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看几遍又何妨

多看几遍又何妨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审用“人之常情”作推理根据,判定“通奸谋杀”。此后,复审朝审,皆依葫芦画瓢,遂成铁案。然奉命监斩的苏州府尹况钟,听得犯人呼冤,一问便觉此案疑点尚多。作为“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各级“为官之人”,如何抓住本质,进行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更需要有大的胸襟、大的勇气和大的智慧。几年之后,他雇的人更多,企业做得更大了,当地又想动他。

读《儒林外史》时,我对那位钦点广东学道周进,感慨颇多,因为有些文章,有些事情,即使并不复杂,也是很难一看就知的。世间的人和事,也并非是那么简单明了的。

那天,周学道得知花白胡须、穿着麻布的童生范进考了20次皆未中举的原因,总在于“文字荒谬”时,认为“未必尽在”。这位在科场“吃苦久了”的主考大人,决意把范进率先交上来的卷子看个仔细。岂知,用心用意地看了一遍,不觉却是大失所望:

“怪不得不进学!”

过后,未见有人交卷,也许是出于可怜范进“苦志”,周学道便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仍不知其所云。直至看完第三遍,方知那文章,确实不一般,真乃“一字一珠”!

这样的文字,即便周学道这样的“明眼人”,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3遍之后,才识得天地间如此之“至文”。“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在现实中,我们还见得少吗?

在昆剧《十五贯》中,对尤葫芦被杀一案的审理,更为离谱得很。原审用“人之常情”作推理根据,判定“通奸谋杀”。此后,复审朝审,皆依葫芦画瓢,遂成铁案。然奉命监斩的苏州府尹况钟,听得犯人呼冤,一问便觉此案疑点尚多。为查实罪证,他细阅案卷,并乔装改扮,明察暗访,细查深究,终于人赃俱获,平了冤狱。

通常,身为监斩,哪里管得冤情?何况此乃定案,何人敢违?况钟却决意“为被冤者请命”,“若百姓含冤,为官心愧。为民昭雪,即丢官,不后悔!”况钟所以如此,足见其目中有“人”耳。况钟这样“怜民的知府”,连“都爷”周忱也不得不称其“难得”。

我们所从事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和谐的小康社会,是天翻地覆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验。新的理念、新的事物、新的经验,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变革的现实生活,亦如万花筒,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也复杂得多。作为“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各级“为官之人”,如何抓住本质,进行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更需要有大的胸襟、大的勇气和大的智慧。

说到这里,不由使我想起了当年安徽芜湖的“傻子瓜子”事件。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个体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就出现了雇工问题。芜湖市有个绰号叫“傻子”的年广久,他率先雇工经营,创出了以“傻子瓜子”命名的瓜子品牌,不但畅销安徽,还畅销全国。但是,他雇的员工,远远超过了当时的规定。有人说这是剥削,想动他。此事反映到中央高层,邓小平说,不要动他,“放两年再看”。几年之后,他雇的人更多,企业做得更大了,当地又想动他。邓小平说,再看看。还问:“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从此,脱胎于个体户的中国私营企业,就这样看看、再看、再看看,从不合法到合法,逐渐地发展壮大起来。我想,如不采取“多看几遍”的方针和办法,我国的私营企业能有今天么?恐怕是不可能的吧!

可见,我们处世办事,应勤思考,不要匆匆忙忙地急于定性下结论,看看,再看看,多看几遍又何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