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等白茶与品质农民

上等白茶与品质农民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吉已有几万亩的白茶基地,但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不是有了品质上的坚强保证。白茶长在白茶园里还是“仙子”的雏形,怎样成为走出闺房的美丽姑娘,需要“品质农民”的着力点睛。上等白茶与品质农民似同孪生姐妹,白茶上了等级离不开品质农民的助推;品质农民的大量涌现,又为白茶的上等级推波助澜。

大地吐绿,生机盎然,又到了安吉白茶的采摘上市的时节,人们希望茶农抢抓季节,精心采制以获得丰产又增收。同时,也期盼更多的优质白茶上市来。

安吉白茶的品牌是经过几十年的科技研发,市场锤炼与洗礼而声名鹊起。如何使其永葆青春、永拔头筹,仍然需要走好并不坦荡的艰辛之路。作为打造全国首个县域4A级大景区的安吉县,白茶已成为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最为靓丽的品牌。因而,潜心培养“品质农民”已是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使白茶这朵花园里的奇葩保持其独有魅力与独领风骚。上等白茶来自于高品质的农民,从茶园的精心管理、适时采摘、炒制包装,贮存运输和规范上市,每一道环节都与其内在的“素质支撑”密切关联。

市场经济适存生存,白茶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更在于地方产地商标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维护,品牌的尊严是生命的延续。政府在政策导向,法规措施的庇护支持下,使发展的基础有了保证的条件。但很重要的方面还是依靠茶农自己的清醒头脑,不能使白茶品牌蒙上不光彩的阴影。例如前几年县里组织的几次白茶拍卖会,从形式上看白茶已身价万贯,但实质上是白茶品质的展示,而不是纯粹的价格追求,彰显的是与众不同的地位。如果没有品质作保证,就何谈白茶价格的所谓上扬,否则就会滑落甚至冷落。

安吉已有几万亩的白茶基地,但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不是有了品质上的坚强保证。人们都在推崇有机茶的生产,但要真正符合这一生产条件的仍然需要走出艰难的步子。当然,安吉一流的生态环境就是一个规范标准的茶园,有了这样的环境,上等白茶如同拥有品质源头要更加重视保护,也是全县建设4A级大景区的应有之义。

白茶长在白茶园里还是“仙子”的雏形,怎样成为走出闺房的美丽姑娘,需要“品质农民”的着力点睛。千丝万缕、千条万条和万变不离其宗的关键点,还在于拥有一支相适应和匹配的高品质农民队伍。前些日子安吉龙王山茶场适时举办了白茶开采前的专业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说千好说万好还是靠茶农和生产企业自己做出样子,把打造品牌抓到实处,自身的“粮草先行”十分重要。采摘和加工茶叶如同工厂和企业的车间,一芽一叶、枝枝叶叶都要像在车间里的“冲压刨铣”等环节的精确加工一样,达到高比例的优质部件。

用工荒还会直接导致品质荒。从前几年的白茶采摘时节看,采茶姑娘显得紧缺断档。“心灵手巧”是采摘白茶的基础,大面积的白茶开采与劳务输入困难,这对矛盾已是白茶创优路上的拦路之虎!用土荒怎样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显然不行。那么,茶农这块心病又怎样解除、突出重围,做到茶农用工心不慌呢?前几年各地已开始建立的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应该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在人力物力的组织调配上是否有“统领”的力量?以避免茶农单枪匹马、散兵游勇的生产方式。是否可借鉴像各乡镇创办的旅游服务中心这样的机制与做法,能在特定的旺季起到组织、联系、调配的作用,让信息互通、资源整合成为最大的经济效能与效益。形成既有政府部门提供服务的大后方,又能有茶农冲锋陷阵,勇谋善战,各个击破和全面歼之的大前方。当然,政府为茶农开发批发销售的固定场所也很有必要,有市无场也是一大致命伤。对此,也应学一学中国竹艺商贸城的安吉“广州交易会”,使品牌成为茶农之荣耀与骄傲。

上等白茶与品质农民似同孪生姐妹,白茶上了等级离不开品质农民的助推;品质农民的大量涌现,又为白茶的上等级推波助澜。

竹乡人对白茶光辉灿烂的明天寄予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