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个重要的历史背景

两个重要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康说,当这个小小的试验站放到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下,它深远重大的意义便体现出来了:这是百废待兴、充满希望的新中国,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地发展自己的热作科研。另一个历史大背景就是,朝鲜战争爆发后,英殖民统治者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开始排华,将侨居在马来西亚的大批华人华侨排挤和驱逐出境,许多外侨在侨居国受到排挤和打击。

第一节 两个重要的历史背景

“55年前成立的兴隆试验站,是在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下建设的一个小小的试验站,当时仅有9名科技人员,对中国热带科研事业来说,只是粒不起眼的种子。”何康说,当这个小小的试验站放到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下,它深远重大的意义便体现出来了:这是百废待兴、充满希望的新中国,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地发展自己的热作科研。

因此,要了解兴隆试验站成立的历史背景,就不得不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初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何康在回忆新中国热作事业发展史《艰苦创业的壮丽诗篇》中写道: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并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中除我国和越南外,均无热带作物生产,而越南主要热带作物地区又尚未解放。于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把发展天然橡胶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华南热带地区。正是在这一国际战略大背景下,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正式签订了中苏联合发展天然橡胶的协议,决定在华南热带地区建立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这份协议直接在1954年3月,催生了华南特种林业科学研究所(在广州成立),何康任所长,不久随着天然橡胶生产管理体制的改变,又更名为“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并于1958年迁到海南儋州那大。

另一个历史大背景就是,朝鲜战争爆发后,英殖民统治者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开始排华,将侨居在马来西亚的大批华人华侨排挤和驱逐出境,许多外侨在侨居国受到排挤和打击。1951年春夏之交,一批批马来西亚难侨被接回祖国,他们两手空空,被暂时安置在广州的几个招待所里,由“归国难侨临时处理委员会办事处”负责接待和安置工作。

这批难侨安置在哪里好呢?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根据海南是热带作物海岛的特点,决定安置部分归国难侨到海南岛开发种植热带作物。在海南岛各地考察之后,最后决定将归国难侨安置在万宁、琼中两县交界的三更罗南平一带,当时担任中共万宁县委书记的周训堂与时任海南区侨务局局长陈平交换意见后,根据东南亚华侨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特长,结合兴隆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提出了将难侨安置兴隆“落地生根”的建议。随后,兴隆华侨农场成立了。

兴隆华侨农场自1951年成立以来,先后安置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1.3万多名归国难侨,在当时赢得了海内外舆论高度评价。但在当时,归国华侨因为缺乏热带作物的种植技术,生活过得相当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