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信·拼·搏成功—在川大锦城学院忠孝大楼的讲演

自信·拼·搏成功—在川大锦城学院忠孝大楼的讲演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部长来看望了我们这些过去的兄弟,然后就说到让兄弟我到咱们学院给大家讲一下。在宗教界讨论时,我们请了川大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李珊给我们讲课。如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等。我们那一届可以说是成都地质学院的最后一届学生。所以大家能够在普通高校学习,而且是四川大学的锦城学院学习,大家一定会有一种荣耀感。这次李部长说,学院准备聘我为咱们学院的客座教授。

尊敬的杨助理、李部长,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来到这里讲课,首先要感谢咱们学院就业部的李部长,我的老大姐,因为是她把我带到了这个讲台。

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同事、挂友和同学,他们是省经信委产业园区处的调研员熊杰、教育培训处的正处级副处长聂长兵、直属单位管理处的调研员刘代联、省工商联会员处的钟道婷。是他们的奉献和牺牲,陪我来到我们学院。他们是我今晚讲演的“亲友团”。

在讲之前,我还感到惶恐。因为我虽然年纪、胡子一大把了,但是,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秘密哈,我在浙大取得硕士学位才2年多点时间。所以,我来到这个讲台上,面对大家特别是面对这么多教授、老师、专家,来给大家讲课,我是很惶恐的。

虽然我很惶恐,但我还是来到了咱们锦城学院,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出于情感因素的考虑。

上个月,李部长带着咱们学院艺术系的两个同学,还是学生会的,到我们委里来。李部长来看望了我们这些过去的兄弟,然后就说到让兄弟我到咱们学院给大家讲一下。当时心里虽然忐忑,但还是马上应承了下来。李部长是从部队转业的,我也是老转,咱们又是本家姊妹兄弟,相互之间比较亲近。姐姐召唤,兄弟自然必须扎起。所以这里面首先有个这个情感因素在里面。

在更早一些的时候,我在我们委里一位处长处看到一本书,就是我们邹院长主编的《百家经典选读》。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们都是人手一本。在这本书里面,古今中外的经典基本上都全了。我在咱们学院的网站上还看到了咱们学院团委牵头在搞一个“百人百句读论语”活动。邹院长是咱们经委的老主任,也是我们四川的老省长,现在还兼着我们省经信委的直属单位省企业家联合会、省企业联合会会长的职务,还兼着川大工商管理学院的院长。我在甘孜州挂职时,州上搞了个发展新型工业化大讨论。在宗教界讨论时,我们请了川大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李珊给我们讲课。你看看,这是不是一种缘分呢?所以这次李部长来说到这个讲课的事,我就应承了下来。

二是出于再回校园的冲动。

在李部长说了要我来咱们学院讲课后,在前阵的国庆中秋时,我们大学同学毕业20年后再回母校相聚。我们两个班不到60个同学,回来了30多个。许多同学都是20多年没见过面,大家在一起时都非常激动。我们在母校逛了一整天,许多重要地方都还未逛到。比如说当年的教室、图书馆等。原来我们那个学校,只有几百亩,现在有近3000多亩了;原来只有几千个学生,现在有数万学生。规模是扩大了近十倍。原来觉得母校并不怎么样,这次回去,觉得母校非常漂亮。所以,这次能够到咱们学院讲课,我又有一种似乎回到母校的感觉。

刚转业回地方时,一些友人就告诉我说,地方有个什么关于朋友关系几“铁”的说法,比如说同学、战友、老乡等等。不管这种说法如何,但是的确反映出起码同学之间的这种感情是很真、很深的。同学情在国外也是很被看重的。我没出过国,但也有一些同学、战友、朋友在国外工作。他们也常说到,在国外,校友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脉关系。大家可能都知道,小布什上台后,听说他就任用了许多他的哈佛校友。校友之间这种感情,就是在校园这种相对于社会上来说比较纯真、美好的环境中培养起来的。所以,能够有机会到咱们校园与同学们交流,我觉得是一件很幸运、高兴的事。

我还有个情结也是在上学时形成的,就是在那个时候比较喜欢哲学,常看康德、费希特、谢林、费尔巴哈、黑格尔等人的书,也知道他们的一些事情。他们大都是大学的教授,他们的一些著作,也多是他们讲学的讲义整理来的。如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等。有点《论语》《阳明传习录》等的味道。当然他们西方这方面的传统也是有的。比如早期古希腊的逍遥学派的学园中,柏拉图的《随想录》等。所以,那时我们几个哲学中的“同道”的梦想就是考哲学的研究生,当大学的哲学教授。这些年,拿到硕士学位后,我也在努力,争取有一天能把博士学位拿到。今后退休后没事干的时候,或可到哪个大学讲讲课。没想到,李大姐这次就圆了我的梦。

所以,进大学校园,我就有一种很亲近的感觉,就会想起在成都地院、北京指院、西安政院、浙大等学习的美好时光。校园这种宁静的环境,书香气浓厚的氛围,让人平时在浮华社会中那颗浮华的心也会稍微地静下来,让人回味无穷。这种感觉真好!

我们学院现在叫成都理工大学,曾经叫过一阵子理工学院。我们那一届可以说是成都地质学院的最后一届学生。我有个同学,他毕业时正好考上了研究生,等他考上博士后,学校正好改名叫理工大学。所以他常与人说他本科是在成都地质学院读的,硕士是在成都理工学院读的,博士是在成都理工大学读的。我们学校的校训是“穷就于理,成就于工”。我们就常开玩笑说,难怪咱们这么穷,原来校训中就是“穷就是理”啊。但不管怎样,上次回到母校,心里很是激动,很是感动。心里甚至有些后悔当初转业时未听在母校当人事处长的原来系上的老总支书记的话,回到母校来工作。

在部队的时候,也曾回到过校园学习。我曾在总装的指挥技术学院学习过两次,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学校,但怀柔肯定知道。在这儿召开过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慕田峪长城也在这个县。我在那儿学习,第一次是1997年从搞技术改行搞政工时,第二次是2002年上中级班时。2004年考上西安政治学院攻读过军事硕士政工专业。但这些都是军校,与我们通常说的大学完全是两回事,完全没有我们普通高校这种氛围。军校其实就是一个部队。刚到部队时,要先军训。我们那一届的国防科大的学生入校时未穿军装,毕业时比晚一届的学生军龄还晚一年。但因是我们国防科工委管,学校也是军事化管理。所以他们与我们一起分到部队后,也要参加军训。当我们给他们讲了地方院校的逸闻趣事后,他们都很后悔上的是军校。

所以大家能够在普通高校学习,而且是四川大学的锦城学院学习,大家一定会有一种荣耀感。我当时也想考川大,但川大是重点大学,考不上啊!所以只好考了一个普通院校。

三是觉得能够与大家交流。

刚才我讲了,我们刚搞了一次大学同学毕业20年聚会。想想20年前刚刚毕业的那种意气风发、得意扬扬的样子。20年后再相聚,大家相互看看,都忍不住相互打击,你胖了,你老了!其实大家都差不多。20年前大家刚20出头,现在都是奔五的人了。有好几个同学的孩子都上大学了,与你们一样。也有好几个同学在大学里当教授,有北大的、清华的、重大的等等。这次李部长说,学院准备聘我为咱们学院的客座教授。我也欣然应允了,就是觉得能够与大家交流。从年龄上来说,我比你们年长,经历了一些事情,可以与你们分享,或许能够给你们一些启发。

特别是这次同学聚会,看到我那些同学的孩子,都上大学了。见到我们都喊叔叔、伯伯的。看到你们这些年轻的学子,说实话,从心里面来说,我是把大家当作晚辈在看。我家有八兄弟姊妹,我是最小的,我有12个侄儿侄女。我最大的侄儿只比我小2岁多点,他的儿子快考大学了。我是看着我那些侄儿侄女们一天天长大的。他们于我既有对长辈的感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还有些朋友一样的感情。像我那个最大的侄儿,从辈分上来说,他是我的侄儿,但从感情上来说,甚至有些兄弟般的感情。因此,我们之间就比较容易交流。所以我看到你们,都很亲切,觉得像我那些侄儿侄女一样。

我们省经信委也有几个直属职业院校。有4个学院,德阳的工程学院、都江堰的工商学院、泸州化工学院、广元的信息学院,有2个中专,温江的化工学校,自贡盐业学校。我在省经信委直属单位管理处工作,平时因为工作,与这些院校接触比较多。对于当前高校的就业情况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当然,咱们学院是重点高校哈,比我们那几个院校要高档好多哈。

我外甥女也在一个高校当老师,她刚到高校时当的是辅导员。从她那里我也了解到一些关于高校学生的就业的一些情形。

我还是比较喜欢学习的,也比较能够关注时势。对于时下流行的东西我还是会比较留心的。因此,还是能够与我那些侄儿女们比较好地交流的。因此,这次到咱们学院来,我还是有信心与大家比较好地交流的。所以,这次李部长让我来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来。我也相信,我的人生经历,我所讲的,或许能对大家有点启示。

李部长及小吴他们说,拟让我给同学们讲讲关于正确认识就业的问题。来之前,与李部长沟通过多次。特别是向小吴问了一下现在同学们在就业方面究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有什么疑问,或者需要我给大家讲些什么,我好有针对性地给大家讲一讲。当时小吴给我说,大家主要是在就业规划这方面比较模糊,很多同学大都不清楚以后自己在社会当中应该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应该去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小吴拟了一个大概的方案,给了我一个比较宽泛的内容,大概是大学生职业规划、从基层做起和诚信就业这三个方面。于是,我今天讲的题目就叫“自信、拼搏、成功”吧。这个题目大概也能将小吴交给我的内容涵盖进去了。

自信,这个问题可能有点老生常谈了。大家可能从小听大人老师长辈教育要自信,耳朵都听起茧疤了,怎么这个老先生还来谈这个问题?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个问题必须要谈,而且要首先谈。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其他的种种问题就莫得法解决哦。这个问题是个纲,纲不举,目就不张。所以,大家首先要自信。

其实,我知道,在座的同学们应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是迷茫的。这种迷茫,主要可能就是时下社会上事实上存在的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所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前些天在媒体上炒得比较火的一件事。就是41岁的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苗卫芳毕业后,因找不到理想的铁饭碗,回家种地,成为村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苗父一气之下服毒自杀,经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由此引发众多网友感叹“知识难改变命运”。按理说,研究近现代史,当前应该是个显学,但不知这个苗研究生是怎么一回事?目前,我也在研究我国近现代史这方面的内容,准备写《田颂尧评传》。20号晚的央视新闻台,白岩松在评论这个事说他不想同情苗,说苗自己应该改革点什么。电视上也放了苗的讲话。他有个问题,就是以为自己考上研究生了,毕业后别人就该给他个工作,能有空搞写作。他没想到的是,鲁迅先生早就告诫过那些所谓的文学青年,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发展提高。

我在上中学时,曾想考四川美院。后来还到通江去跟农民艺术家李立生学过画。当时遇到在乡镇上教书的老师,他们也喜欢画画。但从他们那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一个人首先要养活自己,才能干其他的。所以我就回去补习、考学。我觉得,我现在就有精力来朝花夕拾,再把当年文学、书画等兴趣爱好拣起来了。

因为刚才说到的那个苗研究生的问题,人们惊呼,读书无用!读书真的无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要不咱们到大学来干什么?是不是?

我先讲讲咱们国家“读书无用论”的缘起。

为什么“读书无用论”在我国总是阴魂不散呢?那还得从孔夫子的时代说起。对于以前的老百姓来说,是不存在学习的。学习是贵族,甚至是贵族中的专门人员干的事。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的学习,是从孔夫子在杏坛开门授学才开始的。但是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除了有个老师教书学习的老祖宗至圣先师的孔夫子外,他也培养了个“读书无用论”的老祖宗。所以,如果说是孔夫子培养了这么个“读书无用论”的老祖宗的角度来看,读书还是有用的。因为,你不读书,你怎么会知道读书是没用的呢?是不是这个道理?

在《论语·先进》中曾记载了个故事。原文是这样说的:“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这话什么意思呢?这话是说,子路让一个叫子羔的年轻人去当官,因为他是一个具有强烈政治抱负的人,而被孔子责难为是害人之子。但子路说,只要人民有土地,为什么读书呢?意思是可以先去当官。而孔子说他是个佞者,就是巧舌如簧之人,恶之。子路,就是仲由,就是孔子的弟子那个子路,就是孔子讲学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那个子路。这个子路,性格特点是伉直好勇、重友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后来做卫国大夫孔悝,也就是孔夫子儿子的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让,子路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被杀之前还要先正冠。能够在孔子身边侍坐的弟子,应该也是孔子比较看重的弟子,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这个子路在他“其言不让”地讲他的志向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时被夫子哂过。

子路的这番话,大概是最早的“读书无用论”了。另外,老子的“绝圣去智慧”、儒家的亚圣孟子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等等思想的影响,也容易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对老子、孟子等的思想加以粗浅甚至恶意的理解,而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

如有名的赵括,本是名将赵奢之子,熟读兵书,但不晓活用。于长平之战后期代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帅,由于指挥错误而使得赵军全军覆没,自己也冲阵战死,赵军四十万人尽数被秦将白起活埋。这些例子都容易让人引起“读书无用”的误解。

在汉朝也有个读书无用论者,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霍去病,著名的剽骑大将军,可能大家在前几年的央视热剧《汉武大帝》中见过他的风采。当汉武大帝想培养他,让他好好学习,今后好为国出力,因受他舅父卫青的影响,就说大丈夫当驰骋疆场,建功立业,读个什么鸟书啊?这另当别论哈。其实,在卫青的影响和带领下,霍去病也是在学习的,他是在向他的舅舅卫青学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他也是很有文采的。他在打败匈奴后曾豪情地写过一首《琴歌》:“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凤凰翔兮。与天相保,永无疆兮。亲亲百年,各延长兮。”据说这首诗正是他带领将士大败匈奴,“封狼居胥”后写的。从这首诗,大家可以看出霍大将军的文采,以及他那种金戈铁马、纵横驰骋的豪情。

后来的科举制度,培养出来一堆读死书的书呆子。这让人们对于读书的人有一些比较深的误解。比如,书生误国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等。

在宋代还出了个比较有名的读书无用论的例子就是做过宋太祖的宰相的赵普。他有名,就是因为他曾“半部《论语》治天下”。据说他死后,家人打开他的书箱,发现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宋太祖当上皇帝的第四年,想改个年号,赵普提议用“乾德”为年号。古代有个规矩,就是皇帝的年号不能与前人的重复。后来,宋太祖有一天看到一面铜镜,背面刻有“乾德四年铸”五个字,感到很奇怪,就问赵普这是怎么回事,现在只是乾德三年而已啊。赵普端详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找来了翰林学士窦仪来解释,窦仪看了看说:“这肯定是后蜀的镜子,前蜀王衍就曾用过‘乾德’这个年号。”宋太祖听后十分气愤,用毛笔涂了赵普一脸墨,感慨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啊。”所以,有宋一朝读书人是非常受重用的。比如,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待遇非常好,书院制度很完善,等等。

应该说,读书无用论的真正泛滥还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代。比较的极致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后来还出了个“白卷英雄”张铁生。其实,张铁生的事情很复杂,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他当时并不是真正的白卷。1971年国家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时,也要考试,他的高考成绩,语文38分、数学61分、物理化学6分。前阵子,张铁生好像又被网民“人肉”出来,说这家伙好像是什么公司的老总。他和6位合伙人共同创办的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即将在资本市场公开上市发行股票。作为第六大股东,张铁生持有禾丰牧业3224万股,持股比例为6.8%。参考禾丰牧业每股收益和主板市盈率,张铁生或将成为身价过3亿元的亿万富翁。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读书无用论”的误读呢?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上从事简单生产加工和贸易的第一批人通过简单的市场经济而得到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而当时的公有制体制下的国家工作人员收入无法得到显著改善,流传着“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不满言论,形成体脑倒挂现象,从而导致了读书无用论大为盛行。

90年代以后,在经济大潮冲击下,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读书无用论的思潮重又悄然泛起。我读书的时候,正是“六十分万岁”“经商热”的时代。当时地质行业也不景气,所以这也是导致我们好多同学在大学不好好学习,或者改学其他专业,后来改行的重要因素。

2000年代前后在教育费用猛涨、就业低潮的双重压力下,大学毕业不包分配、自谋职业,使得贫困群体负债读书、还债无望,学生流失、辍学现象严重。大学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数量暴增。社会上提供的工作职位的增长却跟不上毕业生数字的增长,即使找到工作,起薪也低。一些地方大学生的起薪还不如农民工,甚至有大学生提出“零工资就业”。许多大学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继续读研。在就业形势恶化的同时,中国大学的学费却急剧上涨,很多学生家长已难以承受,导致“上学即贫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日益普遍。

最近,《重庆晚报》报道,与三年前的高中入学数量相比,重庆高考报名人数比当初减少2万人左右。而据调查,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这些考生多是农村考生。在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上完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这就使得“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于是,新“读书无用论”渐渐在农村有“抬头”的趋势。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完成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显示,目前我国有30多所高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在校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部分已超过本科生。2012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7704人,已超过本科生7650人的招生计划。华中科技大学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7652人,本科生7500人。北大清华两校的研究生总数已超过本科生,其中清华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O.61:1。2013年,全国高校的这一趋势还将扩大。研究生扩招始于2003年,当年全国高校共招收研究生26万人,今年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则达584416人,10年间翻了一番。然而,近年来,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

到部队后,到北京出差,听到北京就流行这么一个段子,“大学生像条狗,研究生遍街走,只有博士还可以勉强抖一抖”。

但是,不管怎样,我要说的是,大家一定要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树立起自信心来,一定要相信自己现在所学有用,今后也能有所用,用有所成。

我的老母亲86岁了。她老人家在我们家非常非常艰苦的情况下,把我们八个兄弟姊妹都送去上到了中学以上的文化程度。就是因为我的平凡而又伟大的老母亲始终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哪个朝代什么时候都要用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现在,从总的情况来说,一般还是有知识的人收入要相对高些。这可以说明知识还是管用的。刚刚换届完的省工商联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的文化结构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65名,占代表总数的35.3%;大学学历156名,占代表总数的33.4%;大专学历124名,占代表总数的26.6%;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22名,占代表总数的4.7%。大家都知道,工商联的代表除工商联机关外,一般都是工商界的老总哈。从这个结构上也可以看出,知识文化的重要性。

所以,在读书无用论正泛滥的时候,当许多大学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信息不断地刺激我们的神经的时候,我们在校的大学生们更要坚信知识文化的重要性。

那我们的自信心又从哪里来呢?

我们的自信起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来源。

一个是大家能够考上大学,证明大家都是优秀的。

现在的你们虽然已不再像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那样有“天之骄子”的荣耀感。但是,就是在目前的状况下,大家能够考上大学也是不容易的。从这一点来说,大家就应该自信。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是拔尖的,而不是庸才、蠢材。

我看了个资料,说现在全国的高考总录取比例已经达到72%左右。但是,你们想想,就是这么高一个比例,还是应该有近30%,也就是说还是有近三分之一考不上大学,对不对?所以,你们能够考上大学,还是比较幸运的。这证明你们在你们的同学中,你们是非常优秀的。所以你们应该自信。

我们省经信委有几个直属职业院校,都是高职高专院校,想想你们上的是本科,现在都是二本了。相当于以前的普通本科了。再想想他们学院这些孩子,能考上已很不易,他们想读个书,多难啊!所以,你们总比他们幸运吧?你们能不有自信吗?

我们有时候看问题,不能老是与上比。有句话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们当然不能去与北大、清华比。但是,又为什么不能比,都是大学,都是大学生。无非是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罢了。我在新疆部队上时,一批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的多了去了。虽然也很优秀,但是我看也比我强不到哪里去。我的地质,他们就不懂嘛。所以,我们应该自信。

第二个自信的来源就是大家能够在川大锦城学院读书,是一件很荣耀很幸运的事。

首先大家上的这个锦城学院,叫川大锦城学院。我们锦城学院起码有以下五大优势:

首先是院长的人脉优势。咱们的现任院长,也是川大工商管理学院的院长,省企联的会长,曾经当过咱们四川的副省长。以咱们院长的学识,领导管理能力,当过省、省级机关部门、企业、院校、协会等领导的人格魅力、人脉资源,你们想想去吧,你们自个美去吧,你们没事就偷着乐吧!咱们优秀的邹院长会给我们学校带来多少好处哈。

邹院长也是一个你们活生生的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省领导、大学校长的例子。从邹院长的奋斗经历,成长历程,我想大家是不是能够得一些什么启示,是不是应该从中领悟到一些什么呢?

这里,再简单地介绍一下邹广严院长的简历:1941年12月生,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1968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1963年天大化工系金属物化专业毕业。1968至1984年历任长钢四分厂工人、班长、科室负责人、车间党总支副书记、代书记、总厂办副主任、处长、总厂副厂长、党委书记。1988年任四川省计经委副主任(其间:1990年任省生产委主任)、省经委主任。1992年至1996年任四川省长助理。1996年任副省长。2003年1月任省投董事长、党委书记。2005年起任川大锦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川大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我听说我们学院有些学生分到水电七局这样的单位还不想干。你们看看你们邹院长,他当时在长钢四分厂车间先就是当的工人。这个四分厂,你们可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就在江油市的一个很偏远的武都镇。武都你们可能不知道,就是当年很火的那个会二指禅功夫的海灯法师待的那个地方。那里有个有名的窦团山。太白公于是山上曾咏道:“樵夫与耕者,出人画屏中。”

二是依托川大的师资优势。你们邹院长现在还兼任川大工商管理学院的院长。这可能也是咱们老领导的一个“小花招”。这样就可以把川大绑住,让他们的老师不得不来咱们锦城上课。当然,他们也不敢不买咱们老省长的面子哈。我们这些三本院校,过去有个名字叫独立学院。其实我们学院独立不孤立啊,我们背后有个强大的川大在支撑着咱们。学院除从四川大学请名师外,还从成都其他著名高校聘请名师任教,同时广泛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企业界知名人士任学院名誉、客座、兼职教授。

大家有这么好的师资优势,相信对于大家的学习定会受益匪浅。

三是学以致用的教学优势。锦城学院校训,止于至善。起点高,要求高。锦城学院目标是创建“西部领先、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应用型、创业型的特色大学。锦城学院的办学理念与治校之道是“做人与做事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通识与专业结合,严格与宽松结合,秩序与自由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讲求的是做事、专业,且与现代相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人才,讲求“三会”,即会动脑,培养思考判断的能力;会动口,培养沟通表达的能力;会动手,培养操作实践的能力。特别是会动手的操作实践的能力,这在大家毕业后是最受社会欢迎的。我觉得咱们学院的“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很有特色。“三练”,即吃苦耐劳意志训练、组织纪律与团队精神训练、职业素质能力训练。“三创”,即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业精神。目前我们学院设置有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土木与建筑工程系、文学与传媒系、外国语系、工商管理系、财务会计系、金融系、艺术系共十个系,42个专业,也都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社会上需求的专业。这些对于大家的就业都是很好的优势。

四是应用型人才的就业优势。我们学院培养的都是应用型、创造型的人才,而且大家毕业不但有毕业证,还有职业技术资格证。这样的人才就最好就业了。现在的单位用人多是需要一上岗就能工作。所以大家的就业优势是很明显的。

我们学院是由中外16家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建起来的。这些企业不但是我们学院建校办学的支撑,也是大家毕业就业的渠道。大家都知道,企业是有产业链的。围绕这些大企业大集团的是一系列的大大小小的企业群。因此,大家的就业的渠道是很宽广的。你想,你去那个企业若与投资我们学院的企业有业务关系,或知道这些企业,那你去他们企业应聘不就有优势了吗?

五是锦城学院的区位优势。锦城学院位于我们美丽的天府之国的首府成都的知名企业聚集地的高新西区。成都高新西区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实施省、市“一号工程”的重要载体,是聚集发展以电子信息为龙头及现代中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成都构建西部战略高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2001年3月起步建设时,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规划40平方公里。目前,高新西区聚集的投产企业有托普软件、大唐电信、迪康药业、奇力制药、银河磁体、华电科星、东方凯奇、通达电器等数十家。所以大家能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读书,今后的就业优势也是很明显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第三个自信的来源就是大家一定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能自暴自弃。

就像我们老李家太白公说的那样,要有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和豪情。你想想,太白公一千多年前就能有这种自信,而我们这些过了一千多年的年轻大学生还不能比他更有自信心吗?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自信。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身的优势。

这里我讲三点,供大家参考。

一、惟人万物之灵。

古代典籍《尚书·泰誓上》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西方戏剧家莎士比亚在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也写过这样一句话:“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在哲学史上,我们以前老是批判有神论,批判唯心论。须知有神论、唯心论的产生,都是有其具体、深刻的历史背景的。想想我们人类蒙昧时期,看到地震、雷电等自然灾难时,能不认为是神力所为吗?当我们人类进化、发展、进步到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时,能不产生“人定胜天”的豪情吗?

当然,我们知道,人是从动物慢慢地进化来的。从进化论的角度,我们人类应该是比其他动物要高等,这个观点是应该成立的。虽然我们应该善待其他生命,但是我们作为人,在整个地球上的生物体系中,有理由感到自豪、骄傲、自信。

当然我们人在很多功能上,不一定赶得上动物,甚至要差很多。比如我们的嗅觉,比狗就差十万八千里。我们的视觉,与老鹰比起来,也是不可以道里计的。那些比赛中所谓的飞人,比如刘翔等,若要被猎豹追杀,那也是必然要被追上吃掉的。我们也知道,动物也有语言,也有思维,有记忆。甚至植物也有感觉。国外这方面研究得比较深入。但是,我们人类有文明,有文化,我们的综合能力是其他任何物种都无法超越的。难怪,全世界所有的民族,所有的文明,在早期,都认为是神(上帝)创造了人类。但是,神(上帝)何尝又不是我们人创造的呢?

所以,作为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应该感到自豪,应该感到自信。

二、来到世上很幸运。

宇宙中有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是偶然,地球上有生命是个奇迹,动物进化为人也是个奇迹,我们能够有生命是幸运的。由其幸运,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感恩生命,珍惜我们来到世上的这短短的一生,更应该自信。

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针对哥本哈根学派波尔等人的量子理论曾提出“上帝是不掷骰子的”。但是,从茫茫宇宙产生生命这一点来看,从几十亿人口中能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一点来看,我们不得不感叹,上帝可能真是在“掷骰子”。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恰恰是中了奖了。所以,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感到幸运,感到自信。

西方的基督教,特别是犹太教中,有个基本的观念,就是“上帝的选民”的概念。我们有时也应感叹,我们能够降生此世,是不是也是“上帝的选民”呢。

三、每个人都是唯一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虽然有两人长得像的,但不是一个人。就是两个甚至更多个的同胞兄弟,他们也互不一样。巴西有个名叫莎达路的农妇,据说她于1964年4月20日一胎生下8男2女计10胎,现在全都满30岁并成家立业,成为世界上多胎一次存活的最高纪录。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遇到,或者在影视中看到按手印的情形。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现在据说已开始研究并在运用唇纹、眼纹等技术。包括语言声音,现在我们可以用仪器记录下人的声音,每个人的声波的波形也都是不一样的。这些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们个人生理、身体上指征的唯一,还有心理、精神上指征的唯一。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脾气。

我们过去经常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后来的武侠小说,里面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些人传说谁谁谁厉害得不得了。另有一高手,往往就会在一旁边说,有什么了不起,难道他有三头六臂不成?虽然说人都一样,但我们要坚信,人与人也不一样。人与人一样,让我们坚信自己能够做出与别人一样好的成绩。人与人不一样,那就是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做得比别人更好。

我们锦城学院的校徽上有金沙太阳神鸟的图案。金沙文物的出土的重大意义就是说明我们古蜀国有着与中原一样甚至有可能更高级更辉煌的文明。有学者考证,三星堆、金沙的文明与埃及古文明有着某些相似性,或者说某种联系。这让我们作为四川人比较骄傲,充满自信。

金沙遗址距离我们学院不远,望丛祠也就在我们学院旁边。当年古蜀国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能够创造出那么灿烂辉煌的文明,今天,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学习,我们能有理由不自信吗?

有了自信之后,我们不能盲目自信。还需要脚踏实地地从进校的那一刻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拼搏奋斗。

一、还是必须要下苦功夫。

我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经济学上经常讲的一个观点,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特别是男孩子爱唱的一首歌,就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原来绵阳师专有个老师叫谢作诗,后来考研究生、博士,现在混到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当院长了,也号称经济学家,在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独立董事。他常爱在微博上冒泡。前阵他就冒了个泡,当然他也是说的一个经济学上的基本原理,就是说要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观察生活、社会。比如他说了一个经济学上基本的概念,“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概念。就是说我们不管干什么事,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你干了这件事,就干不了另外一件事,这就是机会成本。因为你就要失去干另外一件事的机会。就像今晚,你们来听我白话,就要失去与女朋友或男朋友约会的机会。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陶渊明曾说过:“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韩愈有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宋代词人柳永在《风栖梧》中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些话都是说,要想成功,除了自信外,还必须下苦功夫。

我问小吴,他说你们主要是对今后的职业规划不晓得咋整,对今后迷茫。

我也问过我在学校当老师的甥女,她也说现在的90后,特别是感觉她带的学生,就快要毕业了,但是大多还是有点迷茫,自我定位不准,就业目标不明确,缺少职业规划,而且普遍年轻人有点太浮躁,缺少实干精神。她也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自信加实干,“遥望星空还要与脚踏实地结合”,还要结合自己的家庭责任感。

所以,我想,不管你怎么规划你今后的职业、人生,都应从现在做起,马上做起,从下苦功夫做起。

前阵网上疯传一个叫“清华学霸”的马冬晗的学习计划表和获清华特等奖学金时的答辩视频。在她的学习计划表里,从周一到周日,每个小时都做了非常明确的学习安排,网友们看完后评论:“比国家领导人还忙”。不管我们对这事怎么看,问元芳,估计也会这么看。那就是,要想取得成功,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我们这个时代,似乎已进入了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交通、信息都很发达,到哪去,一会儿就到了。高铁,到哪都很方便。过去,到哪,或寄封信,十天半月,数月,半年甚至一年,都是常事。现在,到美国,一会就到了。快节奏的时代,就容易让人浮躁。过去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半句空”,现在文风、学术风气,也都浮躁了。

我的国防大学的姜国柱老师,是胡适的再传弟子。他曾说现在的年轻人不读书,应该把书读好后再来考研,应40岁以后再考研。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曾当过我们川大的老师,也曾讽刺现在年轻人的文风,说他们动不动就要做文章。他说古人做文章是一件大事,就像曹丕说的,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人著文,必先深思熟虑,谋篇布局,成竹在胸之后才会开始动笔。中央美院的雕塑家刘焕章,他用来打磨石头用废了的磨刀石装了一个很大的箱子。厉以宁在成名之前,曾经在北大当了十来年的经济系图书管理员,钻研了很久的西方经济学。结果改革开放来了,人们需要学习西方经济学了,可是连本翻译的教材都几乎找不到,这时候厉以宁站出来,编著了《西方经济学》,并且以讲座的形式在北大开始讲授。他能有现今的成就就是靠在图书馆十年冷板凳的功夫做出来的。

所以,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是不行的。前几年我们都在说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得不到诺奖,现在有了个莫言。但是,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为什么得不了诺奖。“文革”耽误的时间不说了。改革开放后,教育的急功近利,科研的急功近利,学术、文学创作上的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等等,是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对自己,对自己的人生有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在大学期间,须要好好地学习,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一个好好的基础。今后到社会上,也要有一个念头,就是也要通过自己脚踏实地无数年的打拼才能取得成功的念头。

二、在学习中要讲求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注重快乐学习。

大学是打基础的阶段,需要学习,积蓄。而且,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学会学习。除了要下苦功夫外,还要讲求方式方法,要科学学习,快乐学习。

“清华学霸”马冬晗把学习计划做得那么紧,我看也没有必要。但她那种科学利用时间的方式,倒是对于我们大家有借鉴意义。

我们上次同学相聚,好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说到现在没有搞专业了,觉得“对不起老师”如何如何。老师们还来安慰大家,说大家不要这样说,说大学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环境,提供一个学习的地方,而且大学的重要作用就是教大家如何学习。我们在大学学习,重要的是学习一种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而且要快乐学习。

我这次来看到李部长,我们的李大姐。她在我们省经信委已是退休老干部了。但我看到她还是这么有干劲,还是这么年轻,还是这么快乐向上。但是,大家都知道,她是就业部的部长。这个部门是很辛苦的,但她为什么不感到辛苦呢?那就是她有一种干好工作的信心,有一种坚定的为大家就好业的目标。

所以我们在学习工作中,也应该这样。我们首先要有自信心,有目标追求,然后我们在为之刻苦学习,为之努力工作,为之奋斗拼搏的过程中就不会感到苦了,而就会只有快乐了。

三、要珍惜大家良好的学习条件、环境、机会,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素质,特别是综合素质能力。

我一大学女同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她在她的空间里转载了个帖子,就是《大学时必须做的15件事》。这里再分享给大家。1.不管你的性格是否内向,一定要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自己、认真地发表演讲或唱一首歌。2.和班上的每一个同学搞好关系,相聚是种缘分,毕业后你会发现自己格外怀念那段大学时光。3.一定要对喜欢的TA表白一次,认真地告诉TA—我爱过你!4.一定要学好英语,哪怕只是为了应付四六级。直到迈人职场你才会发现这有多重要。5.多参加社团的活动,你会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6.培养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不仅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好处,也将一生受益。7.不要虚度光阴,要对四年大学生涯有最基本的规划,每一年都要有所成长和进步。8.读几本专业课书籍以外的好书,不要浪费大学图书馆。9.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不要成为关在象牙塔里与社会脱节的人。10.别再抱怨学校食堂的饭有多难吃了,毕业多年后你会格外怀念它的味道,和—价格。11.快毕业时,在校园里的二手市场甩卖一次自己不用的课本或杂物,那种“前辈”的感觉很美妙。12.参加一次校园招聘会,你会对自己的前途和定位有全新的认识。13.你可以逃课,但不要逃课去做没有意义的事情。14.毕业时不要忘记和室友们合影,你会永远记得那一刻的笑容。15.论文答辩很有可能是你这辈子最后一次作业了,请珍惜这个机会。

我在我们上次20年后的同学会上谈感想时就谈到我们在大学时最少有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学得了知识,二是增长了才干,三是获得了友(爱)情。当时我们是2个专业,2个班,一个专业一个班,我们班仅有的一个女生,因系上借口不好管理还把她弄到2班去了,使我们班成了“和尚班”。据说,我们班是我们系第二届“和尚班”。本来理工科院校女生就比较少,我们“和尚班”就更恼火了。所以,老实说,我在大学没有真正谈过恋爱。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哈,在搞好学习,在提高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前提下,还是最好谈一次恋爱哈。

我常常感到,大学应该是一个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所以,我们在大学中不但要搞好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今后出身社会的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好专业的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的一些社团活动。我觉得,我们学校搞的这个农场活动就搞得非常好。有统计,当领导的,一般在学校都担任过学生会的干部。所以大家如果有机会,定要多参加这些学生社团组织。这样,可以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有了学校学习的基础,再加上同学们今后后天的努力,定有成功之日。

什么叫成功?也没有什么定论。

但是在人们心目中,应该也有个大体上的标准。比如说,大体上有个收人比较好的工作,有一定的积蓄,能够成家立业,等等。

怎么才能成功呢?那就要讲“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

先说天时的问题。现在虽然说就业形势好像不太好,但是还是有诸多有利因素。比如说,虽然大学生每年毕业的多,但是从总体上说,学生的绝对数量在趋于减少。这与我们国家的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现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已在减弱,特别是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特别是沿海一带的企业纷纷出现了招不到人的“用工荒”。因此,大家不应过多地担心不好找工作。

我们省经信委,同时还挂了个省中小企业局的牌子。我们有个处叫创业促进处,也叫小企业处。这个处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职能就是为全社会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前阵子我去街道办和社区为我母亲办医保,还发现他们的一个职能也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开设了专门的窗口。看他们的办事指南和宣传广告,他们还是有许多具体的工作应做的。

再说地利的问题。在之前,我已说了我们学院的几大优势。其实这就是很好的地利优势。还有我们在成都读书。这些年成都、四川已一跃成了中国西部的领头羊。我们四川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继续“快于全国、好于西部”,完成投资进度达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民间投资增速比全省投资增速快8.5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超过50%,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四川省工业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出现了先于全国企稳回升的迹象。全省到位国内省外资金总量继续稳居西部首位,出口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个百分点左右,外商增资比去年同期增长70%,川企“走出去”的协议对外投资成倍增长。

还有人和的问题。这还是主要要靠大家自己要努力的问题。要有正确的择业观。我们在大学学习时要有“精英意识”,在就业上要有“草根心态”。这里,我想还有一个就是要正确认识人生的成功的问题。正确看待和认识目前的社会现象,不要老是抱怨,要主动去适应社会,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而且要有长期吃苦的准备。

做任何事,都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成功的。从省工商联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资料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些代表共467名,除了工商联干部及有关部门代表87名外,其他都是工商界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平均年龄44.1岁,其中:30岁以下(含30岁)的3名,占代表总数的0.6%;31至40岁(含40岁)的53名,占代表总数的11.3%;41至50岁(含50岁)的284名,占代表总数的60.8%;51至60岁的(含60岁)120名,占代表总数的25.7%;61岁以上的7名,占代表总数的1.5%。这说明,一个人的成功基本上都在40岁以后。所以大家毕业后,一定要做好10到20年吃苦拼搏的心理准备。

现在大家就业都有一种盲目追求所谓“三高六点式”的职业的倾向。“三高”不是说人生理上的“三高”,而是指“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六点”,就是“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比如目前的“国考”热的问题,就有点这方面的倾向。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数据统计,2013年国考最终报名人数超过150万。有的职位达到万里挑一的严重状态。就是这样竞争强烈近似于残酷的国考,仍然有132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而这些职位大多数为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或特殊专业职位。这比你们考大学要难得多吧?有点过去科举的味道了。

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称,68.5%的受访者是“官迷”,择业时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调查显示,65.8%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的官本位现象十分严重,认为“官迷”迷“官”的原因的前三位是:“灰色收入多”,“权力效用大”,“社会地位高”;“为人民服务”在后面。“官瘾症”的表现,认同“有钱的不如有权的”(占72.3%),“评价人看官阶等级”(占66.1%),“对于做官的亲友同事以职务称号”(占53.8%)。

我们通常说一个混得好,就是指那个人的工作好、单位好。这里面就有问题。我一个同学是个公司的老总,转业后叫他名字。我同学说,要叫“×行长”或“×总”哦。这里面是不是也有“官本位”的问题啊?

据说哈尔滨招考环卫工,因有事业编制,所以457个岗位,竟然有11539个报名者。在最后报名成功的有7186人,招录比达到了16:1。这些人中,有29位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本科生有2954人,占到了41.11%。在大家对这些研究生、本科生进行普遍质疑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大家的择业观、就业观呢?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本科生、研究生就不能去当环卫工呢?大家分析,因为这次哈尔滨招录的环卫工有事业编制,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报名,而且还吸引了那么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来报名。改革开放已搞了近35年了,大家为何还这么看重这个事业编制呢?

我们省盐校,有个学生是个“9+3”的学生。我在甘孜州挂职时,曾帮他联系到里伍铜业公司工作。他后来打电话说不想去,因为要签合同,只是个合同工,不是正式工。

89届北大中文系学生陆步轩后来去卖猪肉,还写了本《屠夫看世界》。数年之后,另一位北大才子陈生也悄悄进入养猪行业,并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被人称为广州“猪肉大王”。北大还有一学生回东北卖糖葫芦。西南大学潘茜,本有机会选择稳定的教师工作,却放弃了,从基础的培训学起,端起了洗脚盆,应聘普通洗脚妹。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周龙进超市工作。郑州技术学院数控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杭州卖鸡蛋饼,月收入6000。复旦大学计算机系2002届本科毕业生顾澄勇,是上海汇绿蛋品有限公司“阿强”鸡蛋项目负责人之一,他毕业后的人生经历就是回乡、养鸡、卖鸡蛋。我们从这些大学生的经历中是不是也可以悟到一些什么呢?

总之,我相信,大家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再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今后工作中的顽强拼搏,大家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是我们家太白公写的《行路难》中的一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谢谢大家!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