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

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香山县,即今日的美丽的中山市,他给了孙中山先生一双看世界的眼睛,香山是生育养育他成长的故乡。后来啊,1878年4月份的一天,远航的轮船经过20多个昼夜与风浪的搏斗,孙中山先生终于抵达了檀香山。孙中山先生和班上的一位同学因为长辫子而厮打起来。当众人都愚昧地追捧着所谓的“文明标志”时,孙中山先生却善于利用他那一颗清醒的脑袋和独立的见解,表明自己的立场。发达的科技和三教九流合并的香港,更使孙中山先生大开眼界。

——一个永远醒着的巨人

马来西亚中国留学生沈薇利

【点评】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永远都醒着”是这篇演讲想表达的主题,从文中所歌颂的革命先行者一一孙中山身上,特别是从先生成长、战斗的几个地方香山县、檀香山、香港这“三香”讲开来,让我们感到别开生面,也容易领略到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魅力。可见选材的重要性。

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孙中山先生命中注定和什么分不开呢?看来,还是让我说出这个答案吧!是“香”这个字。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孙中山先生早年的历程一一从香山县再到檀香山,再到香港。这三“香”啊,可是给了他以莫大精神上的洗涤和对生命的感悟及认知的圣地,并且还树立了他在民主革命路上,以天下为己任的博爱之心。

香山县,即今日的美丽的中山市,他给了孙中山先生一双看世界的眼睛,香山是生育养育他成长的故乡。10岁时的孙中山,有一次在班上问正在教课的老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意思?这一问,可吓坏了身旁的同学,他们认为这是对老师的亵渎。孙中山却笑着说:“学问学问,想学就得问,学而不问,怎么能懂,不懂又怎么能成学问呢?”

这一说,可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在中国的封建教育中,先生是圣人的代言人,而学生只能够乖乖听课,可是孙中山先生,却以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看出了这封建社会尚且不足的端倪。

后来啊,1878年4月份的一天,远航的轮船经过20多个昼夜与风浪的搏斗,孙中山先生终于抵达了檀香山。那年,他仅有12岁。异国的同学们对这个留长辫、穿长袍的东方少年纷纷感到新奇。有一天,这长辫子终于惹来了一场风波。孙中山先生和班上的一位同学因为长辫子而厮打起来。事后,孙中山先生也深感这种发辫是人之累赘,索性拿起剪刀剪掉它。可这一剪,就剪出了他和哥哥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矛盾。

孙中山说道:“大家说中国是文明古国,辫子是我们文明的标志,但是外国人不蓄辫子,不也一样很文明吗?”这一说,便表明了孙中山先生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有自己的扬弃,也表明了他变革的朦胧心态。当众人都愚昧地追捧着所谓的“文明标志”时,孙中山先生却善于利用他那一颗清醒的脑袋和独立的见解,表明自己的立场。

1883年11月,被称为自由港的香港,实际上也是个花花世界,有冒险者,有投机者,也有江湖骗子。发达的科技和三教九流合并的香港,更使孙中山先生大开眼界。但是他并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书呆子”,他的眼睛时刻关注着世界风云的变幻。这些经验的积累,也为随后的兴中会和辛亥革命奠下了根基。

孙中山先生和“香”的缘分,造就了他欲为世人打抱不平,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决心。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一大闸门。宋嘉树曾经对他的女儿宋庆龄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是睡着的,孙中山却是醒着”如果说封建的吃人礼教是人们沉睡的灵魂,那么孙中山先生就是醒着的天眼通,负责唤回迷失的灵魂;如果说中国是头沉睡的狮子,那么孙中山先生就是醒着的驯兽师,负责将沉睡的中国唤醒;如果说中国是站在世界顶端的强国,那么我们敬爱的孙中山先生就会是那个永远守护着中国的,醒着的一一巨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永远都醒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