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学人口的忧虑和自由撰稿人的前景

文学人口的忧虑和自由撰稿人的前景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乒乓球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也在于中国乒乓人口数以亿计。这一消一长,说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之后,文学也从万众瞩目的高端滑落到一个正常的社会文化消费层次,文学也面临市场的挑战和考验。文学人口已经成为当前文学创作和文学事业必须正视的现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学创作最基本的队伍,迄今也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主要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批中青年作家。

2006-09-18

衡量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足球人口是一个重要性的指标。足球王国巴西之所以能够长期雄霸世界高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拥有庞大的足球人口。中国乒乓球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也在于中国乒乓人口数以亿计。高楼万丈平地起,任何事业的发展和提高,都需要足够的基础。文学事业也不例外,一定数量的文学人口,是文学得以发展和提高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所说的文学人口与足球人口的概念有所不同,足球人口是指主要从事足球活动的从业人员,而文学人口则与丹尼尔·贝尔所说的“文化大众”有相似之处。文学人口主要指一群人数众多到能够独自消受这套文化产品的人群。也就是说,文学人口不仅指创作者,还有它的传播者,更包括它的阅读者。也就是说,文学的从业人员(创业、出版、传播)只是文学人口的一小部分,虽然他们在文学人口中起着引导、制约的领袖作用,但在整个文学人口中他们只是生产者,而消费者(阅读者)才是文学人口的大多数。

我国是文学人口大国,无论从文学的从业人口,还是文学的消费人口,都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尤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文学充任了“媒体”的角色,国家呈现“全民文学”的特征,《人民文学》的发行到140万份,一般省级文学刊物也有几十万份,一部长篇小说开印便是10万册,作家和诗人像今日的明星一样受到大众的狂热欢迎。这些在今天看来像神话一样的数据,在当时确实是真实存在过。由于当时媒体的滞后,处于“前媒体时代”,文学的功能被放大、嫁接、转移了,代替了媒体的角色。当时的报告文学热是文学媒体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因为当时报告文学所涉及的内容,在今天看来正应是央视《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所要完成的。当时文学作品的一些题目,如《爱情的位置》《将军,你不能这样做》等具有爆炸性的作品,都是新闻性很强的标题。

到了90年代以后,媒体时代来临,文学也逐步回归到自己的位置,文学人口急遽下降,大众文化消费的人口迅速上升。这一消一长,说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之后,文学也从万众瞩目的高端滑落到一个正常的社会文化消费层次,文学也面临市场的挑战和考验。这十余年来,文学过强的意识形态色彩被慢慢剥离,文学产业化的特征在逐步浓起来,文学生产一消费的模式渐渐清晰起来。文学人口数量发生了变化,文学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一个全民文学热的浪潮里,文学的功能无疑是被放大,被夸张了。在文学小众化的今天,文学从业员的功利性、实用性、商业性空前加大,出版社、刊物、文学媒体都面临生存的压力,而专业作家(作家协会在各省直机构中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奖金的部门之一)的稿费也不像80年代那么值得炫耀了,所谓的“养”作家其实是很廉价的,而自由撰稿人(亦称个体作家)的出现,更说明作家不养也能存活,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这一方面说明维持一个作家的成本并不容易,同时也说明作家的经济地位已经混同于一般专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作家走向市场也是必然,成为畅销书的写作者也是很多作家的心愿。作家的职业化褪去原先神圣的外衣,与IT业、金融业等朝阳产业相比,文学的从业人员自然会大大减少,文学从业人员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原先精英化的组成大大打了折扣。另一方面,文学受众也发生了变化。文学人口已经成为当前文学创作和文学事业必须正视的现实。

由于文学人口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或受众)两个方面,我的阐述还是侧重于狭义文学人口这一方面,在狭义的文学人口中又侧重于文学第一生产者——作家,主要是对作家队伍的构成特点做一些分析。

从业性质。①专业作家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学创作最基本的队伍,迄今也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主要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批中青年作家。他们主要分布在作家协会、部队、文化团体和部分媒体中。90年代发展的专业作家人数很少,而且多半是以签约作家的方式出现的。②业余专职型。业余专职型的作家主要是指那些由于多种原因没能以专业写作者身份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士,这些人当中有些是成功人士,在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也有些是带有挂靠性质的。③个体型。也就是自由撰稿人,这是一批不拿工资的作家,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撰稿人。以前好像说只有巴金一人不拿国家的工资,而现在自由撰稿人的人数在激增,人数可能超过各级作协专业作家的人数。在北京就聚集了一批这样的自由撰稿人作家,有点像宋庄的自由画家,这批作家是90年代的产物,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延续了30年代的文学传统。30年代在上海就集中了一大批自由撰稿人,靠卖文为生。这批人的成分也比较复杂,生存状况也各不相同。有的在文学的高端,有的则在文学的低端。个体型作家也是应运而生的,它一方面是国家配给的专业作家的补充和延伸,另一方面也是90年代文化催生出来的。90年代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个体和民营的方式,文学也不例外。

写作动机。①生存实用型。虽然文学在今天不像80年代那么容易名利双收,但文学的市场价值仍然具有较大的空间,仍然是富矿。已经成名的作家如何在市场争得更多的份额(版税),他们往往与影视联姻,获取更多的“眼球”,几乎所有当红作家的作品都靠影视走向大众,成为畅销书作家。当然,有些作家并不是通过降低自己作品的品位来媚俗的。另一类是脱贫型的作家,他们往往出身比较穷苦,或处境艰难,文学仍是他们摆脱贫困,出人头地的途径。这在一些边远地区的文学爱好者、写作者当中仍然比较普遍。旅居京城的一些自由撰稿人也有此类心态,他们不少人成为书商的枪手或电视剧的写手。②精神追求型。虽然文学卷入了商业化的大潮,但仍有一批作家拒绝商业性的写作,拒绝的原因一是因为对文学的神圣感和精神家园的归宿感使之然;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作家无力承担文学商业化的职能,退守文学的精神性堡垒之中。另一些文学的写作者则是过上小康生活之后不满足于流行文化的平庸和媚俗,把自己的精神追求投放到文学这一古典的文人关怀之中,虽然他们有媚雅之嫌,但无生存之忧使他们视文学为精神性的生存。③娱乐消遣型。这批作家更趋于票友型,年轻化、网络化、随意化是这些文学写作者的重要特征,他们的写作虽然以娱乐的方式出现,但他们并不拒绝出版,也不拒绝包装,甚至获得了较大的反响。网络文学作家是这一类型作家的代表,他们以高度放松的心态来面对文学,文学并不只是他们的终身伴侣,或许只是他们阶段性的情人,这个作家群流动性强,成功人士往往会转轨到传统作家的队伍中。

资源走向。①女性化。90年代中后期的写作人群有一个明显的趋向,就是女性作家的地位在逐年提高,在“美女作家”的时尚化写作热潮过后,女性写作的热度有增无减,特别是3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人群中,女作家的人数以绝对优势压倒男性,不仅写作的人数多,写作的质量也超过同年龄段的男性,这在有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或许是90年代以后的社会分化发生了变化,更多的男性去从事政治、经济、金融、法律、军事放行的事业,而文学已经成了“小世界”,女性到这块园地上也就自然了。由于社会分工的变化,某种程度是因为男性不在场,闲散、闲适的年轻知识女性逐渐多起来,她们从事文学的空间大起来。另一方面,女性作品市场上也有卖点,也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②低龄化。虽然文学正在走向边缘,文学人口正在减少,但近年来文学在成人那里冷了,却在孩子那里热了起来,上海《萌芽》杂志在80年代作为青年文学的“四小名旦”,也有过数十万的发行量,但到了90年代以后,发行量只剩下几千份,从1997年开始,《萌芽》由原先的青年文学刊物转为少年文学刊物,专为中学生的文学创作提高园地,没想到《萌芽》又恢复到昔日的辉煌,发行量又攀升到十几万份,并引发了文学刊物的改刊热。与此同时,韩寒、叶子等一批少年作家的涌现,引发了少年写作的热潮。杭州市作协还专门成立了少年作家协会。学生当中的“文学热”一方面说明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被市场和出版社所利用,另一方面也是80年代文学梦想的延续,因为这些文学少年的父母大都做过80年代的文学青年,他们的理想要通过后代来发扬光大。

文学人口与文学人才的关系,有时候并不成正比,但文学人才的成长与文学人口的质量有很大关系。80年代的文学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方面与80年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与文学队伍的人才辈出有相当大的关系。由于80年代是一个激情与梦想的文学年代,那个时候的青年精英知识分子几乎都有过染指文学的梦想,那时候的文科状元几乎全部进入中文系,可以说是高端的人才全部集中到文学这个领域之中。到了90年代以后,从高考开始,人才便呈多元化流散倾向,文科人才大多流向财经、金融管理、传媒等专业,中文系的生源质量大不如前。虽然中文系在培养作家方面的作用有限,但人才的构成说明作家的队伍资源出现某种危机,人才储备不足。但我们也不必为文学的前景担忧,因为文学不是高科技,文学的特定性和反常规性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我觉得发现、培养文学的人才除了按照往常的思维惯性外,对这样两个领域的文学人群给予关注。

海归作家群。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中外文化的冲突和交流,与海归作家有很大的关系,鲁迅、郭沫若、老舍、徐志摩等五四文学的旗帜性作家,在今天看来,都属于“海归派”,如果没有这些海归作家,新文学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是很难想象的。今天,中国的知识精英差不多也通过留学的方式到海外去学习、生活,这些人虽然是理科人才,当中不少人对文学创作充满兴趣,异国他乡的艰辛生活和对母语的思念与热爱,在归国后可能会让他们成为新一代作家的一支生力军。

②网络作家群。网络文学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文学品种,由于载体的特性,网络作家是以反传统的方式出现,但最终无不回归到传统文学的轨道上来。这是因为网络文学只是贴到网上的作品,真正的网络写作恐怕只存在于聊天室里,再一个就是网络上的好多高手不少是在传统文学载体得不到充分发挥的一些被压抑的人士,他们“网络”之后还是以文学作为归宿。网络的自由空间,客观上为文学人才的涌现提供了一个直接的通道,那些被编辑和评论家口味遮蔽的人群容易浮出水面。

这两类人中聚集了大量的自由撰稿人,可以说,他们的存在,对中国文学是个变数,也是一个新的人才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