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咸丰用淮的李文田是怎么做的

咸丰用淮的李文田是怎么做的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文田小名胜儿,字若农,又字仲约、畲光,谥号文诚,均安上村人,生于道光十四年。李文田忧国之心更趋热切,在多个政治争端中,竭诚尽谏,不畏强御,期望能尽人臣之责。这是李文田居乡期间,为保卫乡民生命财产所做的重大贡献。现在该楼仍存,并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而,李文田的书法,没有了馆阁体的肥重庸俗,具有了魏晋隋唐以来的风流气骨。
风流人物_名镇均安

咸丰探花李文田

1.幼年蒙赏识

“文武两探花”,是顺德历史的骄傲。其中文探花就是均安上村的李文田。

李文田小名胜儿,字若农,又字仲约、畲光,谥号文诚,均安上村人,生于道光十四年(1834)。父亲吉和,在佛山经商。李文田自幼随父生活,在南海县何铁桥先生处就学。他聪明颖悟,颇得师长喜爱。14岁时丧父,家境日窘,打算辍学帮补家计。何铁桥先生发出了“子天才英绝,必早达,奈何辍学”的感慨,慷慨解囊相助。

梁园的主人梁九图得知后,更是将李文田招入家中,与爱儿梁僧宝同斋供读。

自此,李文田安心攻读,学业大进,18岁应县试,就被知县郭汝诚拔置首名,并聘入衙内给自己儿子当伴读。咸丰六年(1856)乡试中试,成为举人;咸丰九年(1859)成进士,以探花身份受编修之位。幼年穷苦的李文田,以过人的学识,得到各方有识之士的赞赏、提携,最终得以踏上青云之路。

入仕后,李文田历任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日讲起居注官、四川和浙江乡试副考官、江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入直南书房、国史馆协修、纂修、会典馆总纂、礼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等官职。

2.官场岁月峥嵘

李文田生活的年代,正是庞大的清朝帝国走向末路的动荡年代。面对接踵而至的政治危机以及改革维新的思潮,李文田的政治态度未免偏于保守,曾阻止康有为上书变法。但他在官场上仍是保持为官正直、为国为民的信念。

同治十三年(1874),慈禧想修复圆明园,李文田力谏阻止。其意思大略为:

巴夏礼等人既然能焚毁圆明园,而不畏惧,那又怎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做出这等事情?百姓家庭偶尔被盗劫,还必须加固门窗,谨慎保管钥匙,还没有听说过,在强盗面前夸耀自己富裕的。圆明园为何而建?当乾隆皇帝之时,在西北扩展疆土数千里,东西方国家也对中国忌惮万分,国库充盈,物力丰盛,修园的经费均采自内帑,民间少受干扰。但是,这些条件现今都缺少。奏折深入浅出,使人信服。《清史稿》称:“疏入,上为动容。”

之后,李文田弹劾大学士叶赫那拉·瑞麟贪污舞弊。同年秋,李文田奉旨南归奉母。至光绪十一年(1885)回京复职,再入直南书房,升詹事府少詹事。光绪十六年(1890)升内阁学士兼礼部右侍郎,之后兼任工部右侍郎。这时,朝廷积弊更加深重,国力更加颓废。李文田忧国之心更趋热切,在多个政治争端中,竭诚尽谏,不畏强御,期望能尽人臣之责。

光绪二十年(1894)兼署工部右侍郎时,对官场上营私舞弊现象极为愤慨。他大力进行稽查整顿,不避权贵。

是年九月,日军攻陷朝鲜,直逼辽东半岛腹地,清军节节败退。李文田上疏提出当时礼亲王世铎“才具平庸”,主张起用恭亲王奕

之后李文田受命特派团防大臣,负责保卫京城。与他共事的五城都御史担心械少兵单,难以战守。李文田慨然说:“臣子捍卫社稷,义不逃难。万一无幸,南海子桥边即吾殉节之所。”

不久,值慈禧六十大寿,李文田上疏奏请:庆典不宜过分铺张。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朝中有人主张增税以偿赔款。李文田抗疏力争,说税民偿倭有五不可。继而又抗疏反对李鸿章裁湘用淮的军事做法,指出“兵柄忌一家,骄军难独任。湘淮并峙,朝廷不宜有所偏重,致灰海内忠愤之气,以启奸雄轻侮之心”。奏疏上呈后,亲友皆为之担忧李文田凛然表示:“国家多难之秋,只顾一己身家而不思进尽忠言,冀外万一者,非人臣也。”

光绪二十一年(1895)冬,李文田奉命管理三库事务,连日冒严寒外出查库,感染风寒,喘病大作,十二月二十日逝于官邸,终年六十二岁,追谥文诚。

3.居乡仍怀报国心

同治十三年(1874),因母亲年老,李文田告假回乡,曾在广东居住了约十年时间。在籍期间,主管惠济义仓,囤积备荒,并在大良凤山书院、广州应元书院主讲,循循善诱,门下多有后起之秀。

光绪三年(1877),北江水涨,清远石角缺口百余丈,总督刘坤一素来器重李文田,于是请李文田主持筑围的工事,李文田设法捐募巨款,监督修围。光绪五年(1879),三水大路围缺口,李文田也是始终参与筑围的事。这是李文田居乡期间,为保卫乡民生命财产所做的重大贡献。

但是,居乡不忘国事。光绪十年(1884),他奉旨偕同龙元禧督办广东团防,主持局务,规划筹置很有法度,被张之洞和彭玉麟赞赏。

谅山之役中,前线吃紧,刘永福缺粮求援,李文田迅速筹到巨款解窘,并与张之洞推荐老将冯子材出守镇南关,重创法军,迅速扭转战局。

4.尝识淹通,尤精史学

李文田生平不置产业,薪俸除了养家外,全数用来购买秘籍碑帖,对金石、碑帖尤为喜爱。

李文田收藏了不少古籍和碑帖,清代大学者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即将李文田列为重要藏书家之一。在所藏之书的书衣上,李文田题有题识,记录其卷数版刻,并辨证书中得失。

为安置丰富的藏书,他在广州西关选了一方幽静地,建起了一所藏书楼——泰华楼,楼内花木扶疏,屋雅廊洁,藏书甚富。现在该楼仍存,并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藏书楼的得名,也与他对碑帖的痴迷有关。李文田曾藏有秦代《泰山刻石》及汉代《西岳华山庙碑》的宋拓本,因两个拓本举世罕有,故将其藏书楼取名为泰华楼。现在,该楼仍存有著名学者陈澧的“泰华楼”题匾。

李文田治学也甚勤,对书法更为着力。他的书法,运碑入帖,早年学欧阳询,精熟于《九成宫》等碑帖,旁及其他唐碑,后来转学隋碑《苏孝慈墓志》,中年以后博采汉、魏碑刻。因而,李文田的书法,没有了馆阁体的肥重庸俗,具有了魏晋隋唐以来的风流气骨。

李文田楷书(顺德博物馆藏)

其书法融篆、隶、楷于一炉,自成一家。篆书温厚蕴藉,隶属融入楷法,流畅而挺拔有力,别具一格。行楷工稳平和笔画圆实,浑厚华滋,肥而不胖,瘦而不削,势雄力健。

作为一名学者,李文田的史学成就尤为突出,对辽、金、元三史认识最深。《清史稿》中记述李文田:“学识淹通,述作有体,尤谙究西北舆地。”

李文田博涉潜研,著有《元秘史注》、《双溪醉隐集笺》、《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录》、《西游录注》等史学著作,对我们边疆地区的历史、地理多有研究。

《元秘史注》是他史学著作中的代表。《元朝秘史》原名《蒙古秘史》,是蒙古族最早用畏兀儿体蒙古文写成的一部历史和文学著作,记载蒙古族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的事迹。该书成书于13世纪中叶,撰者不详,原著已佚,现仅存明初的汉字音译本。李文田撰写《元秘史注》十五卷,对《元朝秘史》进行译注本,对书中所述地理、年代、人名、史实等均详加考证。这是研究《元秘史》的重要译注本,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蒙元史研究的进步和西北边疆史地学研究的繁荣。

豸浦父子名留汗青

均安的鹤峰社区豸浦,立有豸浦牌坊。“豸”广州音与“寨”同。豸浦的得名,要从一对文人父子谈起。

胡杰,字而行,号槐园。一说是雍正年间的进士,但据咸丰版《顺德县志》和豸浦胡公家庙里的木匾记录,胡杰应该是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会试的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胡杰也担任过吏部员外郎、记名御史等的职位。在官场浮沉中,胡杰仍保持着读书人的傲气与正直,与当朝权贵发生了争执。《顺德县志》上写:忤某尚书。“忤”一字用得颇妙,表明胡杰不愿屈从于权贵的意愿,只得辞官归故里,在丽泽书院讲学育人,著有《槐园集》传世。

伴随胡杰一同南归的,还有胡杰5岁的儿子胡亦常。胡亦常字同谦,号豸浦。豸浦村之来由,就是与他有密切关系。

传说,胡亦常出生时,胡杰梦见明代名将常遇春,于是为儿子改名为亦常。胡亦常的诗、文、词,都得到身为进士的父亲的教导,加上资质聪敏,记忆力强,少時即负诗名。他五岁跟随父亲回岭南,到家后即能把沿途名山大川向祖父历历陈述。10岁即完成了“五经”、“三传”(即春秋三传,《公羊传》、《左氏传》、《榖梁传》)的学习。但治学不专恃天分的胡亦常,长期把毛笔吊在弓弦上运腕用字,加强笔力。他天天写上数十张纸,终于练成一手娴熟的章草,最终得到“生平善章草”的评价。

青年時代,胡亦常便以卓尔不群的才华,形成自己创作的特色。他以诗名倾动诗坛,与顺德张锦芳、钦州冯敏昌并称为“岭南三子”,留下的作品有《赐书楼诗集》二卷。

著名学者钱大昕认为胡亦常的诗“妙语天成,能于南国五子外自成一家”。《粤东诗海》对他的诗作,给予了“敏悟高妙”的高评。胡亦常在各诗体中,以五言最出色。

也有人评论胡亦常作小诗能得古乐府意,如《定情曲》:“妾身是浮山,合与罗山住。风雨吹能來,风雨吹不去。”其写景诗自有苍深雄浑之气,如《游圭峰》:“群山乱几重?天半矗圭峰。泉饮千岩石,云吞万壑松。南溟奔绝岸,朝日起孤筇。不觉一长啸,空潭吼卧龙。”

清晖园园主龙廷槐在《赐书楼诗集》序言里的评价,更为直接:“虽极镂心刻骨,出之自然,而一种苍深雄浑之气,直欲俯视一切。”

作为岭南诗坛上的风云人物,胡亦常做事处世,常带有几分文人独特的执着、洒脱与憨气。

胡亦常尤其喜爱读书。史书上记载,他虽然家有田数十亩,但收入全部交给母亲支配,不敢私用。而喜爱购书的天性,又让这位年青诗人挠头抓耳。幸得妻子“拔钗尝之”,才得偿所愿。

一次,他外出访友,误搭别船,上岸后无地投宿,信步入村至一村塾,跟塾师谈得非常投契,竟流连数日始别。

胡亦常也偶尔乘着月色,夜访好友苏膺瑞。苏膺瑞将他送返家中,则胡亦常又送苏膺瑞,一来一往之间,不觉东方竟白。

才华横溢的胡亦常,厌恶八股文,故屡试不第,乾隆三十六年(1771)他已28岁,才中举人。他的老师李文藻很爱他的才华,在京试时把他举荐给当时的大学者、文学家钱大昕和纪晓岚,钱、纪两人都对他颇为器重。

胡亦常下第南归时,恰与当时著名思想家、学问家戴东原(戴震)同舟,朝夕相处,领略到戴震学说的宗旨和精华,便详细抄录戴东原所著的天文律历书稿,以便回家深入钻研。岂料时值盛著,胡亦常多吃了瓜果而得病,死于旅途中。胡亦常去世时年仅31岁。其妾遗腹得子应科,可惜也早死。

“豸浦乡”闸门(顺德博物馆提供)

对他的早逝,顺德籍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黎简无限惋惜,慨叹道“惜哉胡豸浦,吾辈失风骚”,深惜他才华之横溢,命运之乖蹇。

为了纪念这位才高命薄、驰誉诗坛的乡人,村民在村口建立牌坊,上刻“豸浦乡”三字,将原为艾步的村名改为豸浦。

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

誉满全球、把中国功夫推向世界的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是均安人深以为豪的文化象征。李小龙原名李振藩,英文名Bruce Lee(布鲁斯·李)。祖籍均安上村,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藩市,1973年7月20日猝亡于香港。他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广泛吸取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长处,创立截拳道。他使许多外文词典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Kungfu。

李小龙的祖父李震彪是佛山的著名镖师,热爱武术运动,从小在武馆练武。其父李海泉,是粤剧“四大名丑”之一。从7岁起,李海泉教授李小龙太极拳,是李小龙的启蒙老师。

在香港喇沙书院学习期间,李小龙学习了拳击击剑。而真正对李小龙武术有深远影响的,是香港一代咏春拳宗师叶问。在其门下,李小龙开始领略到咏春的精粹,受其影响很深。李小龙的无敌寸拳,就是从咏春拳的寸劲拳演变改造而来,是截拳道特别高级的杀手锏。此外,他还练过洪拳、鹤拳道、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李小龙还擅长长棍、短棍和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

1959年,李小龙远渡美国求学。这也是他形成自己信念和理想的重要阶段,对他后来创立截拳道和截拳道的技击哲学观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求学期间,李小龙在钻研武术的同时,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专业。他把武术的见解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以哲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和比较技击技术,逐渐形成独特的技击观。

自1962年4月起,李小龙便在西雅图唐人街、加州奥克兰市等地正式成立振藩国术馆,教授以他的本名——李振藩命名的中国功夫振藩拳法。1963年在义父严镜海等人的帮助和支持之下,李小龙出版了唯一一本由他本人完全撰写和亲自演示的专著《基本中国拳法》。

李小龙的武馆吸引了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高手罗礼士,好莱坞明星占享宾、史提夫等上门求教,世界拳王阿里也登门与他交流经验。美国国内各流派的拳师也经常与之切磋武艺。刻苦的练武和以武会友的机会,让李小龙的武学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与提高,也使他感受到落在自己的肩上的打破传统体制和观念束缚的任务。

其间,一场对决黄姓华人武师的武馆风波,使李小龙认识到时间在技击中的重要性。新的技击时间观促使他进一步进行截拳道的研究,其武学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之后,李小龙在各地参加武术比赛,向世人展示他的技击术,以精湛而娴熟的武功征服武术界,征服千万观众。

《时代周刊》评论李小龙为“世纪格斗家”、“世界上最佳且最自信的武术家”,他抛开中国传统武术墨守成规、严格划分门派等保守观念,把中国传统武术与其他东西拳种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中西方哲学融入中国传统武术之中。他提出了“以无法胜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武道哲学理念,并对传统功夫的花巧不实提出了严厉的批判。1967年,李小龙把他的武术与武学思想正式命名为截拳道(Jeet Kune Do)。

截拳道是中外拳术的合成体,“是一种包罗万象,而又不为万家所包含的集大成的武道”。它被形容为“混合了优美的舞蹈般的节奏与深具力量和速度的动作而形成的独特武道”。

截拳道意为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是一种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综合性格斗技系统。从字面上讲,“截”就是拦截或阻截;“拳”就是拳法;“道”是普遍的规律方法和最终的实现方式。截拳道的基本概念就是拦截拳法的方法,精粹在一个字“截”,用最直接、最实用的方法将其破解截击,简单明了。它以咏春拳为基础,借鉴了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拳、击剑等多种世界武术精华,是李小龙以自己的努力和悟性创造出来的集大成者。

截拳道强调技术结构的全面性,从技术的划分范围来说,分别有拳打范围、踢击范围、封手设陷范围以及擒摔范围。在拳打范围内,主要有标指、直冲捶、挂捶、钩捶、铲捶、插捶、螺旋勾捶等技术动作可以实施。在踢击范围内,则又有直踢、跺踢、前踢、侧踢、钩踢、扫踢、后踢、旋踢可以运用。在对手设陷范围内,运用手臂的灵活反应,可以使用各种近身的手法以及拳法和肘膝进行击打,并且可以运用各种诸如抓发、掐喉等技术动作。而在擒摔范围,更可以向对手施加各种摔法以及全身各个关节和咽喉的锁制,从而令对手动弹不得,失去战斗力。但是,以上的各种技术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站在武道的整体角度下紧紧联系在一体的。

学习截拳道,必须学会培养截击对手攻击的意识,截击他的各种攻击动机,截击他的各种行动语言,截击他的技术风格,截击他的拳法和腿法,直到截击他对你造成的各种威胁。

李小龙

有了“截”,就有了新的技术时间。李小龙反对花拳绣腿式的招式,最崇尚的是直接的攻击。他提倡速战速决,最好是一出手就能击倒对方,速度是搏击的制胜之道,唯有快,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腿法出众,人称“李三脚”。他三次转身踢脚,每一次转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且能在腿踢到一半时才决定该向高处或低处出击,快如闪电。速度成为他制胜的重要因素。

而截拳道又是“没有形式”的,自称是“无形之形,无式之式”。“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它既不拥有任何武术体系的风格,也不追随任何武术体系的风格。”所以截拳道的宗旨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对此宗旨,李小龙解释为:当你学习实战时,会学习怎样出拳,怎样运用腰腿的力量配合。但在争斗当中,就需要根据对手来调适你的动作,这样就做到了无限,做到了“不使中华武术落入拳套形式的桎梏中”。因而,截拳道是一种开放性的理论体系:任何技法,只要有用都可以纳入这个体系,故有言云:任何技法都可以是截拳道。

李小龙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世界的第一人,亦是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其电影代表作有《青蜂侠》、《唐山大兄》(1971)、《精武门》(1972)、《猛龙过江》(1972)、《龙争虎斗》(1973)、《死亡游戏》(1973)等,都一直是武术界和影视界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通过一系列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具有新风格与新技法的功夫电影,李小龙把截拳道推向世界。

在世界武坛上,李小龙功夫也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世界认识中国文化、中国武术的窗口。搏击竞技(如MMA综合格斗)和军警格斗术的发展,都与他有密切关系。

除了实际操作外,李小龙也把功夫提升到武道的境界。截拳道是无门无派的,但它又适合任何派别。它没有舞蹈一样美丽的动作,往往动作的开始就是打斗的结束,演的是真功夫。在李小龙的演绎下,中国功夫已形成一种以东方文化为其背景的全球性文化现象。

李小龙所著的《基本中国拳法》以及《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等著作风靡世界。

由于在武术和电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李小龙先后在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美国报刊把他誉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香港报纸赞誉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1999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将李小龙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粤剧名伶群星璀璨

均安民间的曲艺之风,培植了一批蜚声中华梨园、扬名粤剧艺坛的名伶和乐师;倜傥舞台的名人,也进一步引领、带动了民间风潮。在两者的相互推动中,南国红豆在均安镇植根、发芽,吐出迷人的芬芳。

李海泉(1898—1965),原名李满船,1898年出生于均安镇上村,著名粤剧丑生、小生演员,是著名武术家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原本是茶楼职工,因为爱好粤剧,便于工余时间练习粤剧的唱功和做功,并一度在佛山的笑尘寰戏班习艺。

20世纪20年代末,他在新中华班任小生,同班主要演员有靓东全、少新权、肖丽章、白玉堂等,主要演出剧目有《锦毛鼠》、《罗通扫北》、《夜渡芦花》等。20世纪30年代在永寿年剧团任丑生,以擅演反映社会基层人民生活的“烂衫戏”而著称。

他多才多艺,武丑、网巾边、二花面均表演精到,尤以担纲演出《打劫阴司路》、《烟精扫长堤》而闻名剧坛。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李海泉和廖侠怀、半日安、叶弗弱合称“粤剧四大名丑生”,他的表演幽默含蓄,唱腔雄浑质朴,深为粤剧观众所称道,在海外演出时也广受华侨观众的欢迎。

后来他到白玉堂担纲的兴中华剧团任正印丑生,主演名剧《乞米养状元》,轰动香港艺坛。该剧与薛觉先的《花染状元红》、陈锦棠的《状元红》、廖侠怀的《本地状元》,合称“四大状元”戏,传演不衰。

1945年之后,李海泉成为锦添花剧团的台柱之一,担纲演出《三盗九龙杯》、《铜网阵》、《两个烟精扫长堤》等名剧。

李海泉

李海泉曾和永寿年班开戏师爷陈铁军合编新剧《断崖飞絮》,令满座观众齐洒同情之泪。他还与薛觉先合作演出《大闹梅知府》等剧,参加《十年人事几番新》、《七字奇冤》、《红粉军师》、《情蝶灵鹣》、《望夫化石》、《爱妻剑化吴宫春》等剧目的演出。

1958年,李海泉退出舞台,于1965年病逝于香港。

罗家树(1900—1972),原名罗炳生,均安沙浦乡人,著名粤剧乐师。幼年的罗家树,在锣鼓柜演奏中步入了打击乐技艺生涯。12岁拜“大锣远”为师,技艺进一步精练。

学成后,罗家树加入粤剧戏班“棚面”(乐队),先在环球乐班打大锣,后逐步跃升为“掌板”(鼓师),先后在各个粤剧名班与著名演员朱次伯、千里驹、白驹荣、白玉堂等合作多年。

罗家树掌板手法娴熟,打鼓的槌头重,年轻记忆力强,熟记各种牌子曲调。20世纪30年代中,他被薛觉先领衔的“觉先声”剧团聘为掌板。罗家树掌板准确灵活,同演员配合得当,无论文场还是武场,都表现得十分出色,为薛觉先的“薛腔”和薛派名剧增色不少,因而在同行中享有盛誉,人称“打锣树”、“打锣王”、“打锣状元”。

技艺超群的他,却是时时不忘推进粤剧发展的宏图大计。中年以后,罗家树即注意培养青年鼓师,其中经他栽培而成名的有邓细、叶荣昌、陈粲等。

新中国成立后,他到广东省粤剧学校任教。他虽平生收藏的粤剧传统乐曲牌子谱、锣鼓谱甚丰,但并不自秘居奇。当1962年广东粤剧传统艺术调查研究班公开征集资料时,他把所藏稀本无私奉献。该班根据他所提供的资料,整理编印了《思凡》、《和番》、《封相》、《弹词》等多套完整的牌子谱和锣鼓谱,对挖掘整理粤剧传统曲艺贡献颇大。

罗家权(1904-1970),原名罗仕乾,顺德均安镇沙浦人,是著名粤剧乐师罗家树的弟弟,粤剧名伶罗家英的父亲,家中排行第八,行内尊称八叔。罗家权是著名粤剧小武,表演功力深厚,演艺技能全面,唱腔圆润且有力度,尤擅演开面袍甲戏。

早年,罗家权曾经拜上海京剧名角刘奎官为师。20世纪30年代于人寿年班与靓少佳、靓伯次、李自由等合演取材于《封神演义》的连台本戏《龙虎渡姜公》,他在戏里演活了纣王这个角色,因而获得“生纣王”之称。20世纪40年代,他在广州演出《新梅知府》、《鱼肠剑》等剧目。

后来,他与冯镜华、秦小梨、冯少侠等名伶组织大龙凤戏班,并且与秦小梨合演的一出名剧《肉山藏妲己》,多年饮誉省港澳粤剧界,到外埠演出也大受观众欢迎。

除了表演粤剧外,还拍摄《包公夜审郭槐》、《危城鹣鲽》、《风火送慈云》、《火葬生妲己》等粤剧电影。著名剧目有《七气苏秦》、《龙虎渡姜公》等。

罗家宝 出生于1930年,著名粤剧文武生。他自幼生于戏剧世家,父亲罗家树、叔父罗家权、罗家会,均为著名粤剧乐师和粤剧演员。

他12岁便投身陈锦棠的锦添花剧团,以后,又在白玉堂的龙凤剧团、马师曾的胜利剧团和桂名扬领衔的剧团参加演出。从1949年到1953年,他分别到过越南、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参加多个剧团的演出,获得了大量磨炼、创新的机会。

1954年,他回到广州,先后在太阳升、永光明、东方红等剧团,与著名粤剧花旦林小群等合作,又得到粤剧大师薛觉先的悉心教导,凭演一套《柳毅传书》赢得了观众的赞赏,而他独特的唱腔——虾腔,也不胫而走。

罗家宝

虾腔因罗家宝“亚虾”、“虾哥”之名而来。据广东省粤剧院著名剧作家潘邦榛介绍,虾腔的形成,是罗家宝博采了薛觉先、白玉堂、桂名扬等名家之长,又从自己的声音条件出发,扬长避短,多方探索,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独创一格的唱腔,后来得到了京剧大师俞振飞等名师的指点而更臻成熟。

罗家宝声色浑厚甜润,尤其是中低音区域音质厚实,共鸣强烈,高音区域虽非其所长,但他能根据本身声线特点,发展出一套跌宕有致的唱腔。

虾腔以质朴取胜,其简朴对应繁杂,化繁为简的表现方法和手段,使人感受到审美中的朴素与流畅之美。运腔简朴自然,吐字明快,音色甜润,叮板稳实,低音区音质厚实,中低音共鸣堂皇而华采。行腔不事雕饰,不求花哨,酣畅自然,韵味醇厚,于朴素中闪现光华,易于学唱与传唱,所以直到现在仍是最流行的粤剧唱腔流派之一,在粤剧界和粤剧观众中有广泛的影响。

虾腔是粤剧艺术长河中的一种新创造、新成就,深得戏迷的喜爱。如今,只要有粤剧的地方,就有虾腔的身影。

罗家宝旧居饰有精美灰塑(顺德博物馆提供)

在“文化大革命”后,罗家宝再展演艺风采,开拓新的戏路,饰演了《血溅乌纱》中的清官严天民、《袁崇焕》中的主帅袁崇焕、《梦断香销四十年》中的诗人陆游,在粤剧人物长廊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刻的艺术形象。在2002年元旦的粤剧新年盛会上,罗家宝获得了广东省授予的粤剧“突出成就奖”。

叱咤舞台整整一个甲子的罗家宝,在2002年11月成功地举办了“从艺60年粤剧艺术系列活动”,包括巡回演出,推出个人自传录、个人曲集,举办艺术展览和艺术研讨会,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大的反响。

罗家英 原名罗行堂,著名粤剧文武生,出生于粤剧世家,8岁开始接受父亲罗家权的基本功训练,唱功、做功的知识和技能,师承伯父罗家树和叔父罗家会,从艺过程中先后拜粉菊花、吕国铨及刘洵门下,还曾经拜著名京剧武生李万春为师。由于他夙有家学渊源,师出名门,自己又痴迷粤剧,勤学多思,所以学得一身优异的演艺本领,唱作俱佳,可演正剧悲剧,又擅演谐趣喜剧,既会粤剧正统表演,又勇于进行粤剧的创新实验,近年更在舞台、银幕、荧屏三方天地展现其演艺之所长。

均安女篮显风姿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均安,曾以盛产蚕丝闻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支卓尔不凡的农民女子篮球队,犹如凤凰涅槃,一飞冲天,名震海内外,成为民间体育运动事业的一大亮点。

1976年11月,在均安星槎的乡村小学中,一个名叫何信夫的民办教师,带领着十个读初中的小姑娘,光着脚,蹦跳于篮球场上。姑娘们虽稚嫩生涩,却跑得快、反应灵。

均安女子篮球队便是在星槎小学初中女子篮球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各村女青年加入,渐成气候。

在建队初期,女篮平均身高是1.68米,最高1.74米,最矮1.60米。但身高的劣势并无碍女篮出色的表现,在区、县、省的篮球竞技场上,均安女篮频频折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被媒体誉为具有轰动性的消息。

耀眼的胜利光芒,肆意赛场、朴实无华女篮选手,让当时的均安公社看到了其中蕴含着顺德体育发展的雄厚力量。

于是,他们竭力保留了这支农村体育的骨干队伍,并将中学毕业后的女篮队员安排到均安蚕种站工作,实行军事化管理,利用工余时间进行严格的训练。

在教练何信夫的带领下,队员集中在蚕种场劳动和训练,每天除八小时的生产劳动外,还利用早晚时间训练三个小时以上。

其时的训练设施相当简陋,只有两个球架、两根40斤重的铁棒、一个50斤的秤铊和20多块红砖。

三千米或五千米跑,是早训练的必修课。用粗铁棍和大秤铊练脚力,练腰肌,练臂力。在漆黑的球场上练运球,把排球的鱼跃救球改良为篮球的鱼跃断球。为了提高投篮命中率,队员们手拿砖头练臂力和手力。

经过异常刻苦的训练,女篮队员们个个身怀运球突破、钩手投篮、妙手助攻、鱼跃断球、中远距离投篮的娴熟技术。顺德的一般女子队已不是均安女篮的对手了,她们就约男子队比赛。一次,均安镇里举行篮球锦标赛,只有十五支男队报名,姑娘们却要求参加。经过一番争夺,十五支由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组成的队,却全败在姑娘们手里。

身高是“顺德之凤”的硬伤。山不转水转。均安女篮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形成了“快、灵、准”的风格。她们虽然个子不高,但是体力好,速度快,拼劲足,有像男子队一样的风格和技术,队有特点,人有特长。全队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球性较熟,基本功扎实。

在这些基础上,女篮发展了“以攻为主,以守为攻,全场紧逼,外投内切”的独特打法,最终得以称誉赛场。

女篮的成绩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海内外乡亲的支持。1986年,蚕种站解体,球队转到镇办企业磁电集团公司,挂名为顺德均安磁电女篮。1996年至今,爱得乐集团公司出资支持女篮,球队又更名为广东顺德均安爱得乐女篮。

建队三十三年来,均安女篮不断壮大和成熟。均安女篮现共有正式队员12名,平均年龄21岁,平均身高1.80米,另有少年后备队员12名。当年那支质朴无畏的篮球队,已实现了向正规化的跨越。目前均安女篮已进驻丰收体育场,近年体育场又进行了现代化修缮。教练按照科学的方法对队员们施予教导,不仅在体育场内利用上午5:45—8:00、下午17:30—19:30的两个时间段开展体能素质、基本球技和战术的分级训练外,还让女篮经常在镇内和到周边地区巡回作赛,在比赛中积累经验和提高水平。

严谨而有针对性的操训,锻造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农民女子篮球队。难能可贵的是,女篮队员秉承了农村姑娘特有的淳朴品性,在赛场上始终表现出胜不骄、败不馁、不欺敌、服从裁判、尊重观众的高尚作风,从而赢得了赛事主办单位、裁判、对手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均安女篮至今共夺得全国性赛事冠军28个、国际性赛事冠军5个。

从1981年至1984年,均安女篮连获三届广东省女子农民篮球赛冠军、两届佛山地区女子篮球赛冠军,锋芒乍露。在1984年全国首届“丰收杯”农民篮球大赛中,均安农民女子篮球队以十四战全胜的成绩,夺得预赛和决赛的第一名,大胜亚军辽宁队22分,大胜季军江苏队50分。这在当时是一则引人注目的新闻。均安女篮于是声名鹊起,誉满全国。

均安女篮的佳绩让人慨叹:1985年获全国首届“工农友谊杯”亚军;1986年获全国第二届“丰收杯”冠军;1987年获全国第一届“农村致富杯”冠军;1989年获全国农民邀请赛冠军;1990年获“北部湾杯”精英邀请赛冠军;1991年获国际珍珠节邀请赛冠军;1992年获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冠军;1994年获世界华人运动会冠军;1995年获省港澳“顺联杯”邀请赛冠军;1996年获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冠军;1997年、1998年、1999年连获三届全国大企业赛冠军;2000年获第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冠军;2001年获全国大企业赛冠军,同年女篮二线队获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冠军;2002年获全国大企业赛冠军;2004年获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冠军和全国大企业赛冠军;2008年获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冠军,并代表国家出访澳大利亚参加女篮邀请赛也夺得冠军。

叱咤赛场的均安女篮(均安镇宣教文卫办提供)

队员们洒下的汗水和取得的成绩,为球队换得了“蚕乡女篮”和“南国金凤凰”的美誉,均安女篮亦成为我国农民体育的一面旗帜,受到体育界和广大群众的衷心爱戴。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农民报、中国妇女报、广东电视台、香港亚洲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农民报》、《中国妇女报》等媒体,先后对均安女篮进行过跟踪报道。1983年,均安女篮获得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1992年,均安女篮被中国农民体协授予“思想技术双优运动队”称号;2001年,女篮入选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中华之最”中的“农民女篮体育之最”。

此外,均安女篮还先后出访过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荷兰、比利时、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并战胜过新、马、泰等国的国家女子篮球队,将体育名声和运动友谊播向海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