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河风光

苏州河风光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远的不说,就从离家最近的苏州河说起。虽然如此,但对苏州河河面宽、流水清,心底不由涌出羡慕。到了读中学,长了点历史常识,才知道苏州河最初不叫“苏州河”。让苏州河水更清、树更绿、环境更美,也许是几代上海人的理想之梦,而现在,这个理想之梦渐渐变成现实。我们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又开始美丽起来了,只有心灵美,才能配得上这样的美的风光。确实,苏州河两岸正在新播绿色,绿色世界促成希望和憧憬。

苏州河风光

上海大变样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也许缺乏对过去上海的了解,自然不太懂得上海这十年的变样;对一个外地人来说,同样缺乏对过去上海的体察,所以亦不能深刻地体味到上海这十年的变化。我的祖籍虽不是上海人,但六七岁跟随祖母来到上海后,除去几年上山下乡、农村劳动的“学农生涯”,迄今在上海生活了近半个世纪。“老上海”还说不上,但自称“半老上海”绰绰有余,由而对上海这十年的大变样有刻骨铭心的体验。

远的不说,就从离家最近的苏州河说起。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们全家居住在上海“下只角”,是“穷街”居多的区域之一,但人穷志不穷,那时民风淳朴,街坊邻里特别亲热,至今我怀念这样的日子。在我印象中,我们家到苏州河不过十来分钟,可能从小来自水乡,小时候的我对苏州河并不感到怎么样,比起我们家乡的河,只不过它多了些船,多了份喧哗。虽然如此,但对苏州河河面宽、流水清,心底不由涌出羡慕。我时常问祖母,为什么叫苏州河?祖母的回答极其干脆、简单:它通往苏州!那能不能通到咱家乡无锡?能。那为什么不叫无锡河?祖母好像噎住,用一句“孩子不能多问”打发我的疑问。

到了读中学,长了点历史常识,才知道苏州河最初不叫“苏州河”。《尚书》记载,苏州河古称“松江”;唐朝大诗人杜甫诗云“剪取吴淞半江水”,故又有“吴淞江”的名称;上海开埠后,有英国侨民在吴淞江坐船逆江而上,可达苏州,故在老百姓中慢慢传开“苏州河”的称呼。从史书上看到,苏州河原来水势浩淼,洪水泛滥,河床淤积,到了明朝,海瑞主持疏浚,改变历史上黄浦江是苏州河支流的局面,使苏州河成为黄浦江的支流。

历史的苏州河与现实的苏州河在我头脑里一直是两个概念,尽管我家靠近苏州河,我却是漠然视之,至少不甚关心。到“文革”第二年,我被分配参加工作,正好是坐落在苏州河边的一家军工企业,天天路过苏州河,那时还兴摆渡,每次摆渡引起我的细心关注。渐渐的,我发现苏州河河水又脏又黑,尤其到了夏天,随风嗅到一股难闻的臭气。

我突然想起少年时代的苏州河印象,这是一条静静流淌的长河,河岸边没有高高的水泥坝,清清的河水,船只缓缓驶过,水面不时腾跃白鱼,有人挽起裤角,弯着腰背捕蟹捉虾。令人惊奇的是,海鸥在河上盘旋,还有群鸟忙碌觅食。黄昏时分,晚风阵阵,河边飘荡一种令人陶醉的河味气息。在春天,河里会散发起先淡淡、随后浓浓的春意;在夏日,突然一场暴雨,河岸“水漫金山”,一帮顽童纷纷下河游泳,也有打水仗的,相互嬉闹,其乐融融。可眼前苏州河,河水混浊、乌黑、腥臭,气味令人作呕,鱼不见了,虾不见了,唯有人们摇头、叹息,不时听到人的咒骂,人们多么盼望苏州河能还其本来面貌,给予人们亲近它的机缘!

几十年过去了,我像游子回到自己的“第二故乡”,回到上海母亲河——苏州河身边,我常常伫立河边,眺望、遐想。呵,正是通过环境综合治理,如今苏州河婀娜多姿,越变越美。我经常路过中远两湾城、昌化路桥、莫干山路,沿苏州河南岸,至新闸桥,无论骑车还是步行,我总喜欢放慢速度,细细品味这一带的都市风情,虽然北岸景观依旧,建筑破败,但南岸郁郁葱葱,绿树成荫,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花草遍地,道路洁净,使人心旷神怡。而对岸,背景大楼也改观不少,虽显拥挤,但错落有致,尤其到夜晚,大楼屋顶灯光齐放,犹如一座座水晶宫殿,煞是好看……

让苏州河水更清、树更绿、环境更美,也许是几代上海人的理想之梦,而现在,这个理想之梦渐渐变成现实。我在想,我们更需要用心用力来珍惜它、爱护它。苏州河大变样,是上海大变样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大变样,当然还需长长的路程,还需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但在我们的心灵上,是不是同样需要筑起一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风景线”,我想这恐怕更加重要、更为迫切。我们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又开始美丽起来了,只有心灵美,才能配得上这样的美的风光。变样变在心灵——善良、淳朴,这才是最好的变样。

确实,苏州河两岸正在新播绿色,绿色世界促成希望和憧憬。我真诚期待,期待未来苏州河重现烟雨中的灵秀,夕照下的妩媚,期待清晨里的风韵,夜色中的幽香。这是千万个心愿、千万份期盼,这天应该而且必将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