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介布衣平无奇

一介布衣平无奇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胡老说,这是他出的第13本集子。我发现,胡老书中类似这样鲜为人知的典故,占了很大的篇幅,详尽的史料,缜密的描述,给人以知识。胡老先生的记忆力令人佩服。胡老先生做学问一向特别认真。我想,其实人的一生,不在于官大官小,也不在于钱多钱少,而是在于活得是否有意义,胡老先生的这种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实在令人敬崇!

序 一介布衣平无奇 淡泊名利喜笔耕

◎胡仲光

真不敢相信,胡老先生又一部书稿“杀青”了。听胡老说,这是他出的第13本集子。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怎么有那么旺盛的精力,有那么多的话可说?这部书稿又写了些什么呢?

说实话,刚拿到这厚厚的、沉甸甸的稿子时,脑子里有点犯晕。但一页页、一篇篇看下来,慢慢被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的文章吸引了,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和耐人寻味的故事,仿佛把我拉回到过去,拉回到儿时。

他叙说的地方我都很熟悉,因为我也是横河人,但他所说的故事有的对我来说却很陌生,好多是第一次听说。所以看了稿子之后,脑子里似乎多了许多东西。

他的家乡乌山,离我家只有三四千米之遥。小时候,我跟着母亲去舅舅家(浒山应莫陈)经常路过那里,我们每一次沿着“浒山江”走到乌山脚下总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不是急于赶路,母亲也会带着我去乌山那长长窄窄的横街上逛上一圈,因此印象非常深刻。

乌山不是很大。但我并不知道,这里在汉代时还是一个小岛,而且还是海上的一条航道。我发现,胡老书中类似这样鲜为人知的典故,占了很大的篇幅,详尽的史料,缜密的描述,给人以知识。但他的叙述并不死板,穿插了许多他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如横河老街、七星桥、乌山“翁郎桥”、航船、堰闸、龙舟、庙会等等,朴实的笔触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娓娓地诉说着一个个旧时的故事,让人回味。

我家的村口,有一条从余姚流来的河,这就是颇有名气的横河。那时,天天有“船头画上眼睛、涂上大红颜色的‘红头百官船’”在河上经过,“在棉花收购的旺季里,我们站在家门口,可以远望弯弯曲曲的东大河上,白帆点点,犹如迎神的大旗,曲折盘旋在江畔,很好看,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当然,现在快捷的交通工具取代了慢悠悠的“航船”,河上“白帆点点”也早已不见踪影,但在胡老的书中,却让我再一次闻到了浓浓的乡土味。

“要将钢缆套在船后艄,用人力在坝上的南北两个绞盘上,肩扛着车杠‘嗨呀呀呀,啊呀呀呀’地几十个人在车盘周围转,才能将船一步一步地拖上坝顶,然后一踏缆绳,船便似箭一般地冲向下江,船头泛起一排白白的水花溅向两岸。”这时当年横河下河头“人民闸”“车堰”工人的劳动场景,在胡老的笔下,竟如此立体和逼真。看到这里,即使没有当年生活体验的人,脑子里也一定会出现一幅力与汗交相辉映的生动画面!一定会想,假如这个船闸至今还保留着的话,一定会成为旅游项目,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胡老先生的记忆力令人佩服。他在《石堰下江话龙舟》中写道:“十里江塘两岸都挤满了人,有坐在农船上的老人,有穿红着绿的姑娘,有蹦蹦跳跳的小孩子,也有衣冠整齐的小伙子,还有肩上骑着小孩的父亲……真是人山人海。河面上龙舟竞渡,龙舟中锣鼓喧天,龙舟两边水花飞溅,泛起的涌浪拍打着两岸,哗哗地冲向两岸观看的人群,顿时人前翻后仰。”我想,这样的场景肯定是他半个世纪以前看到的。

胡老先生做学问一向特别认真。书中所说的典故,都是经过他认真查验资料或实地考证后撰写而成的,许多地方都引用了原始史料记载作为佐证,因此真实可信,很有价值。我曾为他的另一本书《龙泉山》的插图摄过影,在摄影过程中,他对每个景点、地名都进行认真校对、核实。他说过,他出书不是为名,更不是为利,是为了让人看了后,能对了解我们的历史有所帮助!我想,这也许就是胡老要写那么多书的动因吧!

我认识胡老先生,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因为他是我姐夫的好友,与我姐夫经常有来往,我们也因此成了熟人。听他说,他一生很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甘愿清贫,虽不能持子凌之风节,也要学南雷之宏志,归隐山林以诗书自娱……每天以看书学习、种花养草或粗作历史文化研究之文为主,或见诸报端或与朋友谈古论今进行笔谈”,所谓“一介布衣平无奇,淡泊名利喜笔耕。荣辱高下不相慕,权贵当前难弯膝”。他自称年至耄耋,虽不算老,但体力日衰,行动不便,视力模糊,听觉迟钝,写作渐感困难重重。然而,试想有几人能做到每年出一本集子馈送亲友或与文友交流?虽说现在他年事已高,但仍是一个很有活力的社会活动家,他把弄文舞墨当做生活的一大趣事。他主持的“阳明社区历史文化研究小组”的事迹曾被拍成电视专题片,在“第七届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中交流,为此,我写成的《一群研究“大人物”的小人物》一文也得到了相关报纸、杂志的青睐,先后在《宁波日报》、浙江省省委宣传部《宣传半月刊》中整版刊载。我想,其实人的一生,不在于官大官小,也不在于钱多钱少,而是在于活得是否有意义,胡老先生的这种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实在令人敬崇!

蒙胡老先生大作完工之际,先睹为快,细细品来,写下如此感言,是为序!

2011年10月于雅趣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