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长期生活工作在德国的韩国人写了一本书,其中有一个论断,说如果目前韩国与朝鲜合并,必然亡国。他以东西德的合并为例,指出两德合并时间如此之久了,但尚未真正全面自然有机地合并到一起,东部地区失业率高收入低,人民生活相对水平也低。东部的人们有不满情绪,认为政府没有照顾好他们;西部的人们也有情绪,认为他们背上了包袱。因为合并,他们的生活步骤被打乱,生活环境受到干扰,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原来“国家”的痕迹依然明显,而新的国家共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存在着深层面上的文化差异。
韩国人的话有一定道理,东西德合并时,两国都有一定的基础,当时的东德,经济发展水平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可以说是最高的,人均六七千美元。东西德分离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其民族又是相对单一的日耳曼民族。他们的合并,尚且那么艰难,合并后尚有那么多的后遗症,有那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韩朝合并的危险自不待言了。
那位韩国学者还提出了一个更让人震惊震撼的问题,他说经过六七十年的分离,韩朝两国的国民实际上已不是同一个民族了。
什么是民族?民族一般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我们所说的什么什么民族,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斯大林曾对民族有一个定义,很权威,被运用了近一个世纪。他的定义与上面的表述大约差不了多少。
韩国与朝鲜两国的国民,均是同宗同源的高句丽的后裔,是单一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说这两个国家的居民已不是同一个民族,似乎特别荒唐,或者说别有用心。但认真想一想,威胁民族内核的东西确实是存在的,不容轻视,更不容忽视。从民族定义出发我们探究一下,他们的语言是共同的,但韩国的语言里科技的、经济的外来语、现代词汇肯定要比朝鲜多,语言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有了一定的差距、一定的隔阂。在“共同的地域”方面,由于“三八线”的长期分隔,“共同性”也大为减弱,而“共同的经济生活”已基本谈不上,两国的经济有天壤之别,而且也基本没有交流,一边是吃不饱肚子,在不停地向别的国家要化肥,要玉米,一边是跨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在千方百计地输出商品,输出资本。而在“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方面,差距尤其大。在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与模式、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差别与分歧。如果分离的状况长期持续下去,民族的整体性有可能真会被摧垮。
中国的大陆与港澳、台湾也有曾经隔离与仍然隔离的问题。所幸的是,中国大陆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在跨越式飞跃式进步。某些方面,尤其是综合国力,超过了港澳台,而且香港、澳门已经回归。中华民族,在民族定义所界定的各个方面,均有强烈的一致性与共同性,我们的民族是不会被肢解与异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应当把思想解放运动进行到底,把改革开放与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民族的共同点在于发展。
2007.8.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