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湖和戴九灵流寓

秦湖和戴九灵流寓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之,号九灵山人。近日,我邀了一位原秦堰桥村的老书记杨振华同志一起去实地考察了戴良携家避地的秦川——秦湖及他的流寓。此亭右有一堰,因湖而筑,名呼秦堰。清咸丰间改建为桥,称秦堰桥。近十年间,又将桥改建为公路大桥,亦称为秦堰大桥。意思是说这九百亩头就是当时的秦湖。传说是戴良的流寓遗址。

秦湖和戴九灵流寓

一场暴风雨过后,一个偶然的原因,我和原黄湖农场的李承刚先生走到了一起,便住在了昔日秦湖边上的秦堰桥凉亭。这个六百多年前元中书省儒学提举,元明之际文学家戴九灵曾隐居之地。面对九百亩秦川,后有法雨庵净地,前有秦堰桥通往余姚城和浒山城之官道,包括陆道和水道。陆道行人如织,水道舟船如梭。还见那躬背拉纤的纤夫背着纤板从桥下的纤道上穿过。

那时我们晴日里和“西江沿”的老乡们一起在田间劳动,晚间睡在两条竹马搁一张竹榻的床上,叙说那久违的心酸往事。两人用一只破缸灶,互相轮流做炊,炊烟总是迟迟地冉冉升起,吃着香喷喷的饭菜,还自得其乐。下雨天,面对横河之水自来自回、自涨自退。自古道:“黄河之水天上来,横河之水东复西。”航快上的掌舵人,披蓑躬身。坐在船舱里的人们悠然自得地听着那唱曲儿的人唱悠扬的戏曲。对岸是一片碧绿的秦川,远望青翠重叠的四明山余脉——五美山。我们无心欣赏这美好河山,大自然本色的美。却翻看那些莫名其妙的古书,领略元末明初戴良在秦湖隐居时的心情。查:戴良,字叔能,世居金华浦江的马剑九灵山下。因之,号九灵山人。曾学医,后学经史、古文,又学诗于余阙,都能把长处学到手。元至元三年(1377)起,为学泉书院山长。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在金华兴郡学,聘为学正,与宋濂、叶仪等一同教授诸生。后逸去。二十一年(1361),元顺帝任他为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当时明军已暂定浙东,乃避居吴地,依张士诚。见其不能成事,便泛海至胶州,拟往投元将扩廓。因道阻,居昌乐。洪武六年(1373)南归,改名换姓,隐居四明山余脉五美山麓之秦湖畔。常和故元耆儒遗老宴集为乐,酒酣赋诗,击节歌咏。所作诗文多为怀念故元,悲凉感慨,寓抑塞之音,在余姚、慈溪也写下了不少诗文。至洪武十五年(1382),被明太祖朱元璋召至京师,委他官职,他以年老多病而拒绝。为此忤旨,于次年四月暴卒。人称其诗文叙事有法,议论有源、典实严重、缜密明洁。他兼精书画鉴赏,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曾写有《秦湖隐居》诗:“西湖风光不及前,携家避地到秦川。云山每忆严公钓,月夜时回贺老船。门巷边衢尘似海,楼台近水影浮天。旁人若问心中事,洗濯除非是酒泉。”(《余姚历代风物诗选》注:“秦湖在石堰[今慈溪市]是戴九灵流寓”)

近日,我邀了一位原秦堰桥村的老书记杨振华同志一起去实地考察了戴良携家避地的秦川——秦湖及他的流寓。由于年代久远,沧海桑田的变迁,现已分辨不清了。只能根据现存的蛛丝马迹,从我和李承刚一起长达两年住在秦堰桥凉亭的观察。此亭右有一堰,因湖而筑,名呼秦堰。清咸丰间改建为桥,称秦堰桥。近十年间,又将桥改建为公路大桥,亦称为秦堰大桥。我们过大桥,面对四明山余脉五美山北麓的一马平川寻找秦湖踪迹。忽有一老者在我身边掠过,他指着五美山北、湖塘下村西、湖西门村东的一片土地说:“这不就是九百亩头吗?”意思是说这九百亩头就是当时的秦湖。那么戴良的流寓会是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站在秦湖的一马平川上。看阡陌一片葱绿,大地回春,春意盎然,一望无际。间或有几个蔬菜大棚,覆盖的尼龙薄膜闪射着道道白光,很耀眼。在秦堰村之东有一个自然村,十数户人家,村名叫“老新屋”。传说是戴良的流寓遗址。从近几年整理河道时见到的沉陷的堰基及其大石块,经过鉴定为宋时所建是不会错的。

除了戴良,邵平孙也曾在秦湖隐居过,明代宋僖曾有《邵氏秦湖隐居》诗:“秦湖隐居邵平孙,旧日生涯不复论。垂钓花间亲白鸟,种瓜海上自青门。还知教子书千卷,不愿封侯酒一樽。莼菜鲈鱼秋更好,扁舟何处觅桃源。”戴良因元亡,又忤朱元璋之旨而避难秦湖,在他的许多诗文里都能见到他对元朝的歌颂与怀念,也保持了一些中医传记资料。正如清邵晋涵《姚江棹歌》云:“沧江剩水一湾通,千里残山夕照中。记得九灵挥泪后,汀州杨柳露蒙蒙。”

我和李承刚两人有同样的遭遇,却有幸在戴良和邵平孙隐居过的地方,生活了将近两个年头。我们的复杂心情也相通,在他们的诗文里可以隐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