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将手下无弱兵

强将手下无弱兵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王义书记虽然也是陇南交警的顶头上司,但是,他不直接管交警。第二次是13日凌晨3时左右,王书记视察灾情到了文县临江,遇上了5·12地震次生特大交通事故,一面包车被山上落下的巨石击中,造成9人死亡、17人受伤。这让我们想起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的俗语。恢复重建、路桥先行。

第三章 强将手下无弱兵

地震无情,交警有爱。余震还在继续,我们的采访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转眼之间,我们“1号交警”采访组一行重返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在陇南交警支队宣传科王笃忠科长的陪同下,采访地震灾区的英雄交警已经33天了。我们走了文县、康县、成县、武都等五个县区的交警大队和碧口镇、王坝等16个中队,100多位交警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返回武都后,我们在中共陇南市委的危楼里采访了市委书记王义。也许朋友们会认为我这样做,有些不太合适。因为,王义书记虽然也是陇南交警的顶头上司,但是,他不直接管交警。走东的不走西,劁猫儿的不骟猪,你们采访人家市委书记干什么呢?原来呀,我们在采访最基层交警时,他们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这位雷厉风行、亲民爱民的好书记。尤其是5·12地震发生后,交警在许多重要的场合里都遇到了王义书记。第一次是地震当天下午4点到晚上9点多钟,地震造成武都米仓山大面积垮塌,公路被山体掩埋,刚从康县平洛吊子裕冒着生命危险赶往武都安排抗震救灾工作的市委王义书记见状,就地现场办公。

之后,见陇南交警支队的政委张存良,带着交警大队的同志在第一时间里赶到米仓山疏导交通、帮助清理塌方,王义书记非常高兴。他冒着山上随时可能滚下落石的危险,亲自现场指挥,道路很快便被打通了。大家知道王义书记的时间很紧,就纷纷提出让市委书记的车子先走,王书记坚持和交警一起疏导交通,把方便留给群众(地震发生后滞留在这里的有200多辆车),把危险留给了自己(他是最后一个走的)。这就是一个市委书记在关键时刻的出色表现。

第二次是13日凌晨3时左右,王书记视察灾情到了文县临江,遇上了5·12地震次生特大交通事故,一面包车被山上落下的巨石击中,造成9人死亡、17人受伤。王书记对前来处理事故的交警给予了很高评价,并看望和慰问了死难人员的家属……

在疏导交通、开道、帮助清理路面的现场,王义书记曾拍着在短时间内找来挖掘机、及时开通道路的康县交警大队望关中队中队长王晓波的肩说:“这是一个好交警”;他曾握着冒着生命危险开道的文县交警大队大队长张国智的手说:“交警太辛苦了,谢谢你们!”……

在王义书记的危楼办公室里,我们采访了这位交警心目中顶天立地的市委书记。

在这之前,市委秘书长告诉我,“昨天,书记在康县召集九县的县委书记开会,安排灾后重建工作。返回武都,已经是夜里1点多钟了。”市委组织部靳部长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5月15日下午3点钟,王书记接到了天水家里的电话,86岁高龄的老母亲突发急病需要手术,风险非常大,妻子希望王书记回去一趟。说实话,这里至天水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车程。王书记是个孝子,他偷偷地擦去了眼泪,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

这让我想起了人民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母亲》这本书,它的作者就是王义书记。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被作者对大山深处母亲的感动所感染。由此,我能知道母亲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可是,为了工作,为了陇南人民,他只能选择先忠后孝了。

王义书记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我多次在堵塞的道路现场见到过交警,他们一方面疏导交通,一方面帮助清理路面,在保证畅通方面,他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中,陇南交警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陇南交警的政治素质和协作精神。实践证明,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市委书记对陇南交警能有这样高的评价,我们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他们确实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这让我们想起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的俗语。有这样的市委书记,一定会有像书记一样的下属。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张耀科这样的支队长和张存良这样的好政委,就一定能带出不同寻常的队伍来!

我们最后采访的就是甘肃省陇南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和政委,支队长叫张耀科,政委叫张存良。两人都姓张,又是一个单位的一、二把手,所以,人们都称他们为“二张”。记得刚到陇南市武都区时,我们就直接到了他们的办公室。他俩马上就要到交警支队对口帮扶的碧口镇玉垒乡玉垒坪去了,听说我们来了,还是早早等到了危楼办公室里。魁梧高大、刚劲有力的张耀科虽然近60岁了,但仍然乐观向上,充满英雄豪情。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张存良40多岁了,看上去年轻有为、干劲十足。他们说的话不同,但意思相同:交警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我们在职一天,就要尽职尽责一天。哪天我们要退休了,也仍然要把交警工作做下去。因为,我们已经爱上了这个事业!

他们可真是一对好搭档,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就像包玉垒坪村一样,他们对交警工作以外的有关老百姓的事情也是非常的上心。他俩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平时吊在我们嘴上的一句话。可是地震之后群众的事就不仅是大事了,而是天大的事!

他们沉痛地对我们说,玉垒坪地震后的景象太惨了,房屋全倒塌了,连猪圈都塌了……他们一到现场,首先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转达给了每一个受灾的村民。让村民们知道,他们虽然受灾了,但是,党和政府始终牵挂着他们,全市人民一直关注着他们,他们一定能够渡过难关。他们的一席话,让本来绝望的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增强了他们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开过会以后,交警支队给村里的穷苦户给予了必要的帮扶,并出资为村民们修建了厕所等公共设施,既保证了村民的身体健康,也改善了村子的环境。紧接着,他们给村上学校争取了六顶帐篷,让失去校园、没有学上的孩子们重新走进了课堂,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帐篷学校。

为了不给乡亲们带来一点麻烦,不论是支队长、政委,还是工作组的其他成员,都一律自带帐篷、干粮和一切用品……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乡亲们的高度赞扬,并亲切地称他们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

支队长和政委见村民们不但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而且还增强了重建家园的决心,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恢复重建、路桥先行。首先,他们针对村上没有柏油路、土路难行的实际,从市里争取了80多万元资金,在原来坑坑洼洼农机路的基础上,为村子修了第一条柏油路。其次,他们发现通往村子的大桥已经是危桥了,就又不辞辛苦地跑县里,跑财政,又为村民们争取了30万元的建桥资金。村民徐大爷说:这里祖祖辈辈都没有柏油路,现在村上来了“两个张”,这柏油路马上就要修好了。还是共产党好,政府好啊!

这天晚上,我们没有让交警支队王笃忠科长陪同,而是随意到交警家属及群众当中走访。说实话,张耀科、张存良在领导、群众眼里有着很好的形象,那么,他们在干警及其家属的心目中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高红英说:支队长和政委对我们交警家属非常关心。5·12地震发生后,我丈夫远在文县交警大队工作,因为工作忙,顾不上回家。我是家里的老大,老父亲又在生病,我顾上顾不了下,忙外忙不了里,家里别说是帐篷了,连个塑料篷子都没有人搭。正发愁时,支队长和政委派的人来了,他们不但带来了一顶漂亮的帐篷,而且还帮助我装好了帐篷。那一刹那,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支队派来安装帐篷的同志说,张支队长、张政委说了,你们有什么问题直接给支队说,支队帮你们解决,千万别拉丈夫的后腿……

交警家属小刘说:“陈主编,还有一件事。支队一位老同志的父亲去世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找张支队长和政委。两位领导一听,二话没说就安排办公室的同志调了一台支队最好的越野车,还让把油也加满。这位老同志感动地说,支队这么关怀他们,他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工作!”

退休交警老张说:交警总队给队上拉来了200顶帐篷,支队长、政委首先想到的是我们退休老同志,还有遗属及其在武都以外工作的交警家属。另外,机关40岁以上的民警可以在机关院内就近搭建帐篷,40岁以下的民警分别在车管所、监测站院内搭建帐篷。支队领导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的孩子凭什么不好好工作?而支队长和政委他们自己呢,用彩条布在外边搭建了个简易篷子。他们这样,我们这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支队宣传科王笃忠科长说:支队长、政委要求我们不准到办公楼里去,因为余震不断,上去很危险。可是,他们俩天天在上边工作。一天,我上楼去取材料,被他们发现了,这时正好有余震,他们严厉地问我,这么危险,谁让你上来的?我反问他们,你们怎么不下去?这地震难道长着眼睛,还能躲着你们吗?他们愣了一下,说:你先下去,我们马上下来!这到今天了,他们还没有下来……

…………

张耀科1971年参军,先后担任过排长、副连长、军需参谋等职务。1992年转业到陇南地区公安处,先后担任过治安科长、户政科长、办公室主任,1995年升任公安处纪委书记。

张存良1979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刑警队副大队长和大队长、交警支队副支队长,2003年6月因为工作突出,被提拔为交警支队政委至今。

无论是在部队、地方,还是在公安部门,他们的工作总是认认真真,尽职尽责,从没有星期天更没有节假日。他们的这种工作作风,跟现任陇南市委王义书记几乎是一模一样。他们对我们说:我们都一个40多岁、一个50多岁了,还这么努力的工作,除了自己的工作作风外,市委书记王义是我们的好榜样。他的责任心超人,他的记忆力超人,他的精力超人,他的毅力超人,他的工作作风超人……有这样的好领导,我们下面干工作的人信心就大。这是几个相互欣赏的人,也是我在陇南采访期间,遇到的几个奇人。我想,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有这样的工作作风,每一个领导都让下级欣赏、学习,我们的事业就好办多了。

1000多年前,大诗人李白入川,跋涉在羊肠小道之上,仰望崇山峻岭,喟然长叹:“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往事过去已经千年了,如今的蜀道已经不能和古代的蜀道同日而语了。但是,驾车到陇南,没有一个驾驶员不说这样的话:“陇南的路,太难走了!”我有幸自己驾驶着车子,体验了一回“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惊险经历。

陇南的山路难走,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到了冬天,这山路上要是结上了冰,那就更难走了。我们的交警在这样的天气里,会冒着大雪在严冬工作,在冰天雪地里严防死守,他们在道路上洒工业盐、铺防滑沙,必要时还要开道护送车队过大山……这是“二张”出任陇南市交警支队支队长、政委之后的重要的举措之一。

2003年的冬天,是个最令人难忘的季节。那一年的冬天,可谓冰天雪地,万里飘雪……陇之南,果然难在行路难,确实是“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啊!在陇南的武都、文县和康县,这里山大沟深,这里坡陡弯急,这里山路十八弯,一弯过了又一弯。在这三个县里,每到冬天时,司机开车行路是最难熬的时刻。在这些地区,最难走的路,要算是文县高楼山了。

“高呀高楼山,山头连着天。”高楼山顶,云遮雾罩,似人间,又像在天上。高楼山除了十二道拐之外,还有一个比一个高的弯道。一旦下雪,这座山就会被死死地封住,车辆上不得上,下不得下。2003年的冬天,这座大山几乎每天都是冰天雪地的,熟悉的车都白天过,外来的车辆就没有这个经验了,一旦上山调不过车头,或因为其他原因坏在半路,将会寸步难行。针对这一情况,陇南市交警支队做出决定,在遇到外地车辆闯入禁区时,交警第一时间必须去为他们开道,保证车辆顺利通行。

一天,一辆挂着青A牌子的加长重型货车,行到了高楼山下,本来很长的车身在一般正规的公路上行走都显得很吃力,何况车本来就超载了,拉得又重,又行走在了陌生的山路上,不是小山,而是大山,是盖了一床厚厚的雪被子的大山,让人望而生畏。司机老刘是走过四面八方,有经验的很老到的老司机。他看了上山的路面之后,还是决定要过高楼山,然后到文县休息。他一脚油门,车就像甲壳虫一样缓缓地动了起来。令老刘没有想到的是,这高楼山比高楼还高,转过了一个弯道又一个弯道,不知走了多少弯道,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还是没走到山顶,而且越是往上走,山上的雪越厚。真是山高路滑呀,车行到山顶时,再也不敢走了,便找了个转弯的地方停了下来。这个时候,高楼山顶的气温在不断地下降,已经到了滴水成冰的时刻,他知道车的油箱已经冻住了,眼看着就要困在山上了。就在老刘心急如焚的时候,突然前方驶来了一辆警车。老刘想,这下完了,肯定又要查车罚钱了,他的货车谁一看都知道是严重超载了。

警车走到货车跟前,停了下来。从警车上下来了一位中等身材、40多岁的交警,他问老刘:“师傅,是不是不敢走了?我老远就知道你是外地来的,这山可大着呢。你就不该冒险上山,等着,我们你下山。”司机老刘马上意识到交警不是来罚款的,而是来帮他的,心上豁然一亮,便大声回答了一声。可是,他车上的防滑链有两处坏了,根本就不能用了。所以,老刘的情绪又低落下来了。40多岁的交警知道这些后对他说:来,我车上正好有一副防滑链,你把它装上……跟上我的车,保持好距离,我们一定会顺利下去的。说完后,这位交警又让司机去给老刘帮忙。

老刘问交警:“您贵姓啊?”“免贵,我姓张,就叫我老张吧。”“看样子,你是个当官的吧?”老张没有直接回答老刘的话:“快装吧!”老刘从司机那里知道了老张的身份后,吓了一跳:“什么?他是交警支队的政委?”司机马上打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小声点,别让政委听见了!”

装好防滑链后,老刘又点着了喷火器,他烧了一阵已经冻死的油管后,好不容易才发着了车。老刘小心翼翼地开着车跟在了警车的后面,沿着弯曲的高楼山慢慢地向下行,两个小时过去了,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弯道,老刘的车顺利到达了文县县城。看着张存良政委警车上结的厚厚的一层冰,老刘跑过来握住张政委的手激动地说:“张政委,我开了半辈子的车,碰到交警罚款是常有的事。但是,交警给我们开道,还是头一回,你们陇南的交警,真是太好了!”

张政委说:“别说是碰上了我,就是碰上其他交警,他们也会帮助你的……哎,你怎么知道我姓张?”老刘一听露了馅,急忙说:“下山时我见那些往路上撒工业盐的交警给你敬礼,就知道你是一个当官的。你下车和他们说话,我听他们叫你张政委,就记住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张政委告诉他:“以后可不敢超载冒险了!”老刘感激地对张政委说:“您放心吧,我一定不敢再超载了!”……

老刘于是很奇怪,他过去也常常来陇南,那时候的交警,不是罚款就是扣车的。现在的陇南交警,怎么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呢?这天晚上,老刘在文县的旅馆里,把他的疑惑说给了他的同行。同行们告诉他:“那都是老皇历了……”

第二天,老刘带着甜美的笑容离开了文县……

2003年,组织任命交通管理的行家里手张存良为陇南交警支队的政委,和张耀科正式搭起了班子。果然是“二张”相遇,如虎添翼啊!由此,他们团结一心,在陇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这时候,摆在“二张”面前的情况是,国道212虽然称其为“国道”,但是,路况非常糟糕。其余各县的公路虽然是二级公路或三级公路。但是,跟乡村道路没什么两样。有些道路甚至连村道都不如,公路边不是山就是水库。交通状况十分复杂是一个方面,他们还面临着交警队伍形象上的压力。从2001年的8·23特大交通事故以后,只要发生3人以上的事故,就要追究交警的责任,追查责任人。张耀科觉得压力很大,他说他是外行,一不熟悉情况,二不熟悉业务,好多工作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政委张存良告诉他:“不发生事故是相对的,发生事故是绝对的。8·23交通事故的影响的确很糟糕。但是,我们一点一滴地、脚踏实地地、认真去做,我们一定会赢得老百姓对我们的重新认识。”张耀科很赞同政委的意见,他说要想改变交警形象,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首先在源头上堵,解决长期以来交警支队存在的问题。针对陇南特殊的恶劣交通环境,他们采取了土洋结合的办法,主要目的就是保畅通、少死亡,这已经成了他们工作的目标了。其次是对车辆入户的严格审查和认真管理,客车超载3人不是罚款,而是一定要依据交通法规进行拘留。一旦发现农用车载人,没有二话,必须拘留……在那段时间里,全市农用车载人一共拘留了270人……

就这样严格的管理,也不乏有一些漏网之鱼。2004年,武都区洛塘发生了一起农用车事故。一个张姓农民从四川省广元接回了一个电动三轮车,没有入户,没有挂牌子,连村上的人都不知道。因为,他买回来就锁在了自己家的仓库里。第三天,他载着三个人去亲戚家,结果翻车了,死了三个人。为这件事,当时就对分管秩序的武都交警大队副队长给了警告处分。

这次事故后,陇南马上在全市实行了交通管理“四长”责任制,即副市长分管,县长、乡镇长、村长层层落实责任。通过四年的努力,终于使交通安全隐患降到了最低程度。

“二张”上任后,在支队、大队的硬件建设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新建了礼县、康县、西和、武都等交警大队的办公楼。宕昌大队、文县大队和支队下属的五个中队办公楼,正在建设中。支队的单面办公楼修建以后,两当县交警大队的办公楼也在整体扩建之中。为了提高交警支队的战斗力,在支队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四处筹资300多万元,一次性给各大队购买了价值30万的警用车7辆……

经过多年的整治、科学的管理,2001至2008年的八年内,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和全体陇南交警的共同努力下,陇南交警支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七年前的全省倒数第一变成了名列前三。

陇南市全体交警在“二张”的带领下,正在“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的鼓舞下,以昂扬的斗志构建和谐陇南、文化陇南,在富庶陇南的大道上大踏步地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