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岁的邵德华为何仍在为养老金奔波

岁的邵德华为何仍在为养老金奔波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早就过了退休年龄的他却要为养老金奔波。邵德华的人生转折出现在1988年5月。也自此,邵德华才开始想要为他的退休问题而奔波。说起邵德华,俞智龙说,印象中他是个很有素养的老先生。记者还留意到让邵德华颇为恼火的《退工单》也在其中,上面注明其于1992年12月“自动离职”,落款时间为1994年4月,上海创造电子工程公司盖章。

68岁的邵德华为何仍在为养老金奔波

□ 李轶捷

满头银丝,一身红外套,步履轻松,说话客气有礼,这是投诉人邵德华给记者的最初印象。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曾经从事过部队国防建设,转业后,在事业单位任办公室主任,一次商调不仅使他的干部身份变成了企业工人,更莫名其妙地遭遇了退工。如今,早就过了退休年龄的他却要为养老金奔波。

读者投诉

1964—1988年

400人中脱颖而出 前半生投身国防事业

邵德华和以往的投诉人有很大的不同,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丝儒雅和谦恭,他说这和他自己所受的教育有关,回忆起在部队那段历史,至今他引以为豪。

邵德华自述他的经历:“1964年,我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为该院首届大学生。1968年毕业的时候,分到我军74师锻炼,两年后,选中我去总参政治部报到。”1984年8月,邵德华按营级从部队转业回到上海,由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分配到锦江集团下属的龙柏饭店。1987年锦江集团接管北京昆仑饭店,邵德华作为集团优秀管理人员之一,被派到北京昆仑饭店担任办公室主任。”

1988—1989年

商调后遭遇待业 后半生生活困顿

邵德华的人生转折出现在1988年5月。因为妻女都在上海,长期分居两地极为不便,故在北京工作后,邵德华向组织提出返沪,而此时,上海科委下属的上海科技联合开发公司相中了他。

邵德华描述:“公司的名字叫上海创造电子工程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项目组,挂在上海科技联合开发公司下面,因为我属于干部编制,所以组织关系就商调到科技开发公司。”

邵德华称,他隐约记得就做了几个月,也就是1989年的时候,创造公司的老总对他说公司经营有困难,研究项目暂停,让他回家等消息。他没多想,也就照办了。“回家待业的前面几个月还发工资给我,后来干脆连工资都没了。我找过老总,他都敷衍了事,说让我回去等通知。等了大概半年时间,我实在熬不住了,再去找的时候竟发现公司都搬了,人也找不到了。”

没有了经济来源,曾经受人仰慕、生活无忧的邵德华一下子陷入了生活困境。

1989—2007年

靠战友资助看病 为谋生流落他乡

一直没有创造公司的消息,邵德华只得按朋友的介绍外出打工,就这样,他一路从上海做到了江苏,而后又辗转到了江西,最终江西的项目也没有成功。“之后我一个朋友在武汉有一个工程,希望我能去做监理,我想反正我也没有牵绊了,到哪都一样,就爽快地答应了。”

在武汉的日子也非常艰苦。“2003年,我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一个月,最后昏厥了过去,自己怎么到的医院也不清楚,只听后来医生说我是被好心人送进来的,因为当时衣衫褴褛,他们还以为我是街头流浪者。医生说送去的时候,我呼吸系统全堵塞了,生命危在旦夕。可能我命不该绝,因为巧的是,我的一位转业到武汉的战友也到该医院看病,是他掏钱买了药,才最终挽回我一条命。”之后三年,也是这位老战友给他借房子,接济着他,邵德华的身体才慢慢得以康复。

2007年至今

社保没开过户 想要补办屡屡受挫

见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邵德华回到了上海,此时,身份证已经更新换代,原来妻女的家也搬了,邵德华的户口都没处可落。几经辗转,他找到了弟弟,暂时将户口落在弟弟家。也自此,邵德华才开始想要为他的退休问题而奔波。

“办理社保需要档案,但找寻起来颇费周折。”邵德华说,他凡是能想到的地方都去过了,最后找到了人才交流中心,“原本个人是不允许查档案的,我前后跑了好几回,人家实在是同情我的遭遇,才答应把我的原始档案复印给我,我也非常感激他们。后来看了档案,我更加疑惑了,我明明是转业干部,工资审批表上把我按企业工人处理,还有材料里有创造公司开的退工单,时间正好是实行社保制度前的1992年12月,这事我一点都不知道,也没收到过什么退工单。更离奇的是,档案后面还有我的《劳动手册》,还登记了另一家单位,而这家公司我也是一无所知,看时间估计是我接手武汉那项目的时候。”

邵德华透露,之后他按照档案里登记的单位都走了一遍,但问题却没解决。没有收入,吃不了低保,邵德华说他的日子过得恨不能将一分钱掰成两爿花。

记者调查

人事档案中心:邵德华得了6次嘉奖

记者首先去了上海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心查看档案。听说是为邵德华的事来,档案中心的俞智龙和萧思根都觉得意外:“他有段时间没来了,我们都以为他办好退休了,怎么还没弄好?他确实挺惨的,那么有文化的人可惜了。”说起邵德华,俞智龙说,印象中他是个很有素养的老先生。萧思根也补充道:“其实在我接手他这事之前,他就来过了,事情一直办不下来,现在他也确实挺困难的。我们也希望有人能帮帮他,毕竟以前他也为国防建设做过贡献。”

记者从邵德华的档案中看到,他在部队工作期间,曾经得过6次嘉奖,有的还是“最高指示”级别的,这足以说明他那时的辉煌所言非虚。记者还留意到让邵德华颇为恼火的《退工单》也在其中,上面注明其于1992年12月“自动离职”,落款时间为1994年4月,上海创造电子工程公司盖章。

俞智龙也从登记信息中找出该档案是1998年转入的,转入单位是长宁区职业介绍所。记者也在档案中看到邵德华的《劳动手册》办理时间为1998年11月,登记的工作单位为上海一环保消防科贸公司,盖章部门为长宁职业介绍所。

长宁职介:我们只是委托登记的

长宁职业介绍所一名工作人员在搜索信息后告知,2002年联网之前的信息无处查询,要知道该环保消防公司之后是否办理了退工,还要找该单位问。如果是2002年之后办的应该有信息,但电脑上查不到,说明要不就是还没退工,要不就是在联网之前办理了退工。如果是这样,那么在档案中应该能找到该单位开具的退工单,如果单位漏办,可以到我们这里来补办。至于为什么会有长宁职介的盖章,该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是人才交流中心没有登记资质,所以是委托长宁职介登记的。

科委:我们也想帮但协调未果

对于邵德华的情况,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薛伟荣和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陆静峰、信访室副主任朱剑跃,以及具体经办人朱文渊一同接待了记者。薛伟荣介绍了大致的情况,他称,邵德华是2010年世博会的时候找到他的,他翻阅记录没有发现下面叫创造电子公司的单位,想了半天,也做了很多调查,估计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下面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社会上涌起一股科技创新的风潮,当时交流中心下面挂了将近200家小企业,创造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这些小企业使用的人员的人事关系都挂在交流开发公司,当然邵德华也是这样。后来这些小企业有的经营不下去了,我们就在1994年的时候集中整顿过一批,创造公司也在整顿之列。在清理人员的时候,他们发现邵德华这人联系不上了,所以才开出了‘自动离职’的《退工单》。”对于为什么1994年清理,开的《退工单》却是1992年12月的?薛伟荣坦言,这和1993年开始实行社保制度有关。当记者询问,为什么邵德华在早几年找创造公司就找不到时,薛伟荣表示:“小企业经营情况不好,肯定会想搬到其他地方降低成本,这才找不到。”

陆静峰书记表示,知道邵德华的情况后,他们的态度是由组织出面,积极想办法把原来的脉络搞清楚,便于更深入地了解相关情况。一旁具体操作此事的朱文渊也补充说,他们本打算以单位名义出资给邵德华补缴,但后来查了档案发现后面还有一家公司对其进行了招用,按照规定,是要以最后一家公司的名义才能补缴的,所以还曾经找过那家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但最后没有协商成功。

环保公司上级单位:错不在我们

《劳动手册》上登记的那家环保公司早已倒闭,据了解,这是某国有企业下属子公司的一家“三产”企业。据该国有公司的信访室主任王先生介绍,《劳动手册》上虽然有登记,但并不表示真正发生了劳动关系,在清理时并没有发现有关邵德华的任何资料。唯一能搞清楚其中关系的环保公司老总已经去世了,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该环保公司没有人事权,所以它不能直接用人,大概也是这个原因,最后没有办成,但这些只是事后推理。

“我们也跟邵德华说过,他的关系是在科技交流开发公司,但办理退工的是创造公司,还有,邵德华是转业干部,怎么能像企业工人那样办理退工,我们也很奇怪。”负责调查此事的盛先生补充说。

对于现在的情况如何处理,王先生和盛先生都表示,邵德华社保补缴的事情已经是一个技术问题,最关键一环应该是在社保部门。

专家建议

12333:政策范围内只能享居保

记者拨打了12333了解相关政策,一名工作人员解释,本市规定如果男性在60周岁、女性55周岁之前,社保未缴满15年的可以补缴,可以由单位申请补缴,也可以由个人以“自由职业者”身份申请补缴,但超过法定工作年龄后,就很难补缴了,除非是在单位持续工作超过法定工作年龄,才可以由单位向社保部门申请延迟退休。但邵德华的年龄已经是68岁了,可能这种方式行不通,目前能享受的只能是居保。“但这要比城保少很多,就这位老人的情况来看,估计能拿到的只有前面一部分470元。”

律师:建议开辟绿色通道

林峰律师分析,这其中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单位和个人的原因,关键是其中的几个节点都错过了。邵德华有16年军龄,其实只要补缴一个月就可以享受养老金了,但问题是,老先生那时因为劳动关系明确不了,所以没有单位能帮他缴;如果之前,邵德华以“自由职业者”身份缴纳满五年也可以享受养老金,但算下来那笔费用要11万元左右,这对他这个连最低生活保障都有问题的人来说,肯定是个天文数字,无力承担;正如12333解释的一样,去年出台了新的文件限制了养老保险补缴,从今年4月1日起实施,现在即使有单位愿意为他缴纳也补不进去了;另一条出路是享受低保补助,但邵德华有子女,亦不能享受。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邵德华的退休问题确实陷入了僵局,但我们建议是否能出于他非本人故意考虑,加上他的经历特殊,有关部门能出面协调,开辟一条绿色通道,通过补缴一个月养老金,或者以“自由职业者”身份补缴,让老人能安度晚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