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马古道的江南起点

茶马古道的江南起点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窖山,晚清称药姑山,距聂市镇不到10公里,聂市镇周边山峦即其余脉。宋元明三代,官府实行“茶马政策”,以两湖茶与蒙古人进行茶马交流。清咸丰初年以来,大量晋商携巨资到羊楼司、聂家市开店办厂,积极贩运“两湖茶”,古镇迅速兴旺。后因青茶有市,红茶於以减数。镇上茶庄多达20多家,年交易量多达30万银元。永巨茶厂现在年生产能力达4000余吨,畅销我国西北及蒙古、俄国

聂市镇茶业,源远流长。北宋《岳阳风土记》载:

龙窖山在县东南,接鄂州崇阳县雷家洞、石门洞,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漓,以耕畲会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邑,亦无贡献。盖山瑶人也。

龙窖山,晚清称药姑山,距聂市镇不到10公里,聂市镇周边山峦即其余脉。由此可知,远在瑶人入湘的远古时期,古镇一带已开始种茶和以茶易物。

关于龙窖山瑶人种茶情况,临湘市文化局汪桂松副局长,曾作过长期研究,并有专著面世。2003年为写《家园深处》一书,老汪专程陪同我俩进龙窖山,作实地考察。所见真是“七十二峰多种茶,山山栉比万千家;朝暮伏腊皆仰此,累世凭此为生涯”。方圆百里龙窖山,遍山茶树,山民种茶做茶的小木屋,密集排列如鳞栉,随处可见赤膊挥汗的茶农在制茶。

早在唐末五代,聂市输出的“湖茶”已名扬于世,并作贡茶随文成公主入藏而销往吐蕃。

宋元明三代,官府实行“茶马政策”,以两湖茶与蒙古人进行茶马交流。《晋商万里古茶路》一书载:“两湖茶坊,主要指湖北省的羊楼洞、蒲圻和湖南临湘县交界的羊楼司与聂家市一带。”

清朝初年,北方“丝绸之路”开始衰落,出现横跨欧亚大陆的“中俄茶叶之路”。这条“茶叶之路”,南起江南(武夷山、湖北、湖南茶区),越长城,穿蒙古,至“卖城”恰克图交流,再由俄商转俄国及欧洲腹地,全程数万里。其时,中俄商人“彼以皮来,我以茶往”,交流十分活跃。

聂家市茶凭借聂市河运的便利,多用船载,由老街方志盛、方志昌、土地巷等十一个河码头下河,经黄盖湖入长江,再经汉水至樊城老河口上岸,改用大车陆运,万匹骆驼和车辆,逶迤五六千里,穿河南至山西大同,再北运至外蒙古,西路运至新疆乌鲁木齐等地。

清咸丰初年以来,大量晋商携巨资到羊楼司、聂家市开店办厂,积极贩运“两湖茶”,古镇迅速兴旺。同治元年,临湘茶叶贸易量上升至4382吨,有茶庄40余家,其中聂家市、白荆桥28家,羊楼司2家,云溪、横溪10家。清康熙年间,聂家市就有制作砖茶的茶行。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湖南建设厅《建设月刊》载:“聂家市年产红茶3万箱,黑茶6万箱。”其时全县有茶园约20万亩。

由此可以看出,聂家市、羊楼洞、羊褛司三地,系一个茶区,是中国砖茶的故乡。清康熙年间起,就开始压制砖茶。这种茶外形方整如砖,也叫青砖,大小规格多样。

聂家市砖茶的盛名,中国近代名人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有所记载。他曾两次专程考察聂家市、羊楼洞的砖茶出产:

咸丰九年(1859年)三月十一日余等乘一小艇,俗名“无锡快”者,由泸出发,从事于产茶区域之调查。经汉口后,又赴聂家市,聂家市属长沙,亦产茶区域也。

容闳第二次到聂家市的记载是:

元月三十离汉口,七月四日至聂家市及杨柳洞(羊楼洞),于此二处,勾留月余,于黑茶之制造及其装运出口之方法,知之甚悉。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出版的《湖南经济》中《湖南之茶》一文,对临湘生产砖茶的历史和工艺,有详细记载:

临湘位居湖南的顶端,与湖北的蒲圻、崇阳接壤,蒲圻的羊楼洞为中国制造砖茶最著名的地方。临湘因茶产丰富,供给便利,故亦为茶产要地,其质与安化茶媲美,汉口茶市称之曰“次级红茶”,产额以红茶为大宗。抗战以前大小茶厂林立,总数不下十余家,亦有利用机器以制造砖茶的。此项砖茶厂,初由俄人经营,因为俄人嗜红茶较各国为尤甚。临湘之茶最适合制造此种红茶,且以其地产量宏富,人工低廉,交通便利,因此俄人原在福州开厂制造红茶的,后均纷纷移设此地。临湘产茶区域分内山与外山,内山为药姑山、朱楼坡、鸡毛尖、壁山垅、源拓港、大小巷、茶质最佳,俗呼为东路茶。外山为天井山、万峰山、黄泥洞、胥山里、梧桐山等地,茶质较次,俗呼为西路茶。东西两路茶叶,以羊楼司、聂家市、云溪、横溪等地为加工制造运销集散之地,其中尤以羊楼司、聂家市两处出产丰富,最为有名。羊楼司居内山,聂家市处外山之边。

临湘所产的茶叶分为三种(1)青茶(亦有称绿茶的),(2)红茶,(3)黑茶(亦有称老茶的)。此三种以黑茶最著名,大都用以压制茶砖或篓茶,在国内外市场上颇负盛名。临湘青茶始於光绪二十四年,有汉邦茶商在羊楼司试办,因质厚味浓,销路畅旺,产量逐日益增,最盛时年产曾达一二十余万担。红茶计分米茶、毛红两种,开创於咸丰年间,首由广邦来临湘试办,旋本地商人亦知仿制,最盛时年产曾达二十万担。后因青茶有市,红茶於以减数。黑茶又称老茶,始於同治年间,因为茶商以红茶仅用春季茶叶踹制,而茶树夏秀仍产茶叶,产量更多,即用以制成黑茶。黑茶分洒面、二面及里茶三种,洒面、二面为细茶,里茶为粗茶,混合而供压制砖茶。或亦用里茶制成篓茶。过去经营黑茶之茶厂林立,商权一向操诸山西人手中,砖茶於逊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四年为最发达时期,年产四十余万担。镇上茶庄多达20多家,年交易量多达30万银元。茶庄生意兴隆,门前悬挂金字招牌。茶市开秤,叫价呼码之声,不绝于耳。扛茶包的汉子,摩肩接踵,茶歌悠悠;摘茶拣茶的妇女,熙熙攘攘,欢歌笑语,盈街塞巷。

因为茶叶贸易红火,富商巨贾的出现,带来了金融业的发达。

早在光绪年间,聂市便有了同德元、方志盛两家私人钱庄。随后出现江家钱庄,发行私票,私票又叫本票。持私票可以到有关商店兑换银元铜元,随到随兑,恪守信用。同德元、方志盛的私票,不仅本地流通,长沙、益阳、岳阳及湖北洪湖、通城、崇阳等地,都可通行无阻。远道经商,不便携大量现金,钱庄的私票,提供极大方便。

老何曾发现有人持有当时的中等商号胡同元私票一张,想出钱购藏。持有者索款500元,只好作罢。对方见老何是搞研究的,便让他复印一张。

这张巴掌大的私票印制于民国三年,票面工艺十分精致,有五重图案。第一重(最外围)为一幅山水画,第二重粗看是黑色长方形框,仔细一看,是由疏密有致的梅花46朵点缀,54个万字宇宙龙符号排列组成;第三重是二十四孝图;第四重是楷体朱子家训;第五重才是商号、票号、面值。造得如此复杂精美,其用意当然是表示,小小私票代表商号的声誉,也是防止伪造。须知凭此票,就能到大城市钱庄取到银子。

据镇上老人讲,镇上的大商号方志盛、同德元出的私票,比这枚钱票更精美复杂。可惜现在已经难见踪影了。

抗战时期,聂市沦陷七年,街屋被焚,茶业大衰。抗战胜利后,镇上仍有茶行十多家,商号六十多家,殷实之户比比皆是。土改时,从财主家挖到的底财(金银窖藏),装了十多担皮箩。

解放以后,实行计划经济,政治运动频繁,加上水运逐渐衰微,聂市茶业,一落千丈,古镇也随之衰败。

直到1984年,聂市镇兴办起青砖茶厂,恢复传统商品生产。以老辈有“永巨”字样的老模具制出了第一批茶砖“好湘茶”。永巨茶厂现在年生产能力达4000余吨,畅销我国西北及蒙古、俄国各地。电视剧乔家大院》所用的道具,就是“好湘茶”茶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