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品茶一般生活

如品茶一般生活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不仅仅只是解渴,如果有心,那就是“品茶”,慢慢地品,细细地品,也许能品出生活的真味。如果我们把生活比作品茶,那么人生的这么多苦,岂不是可以看作是人生的本源?能品苦,才有回甘,才能降下心头之火,体会生活的甘味。品茶讲究恬静,和静怡真,唯于“静”中,方能借一壶新绿,涤除尘劳、澄怀味道。生活中,人应该找时间静一静。品茶,本就是一件平凡的事,该如何品就该如何品。品茶,拿起了,须放下。

该怎样生活?没有标准答案。人的性格、品德、观念、思想、经历、环境等等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对于生活的答案也会千差万别。不过,我发现,中国人大都喜欢喝茶。茶是中国人喝得最多的饮料。茶,不仅仅只是解渴,如果有心,那就是“品茶”,慢慢地品,细细地品,也许能品出生活的真味。

第一曰“苦”。茶性苦也。《本草纲目》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清则上清矣。”茶的苦后有回甘。品茶能品出茶的苦,品出茶的苦中有甘。人生有苦。佛经就说,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普通人都能理解这些苦吧!茶的苦,是茶的本性,能降火,火清则有甘来。如果我们把生活比作品茶,那么人生的这么多苦,岂不是可以看作是人生的本源?人生就是苦,苦就是人生,这是与生俱来、伴随一生的。“苦难是人生宝贵的财富。”能品苦,才有回甘,才能降下心头之火,体会生活的甘味。

第二曰“静”。品茶讲究恬静,和静怡真,唯于“静”中,方能借一壶新绿,涤除尘劳、澄怀味道。大呼小叫、站起坐倒、杯响壶闹,那是一帮朋友喝酒。品茶就该静,人少也静,人多也静。闹哄哄的酒楼生意好,闹、哄哄的茶室没人愿意去。生活中,人应该找时间静一静。沏一杯好茶,看茶叶在水中静静地舒展,如舒展眉头与心绪。怒气上冲、烦恼纠心,能静则能定,心一定,静静思考,慧从中来。也许疑虑可澄清,难题得答案,干戈化玉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如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说“:茶之为物,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境界。”默想(静思)如品茶,一饮涤昏沉,情来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第三曰“凡”。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语切中茶道原旨之肯綮。品茶,本就是一件平凡的事,该如何品就该如何品。茶叶、茶具、茶水,不用锱铢必较,但也不能随随便便。这不就是生活该有的味道吗?陆羽《茶经》中也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所谓“精行俭德”之人,就是指那些遵守法律、恪守道德的人。这不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应该有的德行吗?生活如品茶,以本然、绝待之心自足地活在当下,任运而行、解脱自在的精神追求,不懈怠,不懒散,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骛远,不求十全十美,只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了,成有何可癫狂,败有何可沮丧?你我皆凡人,生活本平凡,贫者应勤奋,富者也成不了神仙,何不把一切以平常心待之?

第四曰“放”。品茶,拿起了,须放下。端着茶碗长吸,与驴饮何异,如何从容品之?品茶,还要能放下手头的工作、眼前的生意,偷得浮生半日闲,独坐也好,邀请二三知己也好,啜茶品茗,在袅袅飘散的茶香中,释放一回自己那被物欲禁锢已久的性灵。人的一生,诸多烦恼与痛苦皆由诸多因缘所生,归根结底在于人的与生俱来的执着。何为执着?“放不下”也!为何疲累?放不下也!茶,“遇水舍己,而成茶饮”,品茶,端起的是茶,放下的自然是水了。世间之人放不下的东西有许多许多,放下了,才知四大皆空,一切身外之物,皆如落花流水。有一茶联云:“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这是何等的“放得下”!“如何解脱?——谁来缚你?!”放下,还须得靠自己。

苦,静,凡,放,这是我对于品茶的思考,也是我对于生活的思考。

2010-03-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