的文字,集合在一起,以一个集子的名义去面世,与作者而言,实在算得上一件重大的事情,因此内心有激动,有期待,有幸福,更有感念。

谢谢所有为此书出版做出努力、付出心血的领导、前辈、文友和编辑。

谢谢固原宣传部和文联提供的珍贵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