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赵彬彬姥爷的散文集

赵彬彬姥爷的散文集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姥爷的散文集就要付梓出版了,我在为他深感高兴的同时也隐隐觉得庆幸:姥爷日以继夜的辛劳播种终于快要结出果实了,他也总算可以让自己歇一歇了。我想以我的视角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姥爷,同时把此文献给我八十六岁高龄的可爱慈祥的姥爷,衷心祝贺他的新书出版。的受益者,他律内化成某种自律。“三个三”是多年的军队生活赋予姥爷的深远影响。我眼中的姥爷,就是这样一个完全拥有赤子之心的人。

赵彬彬

姥爷的散文集就要付梓出版了,我在为他深感高兴的同时也隐隐觉得庆幸:姥爷日以继夜的辛劳播种终于快要结出果实了,他也总算可以让自己歇一歇了。我想以我的视角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姥爷,同时把此文献给我八十六岁高龄的可爱慈祥的姥爷,衷心祝贺他的新书出版。

通常老年人只有一种扮相,一种生活方式。但姥爷从军队离休后,以多种姿态和面貌,叫我们钦佩他的深度和广度。姥爷中晚年开始由零起步,数十年如一日的磨砺,成就出令人称奇的书法艺术。但是你又不能仅从书法家的角度去看他,他学识丰富,造诣非凡。当你面对他的诗集啧啧称奇时,他又转身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散文创作,似乎上一个终点永远是他的下一个起点。写字写文章劳心费神,这对于一个年过八十岁的人来说,更是精神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家里人奉劝他快些搁笔休息,认为他应该享受老年人惯有的轻松生活,他却执拗得一副不知老之将至的神情,在求知的路途上永不言退。

姥爷有着不加掩饰的性情:他怀念战友时会潸然泪下,写他亲爱的妈妈(我的太奶奶)时会掩面而泣,谁都可以在他脸上看到他的真挚和善良。他是人生信仰的勇敢追求者,是坚守共产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者。当我在踟蹰中担忧怎样才能做一个令众人满意的我时,姥爷当即送我冯玉祥先生一句诗言“我便是我”。当我做事停不下脚步时,姥爷又赠我古人四字箴言“知止不殆”。行路多不如阅人深,在我内心,姥爷是神秘而宽广的,睿智而丰厚的,他本就是一本书。

姥爷是一个极其严格的人,这一点应该是全家人的共识。他的严格体现在对自己和对家人。他深信,自己是军队教育的受益者,希望后代们养成好作风,把好习惯传承下去。在姥爷家,几乎所有事项都要立规矩,这包括讲话方式、吃饭习惯等等。如果你做错事,姥爷会有“三个三”等着你。什么是“三个三”呢?就是三条相互关联的道理。姥爷讲话条理清晰,层层递进,讲道理如同写文章,永远都是:“第一、第二、第三……”我儿时暗笑这样的说话方式,长大后发现,自己竟是这诸多“第一、第二、第三……”的受益者,他律内化成某种自律。“三个三”是多年的军队生活赋予姥爷的深远影响。姥爷对我们虽十分严苛,却也非常慈爱。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相处方式愈发像知心朋友。他对孩子教育的准则永远都是不骂人,不打人,以理服人。这个看似简单的教育方法,即使在今天也有许多家长做不到。姥爷分析过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著述,同时在践行中形成一套自己的教育观:家长在孩子幼年时要对他们严加管教,立好规矩;等他们长大了就对他们加倍关心,和他们做好朋友。

20世纪90年代初,麦当劳刚刚入驻北京市场。那时候美式快餐的概念在中国人眼里和今天相比完全是两码事,也鲜少有人提什么是垃圾食品,潮人对去吃肯德基或麦当劳这样的事往往趋之若鹜。一日在家,姥爷对幼小懵懂的我说:“走,姥爷今天带你去吃戏灿(西餐)!”谁知坐定后我基本光顾着伸长脖子看窗外的麦当劳叔叔了,一个巨无霸简直苦了我天生的中国胃,花了一小时也没咽下几口。姥爷在我对面吃得津津有味,嫌我太弱,顺便教育之:不好吃也得吃,从小就要学会酸甜苦辣都能吃!

姥爷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老人。世纪之交,中国手机短信业务刚刚兴起,他几乎是家中第一个学会用手机发短信的人,常乐此不疲地向我们推荐使用短信的便捷,后来还开始学习用电脑上网,这在七十岁以上的族群里已属罕见。多年以来,发短信是我与姥爷保持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许多通信内容我一直保存着,它记录着长幼之间的对话,也记录了我在姥爷关爱下的成长。

姥爷也是心思相当细致的人。他有几大摞日记本和读书笔记,每一本都遍布着密密麻麻的字迹,直到今天他还坚持写日记,就这样林林总总积攒了几十年。他对资料的保管出奇地细化和完善,查阅资料时,他根本不必费劲动脑回忆,只需拿出一个小本,轻拂封面的微尘,翻开便一切尽知。不计其数的老年人受到阿兹海默症的困扰,而姥爷时时刻刻都在操练头脑,阅读、写作从不间断,每次我见到他,就感觉好像看见一个运动员在准备参加下一届的奥林匹克竞赛一样。全因这样勤恳不懈的努力,八十六岁的他练就出一个思路清晰、灵活非凡的大脑。姥姥也受到姥爷的影响,每天睡前读书看报。因此,两位老人的大脑时至今日不输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年近八旬时,别家的爷爷奶奶都躺在藤椅上晒太阳,或坐在树荫下打麻将,要么步履蹒跚地遛狗,姥爷却不甘心固守一片方寸之地,他要在有生之年好好看一看这世界。他飞到港澳,飞到东北亚,飞到东南亚,飞到很多他未知的角落,他跋涉欧洲诸国,回国后更写下《欧洲纪游》。从此,他不但拥有饱览祖国山川的阅历,更有了遨游世界的豪情。

姥爷常说:对人要有怜悯之心。他的与众不同还在于,不但对家人友人极为慷慨,还不时向一些陌生人施以关怀援手。在餐厅、商店、出租车上,常能看到一些年轻的北漂打工族,姥爷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这些孩子有的年纪还没你大就要远离父母独自在外打拼,多不容易啊!”姥爷把钱花到这些贫弱者身上,自己才感到满足心安。

自从十五岁参军,姥爷告别他威海的故乡已经有太多年了,但却总顾念着老家的村庄,思念着他逝去的父亲母亲。姥爷给我讲过一些关于太爷爷和太奶奶的故事。每当追忆起童年往事,满头银发的姥爷都会闪烁起眷恋的目光,仿佛一个渴望回家的孩子。姥爷每隔几年就要回到生养他的故土走走看看。前些年他携家人回海边疗养,得知自家的老房子(也就是我太爷爷家的原址)被变卖掉了,他好生懊恼,好生遗憾。听妈妈说,姥爷那天路过曾经的家门口,一遍又一遍地在门前空地上踱步徘徊,嗟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他多么希望能够再次推开老屋的房门,闻一闻当年家的味道。北京是姥爷的第二故乡,但你会听到他操着一口纯正的胶东话说:“我介(这)一杯(辈)子zéi(最)改变不了的就系(是)我的象印(乡音)。”

我眼中的姥爷,就是这样一个完全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姥爷的赤子之心从何而来呢?我认为这源于他坚定且纯粹的信仰。姥爷出身旧社会的贫苦农民家庭,在上世纪中国历经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投身八路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辗转大江南北。他驻守新疆塔城地区八年,曾经在那里度过了此生最为叱咤风云的时光,其间数次直面两难的抉择乃至性命的考验。但是在我心中,他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战士,面临千难万险,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顽强守护着边陲家园的生产建设,这全倚靠信仰对他的支撑和力量。后来姥爷去南京,做过南京高级陆军学校的教研室主任,在国防大学前身的政治学院任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研室教员,潜心研究世界近代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姥爷是一个完全而彻底的共产主义追随者,毕生为他的信仰执着奋斗着。对他来讲,信仰问题绝对容不得半点含糊,信仰高于一切、指导一切。

姥爷写得最多的书法作品之一是“厚德载物”。他总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他认为对知识的追求必须建立在道德自觉自律的基础之上,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我想这应该是他得以时刻保持警醒、超越自己的重要原因吧。任凭时代变迁,不管无知有知,他仍旧可抵挡暗流,持守品格,不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姥爷那代人和我们这代人的不同在于,我们是继承人,而他们是开创者。姥爷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他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他认真,他深刻。他追随共产主义使命,他虔诚,他纯粹。他挣扎于旧社会,得幸踏入新中国,他奉献。他从乡村孩童成长为军中智者,全凭自学成才,他悟性超凡。他对子女后代全面把握,悉心教诲,他高瞻远瞩,是家庭的领头人。一个人飞跃的程度,比其飞跃的高度更值得探究。我常常想:若非在那个时代姥爷和姥姥的全心积累与付出,这个家是否还会如现在这般枝繁叶茂?若非姥爷严格不懈的指引,家中的每个人今天又会漂泊何方?

姥爷是具有长远目光的智者,他时常引用这句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虽然姥爷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但是无奈他出身贫苦,无法继续小学六年级以后的学业。儿时苦难的经历在姥爷这里转化成一笔财富,这个财富就是——他深刻地意识到,知识是多么巨大、伟大以及不可或缺的通向未来的阶梯,同时知识也是一把可以武装人、保全其一生不被社会淘汰的利器。正是得益于具有这样的未来性眼光,姥爷在自己终成大器之后,立志不但要把自己的所有子女培养成人,也要全力以赴助他们每个人成才。姥爷做到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家风自此代代相传。

一个军人,说他有毅力不足为奇。但是在我看来,姥爷的毅力堪称惊人。他的早餐搭配和作息规律几十年如一日。晚上十点,地动山摇都不能阻挡他就寝的步伐。在早年的书法修炼中,姥爷不但虚心向名师求教,且日日八小时浑然忘我地练习基础。儿时我起夜,发现每到凌晨四五点钟,姥爷案前的灯已经亮了,后来他的右手食指上方彻底弯曲变形,全因那时写书法过于投入所致!2014年春节前,姥爷突然罹患带状疱疹,我在北京目睹了他发病和痊愈的全过程。带状疱疹一般长在腰间,疼痛难忍,而姥爷的病患长在了头部连带面庞。病毒来势极其迅速凶猛,很快他的眼皮已经被病毒攻得睁不开了,那是无法想象的揪心的疼痛,可是他自始至终没有过一句抱怨,更从未对任何人喊过一次疼!他竟然可以半开玩笑地对我讲:“照照镜子,我现在变成一个怪物啦,小孩见了都会怕我。”每次看到姥爷难受却若无其事的神态,我都倒吸一口气:这简直就是现实中的保尔·柯察金啊!姥爷严格遵循医生嘱托,在最短的时间内奇迹般地康复了。我们所有人都为他高兴,更为他钢铁般的意志力所折服。

姥爷与我有过无数次的倾心交谈。他有两句朴素的话对我的影响最大。一次过马路时,姥爷忽然转身对我说:“追求平凡人的生活。”也许这句话放在十年前我无法理解,但现在我彻底懂得姥爷在讲应当如何做人:做人应该朴实,低调,谦卑。一个人只有舍得浮华,抛开虚名,不慕利益,这个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姥爷用一生的荣辱向我们证明,他以一颗平凡心,成就了一个不凡人生。第二句话只有一个字:“忍”。姥爷常说:心字头上一把刀,小不忍则乱大谋,成大事者必须学会忍耐。也许海边生长的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魄力和胸怀,姥爷能够笑看世态万相,举重若轻。

姥爷是一个心存感恩的人。无论是意外得到他人的帮助,还是感念父母和共产党的养育之恩,他永远信奉并落实一条哲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谢生命,报答生命,源涌不断,莫非这就是姥爷名字的本意?姥爷曾在济南居住过几年,那时我还极其年幼,只有这样一个模糊的印象——有一天,他把年迈病重的太爷爷接到了济南家中,这让小小的我得以在有生之年和太爷爷四世同堂。每逢周末去姥爷家,我都可以瞅见很少卧床休息的太爷爷。也许我曾试图和他交流,但是也已经完全想不起他可曾对我的玩闹与嬉笑有所回应。我不知道也无从忆起太爷爷当年是以一种怎样的心境和方式离去的,遗憾?喜悦?牵肠挂肚?心满意足?只记得姥爷那天哭了,哭得无比伤心,哭得痛彻心扉……他永远感激着太爷爷和太奶奶,他的卧房里悬挂着他们的生前肖像。照片里,太奶奶目光柔软,是旧社会传统贤惠的农村妇女;太爷爷目光澄澈,是勤勤恳恳一辈子支撑起整个家庭的大丈夫。结合姥爷向我口述过的历史往事,我大约可以揣摩出,他们既是质朴老实的庄稼人,也是勇敢奉献、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追求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者。

姥爷珍存了一根抗日时期他缴获的日寇军官的拐杖,他将其赠送给太爷爷,拐杖与太爷爷如影随形,直到太爷爷辞世后又把它留还给了姥爷。在我眼里,这根小小的拐杖如同父子二人生命的联结,通过这根拐杖,他们互相传递着对彼此无言的爱和忠贞的革命理想,也借这根拐杖提醒彼此:扎根土壤,勿忘国耻。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跨越时空的图景:在抗日救国千钧一发的关头,太奶奶哭着咬牙应允把年轻的姥爷送出自家灰暗的草房,送入了革命绿色的营地;多年以后,中年的姥爷把太爷爷接出了他栖居半生的乡村草房,住进了城市中钢筋混凝土盖成的敞亮屋子里。我想,如此,那一刻太爷爷终应是安详地离开的吧。姥爷出生的时候那样贫穷,长大后却这般生活,他财富的源泉就是自己的爹娘:因为母爱如海,太奶奶教会他豁达善良;父爱如山,太爷爷教会他英勇坚强。

在我从小到大的印象中,姥爷的日常装束有一个特质:简洁得体又不失军人本色。他爱穿一条军装裤,上搭一条枣红色背带,脚蹬一双黑皮鞋或舒适的走步鞋。二十年前我就见他常这么穿,这即使在今天看来也颇为时髦。姥爷的头发白得很早,但他的发色不是花白,而是纯正的银白,永远梳理得干净顺直。出门在外,我不必担心会找不到姥爷。人头攒动中,远远地看到那一头醒目的银丝在光线下骄傲地闪耀着,就可以确定地找到他了。

我从未在他口中听到过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从未见过他对开始做的事轻言放弃。“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姥爷这里有些行不通了,也许用“谁说近黄昏,夕阳无限好”来概括他才更为妥帖。

当家中子女每每处在人生道路的分叉口,面临生命多样的疑虑与抉择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转向姥爷。也许我们不必完全地了解他,一如我们不必一定要了解太阳为什么发光。我们只需要知道,褪去戎装,他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一个可爱的姥爷,一名亲切的爷爷,一个善良的朋友。姥爷早已经步入了耄耋之年,我们只要他像现在这样,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与在他身后默默奉献的姥姥幸福相伴,健康快乐,直到永远。

二〇一五年春

作者简介:赵彬彬,系德国TU Chemnitz大学跨文化交流(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Interkulturelle Kompetenz)专业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