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风也是一种作风

家风也是一种作风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领导干部而言,家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家风往往是作风的某种反映。这样的家风,自是跟李先念同志严格自律、率先垂范的作风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家风,虽然有可能被误解,甚至还可能遭受责难,但却是最为宝贵的。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家风无不受到挑战。这既是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

家风也是一种作风

从众多优秀领导干部身上可以发现,大凡有廉洁作风的领导干部,大多有个良好的家风。廉洁的作风,带出了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又促进干部养成廉洁的作风;反之,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必然导致工作作风不正、政风不正、党风不正,从而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并影响党的形象,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对领导干部而言,家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家风往往是作风的某种反映。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家风》一书,记录了老一辈革命家严格要求子女的感人故事和他们的家风。如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的李先念同志,不许孩子经商。时至今日,李家的四个子女没有一个人下海。李先念同志的小女儿李小林说:“我父亲教育子女,非常严格。他对外人,比对我们宽容。我爸爸就是要求我们做普通人的工作,不能当官,不能赚钱,更不需要出名,把工作做好就行了。这就是我们的家风。”这样的家风,自是跟李先念同志严格自律、率先垂范的作风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家风,虽然有可能被误解,甚至还可能遭受责难,但却是最为宝贵的。正是这种看似“无情”的家风,才筑就了李先念同志坚实、正直的脊梁。

本来说,自己是主管国家经济工作的高级领导干部,安排子女经商、为官,那是最方便不过的事,可李先念同志不能。他牢记党的宗旨,知道家风系着作风,连着政风、党风,自己必须为家人带个好头,必须为营造良好的家风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家庭负责,也才是对党和国家负责。

家风建设,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一个作风不正的领导干部,往往是忽视党风建设的。其不仅会将不良作风带到家庭,影响家人,进而会给一些居心不良者提供可趁之机。从查处的腐败案来看,一些居心不良者往往是从领导干部家庭成员中打开缺口,并通过这些家庭成员再去打通领导干部的关节的。对一个于家风不屑一顾,对家庭淡漠教育,对家庭疏于管理的领导干部来说,没有一个不在家人面前“言听计从”,没有一个不在亲情面前打败仗的。既然挡不住家人、亲情的进攻,自然也就挡不住居心不良者的进攻了。

在不良的家风中生活,领导干部就会拿原则作交易,以公权谋私权,以至渗透到“房子、票子、妻子、孩子”,以及自己的私生活上。而群众恰恰是从这些问题上来判断一个领导干部的作风的,也是从这些问题上来判断政风、党风的。因此,家庭问题决不是领导干部的私事、小事,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

如果说,家庭也是一个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和展示区,其最大作用是让人可以得到归属感、支持感、信任感和舒畅感,使每一个人在家庭快乐时有人与你共享,痛苦时有人与你分担,郁闷时有人听你抒发,身心有人给你温暖的话,那么,要让家庭成为幸福家庭,尤其对领导干部而言,则必须建设良好的家风。没有良好的家风,所谓“和睦、信心、希望和对未来的乐观”,便是一纸空文。

而今,我们的每一位领导干部都面临着环境变化的考验,说到底,则是权力的考验。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家风无不受到挑战。建设什么样的家风,自是领导干部必须面对和回答的一个命题。家风建设问题,领导干部必然会涉及一个给家人给家庭给家族留些什么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极其敏感的核心问题。想起邓颖超同志在遗书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话:“一、我所住的房舍,原同周恩来共住的,是全民所有,应交公使用,万勿搞什么故居和纪念等,这是我和周恩来同志生前就反对的。二、对周恩来同志的亲属、侄儿女辈,要求党组织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勿以周恩来同志的关系,或以对周恩来同志感情出发,而不依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给予照顾安排。这是周恩来同志生前一贯执行,我也坚决支持的。此点对端正党风是非常必要的。”是啊,周恩来夫妇并没有给后人留下一砖一瓦、一钱一物,却为后人留下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风,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子孙为之自豪,世人为之敬仰。

“子不教,父之过。”作为家长的领导干部,在家风建设中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须继承前人的好家风,中华民族的好家风,并与时俱进,创新好家风。事实上,领导干部只有把家风建设好了,才能为自己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领导干部在拒腐防变、反腐倡廉中要起表率作用,要管住自己的配偶和子女,树立好的家风。”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着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管好子女和亲属,勿利用职权谋利。这既是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地把家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砝码,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