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赵国无奈之下向齐国求救,齐国却提出以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为抵押的出兵条件。左师触龙求见太后,想说服她改变主意。原来,大臣们的进谏均从赵国的利益出发,触龙却把赵国的利益同长安君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使赵太后醒悟过来。

25.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选自《战国策·赵策》

[评点]

本文选自《战国策》。该书为战国末年或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汇编的国别体史书,由刘向整理编定。记事起自战国初年,下至秦并六国以后。全书包括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等十二策,总共三十三篇,反映了当时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情况,有重要的思想、历史和文学价值。本文说的事情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当时赵国幼主孝成王刚刚即位,太后摄政。秦国见赵国政局不稳,乘机派兵进攻赵国。赵国无奈之下向齐国求救,齐国却提出以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为抵押的出兵条件。太后当然不愿意,大臣们纷纷向太后竭力劝告,但毫无效果。左师触龙求见太后,想说服她改变主意。他从日常生活琐事谈起,设法把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接着说到为自己的小儿子谋职的事,逐渐引起太后的兴趣。于是触龙巧妙地把话题转到怎样才是真正爱子女的问题,说明不让长安君入质于齐,是“计短”,明确指出“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禄”的危害,终于使赵太后心悦诚服,答应让长安君质于齐,从而解除了赵国的危机。

许多大臣对赵太后进谏,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均未获成功,反而引起太后的极大反感,宣称如果谁再提此事,“老妇必唾其面”。但触龙的劝说却获得了成功,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大臣们的进谏均从赵国的利益出发,触龙却把赵国的利益同长安君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使赵太后醒悟过来。触龙善于辞令,他那高超的说服人的艺术,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这篇文章中叙述的触龙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注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从现在起,算到三代以前,甚至算到赵国建国之初,子孙能够累代封侯至今不绝的已经没有了。其他诸侯国后代继续封侯的也没有了。这是由于这些封了侯的子孙地位虽高,却没有为国家建立功勋,俸禄虽多却没有什么劳绩,自然很不合理。

1967年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的一次讲话中说:“这篇文章(指《触龙说赵太后》),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分配是不断地进行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见张贻玖《毛泽东读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既得利益,一定要他们的子女为国家作出积极贡献。无论是人主还是人臣,都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俸,以守金玉之重”。长安君之质于齐也是为他所作的一种长久之计。

毛泽东推荐这篇文章,其目的是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反动统治者以后,一定要格外注意对年青一代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在大风大浪中经受锻炼和考验。这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关系到无产阶级的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的大问题。毛泽东认为:“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本主义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利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同上)

毛泽东十分重视对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认为这关系到革命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他从自己做起,严格要求他的儿女们。他的长子毛岸英幼时在上海滩街头流浪,蹲过国民党的牢,备受苦难。后来参加苏联的卫国战争,经受生死考验。1946年回到延安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吴家枣园上“劳动大学”,学习掏粪、种田,后来又让毛岸英奔赴战火纷飞的朝鲜前线。毛岸英不幸牺牲后,毛泽东强忍内心的悲痛说道:“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些话令人叹息,令人动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