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边塞诗词与宁夏历史文化

边塞诗词与宁夏历史文化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能够到宁夏大学政法学院与同学们一起就“边塞诗词与宁夏历史文化”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感到十分荣幸。文化的作用一定不能小觑。今天我们主要是谈诗、谈历史文化,下面我就说一说边塞诗词与宁夏历史文化,这是我的一点思考。一提起边塞诗词同学们就会想到盛唐时期的高适、岑参,他们是唐代边塞诗的集大成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

今天能够到宁夏大学政法学院与同学们一起就“边塞诗词与宁夏历史文化”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感到十分荣幸。大家都是学有所长的莘莘学子,民族的栋梁,国家的希望,又身处宁夏的最高学府,令人羡慕。我理解,政治、法律是上层建筑中最引人注目而又很严肃的学科,政治关系着一个国家,也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跟它相关联的多是权力啊、斗争啊什么的,而法律更是板着面孔,从来不会对谁面露笑容;而文学则不同,它亲切、温馨、自由、宽容,充满着感染力,可以喜怒哀乐,也可以嬉笑怒骂,寄托着人的情思,是人学,有人性。文学中最活跃的体裁诗歌更是如此,由于它一般内容不长,容易记忆,也便于阅读,尤其是古典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不仅有意境,而且有情趣,还能让人浮想联翩,不能自禁。从人物描写上说,比如唐诗中有许多描写杨贵妃的诗,你读了以后就会对她的容貌、衣着、嗜好等产生很多联想,有诗为证,李白的《清平调》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云的衣裳,花的容颜,杨贵妃之美,只能在神仙世界里看到。有多美?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美不胜收。她有什么嗜好,爱吃荔枝,杜牧在《过华清池绝句》诗中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上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山上的宫门逐层的开着,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唯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是荔枝,欣然而笑。她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最终落了个:“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峨眉马前死”,红颜薄命,这是大家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皇帝也救不了她,美也得服从政治、服从权力。从景物描写上说,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读了此诗,顿觉黄河东流,远景开阔,使人有一种眼界更拓、立足更高的感觉。再如崔颢的《黄鹤楼》,崔颢此诗格调优美,广为传诵。传说李白见崔颢登黄鹤楼所题的诗,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苏轼的《西湖》,等等,这些地方固然很美,而诗使它们更加闻名遐迩,可以说,诗是这些楼、桥、湖的灵魂,许多人到这些地方看景,其实是去看诗,景中有诗,诗中有景,相映生辉。这就是诗的力量,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们形成于历史上,因而这也就是历史文化的力量。泱泱中华,乃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文明传承,从无间断,追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头,总要涉及《诗经》,它既开了我国文化之先河,又是中华诗词有文字记载的源头,即使到今天,它仍然闪烁着我们祖先智慧的灵光。继《诗经》之后,《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递相继承又各有发展创新,使中华诗词成为祖国文化中的一条大河,它既载映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情境、思想感悟、人生体验和美学风范及艺术流变,也承载着我们民族百折不挠、奋发自强的精神,一代代流传不息,一直传承到今天。诗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对每一个中国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即使那些虽然没读过几天书的人,也以能哼上几句诗为荣。举个例子,大家知道奉系军阀张宗昌,人称“狗肉将军”、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老婆),他居然也作诗,附庸风雅,他有一首咏泰山的诗:“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尖来下头粗。如果把它倒过来,下头尖来上头粗。”还有一首写闪电的诗:“天上突然一火链,玉帝可能要抽烟,玉帝如果不抽烟,为啥又是一火链。”让人啼笑皆非,他竟然也出了一本诗集,当然这些只能作为笑柄。大汉奸汪精卫也是一个诗人,他年轻的时候投身民主革命,做了不少事,比如去刺杀清末的摄政王,失败后被捕,面对死亡,他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何其壮烈,他著有《双照楼诗集》,诗也写得不错,但他后来投敌,成了遗臭万年的汉奸,他的诗也就为人们所不齿,所以做人至关重要,作诗首先要做人,做官、做学问也一样,第一位的还是做人。刚刚过去的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损失非常惨重,但社会稳定,救灾有序,除了党和国家坚强有力的领导之外,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人为本,为死难同胞默哀,等等,这些都包含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成分,正是这种文化纽带的作用,才使全国人民有了空前的凝聚力、向心力,才有了顽强不屈与自然抗争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在优秀的诗词作品都能找到出处:从屈原的《离骚》到岳飞的《满江红》,从文天祥的《正气歌》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都深刻地表现了我们民族吃苦耐劳、不畏强暴、英勇奋斗、不屈服于外来压迫的民族精神。这些伟大的诗篇如同一部部缩写的历史华章,记录了漫长的岁月中我们民族屡经曲折磨难,甚至几临倾覆厄运,却一次又一次地衰而复兴,蹶而复振,转危为安,巍然屹立的历程和气概。这就是中华诗词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一个不注重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民族,中华民族要振兴、要实现伟大复兴,最终靠的不是政治、不是经济而是文化。文化的作用一定不能小觑。但在现实生活中也还有一些假文化、伪文化的东西,在不断地破坏着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很令人担忧。河北省原来有一个完县,是金代设立的,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的本意是江山完美、坚固的意思,可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有商人投资,说完县是完蛋的意思,不吉利,当地政府就把县名改成了顺平县,完全没有了文化含义,没有了历史文化载体,我认为这就是目光短浅,非常悲哀,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为了一时的利益,把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抛在了一边。固原市2002年成立之初,就有人提议把固原市改成六盘山市,我觉得很可笑,看似有文化,其实没文化,地名山名两者并不矛盾,而且具有很大的互补性,是并行不悖,不是此长彼消。今天我们主要是谈诗、谈历史文化,下面我就说一说边塞诗词与宁夏历史文化,这是我的一点思考。谈三个问题。

一、宁夏特殊的历史地理位置为历代边塞诗词中有关宁夏题材的创作提供了必需的外部条件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边塞及边塞诗词,边塞就是边界险要的地方,塞就是要塞。一提起边塞诗词同学们就会想到盛唐时期的高适、岑参,他们是唐代边塞诗的集大成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边塞的荒凉,战争的残酷,也可以了解到当时边塞的社会生活和民族风情等等。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在唐以前也有流传下来的边塞诗,数量不是很多,大都不如唐诗的思想性、想象力和艺术性。那么,什么是边塞诗,准确的定义是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网上都有,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众所周知,我们宁夏古称塞上,也就是处在边界要塞的地位上,确切地说就是处在历代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交界的地方。宁夏虽小,现在只有6.64万平方公里,但它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与诗歌这种美学形式有着渊源关系。宁夏主要的自然景观都能从诗词中找到对应:西有巍峨壮美的贺兰山,因岳飞的一首《满江红》词而闻名于世,当然这里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岳飞并没有真正到过贺兰山;南有葱郁秀丽的六盘山,毛泽东的一首《清平乐·六盘山》使其享誉中外;中部黄河流经390余公里,与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构成反差强烈的自然景象,在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得到表现,成为千古绝唱。而作为宁夏别称的“塞上江南”就语出唐代诗人韦蟾的《送卢潘尚书之灵武》一诗“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宁夏的高山、大河、森林、草原、湖泊、沙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风貌景观,成为从《诗经》开始,历经千年而不衰的诗词描写对象,也成为一代代诗人词客向往的地方。早在2800多年前,周宣王派大臣尹吉甫领军北伐猃狁部族就到过当时称之为“大原”的固原。《诗经·小雅·六月》对此有记载:“薄伐猃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在此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秦汉两代,宁夏全境均属于北地郡,秦皇汉武出巡边地,都曾过萧关、登六盘,到过宁夏;北魏时开凿的须弥山石窟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佐证;唐末五代北方少数民族党项族势力不断壮大,其首领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建立了夏国,由于地处西北,故称西夏,建都兴庆府,即今银川市。后北宋王朝建立,宋夏长期对峙,终于在1041年爆发好水川之战;1227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率军攻打西夏时避暑六盘山并驾崩于此;明时宁夏、固原分别是九边重镇之一;清至民国宁夏更是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关涉。宁夏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因而在历代边塞诗词中都有比较集中的反映。据地方史料记载,除去《诗经·小雅·六月》比较早地提到宁夏固原之外,从汉至民国,2000多年间,历代有名有姓的诗人词客留下的有关宁夏的诗词就达400多首。包容了古代民族、朝代、人物、地名、关隘、战争、风情、民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单从固原来说,战国时秦惠文王在这里设置了义渠县,这是宁夏境内最早的县治,汉唐以来固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市区以南50公里是古代著名的萧关要道和六盘屏障,是北方通往长安必经之险关要隘,城北10里是战国秦昭襄王修筑的用于“拒胡”的秦长城,固原地处边陲十分重要的军事地位,为历代边塞诗人们的创作和吟诵提供了题材和天然的外部条件,这与当时边患频仍的战争环境是紧密相关的。当然也说明了固原作为历代王朝边关重镇和临近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不可替代性。但应该看到的是边塞诗词中关于宁夏的大部分诗作描写的都是边地的悲怆与荒凉,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对宁夏这块土地更深层次上的把握和全方位的描写并不多。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关宁夏新边塞诗词的创作应该说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要说产生一些影响,这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我下面还要谈到。无论怎样,时光交替,青史留名,宁夏,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令多少人慕名前来访古探幽,感受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我想,这或多或少与历代诗人们的吟诵是分不开的。

二、宁夏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历代边塞诗词有关宁夏题材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养分

历史上,各种文化在宁夏的大地上几经交流融合,积淀深厚。历代政治家、文学家创作的有关宁夏的诗词流传下来的数量不少,这在西北边远地区是一种并不多见的文化现象。著名的有《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汉乐府《上之回》,唐代卢照邻的《陇山诗》、王维的《使至塞上》、王昌龄的《塞下曲》、杜甫的《送灵州之李判官》、高适的《塞上听吹笛》、李益的《暮过回乐峰》、白居易的《城盐州》、张籍的《将军行》,宋代张舜民的《西征》、陆游的《关山月》,明代李梦阳的《出塞》、杨一清的《开府行》、吴伟业的《送朱遂初同年宪副固原》,清代谭嗣同的《六盘山转饷谣》,民国于右任的《固原道中》、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等等。这些诗词都以宁夏境内的人、事、物为描述对象,或抒情咏怀,或写景寓事,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对于以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描写还是占有较大的比重。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汉铙歌《上之回》)描写了汉代边地战争频繁,萧关一带多是烽火烟台并有大量驻军的情景。“弹筝峡东有胡尘,天子择日拜将军。”(张籍《将军行》)弹筝峡就是固原的三关口峡谷。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吐蕃乘机内侵,陇右数十县相继陷落。为此,皇帝择日拜将,兵发萧关。“故垒烟尘后,新军河塞间。金貂宠唐将,玉节度萧关。”(皇甫冉《送散骑常侍赴朔方》)描写的都是与战争有关的内容。其他的如明代陕西三边总制杨一清的《开府行》:“旌旗昼拂烟尘开,钲鼓动地声如雷”,李梦阳的《胡马来再赠陈子》:“闻道南侵更西下,韦州固原今有无。”等等。也有描写边地风光和自然景色的,大都包含在战争题材之中。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昌龄《塞下曲》中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等。另外,还有一些描写民间疾苦,关注百姓生活的诗作,如谭嗣同的《六盘山转饷谣》,于右任的《固原道中》等。这类题材不是很多。总之,是历史上所处在特殊地理位置上的宁夏为边塞诗人提供了较多的写作题材和必要的文化养分,这是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同样边塞诗人也为今天的宁夏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反过来讲,也对形成宁夏浓厚的文化氛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多年来我们一直为这块土地感到自豪的原因,同样前代诗人的辛勤付出也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倍加珍视这份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去继承和发扬,而不是背弃和遗忘。除历代诗词外,各种产生于宁夏当地的神话、故事、传说、寓言等等,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民间文化之乡、书法艺术之乡、回族文化风情、宁夏作家群仍然在显示着宁夏强大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现象代代相续,从无间断。这自然也为我们现在仍然从事文化事业的人们提供着更丰厚的土壤和更丰富的营养。

边塞诗词所表现的对象以西北边疆为主,近年来虽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广泛性,但历史延续与继承的基本主体变化不大。宁夏地处西北,生活在这里的诗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从事着边塞诗词的创作,这也是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解放以后,有关宁夏题材的新边塞诗词的创作虽有,但为数不多,影响有限,主要以新体诗为主。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有关宁夏题材的新边塞诗词的创作才逐渐走出低谷,开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一是宁夏以外诗人的不懈努力;二是宁夏当地诗人的创作。近年来宁夏诗词学会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华当代边塞诗词精选》《中国西部开发诗词大典》等数十部著作,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显示了我们宁夏新边塞诗词创作的实力。有关宁夏题材的新边塞诗词的创材除了继承以往边塞诗词中爱国主义的主基调之外,涉猎的领域更加广泛。主题鲜明,积极向上,贴近生活,关注民生,地域性、民族化的创作趋向和诗词审美意象的独特性也越来越明显,这也使我们从中看到了很大的潜力和希望。

总之,边塞诗词这一文学艺术园地的奇葩,为宁夏历史文化的形成、丰富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天,自治区在着力推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大力弘扬具有宁夏风格、宁夏气派的区域特色文化,那么,新边塞诗词的创作也一定会在延续宁夏主体文化血脉上做出积极的努力。

三、关于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的学习体会

在现代边塞诗词的创作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1935年10月长征途中,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突破西兰公路上静宁、平凉、固原之间的敌军防线,一路沿小水沟,越牛头山口,于10月7日一鼓作气登上了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固原境内的六盘山。当时,毛泽东与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登临山峰,举目四眺,饱览了六盘山的雄姿。10月的六盘山,正值深秋,天高云淡,雁声阵阵,满山苍松,挺拔遒劲。毛泽东同志满怀北上抗日的革命激情,面对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寄景抒情,构思了气贯长虹、名垂青史的《清平乐·六盘山》这一光辉的词篇,后在陕北瓦窑堡写成该词初稿。

我个人认为,这首词除去大家平时分析的意境之外,它更是一首激励红军战士奔赴抗日前线的动员令和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保卫长城、去打击侵略者的号召书。词境开阔,寓意深远,全无一丝古代边塞诗词中的凄凉悲壮的气息,为现代边塞诗词的创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毋庸讳言,《清平乐·六盘山》一词极大地提高了宁夏及固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许多人就是因六盘山而知道宁夏、知道固原的,可见一首著名诗词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清平乐·六盘山》最初是以《长征谣》的形式出现的: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自由诗体,熔口语与书面语于一炉,通过比兴重复、呼唤的手法,获得了独有的象征效果。《长征谣》问世后,广泛传诵在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中间。1942年6月1日在《淮海报》刊登,1946年8月1日上海的《解放日报》发表该诗时,毛泽东同志对全诗做了较大修改,将《长征谣》改名为格律“词曲”体《清平乐·六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首词: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目前已发表的七首长征诗词中的最后一首。也可以说是在红军即将到达陕北前夕,毛泽东同志回顾长征一年来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以词的形式对长征做的一个总结。

关于毛泽东同志《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历来赏析的版本很多,在此我只就词中画龙点睛之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简单地谈两点我个人的感想。

(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深刻历史内涵

在《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中,毛泽东同志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中国俗语,并把它赋予新的内容,因此,几十年来为人们所广泛传诵,已成为经典之句。但人们对“长城”一词的说法却不尽相同。我的理解是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红军长征所要到达的目的地。1935年9月,红军北上途中迅速攻克了甘肃南部的天险腊子口,翻越岷山,占领宕昌县哈达铺,稍作休整,在这里从国民党报纸上获悉陕北有一支刘志丹领导的红军队伍,此时,毛泽东同志和中央果断决定红军继续北上与他们会师,以开辟新的根据地。9月下旬红军由甘肃进入宁夏,前后在固原境内约五天时间,从甘肃静宁进入西吉兴隆,再从彭阳到甘肃镇原三岔,每天都由西向东沿战国秦长城行军,前后约200公里。面对蜿蜒起伏的长城,红军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同志触景生情,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团结奋进的长城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因而,“长城”在这里借指的是陕北,即不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不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就不是英雄“好汉”。广义则是指“烽火连三月”的抗日前线,从更深层次上来看,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千难万阻北上就是要开赴抗日前线,拯救民族危亡。自古以来,长城的巨大作用就是抵御外族入侵,并且已成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昭示着中华民族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万里长城永不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红军就是一道横亘在敌人面前的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是民族的中坚力量,是不倒的长城,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好汉”。综上所述,“长城”一词涵盖了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红军到陕北开辟新的根据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目的就是要开赴抗日前线,抗击倭寇并最终要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毛泽东同志在词中不仅抒发出了“不到长城非好汉”,去抗击外敌入侵的壮烈情怀,而且也道出了“何时缚住苍龙”,一定要打倒蒋介石的必胜信念。

(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重大现实意义

1961年9月,应宁夏人民之请,毛泽东同志重新手书了《清平乐·六盘山》长卷,勉励宁夏人民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建设家乡、建设国家。现在六盘山山上山下都耸立着石碑,上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清平乐·六盘山》一词的手书长卷,供人们观览、追思,同时也起着昭示后人、激励来者的巨大作用。

几十年来,生活在六盘山下的153万回汉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艰苦创业,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着家乡落后的面貌。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六盘山区人民已经开始向着稳定解决温饱进而朝着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现在六盘山区经过多年的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恢复植被,山也清了,水也绿了,田也平了,人也逐渐富了。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六盘山区人民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践行和发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的具体体现。“不到长城非好汉”不仅仅是一句豪言壮语,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它已成为六盘山区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已深深地融入了山区人民的灵魂深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到长城非好汉”也在不断充实和丰富着新的内容,今天的“长城”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些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六盘山区人民对此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恢弘气势,将永远鞭策和激励着六盘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奋进。同时,六盘山的赫赫伟名和《清平乐·六盘山》的壮美词篇也将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今天就讲到这里,占用了同学们宝贵的时间,谢谢大家!

2008年5月21日于银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