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启示录(二)

生活启示录(二)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只要活着,不论高低贵贱,恐怕都离不开人情与世故这两项。据词典解释,“人情”指人的感情、情面、情感、情谊、情分,也指代人际往来应酬中的礼节、礼物等。我们通常说的“礼节”,它表示礼与节两部分含义。友,指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为裨益,互为启迪的友谊关系。同年间的人情礼节讲究的是互敬互尊,点到为止。而“同事”间的人情礼节最难把握,最具玄机,最具有代表性,也最繁琐细致。

人情·世故

人,只要活着,不论高低贵贱,恐怕都离不开人情与世故这两项。据词典解释,“人情”指人的感情(人之常情)、情面、情感、情谊、情分,也指代人际往来应酬中的礼节、礼物等。而“世故”专指处世经验,也代指处世圆滑、不得罪人的一类现象。大多时候人们习惯将“人情”和“世故”放在一起说。但我以为,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人情,有三个层面。从自我看,每个人对人之情感都有一定的理念、原则、想法和行为。第二个层面是别人怎么看你,有没有人情?人情如何?由于每个人的家庭、环境、经历、社会圈子、文化、理念的不同,对“人情”也没有统一尺度。第三个层面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对人情的认可度,在社会交往中的一种人情往来与人情准则。这种准则简化为一句话:礼尚往来。我们通常说的“礼节”,它表示礼与节两部分含义。礼,指礼貌、礼仪、礼数,而节则指节制、节度,是一种分寸、尺度的代名词。因此,礼节二字在不同的社交圈中,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亲、朋、好、友,如同学、同年、同事。亲,指亲戚、家人,其礼节贵在长幼尊卑不可颠倒,没有贵贱之分,不求等价交换,只讲亲情付出。朋,指从小一起长大(你看朋字由双月组成,比喻一模一样、毫无差异),性情相投,情义绵长,俗称“发小”。朋辈之间的人情礼节相对随意,讲究的是常来常熟,随心所欲。好,专指双方有一二特长相似或一二癖好相近,或是对事对人有极相近的看法,俗话说,性情相近,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友,指在生活中(当然包括工作、社交),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为裨益,互为启迪的友谊关系。同学间的人情礼节,不是常常碰到,况且有疏有亲,有近有远(当然,同学也有成为亲、朋、好、友的)。同学间的礼节往往注重“人到礼到”和“礼到心到”。同年(指一起出道的,古代指同一年被录用为官的)间的人情礼节讲究的是互敬互尊,点到为止。而“同事”间的人情礼节最难把握,最具玄机,最具有代表性,也最繁琐细致。平辈平级之间、上下级之间,逢年过节,该有的礼节是省不得的,单就“饭局”一事,就够你操心的。你不请人,不够人情,人家请你,你不去还是不够人情。更有各种明目繁杂之饭局,你都不知所请何人,所为何事。很多时候有一种被“绑架”、被“愚弄”的感觉。所以啊,同事之间的人情礼节,讲究的是一个“诚”字,诚心诚意,诚恳诚为,不必在乎形式,不必拘泥于物质,贵在用“心”。

人情是需要经营的,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人情,又是需要有些“世故”的,讲究一个处世经验,讲究对象、环境、分寸、方式、节度和个性化。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这些“动物”组成社会,组成了人际关系。所以,没有人情是万万不行的,但太讲人情,太计较人情,太多的无原则的人情,必将牵累你的思想、你的生活、你的行为。

妈妈·侦探

前几天,接儿子回家路上,和儿子聊起同学去香港、澳门考英语SAT一事。我对儿子说,你们几个同学的情况你老妈很清楚,是否你常和她QQ聊天。因为,我们家三人都姓张,建了一个“三张”微信群,可我从没看到另外“二张”关于学习上的聊天。儿子哈哈大笑,笑我不明就里,一些妈妈建立了“妈妈群”,那个聊天才热闹呢,老妈还和几个妈妈分别加了微信、QQ,互通信息、互通情报、互相探讨、互相求教。我听了,说了一句:老妈有点CIA(美国中情局简称)潜质哦。儿子接上一句:妈妈们都是侦探!

好一句“妈妈们都是侦探”,不得不使我探究一番。从自然属性讲,妈妈们自然为女性,女性的细腻、敏感、琐碎、见微知著,无不和侦探的性格相符合。从社会属性讲,妈妈们自然是母亲,母亲的特点是执着、坚持、专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又恰恰如侦探的特质。你想,侦探在执行任务时,需要的就是信心、敏感、执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完成任务为最终目的。妈妈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无非是将孩子们的“一举一动”纳入自己的视野,让孩子按照设定的轨道成长、运行。妈妈们的母性、母爱的极大体现,无不像一个优秀的侦探一样,要努力做到“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中”。科技的发展,让妈妈们如虎添翼,带来完成使命的诸多便利。当然,随之也带来纠结,带来烦恼,带来一种失控的惶恐。

我儿子小学四年级左右,为了联系方便,我们给他配了个手机。没过多久,妻发现,几百元的充值话费用完了,追究再三,儿子说玩游戏。妻多方请教,用自己的电脑“绑定”儿子的手机。儿子一玩手机,或晚上在被窝里打游戏,和同学发短信,妻就会及时发现,并能详细说出下载什么游戏,玩了多少时间,耗费了多少话费,说得儿子“胆战心惊”,认为他的妈妈具有超能力。后来,儿子长大了,玩起了苹果,玩起了电脑,玩起了网络,母子俩开展了有形、无形的追踪与反追踪。双方都在我面前几次申诉,儿子要的是自主权,妈妈要的是知情权,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儿子住校后,脱离了他妈妈的直接管控,使妻常常怅然若失。妈妈们最担心、最怕的就是失去管控权和知情权。于是,妈妈聊天群应运而生,小到今天孩子吃什么、吃饱吗、穿什么、穿暖吗……大到人生规划、性格脾气、家长里短……什么都聊。妈妈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先进的通讯技术上有了大大的用武之地。我经常和妻说笑,一个孩子够你忙的,如果我们家实施二孩政策,你咋办哦?妻无奈地笑笑,谁不想望子成龙啊,尽我们的责任吧。

是的,妈妈们是侦探,激励她们的就是母爱,就是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