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进贤路家小店

进贤路家小店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躲在淮海路背后的进贤路,全长不过几百米,两边布满旧房。“进贤路小店是自发形成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没有特色,就没底气开门。”进贤路两边底楼都是铺面,家家都是只有“一开面”的小店。王守丽告诉记者,进贤路上的服装店,生存期一般只有四五个月。根据本报对进贤路57家小店的调查,37.5%的小店认为自己已创出品牌。这位年轻人如今在进贤路已有三家小店。每时每刻,进贤路都在追赶时尚的潮流。

6.进贤路57家小店

■各有一碗“红烧肉”

■一家小店就是一扇城市橱窗

■昨天掀翻台面今日拉来生意

各有一碗“红烧肉”

□ 陆晴 邰佳 叶赟

18平方米只够摆5张餐桌,每天却能创造出万元营业额。“全靠它。”张秀琴指着桌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说。为了吃上这道浓油赤酱的本帮菜,连范冰冰来了,照样得排队。

躲在淮海路背后的进贤路,全长不过几百米,两边布满旧房。曾经,它默默无闻;如今却鳞次栉比地挤了57家小店,成为明星和年轻人追捧的“小店之街”。转变就始于像茂隆餐厅这样的一批本帮菜馆的崛起。走进这些大不过百平方米、最小仅8平方米的店铺里,店店不同,却都有像茂隆红烧肉一样的“招牌菜”。

一家店,就是一米独特的商业阳光。它们是上海商业业态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前兆。

个案

最牛老板娘的经济学:做好招牌菜比招呼明星重要

“餐厅有个上海滩最拽的老板娘,根本不屑与大明星合照。”这是网上在介绍茂隆餐厅时常用的句子。

午后,一束阳光照进小店。74岁的“最拽老板娘”张秀琴安静而麻利地拣着草头。“掌管一家店就像一个调度。做好招牌菜比待人友善更重要,保证翻台率比招呼明星更重要。”

“这道菜你得天天做” 

下午2点,小店午市刚结束。张秀琴终于有空坐下来,吃口饭。说起自己最得意的菜,她还是不假思索地指了指红烧肉,“别说客人每桌必点,我自己都天天吃。”

“有饭店厨师来偷师,我就直接把做法告诉他们。就是这样,他们还是烧不过我。”张秀琴说,一道红烧肉要烧好,关键有二。一是质量。直到现在,每天她都坚持自己买菜。二是功夫。“我们的厨师早上7点半就起来烧,到10点半才好。天天都得花3个小时烧这一道菜。”

1989年茂隆餐厅开业。有天,她兴起烧了一桌菜给小工吃,其中就有一道红烧肉。正巧有位老客人来,一尝就赞不绝口:“这道菜你得放上菜单,天天做!”就这样,店里的招牌菜诞生了。

“瞧,我们的红烧肉里有这个……”她夹起碗里的一只尖椒说。红烧肉摆上菜单后,茂隆餐厅开始火了起来。不少来自中国台湾和日本的客人建议她在菜里加点辣味提鲜。由此,店里推出了尖椒红烧肉,并因其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曾一度拿下2007年上海红烧肉的第一名。

“我像个调度,有人等就心 焦”

“网上有人骂我,就是觉得我凶。”她无奈地说,店里只有5张桌子,生意一好,店门外就会排起长队。“来的都是客。看见外面有人等,我就心焦。”所以,看见高峰时有客人明明吃完了菜还占着位子聊天,她就忍不住上前催:“外面还有很多人在等,你能埋单了吗?”

张秀琴觉得自己更像一个调度:严格控制翻台率,确保有限的营业时间产生高效。“范冰冰、李冰冰来了,如果没位子,照样得排队。”她笑着说,“我们这种小店不是劈情操的地方。快的话,半小时就能翻一次桌,一个晚上至少翻五六次。”

过了营业时段,小店必定闭门,即便明星也不能例外。有天下午4点,餐厅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影响了厨师休息。她气呼呼地打开店门质问:“谁在外面这么吵?”没想到,门外,“老客人”孙俪在拍片。后者客气地打招呼,还想顺便吃顿饭,却被张秀琴拒绝了。“我们5点才营业。提前让他们吃,就会影响厨师,更影响晚上营业。”她说。

就这样,张秀琴日复一日地站在店里,把一碗碗红烧肉端上桌。“最早,想做到这里的房子拆了。可房子一直没拆。那做得动的话,就继续做下去……”她的声音越来越轻,最终,淹没在布满了老房子和时尚小店的进贤路上。

调查

没有特色就没有底气开门

“今年一季度就有6家服装店关门。在进贤路做生意,要是没有特色,第二天都没底气开门。”早早服饰老板娘王守丽说。

从陕西南路往茂名南路走,只要10分钟就能把进贤路走遍。可在这条看似不起眼的小街上,天天上演着残酷竞争。失败者黯然退场,挑战者立马接盘,开开关关之间,每家店都像茂隆餐厅一样寻觅着自己的“红烧肉”。

原本都是旧房的居民区小路,为何会孕育着许多商业创新转型的因子?“进贤路小店是自发形成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没有特色,就没底气开门。”王守丽感叹。

进贤路两边底楼都是铺面,家家都是只有“一开面”的小店。可是,和黄河路、七浦路这样的专业一条街不同,这里自发生长着各种业态。根据工商提供的信息,抛开部分食杂店不算,整条街上共有57家小店。其中,服装小百货最多,达38户。此外,餐厅13户,美容美发足浴有6户。

在这里,每种业态都有自己特定的消费群。业态户数基本保持稳定,但经营者却频频更换。“我们开店3年,在这里已算老字号了。”王守丽告诉记者,进贤路上的服装店,生存期一般只有四五个月。“今年一季度,就有6家店关门了。有些店的营业额甚至为零。”

因为竞争激烈,外贸小店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有品牌、有特色的小店。根据本报对进贤路57家小店的调查,37.5%的小店认为自己已创出品牌。“开一家店,就要有自己的特色。”Jerry笑着说。这位年轻人如今在进贤路已有三家小店。“三家店东西不同,装修也不同。希望能吸引不同的顾客。”

观点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晁钢令:

特色小店是商业转型的前兆

“小店们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上海财经大学现代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晁钢令教授说。

晁钢令的观点鲜明:具有创新意义的小店,值得各方重新认识。“这类小店往往是上海商业业态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前兆。”他指出,目前国内零售商业仍然处于按照行业和商品划分的阶段,即百货、专卖店、家电卖场等类型。可在境外,已经出现按照消费群体为支撑的商业业态。另一种则是体验式商店,在上海已有体现。比如蛋糕、陶艺、家具等,消费者可在店内体验制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最后一种是文化类小店,展示工艺品、画作等。

晁钢令说,上海商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就在小店里萌芽。“当我们从经济视野看小店,不能单纯看它们缴了多少税收,有多大的经济体量,而是看未来的前景。”

一家小店就是一扇城市橱窗

陕西南路长乐村,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的旧居坐落于此。每天,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自发来此感受大师风骨。“参观者中年轻人居多。不少还是在附近逛街之余来的。”丰子恺后人告诉记者,年轻人的加入,让旧居充满活力。

从旧居步行约十分钟,就能来到店铺林立的进贤路。如果说丰子恺旧居以历史的方式诠释着海派文化,那围绕它而开设的新潮小店,则在摸索中寻找着海派文化的今天。

文化

左边是老古董,右边是新时尚

新旧海派文化在此嬗变共生

每时每刻,进贤路都在追赶时尚的潮流。可就在这里,你同样能找到尘封在记忆中的“老古董”们。正是这些坚持个性、保持原汁原味城市文化的小店,让进贤路成为海派文化演进的发生地。

老味道:一件老家具品读海派文化

在进贤路走,很容易被沿街一张写着“海上旧情”的招牌吸引。在这家名为“老周”的店铺内,各种老上海用具被打上昏黄的灯光。“赏玩一件老家具,能帮你重温当年那个繁华的老上海。”老周说,店里所有商品买回去后都可以继续使用。“老家伙”们身上承载着回忆,又将在顾客的使用中延续一段新的历史。

老周家具店的斜对面,还有一家“老上海古董家具店”。“在进贤路上,我们算是最老派的了。不过,许多顾客就是冲着这股老味道来的。”店长徐琳笑着说。

什么是老上海的味道?徐琳拍拍坐着的一张Art Deco风格红色沙发说,“就像它,中西合璧,兼容并包。”

周边小店开开关关,这两家专门销售“老古董”的店却屹立不倒。徐琳说:“原因在于,老板坚持,还有知音。”

据悉,老上海古董店家具店的店主既是一位企业家,又是老上海家具的收藏家。而愿意为老家具埋单者也都是“铁杆粉丝”。曾有一位北京客人想装修办公室,一口气就在店里订了多件家具“打飞的”回京。

老周也说,做怀旧商品的生意,是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对他来说,淘到每件怀旧风情的物品,就是一种独特的学习体验。而随着经营时间越来越长,小店就会沉淀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

新时尚:独具个性也是海派文化

老上海家具店的隔壁,就是一家时装潮店——Mozart。这里满眼都是柠檬黄、胭脂红、淡水蓝。虽然走的是时尚范儿,店主Yvonne却说,自己的店也是海派文化。

说起最满意的商品,Yvonne拿起了店里一片片手工刺绣的假领。“上海人都曾用过假领子。”她笑着说,从朴素变得奢华的假领子源自韩国设计师之手,“中西融合,又独具个性。你能说这不是海派文化吗?”

买手是一项很考验个人审美眼光的工作,在设计师精品小店云集的淮海路周边,开业仅一年的Mozart如何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小店就是要有自己的风格。”在Yvonne看来,设计师品牌以黑白灰色调居多,所以她就另寻色彩花卉风格。“我想做一家有个性的小店。现在看来,反响还不错。”她自豪地说,由于商品够特别,范冰冰、阿SA都曾慕名而来。

便民

为老人送菜上门和老外打手势做生意

小菜场小百货“便民”是一种生存理由

曹桂苹的肉摊摆在进贤路上一家仅一百来平方米的小菜场里。虽然小得每种菜都只摆得下一两个摊位,却荤素搭配、样样皆全。最靠近门口的是右边的水果摊,后面紧挨着曹桂苹的肉摊。对面只有两个菜摊。走到底,还有一家卖奉贤农产品的小超市。居民们笑称这是全上海最袖珍的菜场,也会偷偷告诉你:“没了,生活会不方便。”

虽然方便,袖珍菜场的生意日渐清淡。“竞争太激烈。”一位菜摊大姐说,刚营业时生意不错。但很快周边的小菜场越造越多。此外,处在闹市区的菜价也不占优势,敌不过马路菜场。

袖珍菜场开始摸索自己的生存之道。菜摊大姐说,针对买得多的老人,会免费送菜上门。来菜场的还有不少老外。“他们不喜欢荤的,更喜欢买蔬菜做色拉。我们就增加蔬菜品种,保证新鲜。”她笑着说,有时候为了做成生意,他们总是打着手势和老外交流。

就业

一张小餐桌创造一个岗位

万千小店成为吸纳就业“蓄水池”

进贤路上的兰心餐厅为例,十几平方米的店面虽然只能摆下7张餐桌,但每张都创造了一个就业岗位。“现在一共雇了7位员工,加上我有8人工作。”老板娘唐阿姨告诉记者,工作最长的一名员工已经在餐厅服务了9年。

进贤路上57家新老小店,则汇聚成吸纳就业的“蓄水池”。记者了解到,除了兰心这家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店铺,进贤路上平均一家店雇佣人数已达2.3人。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几年前,市商委曾委托相关机构就上海小店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小店在提供便民服务和吸纳就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这些小店,上海是鼓励其经营发展的。特别希望它们通过创业带动更多人的就业。”他说。

压力

进贤路半数小店陷入租金之困

我们的梦想:期待政策“阳光”

西泉小高扦脚店,16平方米的小屋里,三张披着老式绣花巾的躺椅沙发占去一大半。“十年前就开店了。现在嘛,随时都可能关门。”接受采访期间,店主高师傅始终叹着气。

2003年开店时,进贤路上一楼大多是居民自己的住房,高师傅以每月3000元左右的租金,租到了这间靠近茂名路的房子。十年里,进贤路的租金飞速上升。如今,同样大小的房子,租金动辄一两万元。“还好当时签了长期租约,签到房屋动迁。”高师傅摇着头说,即便这样,每个月,小店有半个月的收入都贡献给了租金。

在进贤路上,受到租金冲击最大的是服装店。“租金太高,做不出来,只能关门。”早早服饰老板娘王守丽告诉记者,在房东和中介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小面积的铺位租金可以翻至三四万元。其中,有的店铺层层转租,有三四个房东成了常事。

“租金逼走了许多东西。比如便民的小店,传统的技艺,以及伴随着它们而来的弄堂人情味。”一位长期关注进贤路发展的时尚杂志编辑透露,今年春节前,扦脚店对面的一家平民理发店已因租金过高而悄然关门。没想到引起了居民间阵阵唏嘘——“花15元剪个头,和邻居们聊天的日子不复存在了。”

根据本报就进贤路57家小店展开的调查,租金成本已成为经营门店时最大的困扰,选择率达50%。此外,税收成本高和行业门槛高,分别以16.67%并列第二。继续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的选择率有12.5%。认为行业缺乏整体规划引导的,只有4.17%。

当被问及最希望获得的政策扶持时,也有43.48%的店主将票数投向了“租金优惠”,在各选项中票数最高。

观点

著名时尚评论人、观潮网主编叶琪峥:

传承文化,更创造文化

“上海小店里既有文化的传承,也有时尚在滋生。但离国外时尚精品店还很远。”观潮网主编、著名时尚评论人叶琪峥对记者说。三年前,他曾悲观断言,“长乐路已死。”如今,他发现一些时尚小店仍艰难生存。

“时尚圈人去巴黎,可以不去巴黎春天和老佛爷,却必须要去Colette朝圣。”叶琪峥口中的Colette,是一家店面不大的精品小店。和国内外贸店为主的时装店不同,这家买手制的小店既有一线大牌,也有新锐设计师作品。在过去十余年里,和这家“小”店crossover推出限量纪念商品的大牌无数,其中有Cartier的手提包,也有公仔Bear brick。“在国外,类似的精品小店非常多。他们根据自己喜好表达个性,甚至能掀起一股股时尚潮流。”他感叹,如果经营得当,小店不仅能传承文化,更能创造文化。

“眼下,时尚小店要成功,设计师们只能变成多面手。”叶琪峥注意到,上海一些著名设计师,也从一家家小店开始走上成名之路。比如Helen Li、吉承等。不过,由于国内服装行业体制的缺乏,这些设计师不能像国外同行那样只负责设计就好,还需要关注经营等问题。“在国外,服装行业从生产商、代理商、批发商到销售商各环节都分工明确,相关的贸易协会还会为年轻设计师的成长提供各类扶持政策。”他认为,这些经验都值得上海学习。

昨天掀翻台面今日拉来生意

进贤路上的一家家小店也一样。只要打开门做生意,就开始与周边居民、竞争对手、政府部门打着交道。即便再成功,没有哪家店可以脱离这个商业生态圈,独立存在。

“这里很少发生事故,投诉也不多。”进贤路所在的延中居委有关人士私下透露,几年时间里,一家家小店在居民的生活中冒出来,却与整个社区保持着奇妙的和谐。

邻里

影响居民怎么办

店主埋单邻居水电煤

生意火了,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怎么办?在进贤路的小店主们眼里,比起争吵,用柔性举措更能解决问题。因此,热门餐厅都会主动掏腰包,为楼上居民的水电煤埋单。

谁都不愿和油烟垃圾为伴

“谁都不愿住在餐馆楼上,天天和油烟垃圾为伴。”唐阿姨说。她是兰心餐厅老板娘,拥有众多老饕拥趸。1987年开业时,兰心是进贤路上最早破墙开店的一家。27年的经营使她摸索出了和邻里共生之道,那就是“将心比心”。

兰心开在沿街居民楼的一楼。唐阿姨说,餐厅的油烟曾经经常会引来楼上居民不满。为此,她特地请人每天打扫楼里的公共区域,保持走廊过道和楼梯扶手干净卫生。“虽然我不住在这里,但餐厅这栋楼,一楼到三楼的卫生全由我们负责。”她指着身后一片老式弄堂说。这位上海阿姨还大方地包下了楼上邻居的水电费。

居民很少直接上门投诉

相比餐厅,服装店似乎对居民影响不大。不过,在进贤路有三家店的老板Jerry一看见记者,还是感慨:“开店不像看上去那么风光,各种事情都得想办法解决。”

原来,由于营业时间较长,服装店的用电量很大。这里的居民楼都是老房子,很多电线年久失修。到了夏天用电高峰,服装店的正常用电需求就可能引起居民楼电压不稳。“居民家里用电发生问题了,很少会直接找上门吵,而是绕着弯,通过居委会来和你谈。”他笑着说。

一些店主反映,平时也偶尔会遇上不讲理的居民投诉。“有些是看着底楼邻居租出房子赚了钱,眼红了,特地挑刺。不过,想想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总是客客气气的。邻居嘛,没必要关系搞得很僵。”一位店主说。

对手

掀桌子、介绍生意

竞争与合作在此奇妙共舞

因为一张餐桌放在和竞争对手相邻的公共地带,客人吃到一半,桌子突然被对手掀翻……看似和谐的进贤路57家店,免不了出现这样的“火药味”。Sidebar店主Alex笑言,进贤路就是一处商业战场,只有遵守“潜规则”的人才能生存。

餐桌越界引来对手掀桌

和其他的“战场”一样,进贤路不会缺少戏剧化的矛盾冲突。

几年前,各家本帮菜馆门外还会临时搭出几张桌子,好让更多顾客同时就餐。其中,有两家餐厅生意都很火爆,店面之间仅隔了一间服装店。

有一晚,右边一家生意异常火爆,店门口桌子摆不下,店主就在服装店门前的一棵大树前临时支了一张桌子。客人们把酒言欢之际,却突然遭到了“意外袭击”。只见左边那家餐厅的人气急败坏地径直冲来,不由分说把桌子给掀了。一时间,争吵声四起。右边那家的店主拨打了110,警察赶到才平息口角。

“两家餐厅之间的服装店,有点像火药桶边的三八线。餐桌不摆到服装店,成了双方默认的和平底线。”一位老食客告诉记者,右边那家的桌子虽未摆到左边门前,但已触及这条“底线”。在当时两家生意斗得不分胜负时,这张桌子就被抹上了挑衅色彩。

同盟也会成死对头

进贤路上的小店太多,像上文那样的“底线”就处处存在。本帮菜馆里,家家的招牌菜几乎都是红烧肉、油爆虾,可自家只会谈自己的好,对同行的则必须一字不提。时装店门上也常贴着“同行免入”的告示,对手只要能做到,双方相见时就能互相打个招呼。

据悉,进贤路上两家最有名餐厅的店主,曾是关系融洽的好邻居。可后来,由于门面相邻,两家共享一根排污管道,该管道则常常堵塞。起初,疏通管道的费用两家平摊。次数一多,其中一家就“不买账”,觉得堵塞责任主要在对方身上。

一条排污管道点燃了导火索。挖角厨师、抄袭菜色、污蔑诋毁……商业生态中一条条看不见的“底线”在残酷竞争中被突破,一来二去,好邻居就成了王不见王的“死对头”。

合作让章子怡吃饱又血拼

小店与小店间还有着充满人情味的合作。

有一天晚上,章子怡到茂隆餐厅吃饭。看她兴致勃勃,张秀琴就推荐她和其他明星一样,吃完去其他小店逛逛。可当时已晚,张秀琴特地跑到隔壁的小店里,让他们等章子怡来了再关门。章子怡吃了饭,果然爽气地在这些小店里买了一大堆衣服。

身份

徘徊在灰色地带

多数小店经营无合法证照

“没有执照,也不需要。”一家小店店主直截了当地说。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生意颇见起色,进贤路上大部分小店却属于无证经营。徘徊在合法身份边缘,如何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成为一些有意谋求长远发展的小店最大的困扰。

黄小姐是一家新开皮鞋店的负责人。开店前,她曾四处打听如何办工商执照。“可最后发现,店面开在这里,根本不可能办出证来。”

进贤路的小店大多是破墙开店。最早营业的一批店赶上了“居改非”政策实行之时,证照齐全。可此后,上海叫停“居改非”,进贤路沿街商铺的居住性质只能是居民住房。“服装店都是近三年里开出来的,几乎都没营业执照。”一家服装店店主说。

业内人士表示,此类小店在上海为数不少,若要一一查处,监管难度和成本都很大。因此,进贤路上大部分破墙开店的小店们处在“灰色地带”中。

在本报就进贤路57家小店展开的调查中,“您最希望获得以下哪些政策扶持”的问题可选答案包括五方面,分别是租金优惠、税收优惠、行业或街区进行整体规划、就企业发展开展培训讲座,以及吸引人才的补贴。结果,选择租金优惠的店家最多,比例达43.48%。选择税收优惠的次之,有26.09%。吸引人才的补贴,也有17.39%的人选择。想要政府对行业或街区进行整体规划的,却只有8.69%。

不少店主都直言:“希望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在他们看来,小店的活力在于它在市场优胜劣汰中生存,多了行政干预,活力反而会减少。

对话

专栏作家、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教师毛尖:

小店是具有抒情能力的商业地带

记者:您曾经说过,“小店是一个城市的明信片。”这一感慨从何而来?

毛尖:在一般的旅游城市中,小店总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我们从这些小店买回当地食品、当地工艺,回来以后送给亲朋好友,或者放在家中作为一次时间的纪念。从这点来说,小店不就是一张城市的“明信片”?

记者:上海已经孕育出一批具有特色和经营规模的小店。不过,有观点认为,城市商业和文化的提升需要依靠大项目、大投资、大品牌来体现。对此您如何看待?

毛尖:政府部门用大项目大投资提升城市形象和能力,这无可厚非。但是,当大店侵轧小店的空间时,政府如果不挺一下小店,会失民心。说到底,小店才是一个城市的“文艺范”,一个城市的青春。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小店常常是爱上一个城市的理由。而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声光化电中,小店也许是仅有的还有抒情能力的商业地带。这是一个需要小店的城市。如果没有小店的话,这个城市就只是人和大商店的关系,就没有柔情,也没有缓冲点了。

记者:您认为,一家小店要得以生存下来、有所发展,本身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毛尖:我想,大家喜欢逛小店,也是因为“店小可亲”吧。所以,小店生存需要特色这是题中之意。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去小店,还因为小店提供的人情。就像我妈妈,如果要买酱油,我们总劝她去大超市购买。可她还是喜欢去家附近的“烟纸店”买,因为跟这家小店的老板娘更熟悉。也就是说,小店要有发展,关键要素应该包括“特色”和“人情”这两点。上海的小店小资情调比较足,但是想象力强大的小店却不是那么多的。如果小店能有些“想象力”就好了。

借鉴

世界级精品小店商圈是如何建成的

伦敦卡纳比:奠基“摇摆六十年代”

不仅是大牌商店,更是各类原创又富有潮流感的小店,让13条街道成为全球知名的购物中心……英国沙夫茨伯里集团零售商战略及招商部负责人萨曼莎·贝恩·莫利森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很少有街道能如同伦敦西区的卡纳比那样,包揽众多国际品牌却又不乏新奇时尚的精品小店。正是这种独特的购物体验,奠定了上世纪英伦时尚“摇摆六十年代”的基石。

萨曼莎·贝恩·莫利森供职于英国一家上市公司沙夫茨伯里集团的零售商战略及招商部,后者专注于伦敦西区商业地产的开发。她说,行走在卡纳比标志性的拱门下,游客可以发现50多间独具特色的独立精品店,40个全球时装品牌店,15个概念店和60个独立餐厅、咖啡厅和酒吧。正是这一间间斗尺间的小店,使卡纳比成为伦敦最受欢迎、最与众不同的购物生活体验中心之一。

“卡纳比的崛起,与其身上英伦时尚的文化印记息息相关。”萨曼莎说,早在50年代末,一批天才横溢的时装设计师开始进驻当时的卡纳比街开店。这其中,就有著名设计师约翰·史蒂芬(JohnStephen),他曾为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设计白色男女套装。此后,他的众多追随者蜂拥而来。

卡纳比的精彩,源自各类小店的“自由生长”。不过,它的繁华背后,也有政府的支持。萨曼莎介绍,威斯敏斯特市议会允许卡纳比地区一年四季举行各类街头活动。“我们集团会和议会紧密合作,以确保这些活动成功上演。”正是这种合作,使得游客们有了在世界其他地方不曾有过的体验:各式商店的集合,独特的餐饮美食,以及各类精彩纷呈的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