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依木扎随笔

巴依木扎随笔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1000多只羊,100多匹马,90多头牛,放牧在美丽的巴依木扎草原上。然后,几位连的干部陪同我绕巴依木扎草原转了一圈。巴依木扎草原北部由西向东的塔尔巴哈台山东麓和由西南向东北的乌尔喀夏山东北山麓两者相遇,自然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山口。以山为界,山的另一面是苏联,两山聚集的东北一角是巴依木扎谷地。也有人认为,巴依木扎区域地下深处存在暗河,因此,人们便称其为“无底洞”。

1970年6月中旬,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任副政委的我,把其他工作放下来,专程到额敏县东北90公里以外的巴依木扎草原上的165团4连蹲点,开展调研。

农九师处于屯垦戍边第一线。全师绝大多数都是汉人,少数民族主要是哈萨克族,共有1858人,分布在165团4连、170团4连和团结农场5连。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贯彻中央民族政策、团结新疆各族人民、共同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驻守在巴依木扎的165团4连,位于中苏边境,是个边防值班连,其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

我和随行人员一路紧赶,顾不得观赏周边景色,接近中午时分,到达了165团4连。我们一到连部,立即受到干部职工的热烈欢迎。远望哈萨克族干部职工,一个个都是彪形壮汉,满脸黑里透红,这是高原紫外线风霜留下的特有的印记,两手粗糙而有力。见到我们,他们十分欣喜,流露出对我们这些戴领章帽徽的军人的敬重之情。我顿时一股热流涌动全身,多好的军垦战士!多好的民族兄弟!

这个连主要从事畜牧业,也搞一点小麦耕种,全连120余人。有1000多只羊,100多匹马,90多头牛,放牧在美丽的巴依木扎草原上。他们住的是用土坯干打垒的泥土房,属定居放牧。他们讲哈萨克语,但汉语也说得很好,很流畅。我和他们交谈完全不用翻译,而且他们的汉语有一种特殊的节奏和韵律,使人感到特别质朴和豪迈,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通过几次召集的座谈会和几天的相互接触,哈萨克族兄弟剽悍勇敢、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给我留下了进一步深刻的印象。他们执行任务坚决果断,不讲价钱,既是畜牧业的行家,也是捕猎能手。除猎狗外,鹰是他们狩猎的工具之一。在哈萨克族的传说里,鹰是唯一能直视太阳而不被灼伤的神鸟。他们相信,不论捕食还是飞行,鹰永远是蓝天中终极的猎手。他们把鹰的矫健勇敢尊为本民族的精神象征。可惜那几天忙于调研,未能一睹他们放鹰捕猎的精彩场面,留下点遗憾!

民族问题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怎样搞好民族关系呢?毛泽东同志说:“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这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各民族不分大小,都处于同等地位。汉族人要建立与少数民族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密切关系,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我蹲点的这些天,与哈萨克族人朝夕相处,了解了哈萨克族人的特点,向他们学习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把他们视为兄弟,他们把我们视为亲人,确实感受到了民族之间的骨肉亲情。他们热爱祖国,奉守团结,不畏强敌,守卫边疆,是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而且是那样鲜艳,高高飘扬在巴依木扎草原上,那么耀眼而令人振奋!

巴依木扎海拔最低1400米左右,最高2200米以上,与塔城额敏低山盆地相比,它处于山区,属山区低地。塔尔巴哈台山与乌尔喀夏山交汇处,有一条河,叫巴依木扎河,清澈见底,浇灌着这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使得这里水草丰盛,有鸡脚草、雀麦、羊狐毛、苔草等几十种品种,非常适宜畜牧业。每到夏季,草绿花红,蝶舞鸟鸣,牛羊洒遍原野,一片锦绣。连里的同志对我说,政委,你来得正是时候,正是满山遍野鲜花开放的季节,一定要去看看别处看不到的美丽景色。于是,我在调研之余,跟随哈萨克牧民——可爱的军垦战士,一边牧羊,一边观赏四野风光。

翻过一个山坡,啊!一片鲜花盛开的海洋即刻展现在我们面前,金黄色、嫣红色交错的野玫瑰漫山遍野,占据整个山谷,足足有5000多亩,这就是人称“十里花坡”的玫瑰谷。近前一看,一朵朵鲜花犹如一张张笑脸,迎着朝霞和蓝天,向来访的客人展示着无限的媚颜和亲情,让人驻足长留,久久不肯离去。再仔细一看,何止是野玫瑰,什么金银花、兔儿条、山楂、枸杞子、蔷薇、白梭梭、红柳、刺铃铛、灰毛柳等灌木和其他野生草本植物,片连片,坡连坡,交错杂生。金叶青兰则是青兰中最漂亮的一种,一簇簇紫色珍珠般的花朵在草丛中含羞绽放,像星星似的眼睛注视着周围的一切。紫红色的玻璃苣散落在坡地上,撑起一把把合着的晴雨伞,似是向四野告示:这是我独有的领地!一种不知名的花草,青色枝干上垂挂着一瓣瓣椭圆形球茎,黄里透着微微的紫红,显得特别地别致。一群翠雀跳跃在小草小花之间,显得特别忙碌和欢乐。引路的同志告诉我,如遇雨后放晴,偶尔可见天边悬架彩虹,好似七彩天桥,一头在老远老远的山那边,一头就坐落在这片草原上,太神奇了!即使是片刻,也会给我们草原带来好运。这是不是天国的花园呢?我很惊叹的是,整个塔额垦区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要么是千里沙石荒原,要么是万顷茫茫雪海,而在我们农九师垦区辖内最东北角的巴依木扎草原上,竟能看到胜似江南的大好春色,叫我怎能不激动、不兴奋呢?叫我怎能不浮想联翩呢?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梦中幻影?不,这是现实!我们塔额垦区、我们军垦事业正像巴依木扎草原那样,始终充满希望,有着无限美好的前景。这天晚上,我兴奋不已,久久不能入眠。

蹲点最后一天,我与4连几位连的干部座谈,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指出了存在的不足。然后,几位连的干部陪同我绕巴依木扎草原转了一圈。巴依木扎草原北部由西向东的塔尔巴哈台山东麓和由西南向东北的乌尔喀夏山东北山麓两者相遇,自然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山口。以山为界,山的另一面是苏联,两山聚集的东北一角是巴依木扎谷地。谷地中间是额敏河的源头。谷地的南端洼地呈椭圆形,蓄满了湖水,面积40000平方米,四周地势高,没有任何水流注入,春夏融雪的时候,雪水也流不出去,深蓝色的水面像一面镜子镶嵌在地面上,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发出粼粼金光。

他们告诉我,这湖叫无底湖,很有一点神秘色彩。其一,水纹线高低始终不变。据史书记载,几百年来无论天气多么干旱,蒸发量多么大,也不管降水量是多是少,都是一个水纹线,不高不低,像刀刻似的。这是什么缘故呢?目前尚未有研究部门和科学家进行专门论证。其二,深不可测。曾经有人用绳子的一头拴上一定重量的东西,向湖中探底,绳子下去100多米还未触底。许多人认为,无底湖深处可能有洞,并与他处相连。也有人认为,巴依木扎区域地下深处存在暗河,因此,人们便称其为“无底洞”。我想,未来的地质学家一定能够探索出个究竟来吧。其三,无底湖最神秘的是,湛蓝的湖水只含有极微量的盐分,竟然没有任何生物存在的痕迹。我们蹲在湖边观察,湖里不仅没有鱼虾,甚至连水草浮游生物也没有。你说怪不怪?

我想,这三个问题都是目前尚未探明的问题,在未解开这些自然之谜之前,人们只能认为它怪。但我相信,今后总会有人探个究竟,给出科学合理的解答的。

整个巴依木扎盆地属于国营垦区,居农九师垦区东北一角。4连这个边防值班连是全民所有制,平日里的放牧,既是经济放牧,又是政治放牧,主要从戍边角度考虑,以政治任务为主,实行劳武结合,保卫祖国安全,寸土必守。此时正值苏联大军压境,中苏边境摩擦时有发生,边境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形势的变化,作为值班连队的4连,经常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放牧的鞭和耕耘的镐就是戍边的武器,他们一手拿鞭,一手拿镐,日以继夜地戍守在农九师垦区东北一角的边境。

巴依木扎草原东北角是一个开口,境外是苏军的边防站哨所,境内是我解放军边防站哨所。我们登上800米高的塔尔巴哈台山山顶,山顶的中线就是国界,站在我国国境线上,居高临下,放远眺望,苏联那边的国土也是一个平原,一样的水草丰盛,零零落落的村庄及牧羊群落一目了然。然后,我们顺着国境线行至东边山下,登上我解放军哨所瞭望台,用望远镜清楚地看到苏军哨所的哨兵,双方都怒目盯着对方,是一种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

我军边防站坐落在约7—8米高、面积200平方米的土石堆上。4连的同志告诉我,这里自古就是通商要道,来往的客商都要堆放一块石头或土块作为纪念,日积月累,就逐渐形成这么一块相当可观的土石堆。就在无底湖东北约3公里的塔尔巴哈台山脚下,有一个约2米高、400平方米的土夯建筑,据说是唐朝女将樊梨花率部西征的点将台。传说在唐朝时,突厥人不断前来侵扰,烧杀抢掠,夺城霸地,朝廷派遣女将樊梨花率部西征,打退了突厥人的多次进攻。一次战斗间歇,樊梨花拿出身边的铜镜,梳理凌乱的头发,不一会儿战鼓又擂响了,突厥人发起新一轮进攻,樊梨花跃马操戈,带领将士冲向敌阵,将敌人击败,匆忙中,她将镜子遗忘在了草地上,后来,草地上放镜子的地方就出现了一片湖,就是这座无底湖。在湖的不远处,还有一尊草原石人,传说那就是樊梨花的塑像。传说是美好而浪漫的,但现实是,那时这里还是我国的一个军事要塞,是我国的一个边境关卡。樊梨花领命出征赶走敌犯,赢得了边境安宁,今天又何尝不是如此?1962年的“伊塔事件”就有成千上万的边民被煽动裹挟外逃,使我国蒙受严重损失。此后,我国边境又不断遭到侵犯、滋扰。国家不可一日无防,如此美丽的边疆岂容外敌践踏!现在加强兵团建设,实行屯垦戍边,就是为了抵御外敌。正是我们的高度警戒,才抑制了对方的嚣张气焰,正是我们兵团军垦人不论在屯垦中还是在戍边中所作出的无私奉献,才赢得了边境的安全和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

巴依木扎之行,我既感到无比欣慰,又感到肩上担子重大,更看到了无限的希望。第二天,我回到驻地达因苏的165团团部逗留一天,当晚感吟五言律诗一首,记录于此:

巴依木扎

余登上祖国西部边陲海拔2200米的塔尔巴哈山东麓的巴依木扎大草原,惊叹在这苍凉的大西北高原上,竟然有如此奇妙的景观:茸茸小草,点点山花,啾啾飞鸟,朵朵白云,群群牛羊……使人感到格外神奇美丽。

草色接天青,

高原铺绿茵。

一声飞鸟叫,

数点野花馨。[1]

牧子挥鞭劲,

黠熊窥视频。

边关多勇士,

岂畏恶狼侵。[2]

一九七〇年六月二十日作于达因苏165团垦区

作者在新疆农九师任副政委时视察小麦长势(1972年)

作者(右二)在农九师163团麦地视察(1972年)

[1] 数点野花馨:指巴依木扎草原有“十里花坡”之称的野花馨香。

[2] 塔额垦区与苏联接壤的国境线,双方时有摩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