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智者知道给自己的心灵放假,使自己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享受到快乐;愚者却像一张紧绷着弦的弓,无时无刻不处在紧张之中,但这张弓可能会在某一时刻由于过度紧拉而崩断。这个“可怜的老头”重新回到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后,却觉着以往再熟悉不过的事情都变得新鲜有趣起来,工作成为一种全新的享受。

现代人都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工作忙、生活累,似乎每个人都感觉活得好累,难得有休息的时间。与其说压力来自外界,不如说更多的压力是我们自找的,因为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我们没有学会给自己减压。人不能只工作不休息,但是有很多人即使有难得的休息机会,也没有好好把握,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会休息,在休息的时候心里仍然装满了工作。虽然身体闲下来了,但是心依然没有减压,依然在忙忙碌碌。

一个富翁到海边度假,他看到沙滩上有一个乞丐也在晒太阳,看样子比他还享受。他不屑地说:“下顿饭都没着落,还有闲心在这儿晒太阳?”

乞丐瞄了他一眼,一会儿回问那富翁:“你没钱的时候干吗?”

“拼命找机会赚钱啊。”

“赚钱后干吗?”

“生活好后,想赚更多钱。”

“然后呢?”

买房子,娶妻生子,享受生活。”

“再然后呢?”

“让别人替我赚钱,我有时间来沙滩晒太阳。”

“那不就得了,现在咱们都在沙滩上晒太阳,有什么区别呢?”

有人认为乞丐的话是歪理邪说,是不思进取。我们不如从另一个方面来理解,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就像那个富人一样,整天忙忙碌碌,在成功观念的误导下,陷入了人生追求的怪圈。他们不知道忙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忙,只是一味地忙,好不容易有一次休息的时间,还不能让自己的心闲下来。而那个乞丐好像更懂得享受生活,不为那些无谓的事情忧愁。

静静地躺在沙滩晒太阳绝不是一种颓废,而是一种休整、一种积蓄,让我们戒除“只会工作”的毒瘾。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但是由于功利迷惑了我们的头脑,我们早已将这一说法抛之脑后。工作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是工作的主人,绝不是工作的奴隶。

现在很多人像拉长的弹簧一样无法松弛下来,即使身心俱疲,也无法放缓前进的脚步,身不由己地被涌动的人流推着往前走,身心一刻也不得闲。但是智者知道给自己的心灵放假,使自己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享受到快乐;愚者却像一张紧绷着弦的弓,无时无刻不处在紧张之中,但这张弓可能会在某一时刻由于过度紧拉而崩断。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到北京大学访问时,曾经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他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他没告诉学校他要去哪里,同时告诉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我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他只身一人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尝试着过另一种新的生活。他到农场去打工,去饭店里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老板吸支烟,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说几句话,都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感。

最有趣的是,最后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干了四个小时后,老板把他叫来,跟他结账。老板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这个“可怜的老头”重新回到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后,却觉着以往再熟悉不过的事情都变得新鲜有趣起来,工作成为一种全新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全新的体验让他不自觉地清理了心中原来积攒多年的“垃圾”。他通过这种定期给自己心灵清污的方式,享受到了工作和生活的乐趣,做法可谓别具一格。

其实,有时候我们不要把自己想得那么重要,离开谁地球都照样转,所以不要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忧虑。要学会享受生活,让心灵享受宁静。北宋时期著名学者程顾在《春日偶成》中写道:“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流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实际上,许多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忙里偷闲的好手,都是心态平和的人。他们或者每天至少花十几分钟时间进行沉思,或者不时亲近一下大自然,再不然就躲进洗澡间舒舒服服地泡上半个小时,放飞自己的心灵。

我们要做一个懂得给自己减压的智者,学会在轻松自在中享受快乐,我们不要做被压力鞭打的无法停止转动的陀螺,那样的生活枯燥压抑、毫无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