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另一种文盲

另一种文盲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这类现象,我暂且称之为“另一种文盲”,或者说是“新时代的文盲”。相比于这一类把知识“世俗化”的“文盲”,另一类盲从、从众乃至迷信盛行的“文盲”,则真的近乎无知无识了。再一类的别样“文盲”,则不仅仅是一些个体的人,还有一群挂着头衔的机构。而新时代的另类文盲,缺少的其实不是知识,而是思维。

另一种文盲

文盲和半文盲的概念本来是清楚的,文盲就是目不识丁,俗称“睁眼瞎”;半文盲呢,字识了一些,但读书看报还很勉强。不过,我现在对这两个概念越来越含糊了,因为社会上有太多的现象,让人觉得有些人识了字并不明白字的意义,并不表明具有了知识,甚至连常识也不懂。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这类现象,我暂且称之为“另一种文盲”,或者说是“新时代的文盲”。

比如说,现在好多人读书只为“职场打拼”,真的是应验了林语堂的一句话:“读书为吃饭。”有些出版社出的书很乖,专门迎合“吃饭”的需要。“人脉密诀”类书,无非是教人圆滑机巧地混职场,落脚点是“吃饭”。“人生谋略”类书,无非是教人跟同行或同事抢饭碗。“励志”类书,占满了“社科类”书架,阵势好大,励了志做什么,无非是尽量捧上金饭碗、银饭碗。所以,谁要是只读这类书,怎么说呢,虽不能莽撞地给人家扣一个“半文盲”的帽子,却不能不冒犯一句:你还未完全“脱盲”。因为照“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知识是对世界的全面认知,其范围远不止一碗饭。“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闭门读书,玩的是“形而上”,不必怀疑。但眼下,却大抵是这样两种情况:要么是识了字从此不读书,要么是读书只读“为吃饭”的书,“家事国事天下事”,只知“家事”一项,这算怎样的“盲”,大家该看得明白。

相比于这一类把知识“世俗化”的“文盲”,另一类盲从、从众乃至迷信盛行的“文盲”,则真的近乎无知无识了。报载,今年农历大年初一进寺庙烧“头柱香”,在许多地方很流行。为了争这头一炷香,在北京雍和宫有人出价两万元,在广东佛山“头炷香”的竞投价达到十万元。西安法门寺附近的居民为了省120元进寺门票,竟化10元钱争先恐后地爬上有人设下的软梯翻墙进寺。这么多人不见得都是些大字不识一箩的,有的可能还有大学毕业文凭,但其所思所想与知识相去甚远。正月初九,绍兴有关部门拍卖所谓吉祥数字的车牌号码,一溜零字号的牌照居然被拍到百万元天价。这些人的心灵深处崇拜什么,追求什么,匪夷所思。知识盲点到如此程度,值得深思。

再一类的别样“文盲”,则不仅仅是一些个体的人,还有一群挂着头衔的机构。如为了拉动旅游经济,各地都在拼了命的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这本不是坏事。问题在于对历史人物挖得太偏太急功近利,走到了混淆是非、有背常理、不顾传统的邪路上去。有人为西门庆故里争得不可开交,抢着要认这个历史公认的大流氓为祖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秦桧的后裔倒有羞耻之心,而有些地方官员却争先恐后地要与这个奸佞讨近乎、攀祖亲,实在可悲又可恨。还有的不知从哪里搬来的论证法,让电影《白毛女》中的黄世仁,小说《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泥塑《收租院》中的刘文彩,都摇身一变成了民主人士、开明地主,纷纷平反昭雪,借以开发旅游,则更是一种丑恶文化心态的文盲了。

以上三大类当今时代的新“文盲”,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大大超过了建国初期那些目不识丁的旧“文盲”。旧文盲是旧社会的产物,是三座大山压榨劳苦大众的恶果。经过党和政府切实有效的扫盲运动,成效显著。大批出身贫寒的文盲、半文盲响应新政权的号召纷纷脱盲,即使知识水平依然不高但心存感恩,深知文化失却的不足,因此他们对社会没什么副作用。而新时代的另类文盲,缺少的其实不是知识,而是思维。他们虽能识文断字,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但不能用科学的思维和哲学的思辨分析问题,不免做出有悖常理的事情,不仅腐蚀社会风气,也有碍自身进步成长。而且正因为这些人识得字,有的甚至还披着“文化人”外衣,就更容易给社会造成迷惑和误导,现在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中相信迷信的不少,与形形色色另类文盲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不无关系。

新闻媒体应承担起社会导航仪和时代风向标的职责,对不良社会现象、不科学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鞭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媒体的这种功能是很强势的,可惜伴随着经济活动的活跃,反而带来了思想状态的混乱,一些是非、美丑、善恶的区分标准被搞混了、被颠倒了,反映在媒体上,铺陈这类奇形怪状的报道不少,而鞭辟入理地分析和批判的文章则很少。个中原因相当复杂。有大背景的因素,整个社会唯心观泛滥,急功近利盛行,私欲膨胀;也有新闻从业人员个体素质下降的因素,高校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弱化,一些年轻记者对非科学、伪科学辨别能力不强,分析批判的底气不够,难以通俗而深刻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拿烧“头柱香”的现象来说,新闻媒体作了很多报道,但很少看到引导性的分析文章。这样,烧“头炷香”的报道越多,人们的疑惑就越多,思想就越混乱。新闻媒体应该告诉公众,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祈愿祝福,许下美好的心愿,也属人之常情。对烧“头炷香”,自然不宜不加区分地一概以迷信论之。春节期间,去寺庙烧香的人,事实上很多都不是宗教信徒,且逢年过节烧香拜佛这一表达祝福的形式,在民间也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通过烧香拜佛这一形式,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特定的安慰和寄托,一些对社会和谐有着积极意义的内容,如诚信、向善、勤奋、友爱等信条和价值观,也得到了传递和弘扬。

新闻媒体还应当告诉公众,烧香拜佛这一传统习俗,虽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一些需要,有其积极的成分,然而,由于其同封建迷信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偏差一步即走向了另一端,因而必须理性对待。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一些从古代社会沿袭下来的传统宗教仪式,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剔除其中的糟粕,决不能人为地添加神秘色彩,更不能盲目地夸大和炒作。炒作“头炷香”行为,从一个侧面暴露出社会中一些不良习气,如炫富、奢侈、拜金、谋求私利等。这些行为破坏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干扰了社会的和谐文明。即使是烧香拜佛祈愿,佛教中讲求的也是诚心和善心,而不是金钱多寡。在春节这样一个传统佳节中,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积淀、凝结的优秀文化精神,通过文明的方式来感受亲情,感受和谐,寄托美好愿望,为家庭和睦、长辈安康祈愿,为社会和谐、祖国繁荣祝福。

(2011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