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技术和教育研究与实验

科学技术和教育研究与实验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吹响了向新技术革命进军的号角。新科技革命即将带来的是全新内容、全新结构的产业大革命。面向经济建设实际需要,把高校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就提出来的思想。重新认识邓小平同志这一科学思想,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984年联邦德国科研报告称,高等学校的科研是“联邦德国科研的基础”。

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吹响了向新技术革命进军的号角。新科技革命即将带来的是全新内容、全新结构的产业大革命。向新技术革命进军,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它绝不是单项技术的单兵独进,或个别产业的技术更新,它的成果也不再是已有技术装备的推广和外延,它是一次全面、深刻、持续的产业革命和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

在这样巨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支撑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把握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关系,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推动社会进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在“两个挑战”面前赢得胜利。

一、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离不开教育事业的超前发展

注:本文原载《中国高等教育》1991年第12期。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是把这个转移提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样具有战略意义。这是中央关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指导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中央的战略还未能真正化为各级各部门协调一致的行动。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的教育科研投资水平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80年代中后期一个国际教育投资研究报告称,世界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10美元的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的平均水平为3.31%。一些发达国家此数值达到4%左右,而我国还徘徊在3%上下。因此,需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呼吁深化对教育和科研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认识,全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科学技术与物的关系,一个是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这两个关系处理得当,科学技术才会顺利地发挥生产力作用。科学技术与物的关系,就是科学技术如何以知识形态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中物化的问题。科学技术发现和创新材料,节约物质和能量消耗,提高生产工具的效能,现代信息还大幅度提高了资金的利用和周转效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全社会实现“劳动时间的节约”。

教育在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科学技术要依靠人去创造和应用,而人则是通过教育接受科学技术,才成为新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可替代的媒介。现代高等教育注重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在传播科技的同时发展科技。因此,教育不仅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且已成为生产力的媒介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

李斯特指出:“教育是未来生产力。”首先是因为它已成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科学技术的继承、传播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因其本身的性质和功能成为这种继承和传播的手段。基础教育为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奠定基础;职业技术教育要传授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高等教育造就掌握现代文化科技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拓宽和提高在职人员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当前科技成果的应用,而且决定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未来科学技术生产力奠定基础。

其次,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之一,直接影响和制约未来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人的质量。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革命背景下,人的劳动能力和素质主要由劳动者掌握科学知识和智力劳动能力所决定,劳动者智能已成为劳动者参与经济活动的首要条件。因此,智能的投入对未来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也是首要的决定因素。

总之,教育是现实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制约因素,更是对未来生产力必要的超前投入。这不仅是被理论界,而且是被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了的科学结论。忽视当前的教育投入,当然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在当前面临的形势下,更需要全党、全社会对这一历史事实加以充分重视。要在方针政策上、组织体制上和物质投入上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二、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重点高校要成为“两个中心”

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是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立足于国内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科技力量的聚集之地。无论现有人才及设备,还是历史传统和内在潜力方面,高校都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在新科技革命和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面前,重点高校如何应战,在整个向新科技革命进军和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面向经济建设实际需要,把高校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就提出来的思想。这一论断,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重新认识邓小平同志这一科学思想,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认为,在发展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的总目标下,科技与教育的功能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两者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而科技与教育应当在重点高校找到统一的外在形式,重点高校应当成为科技与教育的结合点——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

当然,从全局讲,满足全社会对拥有现代科技知识的受过专门训练的各层次技术人才需要,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可是在高科技及其产业迅猛崛起的今天,高校仅仅满足于一般专业人员的培养已过于褊狭了。

社会迫切需要一批科技和教育力量相对雄厚的学校,主动担负起培养能跟踪国际高科技和实施产业化的高级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的人才,建设教育、科研两个中心,推动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这是重点高校内在的要求,同时也反映着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性趋势。西欧高校教学与科研实行结合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当时洪堡改革高等教育,创办柏林大学。他的经验后人总结为“洪堡传统”:一是提倡教学与科研自由;二是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按洪堡思想进行“现代化”的德国高等教育一改落后面貌,而跃起成为“世界现代大学的楷模”。

1984年联邦德国科研报告称,高等学校的科研是“联邦德国科研的基础”。据统计,1983年高校拥有科研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0%,高校科研经费占国家公共拨款总数的一半还要多,除一些高校无力承担的大型基础项目外,高校科研面覆盖所有科学领域,大部分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由高校承担。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除继续提倡“洪堡传统”外,现代高等教育注重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问题。日本大力推进“产学结合”,美国提出了“重建大学—工业伙伴关系”,这种发展目前仍方兴未艾,许多国家甚至把它提到了挽救国家科技经济危机的战略高度。

科研的需求绝大部分来自直接的社会生产实践,在重点高校内部提倡教育与科研并重,同时在外部加强教育科研与生产一体化建设,高校就找到了一个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的稳固纽带。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这层意义上讲,建设“两个中心”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是高校自身提高水平、调整结构、增强活力,造就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接班人的内在需求。

学校与企业挂钩联合办学办科研,与技术和商品市场挂钩,也从宏观上有利于通过成果和人才的结合转移,推动一批高新科技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重点高校的任务除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近期需求外,还要为国家未来,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师生直接面向社会参与科技实践,感受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求,加以正确的政治思想引导,便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和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只要我们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他们在德育实践、科研实践和生产实践中锻炼成长,我们就可以培养出能面对“两个挑战”,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同时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新一代接班人。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还有利于处理好长期困扰教育界的几个问题:(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大学的职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创造新知识。书本仅仅是知识之流,知识之源在实践。理论需要实践的验证,实践又不断地向理论提出新的质疑和挑战,同时接受理论的指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深化理论,在科研实践中发展理论,“两个中心”的环境将为他们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建设“两个中心”也是高水平师资的必由之路。(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相结合问题。我们的教育方式长期存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弊端,师生参加科研、生产实践,将有利于他们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增强创新和独立工作能力。(三)充分发挥高校社会职能问题。培养人才与进行科学研究,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是高校社会职能的两个方面。部分科技开发研究也有明显经济效益,可以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状况,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师收入,调动广大知识分子潜在的积极性。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阵地,进行国际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阵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着灿烂的文化,光辉的传统。我国重点高校沿着这条历史的轨迹走过来,内部积淀着华夏优秀的文化科技成果,通过教育与科研的结合,通过汲取国内外科学技术富有生机的“营养”,可以造就中华民族新一代的学术大家,也可以光大华夏文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重点高校建设成为“两个中心”后,国家就从宏观上拥有了五个基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利于社会政治安定团结的基地;培养建设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和接班人的基地;承担基础科研和国民经济所需课题、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基地;不断改善社会劳动主体智能、实施终身教育的基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地。

三、搞好综合改革,迎接挑战的几点建议

要使重点高校的办学方向调整到面向现代化建设,真正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这是学校从单纯的教学型到研究教学型转变的历史性标志。我们只有通过综合改革,包括学校内部和外部环境各方面的机制变革,才能保证和促成这种变化顺利进行。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按照“两个中心”的要求,加速建设一批重点大学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经过10多年改革已有较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层次结构不够明晰、不够合理的问题,高层次的和专科层次的都不能满足客观需要。这对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发展高技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是不利的。今后我国的高级科技人才的成长必须立足于国内培养,建议国家在落实“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时,加速建设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集中相应财力物力,改善其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真正成为我国的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真正成为在科研文化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国家要加强对高校的科研投入

现在国家每年自然科学基金仅1亿多,全国R&D的国家财政拨款也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而目前发达国家已接近或超过4%,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2%。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们就已认识到教育和研究支出应被看做一种投资。到20世纪50年代后,计量经济学家们则从数量上证明了教育和研究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增强科技意识,国家要增强对基础研究和一些重大的、长远的高新科技研究的投入,而且科技投入应多向高校倾斜。高校实行教育和科研相结合,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地方。仅以1987年为例,高校获各项国家科学奖占全国总数的比例分别为:自然科学奖的50.6%、国家发明奖的33.3%、科学技术进步奖的25.2%。而该年高校的科研经费仅占全国的4.3%。进一步改善高校科研条件,高校的科研潜力将会得到更大的释放。

(三)加速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

据国家教委、科委、中央办公厅对14所高校的联合调查,推广成果属于个别应用和小批量生产的约占75%,属于行业推广应用占10%左右或10%以下,不到5%,高校的科技成果推广还大有潜力可挖。为有针对性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建议选择少数大学,根据学术带头人条件和学科发展水平,通过国家、行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一部分人才、物力,建立一批与企业密切联系和合作的深化科技开发的工程研究中心。这些中心结合工程基础研究、综合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中间试验,直接进入技术市场或生产单位;有的还可以兼办科技企业,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与产业化。

四、努力使教育体制改革与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深化

目前,影响科技生产力释放的最大障碍在转化环节。据估计,专利技术实施率仅为30%。这里有高校和科研单位内部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经济和科研体制的障碍,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完善。企业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行为短期化,不愿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经济体制改革要致力于完善企业吸收技术和人才的自我发展、自我激励机制,进一步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要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保护知识产权,使科技人员的劳动得到尊重、权益得到保护。在科技体制中,条块分割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部门、地方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让等环节人为地筑起“壁垒”。要尽快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促进协作”的原则,统一科技政策。同步深化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技术引进、消化、发展三种计划的配套机制。前些年,我们片面看重技术引进,但却没有或很少有消化与发展的计划和投入配套,结果只能使用,很少开发乃至重复引进,痛失主动权。

五、按照面向经济建设、搞好“两个中心”的要求,改革高校内部机制

建议少数工科院校试行五年学制,其中一年到生产实践中去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这样有利于培养更多符合社会经济建设要求的高级人才。进行“两个中心”建设的高校,要实现从培养本科生为主到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转变,重点高校还要把继续教育作为“教育中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功能,以适应新技术革命的要求。

浙江大学在国家教委的领导下进行了综合改革试点,目的是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立和完善与现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发展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首先,我们主动把师生从学校推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与大企业、与国家各部委、行业建立直接联系。例如与中国石化总公司、轻工业部、宝钢、鞍钢、胜利油田等单位建立了各种联合办学、办科研的实体或协作关系,使学校更多地得到社会的支持,也推动了学校更主动地适应国家建设需要,进行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调整、改革。近几年,我们按照科研、生产与教育结合的原则,调整了内部结构,建立了按系办学,在二级学科上建立研究所的研究教育新体制,研究所既进行科学研究,又实施教学,推广技术成果,使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有组织的保证。我们还通过改革校产体制,组建了杭嘉湖科技开发公司和一些专业科技集团,依托高校的科技优势和核心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在改革高校内部机制时,还必须注意处理好坚持改革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坚持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关系。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自我完善,既要创造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既要提倡学术自由、百花齐放,又要教育科研人员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要抓紧抓好建设教育、科研两个中心,又要坚持党组织在学校内的政治核心地位,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