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看破,才能与世界共生

看破,才能与世界共生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非常不怀好意的给大师扣上结党谋权的罪名,要求皇上将大师收押论罪,定罚处死。但令皇上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太多人受到过大师的恩惠,听到大师被囚禁的消息后,纷纷赶赴京城,为大师祈愿求情。官民无法相安无事,各种意外频发,导致整个京城因此民怨滔天、动荡不堪,一度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但若让心超然物外,看破世间纷扰后,我们便能与世界同宽,畅快游荡于天地间。

时空变换,斗转星移。苍茫辽阔的宇宙以我们无法预料的速度变化着,我们无法企及更加无力挽留。

行过高山、淌过绿水。生命在天地之间肆意畅游。无须去担忧结束的时刻,不必去惶恐终点的临近,走过就可以无悔,望过便能够铭记。冥冥中自有定数。这世界正如佛陀所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生从来就是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结恶果。因果循环、恩怨情仇,尘世之事纵然纷杂,但上苍终会为你理出一个头绪。

命运的轨迹无处追寻,生活神秘不可探测。若然生命不能由我们掌控,前方更是尚不可知,那又何苦纠结于无法把握的未知。想要跟上世界变化的脚步、想要洒脱淡然地踏上前行的征程,只需放下忧烦、超然物外,便能轻装上路了。

灵隐大师终年隐居深山,每日晨起礼佛,日暮伴虫鸣莺啼而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享生命的恬适与自由,也让他获悟佛法,成一代名僧。

在这与世隔绝的深山之中,大师抛却了纷扰,逃离了尘嚣,安然自得的生活,仿佛整个世界都已经与他无关。但是世人却未将他遗忘,时不时会有人寻到山里,来向大师请教。来到这里的人们,有的苦于奴役,有的厌于浮华,有的迷于金银,有的惑于名望。他们都无法摆脱心中的烦恼,也无法释然尘世的苦乐,于是希望能在大师这里找到答案,借助佛法解脱身心。

对于前来求教的信徒,大师总是秉承渡人即自渡的佛家胸怀,不厌其烦地细心倾听、耐心开导。这样一年又一年,有人来,有人走,有人了悟,有人再惑而求助,大师的隐世没有换来隐没,反而让他名气越来越大。

后来,民众对他这样的爱戴甚至惊动了朝廷,有好事的官员向皇上禀报,认为大师的声望是对朝廷的一种威胁,甚至将大师比喻成邪教歪僧之流。并非常不怀好意的给大师扣上结党谋权的罪名,要求皇上将大师收押论罪,定罚处死。

皇上本来不以为然。但后来闻说民间有人开始为大师建庙供奉,而且前来上香的信徒络绎不绝。皇上也才觉得事态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害怕再不干涉会有更加无法控制的局面出现,于是他命人将大师抓捕、囚禁了起来。

但令皇上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太多人受到过大师的恩惠,听到大师被囚禁的消息后,纷纷赶赴京城,为大师祈愿求情。官民无法相安无事,各种意外频发,导致整个京城因此民怨滔天、动荡不堪,一度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

一时间整个朝廷上下炸开了锅,不知要将这场闹剧如何收场。无奈之下,想起解铃还需系铃人,只得去牢中请出大师。

大师见到皇上之后,态度不卑不亢,仿佛一切早已了然于心。对于皇上请他去安抚民怨的请求,他不假思索便很豪爽的一口答应。朝廷见他如此合作,于是也答应只要民怨得平,就既往不咎。不过大师似乎并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而且他在将要离开之时劝诫皇上:“世上本无忧,凡人自扰之。切莫让嫉妒冲昏了头脑,到头来只是徒劳!”

大师的话让皇上羞愧不已,不由得自省甚深。待到京城动乱平息之后,大师重回深山,皇上便派人送了一块牌匾给大师,上面写着“在世活佛”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大师看后哈哈一笑,对着来人摆了摆手道:“世间无我,佛坐心间。人人皆可成佛,但非我也,这四字我担当不起,你们拿回去吧!”

人生若能宠辱不惊,始终怀有“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淡然情致,那傍晚天空中的落日、冬日飘零的雪花都与平日无异。

让人生超脱红尘之外,在无我的境界中、以旁观者的姿态看人世的沧桑变化,生活的幸福不过如此。人生由不得我们自己选择,但心是住在自己身体里的,是我们可以掌握的。悲伤或喜悦都是心的抉择。人生可以将伤口越划越深,也可以选择将它掩埋,让它在时光的治愈下慢慢结痂、愈合。世界很大,我们很小。但若让心超然物外,看破世间纷扰后,我们便能与世界同宽,畅快游荡于天地间。

人生之路漫长曲折。风浪时起、暴雨常临,明日之事我们无法预料,今日之遇我们无法逃避。“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生之事未可知,且将当下过好才是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忧愁烦事挂心头,生命灰尘无光;愁云惨雾随风散,人生云淡风轻。冰雪总有融化之时,随之而来的是新一年的丰收;暴雨后总会有太阳升起,伴之而行的是清新的泥土芬芳。没有一直享不完的荣耀,也没有永远熬不出头的苦难。生活的路自有它的方向,不必太在意、无需太拘谨。

尘世浩荡,人微若蚁。脱离自我,放下俗世,蝼蚁可托起浩瀚天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