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俞姓家谱》序

《俞姓家谱》序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俞姓家谱》的问世,在这美丽的大地上、百姓家谱的园地中又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俞姓家谱》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别具风格。《俞姓家谱》经历不凡,有从事邮政工作的,有从教的,有务农的,有其他行业的。我看了《俞姓家谱》很受启发。《俞姓家谱》的志士仁人,又对编写家谱倾注很大的热情,鼎力支持,促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古城灵州天下名。昔日的美好记忆,今朝的旧貌变新颜,灵州大地,一派生机。《俞姓家谱》的问世,在这美丽的大地上、百姓家谱的园地中又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俞姓家谱》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别具风格。塞上灵州,遐迩中外,山川钟灵,民俗纯厚,人杰地灵,代有俊才。在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俞氏家族历经100多年风风雨雨,一代又一代繁衍子孙,自强不息,辛勤耕耘,创造辉煌,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以农耕为主,斗转星移,对后代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俞姓家谱》经历不凡,有从事邮政工作的,有从教的,有务农的,有其他行业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但他们通达开明,境界很高,都能正确对待。《俞姓家谱》是一个有文化的群体,散居各地,人才济济,秉承了传统的家风,诚信做事,为人厚道,低调做人,遵纪守法,展现了俞姓家庭宽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读《俞姓家谱》既能领略他们寻祖问根浓烈的民族感情,又能从不同侧面看到这个家庭优良传统的真实写照。目前社会上编国史、写史志、撰校史等编篆工作蔚然成风,唯编自己老祖宗的家谱尚不多见。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编一本自己的家谱,承前启后,弘扬优良传统,发扬光大,都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我看了《俞姓家谱》很受启发。进孝同志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俞氏家庭的后裔。上个世纪50年代来,受家庭成分影响,聪明好学的他毅然考取宁夏大学畜牧系。毕业后仍受“左”的路线影响,被分配在固原县草原站工作。1979年调回吴忠农业局和地区科协工作。50年弹指一挥间,进孝同志人生历程曲曲折折,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实属不易。

他是一位理想信念比较坚定的人。他本是农家子弟,由于“左”的路线,他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大学毕业后,在山区工作16年,妻子儿女均在灵武农村生活。他远离家乡,一心扑在工作上,环境虽艰苦,工作仍努力,却不被组织信任。面临严峻考验,他严于律己,努力学习,积极争取进步,终于在1984年光荣参加中国共产党,表现了一名知识分子对党赤胆忠心的思想感情。

他努力工作,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闪光点。在固原工作期间跑遍了全县30个乡镇,步行远则百余里,近则30里,深入实际,深受群众好评。在吴忠农业局工作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获自治区二、三等奖,在科委、科协工作期间,负责科普工作获全区先进集体奖,1992年又获中国科协“金牛”三等奖,为银南地区工农业发展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学生时代吹拉弹唱能歌善舞,文艺才华已崭露头角,在学生中间小有名气。工作后,他的文艺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凡需要他发挥一技之长时,他都不遗余力地为单位为他人作贡献。退休后,自2006年开始,他与同事组建了40余人的吴忠市文化馆民族乐团。该乐团经常参加公演,成员素质高,阵容大,深受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老有所为,退休不退志,不为名不为利,默默无闻地为社会为群众发挥余热,做出贡献。

进孝同志是我同窗好友,退休后来往较多,深知他是一位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晚年生活很充实的人。他的三叔俞灏东,三婶杨秀琴是我20世纪60年代宁大中文系外国文学的老师。2009年7月,我们举办宁大中文系50周年同学会,与当年老师相聚,倍感亲切和难得,当年老师风华正茂、才华横溢、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美德深深地留在我们同学的心软里。近日进孝将写好的家谱让我阅读,并邀我写序,我欣然应诺。用水平不高的文字,表达我对恩师和同学的敬佩和尊敬之情。

古稀之年的进孝同志在很短的时间里积极搜索,调研整理大量的资料,难能可贵。《俞姓家谱》的志士仁人,又对编写家谱倾注很大的热情,鼎力支持,促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今天,我们对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家谱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总结,加强研究,给予现代化解释赋予时代特征,这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续家谱是一项不忘先祖承其伟业的浩大工程,望进孝与家庭同仁与时俱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最新最美好的文字,谱写俞姓家族最辉煌的历史。

【注释】

[1]2016年5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