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故事中的因果关系,前因和后果

佛教故事中的因果关系,前因和后果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讲究因缘,如果人做了好事,结了善缘,那么就有可能得到好报;反之,如果人做了坏事,结了孽缘,那么就有可能得到恶报。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脉络清晰,可以一目了然。比如,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夫妻感情破裂和第三者插足,贪官锒铛入狱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违法乱纪和贪污受贿。我不是佛教徒,我也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但是佛教的思维方式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佛教讲究的是因,果在时序上是第二位的。

前因和后果

佛教讲究因缘,如果人做了好事,结了善缘,那么就有可能得到好报;反之,如果人做了坏事,结了孽缘,那么就有可能得到恶报。报应可能在人在世的时候实现,也可能在人的下一次投胎中实现。在这个轮回中,行为和报应是因果关系。

曾经听到过一个关于求职的故事。面试的那天,前往面试地点的求职者都在过道中遇见了一个伤了腿脚倒在地上呻吟的老者。因为面试时间已近,大多数的求职者匆匆地走过老人的身边,有人甚至都不屑向老人投去同情的一瞥。只有一个年轻人,不顾时间紧迫,在老人身边蹲下身子,询问老人是否需要什么帮助,并且到别处找来了一把椅子,扶老人坐定,这才往面试地点奔去。面试结果发表以后,许多笔试成绩优异的求职者都落了选,唯有这个考试成绩仅达中上水平的年轻人得到了聘用。公司总裁在解释录用他的原因时指出,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是人的最重要素质之一,这个年轻人虽然没能在笔试中脱颖而出,但是他在这场特殊的考试中取得了最为优异的成绩。

在这个故事中,最终被录用的年轻人种下了一个因,结果就摘到了一个果。年轻人在当时自然不是有意识地去种这个因,得到这个果也一定出乎他的意料。但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无意识种下的因,也可能有一天会结出果。

有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儿子媳妇对长辈很不孝顺,自己住朝南的大房间,把老人赶到杂物间去住。吃饭的时候,自己和孩子吃新鲜的饭菜,对老人就给些剩菜剩饭打发了事,还常常支使老人在家里干很多杂事。孩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在为他庆祝十五岁生日的那一天,父母要他记住他们待他的好处,将来好好报答他们。他回答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现在怎么样对待爷爷奶奶,将来我也这样对待你们。”他的父母张大了嘴巴,无言以对。

可见,世间的许多事,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事情的发生,往往有它的前因后果。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脉络清晰,可以一目了然。比如,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夫妻感情破裂和第三者插足,贪官锒铛入狱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违法乱纪和贪污受贿。而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的脉络就不那么清晰,不容易理出头绪。比如,在关于如何对待老人的故事中,因果关系源自言传身教,而在关于求职的故事中,因果关系甚至带有偶然的成分。

因为有些事情的因果关系不是那么明晰,我们很多人养成了一个习惯,做事的时候不会想到所做的事可能构成一个因,而是在事情发生以后才会去分析它发生的原因。换言之,就是在果已经实现以后才去研究它的因。如果所做的事得到了好的果,这样的习惯自然无妨,但如果所做的事导致了坏的后果的话,这样的习惯就会带来悔之晚矣的感觉。

我不是佛教徒,我也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但是佛教的思维方式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佛教讲究的是因,果在时序上是第二位的。也就是说,只有种下了因,果才可能慢慢结成。如果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把它想作是种下了一个因,我们就会对可能结成的果有所准备。我们无法预料每一个可能结成的果,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其中的某些果,由此,我们就能够判断这是我们需要的果,还是不想要的果,从而在理性的基础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