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坦然以对心境宽

坦然以对心境宽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海位于溪水、江河的下游,但却能汇聚百川东到海,将千百条河流纳入怀中,全凭大海容纳百川的风度,其坦荡的胸襟,让百川纷纷归附。只要努力,才能使得内心的让步日增一寸,月益一尺。尽管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但要做到坦荡实属不易,我们要常常审视自身,求身心清净无垢,才能收获安宁。

君子的胸怀就应该这样:安贫乐道,与世无争,不贪不义之财,光明磊落心境坦荡;在涵养上,不断修炼内心,不因为现在修行不够而放弃,而是成于心,践于行。

“眉开眼笑精神爽,心底坦荡天地宽”。心胸坦荡,不仅可以锻炼美好的形象,也是人的一个可贵品质,一种值得赞赏的美德。心胸坦荡的人,看得很开,不计成败、得失,对他人的过失,也是宽容一笑,而不是锱铢必较。

某日,一位经商的大户人家,拿了一幅裸体侍女图,来到本县山上的一座寺庙,请庙中住持大师题字。

商人心中暗想,大师必定会觉得心中尴尬,急忙推脱,到时肯定会有好戏可看,于是呼朋唤友,叫了不少人过去,想一起看看笑话。

“大师,您德高望重,我请求您在这幅千金购来的画上题词,好让我纪念珍藏。”

大师一看那幅画,不但没有拒绝,反而欣然应允。

大师一边题词,一边与众人赏画:“多么好的构图呀,可见作者笔力之精湛。”随后大笔挥毫题上:“佛卖法,祖师卖佛,末世之僧卖祖师;有女卖色身,消众生烦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柳绿花红,夜夜明月照清池,心不留亦影不留。”

本来想看热闹的人们,见大师如此坦荡自在,纷纷低头告辞。

世间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声色犬马,不过一时之乐。大师不会为女色所牵动,是因为他的内心,早已坦荡无秽,泯除了享乐等差别妄想,而自在无碍。

商人心中暗暗佩服大师的豁然。纵横商海多年,商人的心也已经疲惫。他想拜大师为师,让自己也学会坦然不惊。挑了一个黄道吉日,商人身穿锦衣绣服,来到了寺庙门口,恭恭敬敬地拜见大师说:“我欲拜你为师,学成豁然大道。”

大师看了一眼商人华丽的衣裳,说,“去吧,施主,你尘缘未了,何必勉强自己走上佛道?再者,悟佛就在一念间,人世不妨觉悟,想通了,放下了,你就会坦然,到时再来找我吧。”

商人瞧了瞧自己,再看了看寺庙中朴素的僧人,似乎有所觉悟,自言自语地走了。回到县城,商人将自己的不义之财散发穷人,脱去身上的华服,看着人们感激的眼神,商人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解脱,这就是佛道的宽阔心境吧。商人心中充满了感激,为表谢意,他拿着祖传的两个精美的古董花瓶,毕恭毕敬地再次来到大师庙前献礼。

大师对商人说:“放下。”

商人听罢,将左手的古董花瓶轻轻地放在了地上。

大师又对商人说:“放下。”

商人只好又将右手边的花瓶放在了地上。

然而,大师还是对信徒说:“放下。”

商人哭笑不得地回答说:“大师啊,我已经把花瓶都放下了,没有什么可放的了。”

大师说:“我没有让你放下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尘俗之念,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真正地放下贪、嗔、痴、恨、爱、恶、欲,你便是真正的两手空空,超越生死了。你不必谢我,参透这道理,是你自己,要谢的,也是你自己啊。”

商人正如世间许多民众一般,以为自己丢下了金银钱财,便是看破红尘,可以坦坦荡荡,无牵无挂。但这种放下,并不是真正的豁达。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太多的矛盾。亲人的劝慰有时逆耳,朋友的告诫有时苦口,陌生人的一句顶撞,也许也会令人火冒三丈,除了冷静,我们还要逐渐修炼隐忍的功夫,才能在逆耳中辨忠言,苦口里品良药,顶撞中见真诚。不要在意一时的占上风,即便当时赢了,如何应对往后的相见?

在吵架和斗争中,从来没有纯粹的胜利者,只要是伤害,就没有尽头。因而,我们要保持“毫不在意”,养成君子般心胸豁达的涵养,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耐心倾听他人声音,懂得包容,懂得放下。正如老子所言:“江海所以能为包谷王者,以其善下也,故能为百谷王。”江海位于溪水、江河的下游,但却能汇聚百川东到海,将千百条河流纳入怀中,全凭大海容纳百川的风度,其坦荡的胸襟,让百川纷纷归附。人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山海般的胸怀,也只是故步自封罢了。

只要努力,才能使得内心的让步日增一寸,月益一尺。尽管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只有强大自己的内心,才能坦荡安宁。

人的胸怀就应该这样:安贫乐道,与世无争,不贪不义之财,光明磊落心境坦荡;在涵养上,不断修炼内心,不因为现在修行不够而放弃,而是成于心,践于行,努力成长内心的强大。

豁达之人之所以异于常人,便是在于其能时时自我反省。天地之间,无限宽广的唯有人的胸襟。但要做到坦荡实属不易,我们要常常审视自身,求身心清净无垢,才能收获安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