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响尾蛇高温

响尾蛇高温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热感受器和热传感导弹夏天的夜晚,最令人讨厌是蚊子。颊窝能感受到千分之一度的温度升高,并在35毫秒内作出反应,而且具有极高的抗干扰能力和分辨能力,并能在环境温度下起作用。颊窝膜表面每平方毫米约有1000个红外感受单位。目前对颊窝的灵敏度已能测检,但对其机制还不完全了解。有颊窝的蛇靠它的颊窝感觉在黑夜中猎食,颊窝接受来自前方的辐射热,左右两个颊窝的感觉场是重叠的,并且有一定的感觉距离。
热感受器和热传感导弹_仿生趣谈

热感受器和热传感导弹

夏天的夜晚,最令人讨厌是蚊子。蚊虫在黑暗中是怎样发觉人的呢?不是人发出的声音,也不是人的气味,更不是蚊虫瞎碰乱撞,而是蚊虫对人身上发出的热的感应。

人和所有温血动物一样,体温都是相对恒定的。也就是说机体所产生的热和散发的热基本相等,由于温血动物产热率相对稳定,因此有皮肤、汗腺和肺等散热调节与产热恒定相适应,从而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稍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平,这是由于机体在冷环境温度下散热容易,在低于环境温度下生活,会引起“过热”而致死。人体散热主要是皮肤的辐射热和汗腺的蒸发热,其次是肺通过呼吸散发部分热。温血动物的辐射热其实是一种红外线,亦称红外光,在电磁波谱中,波长介于红光和微波间的电磁辐射,它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但是有显著的热效应。人们用特殊的灯照射物体,用滤镜挡住所有肉眼可见的光,只让红外线透出,通过红外线望远镜,如军用窥探望远镜和瞄准望远镜等才可看见。但是,在自然界,有不少动物具有能接收红外线信息的结构。雌蚊虫的红外线探测器是它的触角,呈环毛状。雌蚊虫觅食时,不断地转动一对触角,当两条触角接收到的辐射热相同时,就知道可被吮血的温血动物应在正前方,雌蚊虫就朝目标飞去。根据离热源愈近,所接收到辐射热愈多的原理,就能准确地测知辐射热源的方位。

蛇类中有一些蛇,如产于美洲、尾端有角质环、摆时能作响声的响尾蛇,广布于我国的蝮蛇,吻鼻部向上翘起的五步蛇,美丽的竹叶青蛇和头似烙铁的烙铁头蛇等,在眼睛与鼻孔之间有一凹窝,叫颊窝,就具有极灵敏的红外线感受作用。将一条蒙住双眼的响尾蛇放在两只灯泡的下面,灯泡不亮时,响尾蛇毫无反应,显得很安静,当开亮其中一只灯泡时,响尾蛇立即昂首张口朝着它,显得异常兴奋,而对那只不亮的灯泡不予理睬。将颊窝神经暴露出来,插上微电极,将颊窝神经细胞的电变化引导出来,显示在示波器上,然后给颊窝加以化学、声音和机械等多种刺激,在示波器上没有显示出脉冲变化。但是,当用手或热的物体去靠近它时,示波器上立即显示出强烈的脉冲变化,表明它处于兴奋状态。颊窝能感受到千分之一度的温度升高,并在35毫秒内作出反应,而且具有极高的抗干扰能力和分辨能力,并能在环境温度下起作用。颊窝被一层薄膜分隔成内外两个小腔。内腔以小孔开口于皮肤,使口腔与环境的温度一致,并可调节内外腔间的压力。颊窝上密布有三叉神经末梢质体,为红外感受单位,包含有许多线粒体。颊窝膜表面每平方毫米约有1000个红外感受单位。外腔方向指向前方,当热量到达颊窝时,窝内的空气膨胀,颊窝膜两侧温度就不同,神经末梢便兴奋,刺激神经细胞,产生脉冲传给脑中枢,信息加工后,脑中枢便发出攻击猎物的命令。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见到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线粒体的形态发生改变,线粒体可能构成初级红外感觉器。目前对颊窝的灵敏度已能测检,但对其机制还不完全了解。有颊窝的蛇靠它的颊窝感觉在黑夜中猎食,颊窝接受来自前方的辐射热,左右两个颊窝的感觉场是重叠的,并且有一定的感觉距离。通常蛇体盘起时比游动中感觉距离要远一些,只要感觉到有比环境温度稍差异的物体都会引起蛇的注意。蟒蛇的红外感觉器在头的正面和唇边,叫唇窝。深海乌贼的红外感受器在尾部的下表面,叫热视眼。此外,鸡虱、臭虫、蚂蚁等动物都能感受红外辐射的能力。

人们已经制造出灵敏的量热、温度计和红外探测装置等。例如响尾蛇导弹,是一种空对空导弹,就是将红外探测器配备在歼击机的弹头上,它可以追踪敌机发动机散发的热和喷出的废气时所发出的红外线而准确地击中敌机。

以红外、电子等技术为依据的公共安全技术产品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已研制出红外入侵探测器系列产品。可安装在室内、户外或屋顶、门窗、走廊等处,它们具有24个感应现场,相当于24只眼睛全方位探测,可起监视防盗作用。但是,人类目前制造成功的测温仪器从普通的人体温度计到复杂的红外探测仪同已知的一些动物对温度变化的感觉相比,无论从灵敏度或感热器官的结构的轻巧上都是显得不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