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嘴山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形象

石嘴山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形象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石嘴山市四十多年发展的历史来看,石嘴山市享有“塞上煤城”之称,是历史的产物,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和地区经济结构、产业产品结构和城市的外在形象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城市外在形象的变化中,全市人民对重新树立石嘴山市新形象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改变煤城旧有形象的内聚力和呼声也越来越高,塑造石嘴山市新形象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石嘴山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形象

城市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味源自于一个城市历史形成的群体共识、内在精神及特定的品质、区域合力,内在人群的归属感,以及外界的认同感。一个城市形象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历史积淀,自然而然地产生,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城市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的作用。形象犹如品牌,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响亮的,也有一般的。石嘴山市自建市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一直是宁夏重要的工业城市,享有“塞上煤城”之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塞上煤城”的这一历史形象所形成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历史形成的称谓和形象也越来越不适应石嘴山大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石嘴山的内在需要。现实的石嘴山和石嘴山旧有的形象和定位已经形成了明显反差。面对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塑新世纪石嘴山市新的形象。

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引黄灌区北端,西依贺兰山,东临黄河,全市人口近70万,物产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历史上就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历史上的石嘴山,无论是自然环境、居民构成,还是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等在整个宁夏乃至西北地区都十分突出。石嘴山市是一座依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她的崛起迄今也只有短短的四十年。历史形成的东西毕竟有历史的起因和特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热潮的出现,有着丰富煤炭资源的石嘴山市在经济上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通过努力拼搏,仅用了短短二十多年便使一座新兴煤炭工业城市在此崛起。1956年至1964年,是石嘴山市以煤炭工业开采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各路建设大军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汇集贺兰山煤田,石嘴山市的人口由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6万人增加到现在的30万人。贺兰山煤田的大规模开发,使石嘴山市以煤炭工业和相关产业为主体的、辅之以传统农业的经济框架基本形成。从1964年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当时政治军事的原因,国家将一些诸如西北煤机一、二、三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西北轴承厂等重要企业从全国各地迁移到石嘴山市安家落户,带动了石嘴山市为煤炭生产服务的地方中小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这一时期,石嘴山市逐渐树立起了煤炭重工业城市的形象,二、三产业在宁夏位列第一,工农业总产值占宁夏的60%以上,在宁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煤城”应运而生,名声不胫而走。煤城石嘴山熠熠生辉,人们为之自豪。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驻石嘴山市各大中型企业积极推行改革,尤其是像石炭井矿务局、石嘴山矿务局、宁煤基建公司、西北煤机总厂这些国营大中型企业,曾经为石嘴山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即便是在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仍然通过不懈的改革显示了较强的发展活力。但是石嘴山市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上上下下仍然围绕着煤炭初级加工做文章,因而一批以煤炭初加工和高耗能为主要特征的工业企业如碳素厂、铁合金厂、冶炼厂、金属镁厂、碳化硅厂等纷纷上马,仍然没有跳出和摆脱传统产业的旧路子和煤炭加工产业的负面影响。在当时的形势下,城市应需而建,缺乏规划,基础设施十分简陋,加之在生产建设中忽视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使石嘴山市这个地处戈壁荒滩的城市本就非常恶劣、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难堪,煤城形象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尽管如此,四十多年来,石嘴山市已累计为国家生产原煤2.5亿多吨、发电430多亿度,还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钢材、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碳素、铁合金、陶瓷、化工等产品,为国家建设和西部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石嘴山市四十多年发展的历史来看,石嘴山市享有“塞上煤城”之称,是历史的产物,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和地区经济结构、产业产品结构和城市的外在形象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今天,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塞上煤城”的城市形象,与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再造山川美的西部地区的时代要求,与建设现代化石嘴山的目标极不协调。因此,再造辉煌,改变旧形象并重塑新形象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嘴山市为适应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需要,迫于同东部以及周边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的危机和压力,不遗余力地在企业改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工业结构调整以及改造传统农业等方面做文章,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石嘴山市委、政府为再造辉煌,树立城市新的形象,首先从更新观念入手,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大讨论。三次大规模的大讨论,对统一全市人民的思想认识、更新观念、激励各族人民改革和建设的热情,对逐步形成新的工作思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期间随着道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温暖工程、“十大工程”、富民工程、城市园林化建设等重点工作的落实,石嘴山市的城市面貌和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的外在形象年年上一个新台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工业企业焕发了生机。民族化工、宁夏恒力、东方钽业3家企业成功上市,太西集团、亘元集团、奔牛集团、大荣化工等企业改制重组。在煤炭行业内部进行了深刻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组织结构和机制改革,原有意义上的煤炭企业比重越来越小,使石嘴山市的经济开始融入国际化的行列,叫响了石嘴山市这个大品牌,成了石嘴山市经济建设的亮点和希望。加之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工业生产保持着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尤其煤炭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正在加快,经济效益回升,非公有制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人民收入稳步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城市形象的重新定位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城市外在形象的变化中,全市人民对重新树立石嘴山市新形象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改变煤城旧有形象的内聚力和呼声也越来越高,塑造石嘴山市新形象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建市40周年庆祝活动,进一步挖掘了石嘴山市这座移民城市所创造和积累的精神文化内涵,使改变城市形象成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种内在精神需求。特别是石嘴山市市委、政府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的有利时机,及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石嘴山大发展”的响亮口号,分三步走建设现代化石嘴山的宏伟目标和“工业强市”战略,为树立石嘴山市新的形象提供了理论认识和政策依据。近3年来,我们在对内对外新闻宣传中不遗余力摒弃“煤城”用语、淡化“煤城”色彩,改变旧有的外在形象,不断深化宣传报道,重树石嘴山市新形象的观念已家喻户晓,为石嘴山市新形象的重新定位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基础。

煤城是历史形成的,煤城也正在成为历史。全国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初,都相继走上了告别煤城之路,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城市新形象,在突破中寻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出路。

首先,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消耗作为工业社会的主要形态和生产方式,是以对现有的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为前提的。在这种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的工业社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认识水平只能停留在对“原物”的追求上。当自然资源近于枯竭时,工业社会原来成倍的利润增长速度便开始下滑,这是所有工业化国家共同走过的道路。所以,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萌芽的信息社会,以发掘人的智慧为主的知识观的逐步建立和获取财富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对旧观念形成了最强有力地挑战。客观上它要求人们改变对“原物”的追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价值观。也要求改变人们生存生产的外在环境,包括这个环境的精神形态。

其次,“煤城”形象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优势不复存在。一方面石嘴山市依煤而建,以煤而兴,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煤炭粗加工工业逐步失去了往日优势,自然资源的相对优势已不复存在,这两个方面都是不争的事实。带来的直接后果和弊端是十分现实的,即:产业结构不合理,畸形发展;企业资金短缺,负债过高;产品趋同单一,缺乏竞争力;设备陈旧老化,综合效益低;下岗职工多,企业经营困难,缺乏抵御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等。

再次,以煤炭为主所形成的高耗能产业问题较多。以煤炭为主的高耗能产业属于高污染工业,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基础上的。工业结构单一,品种少;技术水平低,工艺简单;资源浪费严重,污染度高;产品附加值低,竞争能力差,加上企业条块分割,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的存在,日益成为石嘴山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阻碍因素。建设现代化石嘴山要求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逐步加以解决。

最后,“煤城”的外在形象与开放的石嘴山市不相协调。“煤城”的形象往往与“脏、乱、差”,粗放经营,生存、生活环境恶劣,污染严重相互联系。这种外在的形象也与我们外向型经济的特征极不协调;与科教兴市,文明建市,建设园林化,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石嘴山的目标格格不入。如果我们自己不首先提出这一问题,并下决心加以改变,这种外在的形象也将成为我们对外开放的障碍因素。大开发必须大开放。大开放除了营造硬件环境外,城市形象这一无形的软环境、软资源更不容忽视。因此,改变旧有形象,树立城市新的形象的问题已突出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2001年5月 刊载于《石嘴山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