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进消费市场

走进消费市场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方面的学习和习得能力展现了香港人在两种文化下的自由游弋。他会一一列举,什么喜欢蹲着,着装邋遢,服饰简单,喜欢盯着人看,嗓门很大,爱显摆,喜群聚等,我听了自然不是很乐意,但是想想也真有些类似之处,例如很多次在各种名牌店中的不问价而刷卡消费,在公共场合的大声喧哗,可是有一点的确需要仔细分析才可见一斑的,不能妄下结论。香港餐馆的临时打工人员的最低基

最近三天,香港一田百货商品降价打折,因为普遍撒网,免费提供各种报纸,闻者千万,时间一到,各路消费者蜂拥而至,整个沙田电梯拥挤不堪,偌大的沙田广场被围得水泄不通,各种肤色,男女老幼,都似乎突然进入一个从未体验的新节日那般,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来来往往,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浓郁气氛,对香港文化节日不熟悉的人,还真以为这又是圣诞节、春节过后的第三大节日云云。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打折信息,常常会让香港人,同时包括外地的游客,失去理智般,不管是否需要这个物品,只是感觉价格便宜,千载难逢,先买回去再说,于是平时逊色于高价名牌的消费者,抓住这个机会,即便是赤字,即使真的不需要某个商品,这些消费者还是会不管不顾地大包小包买回家,喜气洋洋,自以为占领大便宜。也许这就是香港人的消费文化,但是对于我这个刚来香港不久的内地人而言,真的感觉有些匪夷所思,为什么呢?

习惯了大陆小城市低消费生活的我,一般坚持食不求美,旦求足矣,不求名牌消费,只顾衣可蔽体,自然舒服就可以了的那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虽然香港与大陆只有一墙之隔,走过罗湖口岸就到了香港或者深圳,但是两地强烈的反差真让我有些始料不及。因为过去在首都北京生活读书几年,自以为已经适应了大都市的繁华与拥挤,嘈杂与热闹,对于来香港的深造当然没有陌生的预料,但是在出机场后,在左顾右盼之余,特别是在不会上地铁,不能搭出租时,才知道我低估了这个地方。

初来乍到,俨然隔世,夸张一些说,似乎瞬间步入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首先看到的是忙忙碌碌的人,一个个似乎是被安装了电池,受人遥控的机器人,仔细看看,各个都一个表情,对你视而不见,自顾自己。大街上汽车靠左行,司机的驾驶也是靠左,马路上干干净净,各种标线清清楚楚,人们都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路边时时有专门为失明人士设计的红绿灯滴滴答答的声音,英式的双层电车,密密麻麻悬挂在马路两边的广告牌,一个个只讲广东话或英语的,而且男男女女西装革履的职业装饰,一个个撑开门面的商店,里面窗明几净,服务生面带微笑迎接你的到来

这些都是其次,我想在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是有差别的,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性特色,但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样态,因为统一的国家行政政策多少还是有些共同的内容。我要说的就是香港人与大陆人,多少有些不同之处。

因为近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香港人完全适应了英式管理下的那种生活,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以独立进取为特点,以我的事情我来办,我办一定要办好为特性的生活方式,使香港人在此弹丸之地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进取心、责任感和危机意识。生活中,工作中,事无巨细,与己有关的,一定要尽善尽美,一定要善始善终,一定不让人挑出半点毛病等,这些特点给我的印象是,香港人与我们不一样。而且这种不同给我的感觉是,香港人似乎是在一种差序格局之外中实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又在差序格局之内保留着人际亲情关系,这种双重性所带来的结果是,香港人的不愿自曝隐私而常常被毫无保留地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似乎没有隐私而处处是秘密的个人生活。这种双重性给外来人的感觉是,香港人在文化沙漠中点点滴滴地去探寻自我特色,似乎像洋葱一般,一瓣瓣拨开,到最后没有一个核,但是每一片都有着属于香港本地的特色。

相信吗?会讲普通话的香港人讲起普通话来,字正腔圆,一招一式非常逼真,特别到位,我虽然来自北方,很多次都感觉自愧不如,因为香港人的较真,香港人的善始善终使香港人有了一种“不见黄河不死心”的进取心和斗志。说到语言,过去在看港片时,听到香港人常常迸出的“Yes,Sir,yes,Madam”是我们自以为香港人做作的笑料,以为香港人的英语不仅发音烂,而且用词更是稀里胡涂,其实我们的主观臆断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香港人的英语真的是无可挑剔。首先说英语基础教育,相比而言,大陆课堂教给学生的英语是外语,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非义务性语言,而在香港人的生活与教育中,英语是他们的第二母语,从幼儿园到大学,他们处处接受的都是全英式教育,而且教师也都是严格按照英式传统培养出来的,但他们更不忘用广东话培养孩子的汉语能力,教学与知识习得方面,特别注重中国文化的学习,这种学习更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学习,往往根据学生的爱好和课程大纲的结合而自立自愿的学习。所以呢,他们对英语材料的阅读犹如喝凉水一般,习以为常,滚瓜烂熟,反而有时对汉语的理解还不如英语。因此,我过去的那种“瞎子摸象”,那种“自以为是”,来到香港还真有些似乎是东方遇到西方的难以自控和望而却步。语言方面的学习和习得能力展现了香港人在两种文化下的自由游弋。在香港常常会听到人与人之间见面时的问候不是大陆的“吃了没”,“去哪儿”等,而是“Hello”或者淡淡的“Hi”,此时我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愤慨,偷偷骂一句假洋鬼子甚或什么的,但是香港人生活中的英语直译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刚来时让我怎么也找不到的“士多(Store)”,常常想吃家乡的面条,香港人称之为“斯半干地(Spagandi)意大利空心粉”,水果中的“司多掰蕾(Strawberry)草莓”等,没有适应前真有些举步维艰的感觉。

语言与饮食方面的差异还都在其次,因为我们在内地南北东西的文化差异,同样会让流动人口有种文化震撼和文化休克,但是因为收入所带来的消费模式、消费理念真的是大相径庭,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体现。刚来香港,很多次与我亲密无间的本地朋友会在校园或在大街上,尤其在展览馆附近,他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说,看那是内地人,大陆人如何如何,我会故意装作无意地问,你怎么知道那是内地人呢?他会一一列举,什么喜欢蹲着,着装邋遢,服饰简单,喜欢盯着人看,嗓门很大,爱显摆,喜群聚等,我听了自然不是很乐意,但是想想也真有些类似之处,例如很多次在各种名牌店中的不问价而刷卡消费,在公共场合的大声喧哗(当然,这并不是什么陋习,只不过是香港人习惯了自己循规蹈矩的生活的不习惯罢了),可是有一点的确需要仔细分析才可见一斑的,不能妄下结论。香港人的收入是多少?其实还是马克思的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加一句,决定上层消费文化。香港餐馆的临时打工人员的最低基本工资,我指香港本土人,是不低于7000港币,与我们内地深圳的白领不相上下,公务员最少30000港币,所以在消费方面,他们自然会水涨船高,常常看到他们全身上下都是名牌,价格也是高得令人瞠目结舌,但是他们买起来呢,连眼睛都不眨巴一下,喜欢就买,他们的观念是,“宁尝仙桃一口,不吃烂枣一筐”,所以一双一千港币的鞋子,也不过他们月收入的3%,而我们呢,可能就是30%。自不可比!

要是对前面的蜂拥而至和疯狂购买做出一个总结,自然就是他们的消费理念结合他们的收入。那种以消费产生快感的购物模式似乎真的为香港人带来了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这都是其次,如果夜间去看看处处人满为患的高档餐厅、酒吧,再看看大街小巷停靠的名牌轿车,我们一定会高叹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的“黑猫白猫”理论,因为人,作为一种消费的文化动物,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物欲,才会感受存在的新理想和新追求。当然,我的观察也是一孔之见,相信来了香港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视角看香港,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去分析香港,但是有一点始终不可忽视,就是香港人所具有的责任心与进取心是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效仿的,因为千百年来,我们文化习性中生成的那种“自给自足”和“随遇而安”,那种“差不多”和“将就一下”的习惯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种全面进步的时代,我们在看到人家都一个个崛起而我们依然贫困交加的面孔自然不会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