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感于生命的神奇

有感于生命的神奇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命就这样神奇地复苏了。新的生命在老的生命中孕育着。百丈禅师圆寂后,他改到沩山禅师处参学。于是,他屡次去方丈室,乞求沩山禅师为他解答,但都遭到师父的拒绝。这一声响突然撞击了香严的心,使他顿然大悟。如果说有生,那么这时,觉悟了的新香严诞生了。能说死去的香严与新生的香严两者之间没有联系吗?所以沩山禅师才下狠心把香严逼上“绝路”,让他“大死”一回。

有感于生命的神奇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早晨,我和妻在饭桌上吃饭。

老父先吃完,去到阳台边,看那几棵没有花的草木。没种花,是因为妻工作忙,很少有空儿去侍弄那些娇贵的花儿,而我又是根本不去管那些花草的。妻原先也曾断断续续种过一些,后来那些花儿都因照顾不好死掉了,所以她就不再养花,而只种了几棵草木。

忽然,父亲惊喜地叫道:“哎,快看,铁树活了,冒新芽了!”

我和妻忙端着碗过去一看,真的!那棵曾死去的铁树,竟然拱出了棕黄色毛茸茸的小芽,而且还是一左一右两棵芽!

三人围在一起,都为这生命的奇迹惊叹不已。

要知道,这可是一棵死去整整四年的铁树!

我们为这新生命的意外来临而欣喜快乐。

几年前,夏秋奇旱,铁树不知哪天被虫子吃去了芯,只剩下周围的几片叶子。之后,几片叶子又陆续死去,仅剩下了一片。每次看到这片孤零零独自立在那儿的叶子,我都会心生哀怜。以我种菜的经验,我知道,没有了芯的植物通常是活不长的,它如今虽在努力挣扎,但过不了多久,终将无奈地死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再看看,它不但没死,反倒长粗壮了一些,于是我开始幻想,没准什么时候它边上也许会冒出个新芽来呢。可是没过多久,幻想破灭了,这片叶子逐渐发黄干枯,最后无可挽回地死去了。

铁树死后,我和妻还是不忍将它马上丢弃,仍然幻想着它会复活,生出新芽。

一年过去了,铁树在慢慢萎缩。我和妻对它已失去希望了,准备把它抛弃,这时父亲说,别扔,它还会活的。这样,它被留了下来。

这几年,我对它已完全绝望,根本就不会去看它一眼,倒是妻和父亲还会时不时地往它的盆里浇上点水。不过我想他们对它也是不抱什么希望了。

没想到四年之后的今天,它竟石破天惊地拱出了新芽!

站在这顽强的生命面前,脑子里不禁浮起了白居易那著名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想起了电视中的画面:旱季的热带雨林原野,一场熊熊大火正在肆虐地燃烧,顷刻之间,杂草灌木全被吞没,高大的乔木也被燎光了枝叶只剩下光秃秃的主干。大火过后,遍地灰烬,满目疮痍,生命在这里似乎不复存在了。然而,一场大雨之后,大地上,和那些被烧焦的树干上又窜出了新绿。生命就这样神奇地复苏了。

曾去一个蛮大的苗圃看过。他们把那些生长在山里的树木拦腰锯断,去掉枝条,截断树根,移栽出来,想把它们搞成大盆景。我知道,那可是在山里生长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树啊,我想象着它们被断腰截根的巨大痛苦。平心而论,面对这些盆景,我并不欣赏,但看到这些被严重摧残的树干又长出了新枝,我真的很为它们具有如此顽强不衰的生命力而惊讶、赞叹,对它们由衷敬佩。

小时候跟着母亲学种菜,种过许多种蔬菜。把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种子撒进地里,再覆上一层细细的土,然后用喷壶早晚洒两次水。撒下了种子,也就是撒下了希望,心里天天盼着它们早点长出来。几天后,真的就会看到小生命顶着种子的外壳破土而出。最初,小芽们是嫩黄的,然后渐渐变绿;然后,它们长大,开花,结果;最后它们变得苍老,死去,又留下了种子。

下放农村劳动时,春天,我们把谷种撒进田里。后来,谷种变成了一根秧苗;再后来,一根秧苗又变成了一丛绿油油的稻禾;到最后,绿油油的稻禾又变成了黄澄澄的稻谷。然后又一年一年地如此循环往复。

生命就是这样神奇地变化着、传递着、轮回着,像水。水蒸发升腾化成雾化成云,云再凝成雨滴,还原为水。

有人问佛祖:诸佛死后到哪里去了?佛祖没有回答,他递给那人一根燃烧着的蜡烛,让他用这根蜡烛点燃另外的蜡烛。然后,佛祖吹熄了作为火种的那根蜡烛,反问他:熄灭了的蜡烛之光到哪里去了?那人恍然大悟。

新的生命在老的生命中孕育着。老的生命在新生命诞生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消失,但老的生命已转变为新的生命而继续存在。谁说生命有始有终?它始于何时又终于何时?谁说生命的必然归宿是死亡?谁说老的生命死去了?谁说新的生命与老的生命能够截然分开?

有一个禅宗故事。香严智闲最初在百丈禅师座下参学,他聪敏过人,通晓经典,深明教理。每逢酬问,都能侃侃而谈,但始终没有悟道。百丈禅师圆寂后,他改到沩山禅师处参学。一日,沩山对香严道:“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你聪明伶俐。生死是人生的根本问题,你能不能把父母未生你时的根本问题说来听听呢?”

沩山这一问,把香严问得茫然无对。他回到寮房,把自己平日看过的所有经书都搬了出来,一本一本仔细查找,希望从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答案。可是从头到尾翻了几天,结果却一无所获。于是,他屡次去方丈室,乞求沩山禅师为他解答,但都遭到师父的拒绝。香严绝望了,他将自己所看过的全部经书都付之一炬,说:“此生不学佛法了,姑且做个长行粥饭僧吧,免得劳心费神。”

如果说有死,那么此时,原来意义上的香严已经死去了。他哭着辞别了师父沩山,开始四处云游。

忽一日,他来到慧忠禅师道场的遗址,感觉此地不错,于是长住下来,自种自食。

一天,香严在地里锄草刨到一块瓦砾,便弯腰捡起,随手抛出。不经意间瓦砾恰巧打在竹子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这一声响突然撞击了香严的心,使他顿然大悟。

他回到住处,沐浴焚香,朝着师父的方向跪拜:师父大慈大悲,你对我的恩情胜过父母,如果你当时为我说破,哪会有今天的顿悟呢!

如果说有生,那么这时,觉悟了的新香严诞生了。能说死去的香严与新生的香严两者之间没有联系吗?如果有,在死去的香严和新生的香严之间,两者又是于何时、怎样转变过来的呢?

禅宗说大死大生,死而后才能得生。没有死,就不会有生。佛禅大道是不能靠思维心、从理论上悟得的。沩山禅师深知:如果香严不彻底摒弃原来单从书本中、理论上参学的观念,也就是说,不断了他向外求的心念,不让他在这个问题上“死”去,他是永远都不会开悟、获得“新生”的。所以沩山禅师才下狠心把香严逼上“绝路”,让他“大死”一回。

生与死的问题,就是这样寻常普遍、随处可见、令人不可回避,却又充满神奇神秘、诱人探究、耐人寻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