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和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和教案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认为恰恰相反,更突显出了马克思的伟大——他把自己整个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马克思在他十六岁中学毕业时的论文中所说的: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至于马克思是科学家的论述,在文中的第五、六自然段已说得很清楚,如把这两段归为一层,再根据悼词这一体裁,结构就极为清晰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和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着“知识教学要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悼词。悼词是介于记叙和议论间的古今都很通用的一种文体,主要是对死者进行评价总结,表达追悼、怀念和劝勉之情,从悼词的写作来说,一般是先介绍死者去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职务;然后就死者经历和一生中的成就贡献进行简介并做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者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本文可说是悼词的典范,全文九段其结构为:

1|2||3 4|||5 6|||7||8|9

第一部分: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第二部分:总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其伟大贡献。

这部分是以总分总的形式进行论述的。

第二段是从损失的角度予以总说,后分别从三方面叙述。

思想家:

科学家:

革命家:

第八自然段再次从功绩上在正反角度高度评价。

第三部分:对全文高度总结。

综观全文,结构清晰,脉络分明,作者以无比哀痛而沉重的心情,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光辉的一生,赞扬了马克思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出的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以及杰出的才华和高尚的人品,同时字里行间情深意切,满含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怀念。

遗憾的是,人们对这篇文章结构的划分,至今仍没有规范正确,分别定为:

12|3456|78|9   1|2||345||67|89

(现《教学用书》) (以往《教学用书》)

造成上述失误,一是没有根据文中作者所提示的语句,如“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另外,有人认为把马克思评为科学家是不是就有损马克思的光辉呢?我认为恰恰相反,更突显出了马克思的伟大——他把自己整个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这也使我们看到了,不论马克思原有的显赫家世,光就他的才华学识,要是只为了个人发家致富的话,他是否会穷到一度连买邮票的钱也没有,而要去靠恩格斯的无私接济度日呢?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马克思在他十六岁中学毕业时的论文中所说的: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像这种独辟蹊径、言人所未言、从所写人物主要业绩之外的另一方面去展现伟人的风采的写作方法也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了,如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逝世一周年的讲话中,爱因斯坦不去讲居里夫人在物理和化学方面都获得诺贝尔奖的殊荣,却反复地论述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及人格方面的高贵伟大。同时与唐先生在《琐忆》中着力表现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事例也是一致的,因此,我不禁在心中感叹,恩格斯真不愧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真乃知马克思者恩格斯也。至于马克思是科学家的论述,在文中的第五、六自然段已说得很清楚,如把这两段归为一层,再根据悼词这一体裁,结构就极为清晰了。

三、教学重难点

全文重点:文体知识的理解,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认识。

难点:马克思是科学家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1.积累“纷繁、芜杂、诅咒、领域、肤浅、豁然开朗、意识、诽谤、嫉恨”等字词,并复习破折号用法。

2.认识文中避讳修辞手法,并揣摩词语感情色彩及作用。

3.掌握悼词的写作方法,并能依据文体特点和文中主要语句理清思路、结构。

4.认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杰出才华和崇高人品,并了解马克思、恩格斯之间深厚的情谊。

五、学情分析

除术语外,大部分词句明白如话,学生可能兴趣不大,故须想法吸引学生。而对于文体,学生虽是第一次接触,但毕竟开学至今已有这么长时间,师生间比较协调,尤其是对总分结构及运用书中现有语句对内容予以归纳是不生疏的,估计完成教学目标所制订的任务困难不大。

六、教法设计

全文共用两个课时授完。第一课时运用提纲挈领法及有关旧知进行启发引导,使之弄清思路。第二课时在讲清句意的基础上,加强表情朗读。

第一课时

(一)内容:见“目标”1、3和2。

(二)安排:

1.板书课题,问:标题中含有本文文体特点的词语是哪个?墓前。它表明本文属于悼词的一类。

2.转入对悼词文体知识的介绍。(要求学生抄写并默记一分钟)。

3.进行字词教学及破折号等用法的分辨。

4.要求学生根据悼词文体知识划分课文结构。

5.教师在巡回指导基础上订正,并简述第一、三部分。

6.要求学生联系《琐忆》等课,划分第二部分的层次。(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带标志的词句。)

7.教师就着“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等进行解释,并对第二部分的结构层次予以说明。

8.引出《教师教学用书》和《教学参考书》观点让学生比较。

9.教师进行小结。

10.作业:

(1)熟记悼词的文体知识。

(2)归纳第二部分及各层次内容。

(3)熟读和表情朗读课文。

七、教后附记

第一课时听完后,所有听课老师就教材分析和教法设计都有很好的评价,说是受益匪浅,深受启发,感觉是把以前的课补上了。

而第二个学期教学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一文时,学生对悼词的写作知识还是记忆犹新,并能轻易地把握文意和理解文章的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