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郭子仪为什么能撑起大唐王朝?

郭子仪为什么能撑起大唐王朝?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朝廷初立,缺兵少将,郭子仪与李光弼成为当时唯一依靠的军事力量,又被召回行在,谋图收复。郭子仪有子八人,女婿七人,都是朝廷重官。郭子仪死后,朝廷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称其为“天降人杰,生知王佐”,“忠贞悬于日月,宠遇冠于人臣”,“勋高今古,名詟夷狄”。他的忠贞不渝的品格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尊崇。

  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大荔县)人,是中唐时期的著名将领,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功臣。最初,子仪由武举高等补左卫长史(下级军官),之后屡经升迁,到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命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才被授以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临危受命,率军东讨。他连战连捷,相继收静边、河曲、云中马邑、东陉诸镇。以后又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携手,一举攻下井陉,拔取常山,击败贼将史思明,平河北十余郡,将举兵北图范阳,军声大振。

  这时哥舒翰兵败潼关,长安不守,玄宗皇帝仓皇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即位。朝廷初立,缺兵少将,郭子仪与李光弼成为当时唯一依靠的军事力量,又被召回行在,谋图收复。凭着他对朝廷的赤胆忠心和卓越军事才能,经一年多的殊死拼杀,终于收复了两京,暂时稳定了局势,得到朝野上下一致的拥护和支持。随后,他又再接再厉,东征西讨,横扫安史余孽,平定地方叛乱,抵御外族侵扰,驰骋疆场二十余年,一次次在危难中拯救了唐朝。正如肃宗皇帝所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直到德宗即位,已经84岁时才被诏令还朝,罢去军职,摄冢宰,赐号尚父,进位太尉,宠在台衡。第二年,即建中二年(781年)六月十四日病逝,时年85岁。

  郭子仪一生累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大器晚成,其最辉煌的时期就是“安史之乱”及其后的一段时间,即59岁至80岁之间的二十余年。在这期间,他为朝廷所立战功最多,先后被封为兵部尚书、御史大夫、司空、司徒、代国公、中书令、汾阳郡王等,封赏和馈赠都达到顶峰。郭子仪有子八人,女婿七人,都是朝廷重官。诸孙数十人,相继为官者也不少。家族兴旺,子孙荣昌,人道之盛,无与伦比。郭子仪死后,朝廷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称其为“天降人杰,生知王佐”,“忠贞悬于日月,宠遇冠于人臣”,“勋高今古,名詟夷狄”。并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废朝五日,追赠太师,陪葬建陵,凶丧所须(需)并令官给,群臣依次赴宅哭吊,德宗皇帝亲临哭送,其盛况空前绝后。

  在中国历代的武将中,诸如廉颇、韩信等,没有一个能有如此尊崇和荣耀结局的。他们不是被奸佞所谗而弃置不用,就是被主上猜忌而杀身灭族。所谓“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不是没有道理的;“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这似乎也是普遍的规律,只有郭子仪是一个例外,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必有其内在的原因,就是他高尚的与众不同的人格和品行,绝不是偶然的。

  能否忠于皇上,忠于朝廷(国家),是衡量文臣武将好坏的最基本标准,郭子仪无疑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他的忠贞不渝的品格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尊崇。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朝廷有令,他总是诏之即应,不讲任何条件。正因为这样,朝廷才能任意调遣,运用自如,他才会一次次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正因为这样,他才能一次次在危难关头赴难救险,撑起大唐王朝这座大厦不致倾覆,起到国家柱石的作用。然而在这一点上,韩信就是没能做到。他在汉王(刘邦)被困荥阳时没有去救,汉王很不高兴,后来汉王被困于固陵,他又按兵不去赴约,直到汉王答应给他封地,才肯发兵。

  永泰元年(765年)八月,叛臣仆固怀恩引诱吐蕃、回纥、党项、羌、浑等三十余万人马进犯京师,郭子仪奉诏至泾阳救急,被数十倍之敌围困,敌人持弓搭箭,密切关注着他的动向,情况万分紧急。他镇定自若,安排东西南北各路防务,然后又不顾众人劝阻,脱下甲胄,只带数十骑徐徐走出营帐与敌搭话,终于说服敌人解围,转危为安。可见他为了国家安危,早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才能有这样的胆略。就是在被奸人诬陷失去兵权的情况下,他“仍心在王室,不遑寝息”,直到大历九年(774年),已是78岁高龄的老人了,他还向代宗皇帝上书,陈述自己对防御吐蕃侵扰的策略建议,代宗阅后深为感动,下诏说:“卿忧深虑远,殊沃朕心,始终倚赖,不可辞也。”可见,他对大唐王朝的忠贞之志是始终不渝的。

  郭子仪每临战阵,都万死不辞,毫无惧色。但是,当朝廷给他封赏晋爵时,他却再三恳让,固辞不受。广德二年九月授太尉,十一月授尚书令,他都上表恳辞,让之再三,说自己“德薄而位尊,功微而赏厚”,“一人之身,兼官数四”,这样下去会乱了国家法度。所以他愿效法古人,“以身率先,大变浮俗”,使谦让之风兴行于世,让那些“贪荣冒进者”也“各让其所兼之官”,这样,天下文明可致,“太平之业可得而复也”。代宗皇帝览表十分赞赏,说这样的事迹应该“宣示于外,编之史册”。后来他的儿子郭晞因功加御史大夫,他也上表固辞不受。他这种“窃惧满盈,曲从德让”都是出于至诚,并不是做做样子,最终都辞掉了。然而韩信却不是这样。他开始在项羽那里做执戟郎中(负责警卫的官),他嫌太小,跑到刘邦那里,被刘邦拜为治粟都尉(管粮饷的官),他还嫌小,又跑了。幸亏萧何发现,连夜追他回来,推荐给汉王(刘邦),才被拜为大将军,重用起来。谁知他还不满足,后来在攻下齐地时又派人向汉王要“假齐王”,惹得汉王大怒,幸亏张良、陈平怕激起兵变,“蹑汉王足”,汉王明白过来,才立他为齐王。与郭子仪比起来,他就差远了。假如韩信也能像郭子仪那样,不居功自傲,有谦让的品格,就不一定会走到被杀身灭族的地步。我们现在的好些官员,有一点成绩,就觉得了不起,便想作为升迁资本,千方百计地跑官、要官,看看郭子仪的事迹,是否觉得汗颜呢?

  郭子仪为朝廷立了大功,引起中官鱼朝恩、程元振之流的忌恨,多次向皇上进谗毁谤,罢免了他的兵权,但他还是不怒不恼,仍然谦称自己“德薄蝉翼,命轻鸿毛,累蒙国恩,猥厕朝列”,毫无怒色地向皇上谢恩。大历元年(766年)十二月,有人盗发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捕盗未获,很多人怀疑这是鱼朝恩派人干的,担心郭子仪会领兵报复,构成事变。郭子仪本人也心里明白,但当他进见皇上的时候,却只说自己长期领兵在外,不能禁暴,兵士残人坟墓的事也是难免的,这是上天的谴责,并不是人为的祸患。大家听了才不再担心,朝廷也因此安定下来。像这样宽宏大度的事,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比如廉颇,他虽然也是“赵之良将”,对赵国的忠贞不渝是众所周知的,但他却没有这样的度量和涵养,当他得知蔺相如被拜为上卿,地位超过自己时,就大为恼火,发誓要当面羞辱他。幸亏蔺相如明白事理,一再谦让,才使他最后明白了自己的过错。他还曾经因为看不惯幸臣郭开的卑劣行为,在一次侍宴时当面斥责他,从此便引起郭开的记恨,最后被郭开进谗诬陷而削去军权,逼迫逃往魏国,再也没有起用他。他们两人的不同结果,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郭子仪“身长六尺,体貌秀杰”,这是说他的外表之美。其实他的内心,也就是他的品行、人格,比外表更美。他的父亲郭敬之就是朝廷命官,历任五州刺史,自己又是武举高等,科班出身,条件是很不错的。但他却不骄不躁,默默无闻地在基层地方做了几十年的中下级军官,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快60岁了,才被委以重任。在随后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充分展示了他崇高的德操,卓越的才能和谦让宽和、雍容大度的人格魅力。他有勇,有谋,既是一位能征善战的武将,又不乏文士的风雅和韬略,其实是一位出色的儒将。史臣裴垍说:“汾阳王事上诚荩,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很多叛贼只要一听说郭子仪起兵讨伐,往往不战而自溃。凡是跟郭子仪打过交道的人,没有不佩服他的。他与回纥叶护太子所部只是在收复两京的战役中有过交往,因此在泾阳被围时,回纥兵士见了他,都自动放下武器,跳下马来,齐拜于地说:“果吾父也。”田承嗣在魏州称霸一方,傲狠无礼,但当郭子仪所派使者到来时,他西望而拜,说:“兹膝不屈于人若干岁矣,今为公拜。”李灵曜据汴州为寇,往来公私财赋,都被他劫掠一空,只有郭子仪派人押送钱币过境时,他不但不敢截留,还派兵护送。能让夷狄如此崇拜,豺虎如此佩服的人,古今都是少有的,这就是郭子仪人格的魅力。因此,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原本是他应有的结果。

  郭子仪是一位古人,他的忠贞不渝的品质,谦让宽和、雍容大度的人格和涵养,以及披荆涉险在所不辞的精神,都是令人钦佩的,堪称为一代人杰,千秋典范。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01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