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蚕海桑田铸丰碑

蚕海桑田铸丰碑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革”期间,蚕桑生产再度跌入低潮。当时,旬阳桑园面积为22621亩,产茧4370担,被省政府确定为14个基地县之一。从此,旬阳县蚕桑生产才正式走上正规化发展道路。致使全县桑园面积大幅度下降。兴桑养蚕,发展经济,已成为旬阳44万人民的共识,并且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恰逢县蚕桑站正在研究这一问题,陈厚培书记立即召集县委办,蚕桑站等有关部门,广泛听取意见,形成决议。

蚕海桑田铸丰碑

——记旬阳县蚕桑事业

莎士比亚说:人类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题记

蚕桑丝绸,悠悠一丝,牵到春秋,一部《诗经》305首,竟然有30篇言及蚕桑。

盛世汉唐,丝路古道,驼铃悠悠。

走过多少王朝兴衰,历尽多少沧海桑田。这曾使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贸易、走向荣耀和富强的丝绸之路,依然驼铃声声,响彻千年。这声音穿越时空,穿越历史,激励着一代代人前仆后继、继往开来,为着人民的富强,为着国家的昌盛,兴桑养蚕,网丝结绸。实现着一个个富民之梦。为重振丝路雄风,为再铸不朽辉煌。他们奋斗着、跋涉着……

1995年,旬阳县蚕桑生产传来喜讯:茧产量达到221万斤,产值1600万,桑园面积达到54200亩,创造了旬阳蚕业史上最辉煌的纪录。这辉煌的成就后面是一部旬阳蚕桑发展的历史轨迹……

旬阳县地处陕南贫困山区。这里秦岭巴山莽莽苍苍,汉江旬阳逶迤流淌。这里气候湿润,山川辽阔。250年前,勤劳淳朴的旬阳人民就在汉水旬河岸,秦巴山岭间植桑养蚕。《旬阳县志》卷之七物产部分记载:“取艮什一三代,法良体国侣野耕凿蚕桑……”,1784年,当时清乾隆年间县令刘琪号召群众在现今县城西门外炮台背后黄坡岭栽植桑树,以兴丝织。栽桑679株,产茧21斛,织绸18.75尺。《安康地理志》记载:旬阳在1915年,甘溪季家坪杨琴轩,在西安三秦公学蚕桑科学成毕业,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蚕桑生产,使一向无养蚕习惯的旬河流域遍植湖桑,开始养蚕。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河南南阳一带丝匠大量涌入旬阳各地,特别是双河、小河地区,促进了旬阳蚕丝业的发展。据统计,到1949年,全县有乔木桑2万多株,养蚕289张,产茧7617.5公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俱兴,万物竟荣。旬阳蚕桑事业也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党和政府号召农民大力兴桑养蚕,发展蚕桑生产。经过多年发展,1960年,当年养蚕1919张,产茧31616公斤。三年自然灾害,人们吃饱肚子都很难保障,更谈不上发展其他生产。许多桑园被毁,养蚕锐减。到1964年,当时地委书记韦明海提出在安康地区实现蚕、桑、麻三个一千万的奋斗目标后,旬阳的蚕桑又借此东风,逐渐恢复,并且有了一定的发展。当年首次从浙江引进大叶荆桑种籽200公斤,从四川引进小叶荆桑种籽25公斤,开始大面积培育实生桑苗。“文革”期间,蚕桑生产再度跌入低潮。桑园面积由1967年的23819亩下降到1971年只有3731亩,1976年,县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蚕桑生产的发展速度加快了。1979年,省政府在石泉县召开了“全省蚕桑基地县会议”。当时,旬阳桑园面积为22621亩,产茧4370担,被省政府确定为14个基地县之一。从此,旬阳县蚕桑生产才正式走上正规化发展道路。1982年,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顾及了粮食生产用地,而忽视了桑树。采取了简单的桑随地走政策。结果使本来就很分散的桑树资源更加分散。造成了多数农户因桑树太少无法养蚕将桑树挖掉,加之1983年秋特大洪水冲毁了大量河滩水边桑树。致使全县桑园面积大幅度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仅1982年冬至1987年冬共毁掉桑树1600多万株,全县桑园面积下降到24000亩。

旬阳蚕桑事业经历了几度春秋几度风雨,坎坎坷坷的三起三落之后,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宝贵的经验和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历史走到了1987年,旬阳的蚕桑事业从此迈上了真正前进的道路。再没有波浪式的大起大落,再没有一个将军一个令的困惑。有的只是一张蓝图画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执著和坚韧不拔的决心,有的只是为着富民一方,发展经济的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心血、汗水和以此而形成的改天换地的智慧和力量。

1987年春季,省蚕研所书记管小康、所长马吉星应旬阳县委、县政府的邀请,专程赴旬阳进行考察,并提出了发展旬阳蚕桑生产的宝贵意见。正值此时,安康地区召开了全地区蚕桑生产重点区、乡领导参加的蚕桑工作会议。1988年春,当时县委书记王怀长和县政府顾问王良甲同志为了扭转旬阳蚕桑生产的被动局面,在甘溪乡王湾村一组,组织群众修建山地面坎桑带千亩,他们亲自整地栽桑,第二年亩收入1300元,作为典型,组织全县区、乡领导参观,推动了全县桑带建设。王良甲在自己的家乡长河乡发动群众修面坎桑带。孟家沟村修成连片桑园200多亩,到现在,也是全县面积最大的连片桑园。同时,提出响亮的口号“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这年秋,县政府作出了大力修建山地面坎桑带,进行多种经营基地建设的决定,简称“332工程”。对推动全县蚕桑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从此,挖桑毁园现象得到制止,桑园面积逐年增加,当年养蚕15046张,产茧403800公斤,蚕茧增加到500323公斤,首次突破百万斤大关,跨入全省第七个万担茧县行列。同时,位于全省16个蚕茧基地县的第十名,县政府受到了省政府颁发的金质奖。

1989年,为了鼓励农民更快兴桑,县长陈俊彦和分管副县长王安利多次亲自到蚕桑站与站长向承谟商讨策略,制定了旬阳县十条奖励措施。重点从育苗入手,规定每育苗一亩,奖现金40元,平价粮600公斤,平价化肥20斤等政策。当年兑现育苗款7.5万元,粮食60万斤,化肥7.5万斤,促进全县蚕桑基地建设。1989年至1993年,全县育桑苗4000万株,1990年,县上在县城学校后面选了一亩五分地,召开现场会,将全县十个区主要领导召集上来,一区一块试验田,年终评比。照此方法,区对乡、乡对村、层层动员,抓点示范。

1993年,全县桑树株数达3960万株,养蚕29668张,产蚕72.4万公斤。

40年艰辛路,40年发展史。兴桑养蚕,发展经济,已成为旬阳44万人民的共识,并且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广大干部和群众清醒地认识到:山区农民要致富,必须发展蚕桑事业。但是怎样形成规模,达产达效,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财源。旬阳县的父母官们高瞻远瞩,苦苦思索。一张宏伟的蓝图在3554平方公里的旬阳大地上慢慢绘就。

1992年,陈厚培同志调任旬阳县委书记。上任伊始,他首先走遍全县的山山川川。实地考察,研究分析。他看到旬阳蚕桑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规模效益跟不上。大力发展,旬阳山多地少首先要保证44万人的吃饭问题。粮桑矛盾必然突出。通过考察论证,地坎经济的思想基本形成。恰逢县蚕桑站正在研究这一问题,陈厚培书记立即召集县委办,蚕桑站等有关部门,广泛听取意见,形成决议。要求全县发展地坎桑。然后,他逢会必讲,讲重要性,讲适应性。地坎桑发展了,就会形成“下看是粮田,上看是桑园”科学合理的立体农业格局,全县有40多万亩梯地,5000多万米坎子。全县仅梯地坎可建桑园57828亩。从此,全县地坎桑发展迅速,70%地坎已栽桑达3万多亩。同时,他经常了解蚕桑生产情况,研究对策。每次蚕桑站有价值的文章。他认真批示,该推广的推广,该落实的落实。1993年,一天他到吕河区检查工作,同区委书记亲自到地块看桑园建设。他发现桑树栽植质量有问题,立即打电话要蚕桑站派技术员来,马上召开全区乡村100多干部会议,专门培训。县长高怀德,县委副书记王雨海,分管副县长吴德珠同样高度重视,支持蚕桑事业发展,身体力行,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具体策略。领导一班人形成共识,把蚕桑事业放在心上,拿在手上,必定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基础,使旬阳的蚕桑事业迅速形成发展高潮,走向一个崭新的天地。

1994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门人力对全县蚕桑生产现状,发展前景、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数月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验证。县委副书记王雨海等县上领导亲自走山川、访农户、考察研究,同专业技术人员座谈,认真分析讨论,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认为旬阳县气候条件好,蚕桑生产适应性强、覆盖面大、见效快、市场俏、效益好,基础扎实。区区乡乡都有桑,蚕茧茧质优、销路好。发展蚕桑生产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十分优越,是一条富县富民的好路子。

1995年3月4日,一份意义深远的报告送到了县委、政府:《旬阳县蚕桑产业化建设规划》。

1995年3月12日,中共旬阳县委、旬阳县人民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农村四大主导产业建设的决定》。同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王雨海为组长,县上几大家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参加的蚕桑主导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决定把蚕桑和烟草、畜牧、矿产作为支撑农村经济的四大主导产业,实施重点突破、倾斜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和骨干财源。《决定》要求蚕桑业坚持两手抓、两步走、即一手抓基地规模扩展,一手抓新技术推广,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努力实现蚕桑生产新突破。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到2000年桑园面积达12万亩以上,产茧量达3000吨以上,蚕桑业产值达到4200万元以上,财政收入达500万元。

政策已定,蓝图绘就,重在落实。各区乡、有关部门按照建设四大主导产业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发展方案。甘溪区新规划六个百亩桑园村,区、乡、村,级级签订责任状。赤岩区再做规划,再加措施,落实新植面积4200亩。加大规范建园力度,力争2至3年养蚕达6000张,产茧30万斤,农民人均增收100元;蜀河区制定“3352计划”即育苗任务300亩,养弄3000张,标准建园5000亩,产茧20万斤。全部收回集体机动地,进行育苗。并层层发动。组织包括区乡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60人工作团。全区巡回检查落实。又背上录相机,带上录相带,各乡及重点村组放映技术资料,进行电化教育。同时,各区夯实措施,加大力度,把发展的实际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个主要内容,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把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干部身上。全县干群、围绕大目标,打好总体战,坚定不移苦抓苦干,一个继往开来,前所未有的兴桑高潮,蓬勃兴起。

这是一张宏伟的蓝图,这是一个跨世纪的行动纲领,它必将使旬阳蚕桑业成为支持一方天空的擎天之柱。必将开创旬阳蚕桑发展史的新纪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蚕桑技术在整个蚕桑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旬阳蚕桑事业的发展,时时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把自己所有的光和热都奉献给蚕桑事业,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吃千种苦,受万般累,跑遍全县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那种时时以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最高准则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使人感动、令人振奋。

首先要提到的是县政协副主席,蚕桑站长向承谟。

1957年,从安康农校毕业。岁月流逝,一晃38载。他把一生的心血和汗水都献给了旬阳的蚕桑事业,把一生的追求和梦想都寄托在蚕桑事业上。

把历史追忆到38年前,涛涛汉江,奔腾万里,21艘大船从武汉逆江而上,锦旗招展,150多名纤夫的喊号声震彻云霄,沿途两岸群众驻足观望,十分壮观。船到白河界,一位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青年伫立船头,他正带着无限的憧憬眺望着茫茫远方。这就是当年的向承谟,1958年,组织安排他到山东昌滩农学院全国柞蚕干部培训班学习。1959年,旬阳开始发展柞蚕,但当时的蚕种需要从东北调运。从武汉沿水路运回。当时安康、旬阳、白河三县共21船,旬阳去83人,组织安排向承谟到白河押船,12月份他就赶到白河,在异地他乡过了一个春节。第二年正月十三船才回到旬阳。这次调运蚕种从武汉到旬阳整整走了3个多月。

发展初期,那种艰辛可想而知,运回的蚕种,真比自己生命还珍贵,日夜守护,认真培植,选了四斤四两原种。1959年,全县开始发展以桦栗树叶为食料的柞蚕,当年收茧480斤,创地区张产量最高纪录。

但是由于旬阳山中多杂木,桦栗树少,加上鸟雀多,树叶质量不高,1968年,柞蚕全部停养,可这每一步有益的探索都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旬阳不适应发展柞蚕。

要发展蚕桑生产,没有桑种桑苗,岂不是纸上谈兵,向承谟深感责任重大,肩上的担子越掂越沉。他八下浙江,调运实生桑种800公斤,良种桑苗1234万株。从江苏省调运实生桑种2100公斤,从西安市、广东省调运杂交桑种365公斤,从石泉县调运良桑穗条55公斤,由于这些种、苗、条的调进,有力地促进了旬阳蚕桑生产的发展。说起来,这只是一些枯燥的数字、然而这一个个数字却力钧千金,隐藏在数字后面的万般艰辛和劳苦可想而知,有两件事,向承谟常常萦绕于怀。

1964年,为了买回500斤桑种,他先上安康,没有。连夜坐车直奔西安。从农牧厅一个熟人处打听到厅里从广东给省直几十个单位调回1200斤桑种,电报刚刚打回来,他以帮忙先到车站取货为名,骗到了电报稿,一路飞奔到车站,凭电报,苦口婆心,千般好话才说动了工作人员,从车站取到1200斤桑种。一看,每个包上单位的名称,数量已经标定。他踌躇了,然而,旬阳蚕桑事业的发展系在他的身上,蚕农们焦急的眼神又闪现在他的面前,立即装上车,开往旬阳。之后,他拿着电报到省农业厅,说:“桑种我已运走了,你们处分我。”领导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没有追究什么,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欺骗”人,犯“错误”。几十年后,他感慨地说:“这错误我犯得问心无愧。”

“文革”期间。一次,他上安康蚕种场领蚕种,那里交通中断,他翻山越岭。几天几夜,走到安康城边,城内武斗正酣。走着走着,对面传来高喊声:“干什么的?站住。”没等站定,三颗子弹已接连从他耳边擦过。他一身冷汗,正欲前走,机枪声又响起,只好绕道两个山梁过去。却又被“造反派”抓住盘查审问半天,由于他当时拿着武装部的介绍信,才幸免过关。冒着生命危险为旬阳领回了蚕种。

作为一个站的负责同志,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兼顾全面任务。1982年,全县开展大农业区划工作,将蚕桑生产列为一个专项,单独进行规划。他身担重任,全县抽调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区、乡、村、组,百余名基层干部,历时一月余,对全县蚕桑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在摸清资源的基础上,又分别设点,对不同海拔高程的桑树生长情况进行了一年的观察记载,最后经过大量的资料整理和科学的分析论证,主笔编写出了《旬阳县蚕桑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为各级领导和蚕桑干部指导旬阳县蚕桑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区划报告,后来被地区区划办评为区划成果二等奖,存入县档案馆,成为全县蚕桑业比较详实的基本资料。

他经常跑基层农户,田间地头,看到许多蚕农由于缺少文化知识,一点小小的技术没有掌握,便会带来更大的损失,甚至一季蚕全部死光。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迅速普及兴桑养蚕基本知识。他回到站里,从基本技术写到实用科学到蚕病防治等等。从育苗到下茧各个环节全部过程,他能想到的都写到,印成资料,发给农民。十个区,他几乎区区开了现场会,利用能讲的机会,他都去讲。社教队员培训会,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会,农业课教师培训会,庄园经济户培训会,他深入各个领域抓住一切时机大讲蚕桑技术。他总想“星星之火能成燎原之势”。

1990年,他专门向县政协提出提案:县职中应增办蚕桑班。得到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批转教育局、林特局组织实施。当年秋天,蚕桑班办起来了。第一批招了50多名学生。没有书籍,向承谟找到北大上学的亲戚,把书名写好,把钱汇去,让他到农业出版社去买。书买到寄回来后,他无偿送给学生。为了让学生多实践、更好地掌握理论,学习技术,他从蚕桑站挤出专项经费,组织学生到外地参观、学习、实地操作。1991年,省教委授予他全省职教先进个人荣誉。

1992年,向承谟收到一封约稿信,信中说,他撰写的题为《面临国际茧丝绸市场挑战,我县蚕桑生产应采取的对策》的论文已被《中国县域经济战略研究》一书选中。这正是他几十年致力学术研究的结果。十余年来,他根据全县、全区及至全省蚕桑事业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如《开展综合利用是提高秦巴山区蚕桑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提高安康地区夏秋蚕户质量技术的探讨》《浅谈养蚕单户与蚕业兴衰的关系》《浓茶水浸洗烟毒桑叶养蚕研究》等等。50多篇学术报告和科技论文。这些论文几乎涉猎整个蚕桑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正是这些,深刻体现着一个老蚕桑工作者孜孜以求鞠躬尽瘁的精神,写照着他奉献的人生。

当我要写这篇文章去采访他时,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拄着拐杖和年近花甲苍老的面容,他的家人给我介绍说,今年七月,他到神河检查蚕桑发展工作,晚上摸黑摔断了腿。

这就是我们的蚕桑工作者!

这就是为我们蚕桑事业奋斗40春秋,把一生的光和热全部倾注给这块养育他的土地的一位农艺师。

他的一生,党和人民给了他许多荣誉,1987年,省上授予他“振兴陕西蚕业勤奋工作30年奖”,那么40年?乃至一生呢?

我的心灵久久为之震颤!

一个人是这样,还有一班人呢?

1980年,县委、县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旬阳县蚕桑技术推广站。至此,全县百名蚕桑技术干部便拧成一股绳,如个个纤夫,拉着旬阳蚕桑技术这条大船奋然前行,从育苗、栽植、田管到饲养技术指导每一个环节都沐浴着他们的汗水。从发展到壮大每一步都浸润着他们的心血。他们跑遍全县每一个角落。有蚕农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山高路远,日晒雨淋,几十年如一日。实践、总结,再实践。他们编写的像《蚕病防治手册》《育苗养蚕新技术》《地坎桑栽植技术》等技术资料20多种10多万册(份)。许多群众拿回去贴在墙上,或装订成册,对照使用。坚持对区乡基层和蚕农进行培训,每季都要培训万人左右。蚕技干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基层。一个技术员曾经对我说:“最苦莫过于林业”。当然,对一个工作负责的人来说,确实如此。麻坪乡李家河是蚕桑站抓的科技示范点。今年春,一段时间天气不好,交通阻塞。站上的同志硬是来回走山路70多里,赶到农户家蹲在农户家1个多月。今年为了搞一个新品种的实验。站上专门安排孔祥江和李宝两人负责,他们跑到甘溪、赵湾,一去就是几个月,烈日酷暑,他们亲自和农民一样蹲在桑田里,担水、接枝。腿蹲酸了,找个凳子,坐困了,再站起来,每天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连搞了一个周,嫁接一千多株先进桑。到力加乡搞基地规划,干部们逐村逐地块清查、丈量,恰逢那几天阴雨连绵。但是时间急,上边等着要,只好打着伞,来个伞下作业。他们跑遍了基地的“七沟八岔十六条溪”。一个周下来,有的瘦掉几斤肉,有的犯了病。为了节省一点业务经费,把有限的一点儿钱用到刀刃上。他们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什么苦都吃了。上安康领蚕种,别的县都雇上几个小工,他们没有白天黑夜自己上,全是技术干部自己一筐筐装,一篓篓卸、磨破了肩手,他们一咬牙,就挺过来。经费紧张,工作人员差旅费报不了,药费带在身上,但是蚕病防治手册必须要印,他们东挪西借,印了15000册,发给养蚕户。

为了更快提高全县蚕桑科技水平,开展学术研究。1989年12月,成立了旬阳县蚕学会。当时参加会员63人,包括当时的副县长王安利和棕溪区委书记钟庆明。蚕桑站人员全部加入协会。他们一边辛勤工作,一边把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写成论文。十几年来,全站人员撰写技术文章几百篇。许多优秀文章相继在省地专业刊物发表。多篇文章获得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其中1992年全县23篇自然科学论文获奖,蚕桑站4人就占了7篇。全站工作人员都参加每年的农业科技承包。年年超额完成任务。仅1992年一年就改造老劣桑54.2067万株,桑树春伐4802亩,小蚕片主体育4973张,育桑苗3514亩。这只是他们一年的一项任务,可是年年要如此。要知道他们仅仅只有十个人,合起来也只有20只手啊!

旬阳县蚕技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勇开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春蚕、默默吐丝,默默结网。如今全县区区建立了有关蚕桑生产的技术协会,健全了四级蚕桑技术推广网络,县有站、区有专业干部、乡村有辅导员,配齐了全县523名村级蚕桑辅导员。

平淡的日子,没有传奇的故事。

旬阳蚕茧年年喜获丰收,一年胜似一年。这洁白的蚕茧中,不知凝结了多少蚕桑技术人员的血汗,几千吨蚕茧中,不知蕴含了多少蚕技人员沉甸甸的奉献。是他们,用辛勤的双手,用创造性的劳动为旬阳蚕桑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旬阳44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指引下,上下干群一心,多方配合,大力兴桑养蚕。全县十区64乡(镇),乡乡养蚕,养蚕户达到2万2千多户,占全县农户20%,平均4个人中就有1个蚕农,涌现出产茧10吨以上的乡22个,其中50吨以上的乡2个,40吨的乡1个,30吨的乡2个,全县年收茧500斤以上的大户50多户,全县涌现出来的典型的区、乡、村、户。用当年王怀长书记的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了一大片。它既是全县蚕桑事业发展的典范,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工作的结果。同时,是广大群众的辛勤劳作,起到了典型示范引路作用,如盏盏明灯照亮大地。

三岔河乡是北区有名的蚕乡,不管是桑树面积,还是蚕茧数量,在全县都是首位。极目眺望,路边、坎边、地边、沟边、岩边及房屋周围绿桑繁茂,景色宜人。乡党委、政府发展蚕桑坚持不懈、矢志不渝。一任接着一任干。每年结合农田建设,七、八、九林特建园大力发展蚕桑。要求每一个农户必须每年栽桑100株。不栽的乡上统一组织调换地块、分给别人,或者进行罚款处罚。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加快大村、大组、大户的典型宣传,产生辐射效应。该乡油坊村210户,729人,1994年产茧11200公斤,较上一年净增2400公斤,蚕茧收入人均215元。

赵湾区麻坪乡李家河村,甘溪镇红花坪村都位于旬河流域的麻坪河下游、两组共计8组、321户。现在桑园395亩,户均1.23亩,1994年养蚕480张,户均1.49张。产茧1.05万公斤,收入14.7万元,户均收入457.9元。人均111.3元。近年来,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使蚕桑生产迈出了新步伐。地坎桑全部到位。两村内有坎就有桑、总计栽地坎桑33万株,户均1028株,人均250株。密植桑园初具规模,有150亩,占桑园总面积37.9%,且都是好田好地,集中连片。养蚕农户普遍,两村280户,占农民总数85%,有4户年养蚕收入超4000元,29户超2000元,百户过千元。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实现了“五有”即:村上有区蚕技干部指导,有蚕技服务小组,养蚕户有一本科技资料,户均有1-2人掌握养蚕技术,有配套设施。

被评为县劳模的刘德冉,是全县有名的养蚕大户。他全家五口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一头扎进承包地里,起早贪黑,开石砌坎,修地治山。可6亩地年收入只有1500多元,人均300元。富裕对他始终好梦难圆。1991年,他开始栽桑,每年精心育护,每年订阅大量技术资料,还送大儿子到职中蚕桑班学习,掌握了全套养蚕技术。通过几年发展,现在已经可年养蚕8张、仅此一项收入4000多元。

神河区夏家院村的秦善敏,购买了集体的荒山,专门请工8人,历时半月,建成桑园13亩,年养蚕13张,收入6000多元。

菜湾区金洞乡龙关村何开金,今年投资1万元,育桑苗8亩20万株,成为当地有名的育苗大户。夫妇俩精心管护原有的5亩老桑园,培育新育的8亩桑苗,兴建钢混结构蚕室4间,添置价值2000多元的蚕具,初步成为育桑苗、兴桑养蚕的专业户。

还有赤岩乡的王子龙,麻坪的杨化社,段家河的王照成,真是不胜列举。这些农民正是把桑树当成“摇钱树”,坐进蚕桑车、走上小康路。

旬阳的蚕桑事业走过了坎坎坷坷漫长的250年艰辛发展路,历经了“三高三低”的酸甜苦辣,悲欢哀乐史。如今,真正走进了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克难奋进的大发展时期,全县上下思想统一,认识一致。不断强化政策投入、加大科技、资金倾斜、健全服务体系。坚定不移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迈进。全县的汉水流域、旬河中游、蜀河流域、麻坪河流域四个蚕茧商品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四个基地共涉及21乡、141个行政村,有4212户、农业人口164780人,耕地面积437810亩。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无数人无数次的总结、探索,旬阳的蚕桑业走上了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旬阳的蚕茧在全地区质量最高,茧层率达53%,国际市场看好,日本到省上指名要旬阳的蚕茧。

1995年,旬阳蚕桑创发种42883张,蚕茧221万公斤,产值1600多万三个最高纪录。

蚕桑栽出一方富饶土,

丝绸织就一条小康路。

旬阳蚕桑业必将成为支撑一方经济的支柱财源。成为富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旬阳44万人民必将把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蚕桑事业带入美好的21世纪,实现跨世纪的小康之梦。

(1996年撰写的报告文学。收入安康文联出版的《春蚕之歌》一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