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系秦腔终不悔

情系秦腔终不悔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振民同志家庭贫穷,幼时仅上初小半年,因生活困难,衣食无着,即便辍学。走上领导岗位后,王振民同志处处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为兴平剧团和秦腔艺术事业含辛茹苦,竭力尽职,1960年被评为陕西省文教系统先进个人,参加了省文教系统“群英会”。在拨乱反正、落实各项政策中,王振民同志又恢复了领导职务,更使他焕发了艺术青春。王振民同志退休以后,仍然关心秦腔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关心剧团的命运和前途。

情系秦腔终不悔——记王振民同志艺术生涯50年

王振民,幼名绪绪,又名王友华,1933年8月15日生,陕西长安县郭北村人。中共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省劳动模范,先后任兴平县人民剧团队长、股长、团长、党支部书记及顾问等职。

王振民同志家庭贫穷,幼时仅上初小半年,因生活困难,衣食无着,即便辍学。1945年,年仅13岁的王振民。为了糊口,便辞亲离乡,随本村戏曲艺人高孝贤,徒步至甘肃灵台县邵寨镇“三友社”戏班学艺。由于他生性温和,长相英俊,嗓音甜润,且具备了扮演旦角的先天条件,遂决定学习旦角,从此便和秦腔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奠定了他一生从事秦腔艺术的基础。在学习期间,他早起晚睡,勤学苦练。加上天赋聪睿,悟性较高,所以进步很快。又能尊敬师长,悉心侍候,也深得老师们的喜爱。通过三个多月的刻苦学习,他便登台演出,而且一演就红,扮演了《五典坡》前后本中的王宝钏、黛战女;《回荆州》中的孙尚香,《打金枝》中的金枝女等重要角色。由于他勤奋好学,演戏认真,唱腔优美,表情细腻传神,一时名声大噪,常常掌声雷动,深受观众称赞和社长器重,很快在该社旦角行当主挑大梁,成为一名有前途、有影响的秦剧新秀。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当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加上“三友社”的内部矛盾重重,已无法支撑,只得解散戏班,各奔东西。这一重大变故,对年仅16岁的王振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因为刚刚得到的仅能糊口的饭碗被打碎了,曾经暗下决心当一名杰出的演员的理想似乎也成泡影。于是,他只好流浪江湖,先后辗转于户县、岐山、凤翔、灵台等地,忍饥挨饿,搭班演戏,备受艰辛,有如乞丐一般。而且二次返回灵台县,在一皮影班社唱戏半年之久。正当他前途茫茫、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声春雷,全国解放。从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业待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戏剧艺术事业,各地方剧团相继成立。经人引荐,王振民来到兴平,参加了兴平新民剧团。1954年3月,县政府对该团进行整顿后正式接收,更名“兴平县人民剧团”。从此,王振民才真正走上了戏曲艺术的道路。

解放初期,剧团女演员较少,他依然扮演旦角。但是,随着现代剧的兴起和发展,作为一个男性,扮演古典戏中的旦角尚能胜任,但要扮演现代戏中的女性就有很大难度。行话说,三唱不如一像。面对现实,他非常矛盾,思想压力很大。是改换行当,还是大胆尝试,两者必取其一。经过反复思考,他毅然决然地选取了后者,为了能够扮演好现代剧中的女角,他就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女同志的说话、走路、神态和声腔,掌握女性的体形特点,学习模仿、研究、分析女性生活,然后通过艺术实践,在努力做到形似的基础上,逐步向神似奋斗。由于他刻苦努力,锲而不舍,很快娴熟了既艺术化又生活化的舞台动作,增强了艺术底蕴,便大胆扮演了现代剧中的女角。他先后成功地扮演了《罗汉钱》中的燕燕,《二巧离婚》中的妇联主任,《白毛女》中的二婶等角色。因他能够比较准确把握人物心态,塑造艺术典型,刻画人物性格,所以表演得投入自然,惟妙惟肖,令观众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剧团女演员的增多,王振民同志本人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嗓音的变化,这才改换行当,扮演生角。好在他功底扎实,艺术修养较高,舞台经验丰富,改换行当后,亦能演出自若,得心应手。他先后扮演了《激友》中的张义、《长坂坡》中的赵云等。1955年入党,是年又担任了剧团业务股长。由于演出需要,他开始全面发展,生旦净末丑,行行都演,而且演啥像啥,戏路越来越宽。在此期间,他扮演过《焦裕禄》中的焦裕禄,《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剑波,《喂马人》中的芒种,《艳阳天》中的长春,《两颗铃》、《三零二案件》中的侦察科长,《李双双》中的孙喜旺,《白毛女》中的黄世仁,《江姐》中的沈养斋,《沙家浜》中的刁德一等等。通过长期的舞台实践,不断提高了他的艺术水平和文化素质,1960年担任剧团副指导员,61年任团长。走上领导岗位后,王振民同志处处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为兴平剧团和秦腔艺术事业含辛茹苦,竭力尽职,1960年被评为陕西省文教系统先进个人,参加了省文教系统“群英会”。1962年荣获省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工作者”称号。

多年来,由于剧团无正式编剧,他又决心学习戏剧创作,先后移植、改编、创作大型剧本10多部,如与李菊梅以电影剧本改编的《母亲》,与田艺勇、查俊卿改编的现代剧《槐树庄》,与徐扬、杨新德根据小说改编的《粮食采购队》,与何志伟创作的现代剧《魏野畴》、移植的古典剧《王昭君》,独自改编的儿童眉户剧《刘文学》,并参与了小戏《十三姐妹闯三关》的创作,特别是和冯萌献创作的大型现代剧《三巴掌》,先后由兴平剧团、咸阳市豫剧团演出,获咸阳市剧本创作特别奖和三等奖,剧本《魏野畴》在《咸阳剧影集稿》上发表。通过剧本创作,王振民同志不仅提高了艺术修养,成为戏剧界的多面手,也为繁荣兴平市的戏曲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文革”期间,王振民同志和其他“走资派”一样,也受到了无情的批斗和迫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古典剧,文艺界又充满了盎然生机,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在拨乱反正、落实各项政策中,王振民同志又恢复了领导职务,更使他焕发了艺术青春。他结合剧团实际和演出量大的特点,提出了“一团分两队”的改革方案,经支部研究后实施。同时,由于古典剧衣箱道具在“文革”中被毁坏殆尽,他又提出了“自力更生,多排戏,排好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艺术新秀,振兴兴平剧团”的口号,得到了领导和全体演职人员的支持。仅两年时间就恢复和排导了数十本传统剧目,收入成倍增加,不少新秀也崭露头角,演出质量空前提高,并更新了全部衣箱道具。其中《小刀会》连续上演百余场,观众场场爆满。《窦娥冤》、《辕门斩子》被省电视台录像,省电台多次录音,影响很大,使兴平剧团名扬三秦,誉满西北。1982年,省人民政府又为王振民同志颁发了“陕西省劳动模范纪念证书”,后任剧团党支部书记。因年事关系,1993年退居二线,任剧团顾问,1995年退休。

王振民同志退休以后,仍然关心秦腔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关心剧团的命运和前途。他以一名老戏曲艺术家的深厚感情和迫切心情,祝愿着源远流长的秦腔艺术再度振兴,久盛不衰。

(原载《兴平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