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秦死后计捉刺客

苏秦死后计捉刺客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秦,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提倡合纵。顿时,苏秦的卫士从四面围了上来刺客来不及补上一剑,慌忙返身跃出窗口。齐王当即命令把苏秦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齐王刚要回宫,只见观看的人群中挤出一个人来,自称是杀死奸细苏秦的刺客。那人叙说了一遍,跟齐王了解到的现场情况一致。这个故事表现了苏秦的智慧,运用了欲擒故纵、引蛇出洞的办法。

●故事背景

战国时代,七国称雄,当时秦国最为强大。意欲兼并其他各国,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夺得了不少土地。各国为了自保,采取了不同的抵抗措施,但都无法抵挡住秦国进军的步伐。这时,洛阳学者苏秦提出了一个新的合纵主张,迫使秦国废帝退地。

苏秦,战国时期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提倡合纵。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后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抗秦,于是成为六国宰相。长期居住在燕国,很受器重。

燕易王的母亲,是燕文侯的夫人。与苏秦私通。燕易王知道这件事,没有责备苏秦,但苏秦心里忐忑,担心被杀,就跟燕王说:“我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的地位提高,假如我在齐国,就一定能提高燕国的地位”燕王同意了。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逃跑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引起齐国大夫的嫉恨。

●故事梗概

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后,齐国大夫中那些和苏秦争夺国君的宠信的人,趁机派人刺杀苏秦。

初夏的一个晚上,月白风清。苏秦正在书房里读书。忽然,从窗口闪进一个黑影,还没等苏秦反应过来,一个蒙面人就已越到眼前,扬起利剑直刺胸膛。苏秦惨叫一声“救命啊……”就跌倒在椅子上。顿时,苏秦的卫士从四面围了上来刺客来不及补上一剑,慌忙返身跃出窗口。

苏秦遇刺,惊动了齐王。他闻报后,当即去看望苏秦。

齐王见苏秦身负重伤,痛恨交加地说:“我一定要捉到刺客,为先生报仇!”

苏秦喘着气说:“大王,请您不要乱杀人,要抓到真正的刺客呀!”

“你看清刺客的特征吗?”

“他是蒙面的,看不清,只知道他身材很高大。”

“光凭这一点怎么通缉刺客呢?”齐王很焦急。

苏秦说:“臣有一计……”如此这般在说完,就与世长辞了。

再说齐王回到宫中,一些平时与苏秦争宠的大夫纷纷来到他的面前,看他对苏秦之死抱什么态度。

齐王却恨恨在说:“我方才明白,苏秦是燕国派来颠覆我国的奸细。现在要将他五马分尸,方解心头之恨!”齐王当即命令把苏秦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一声令下,五辆马车向五个方向奔跑,顿时,苏秦的尸体分为五个部分。

齐王刚要回宫,只见观看的人群中挤出一个人来,自称是杀死奸细苏秦的刺客。齐王见他身材高大,就说:“你把行刺的过程说说看。假如真是你杀的,寡人将重重赏你。”

那人叙说了一遍,跟齐王了解到的现场情况一致。齐王立即命令拿下刺客,说:“寡人若不照苏秦先生临终前的计谋行事,你这亡命徒怎会自投罗网啊”!

刺客方知上当,拔剑要刺齐王,周围的卫士一跃而上,早把他剁成肉酱。

历史链接

悬梁刺股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说的是苏秦发奋苦读的故事。

年轻时,苏秦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许多地方求职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或“刺股悬梁”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智慧之窗

这个故事表现了苏秦的智慧,运用了欲擒故纵、引蛇出洞的办法。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破案中,“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对手逼紧了,就会千方百计,深度隐藏。假如暂时放松一步,促使对手丧失警惕,斗志松懈,就容易找到漏洞。引蛇出洞十分高明,即以适合对手,有利于对手的条件,使对手自己走出来,自投罗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