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爷爷的故事

爷爷的故事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像天下所有平凡的爷爷一样,爷爷的胡子里是长满故事的。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是在爷爷的故事里度过的。爷爷家在镇子的东面,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也不知他文化水平有多高,念过几年书,但爷爷说话文雅,出口成章,满肚子是讲不完的故事。两杯茶入口,我再一次请求爷爷讲故事,爷爷正捡起我吃剩下的点心,放在嘴里吃得正香。最后老太太做出决定,吃完饺子后要保密,千万不要让孟老知道了。

我的爷爷住在乡下。像天下所有平凡的爷爷一样,爷爷的胡子里是长满故事的。他喜欢跟我讲那很久很久以前的趣事。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是在爷爷的故事里度过的。

今年暑假,我照例跟随爸爸妈妈一起到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在路上我已经对爷爷那即将开讲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汽车驶离了繁华喧闹的城市,沿着滨海大道飞速向前行驶。透过车窗,远处的大海尽收眼底。成群的海鸥拍打着翅膀追逐着浪花,嚷着叫着,一会儿盘旋在天空,一会儿飞向远方;三三两两的渔船荡漾在平静的海面上,与碧海蓝天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海风吹进车窗,送来了温馨的凉意,我的格外兴奋。

“呜呜!”伴随着汽笛的响声,汽车驶进了山间的柏油路。盛夏季节,漫山遍野红的花绿的果,郁郁葱葱,山风含着蝉鸣吹进车内灌入耳中,让人舒畅,心情更加陶醉。此时,我已被秀丽的山色吸引,被乡下的自然风光所陶醉。不知道过了多久,汽车在一个拐弯处慢慢地停了下来。售票员阿姨边招呼边喊道:孟家镇到了。爷爷奶奶早已等候在车外。我高兴地喊:“爷爷!奶奶!”急忙跑了过去。爷爷没有来得及答应,就弯下腰把我紧紧地搂在怀中。

孟家镇地处鲁东南北部,这里地沃民丰,风光秀丽,人杰地灵,交通便利。自古至今就是经济繁荣的好地方。爷爷家在镇子的东面,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院墙外有一盘退休的石碾,碾旁有一棵很大的银杏树,树干足有磨盘粗细,树荫半亩有余。先传是爷爷的爷爷小时候栽种的,虽经岁月沧桑,但时逢盛世,绿油油的果实仍丰丰满满挂弯枝头。最引人注目的是爷爷家那黑漆大门,贴着一副对联:“从来勤俭传家远,唯有诗书继世长。”房门的对联是:“积肥晨起早,读书夜眠迟。”这让我深思不得其解。

爷爷已过花甲之年,头发花白皱纹突起,但精神矍铄。也不知他文化水平有多高,念过几年书,但爷爷说话文雅,出口成章,满肚子是讲不完的故事。什么桃园结义啦,过五关斩六将啦,什么岳飞大闹朱仙镇啦,林冲雪夜上梁山啦,滔滔不绝。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里总觉得快乐,时间总是过得太快。奶奶平时好唠叨,说爷爷爱吹吹呼呼的,有学问没有赶上好时候。是的,奶奶说得很有道理,改革开放步入新时代,我们这代人的确赶上了好时候,真的是我们的福气。

盛夏的夜晚,满天星斗,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夜空里,闪烁着光辉。皎洁的月光沐浴着宁静的小村,温馨整洁的小院弥漫着花香。爸爸沏了一壶“铁观音”,全家人围坐在葡萄架下聊天。两杯茶入口,我再一次请求爷爷讲故事,爷爷正捡起我吃剩下的点心,放在嘴里吃得正香。看见他沉思了半天,抬头看看全家,然后装上了一锅子老旱烟,我赶紧为爷爷点上火。爷爷猛劲地抽了几口,烟雾袅袅。我知道爷爷的故事开始了……

早年间,在本地有一户人家,姓孟名贤德,此人忠厚老实,博学多才,又乐于助人,在当地很有名望,人称“孟老”。孟老家虽然谈不上地有千顷,骡马成群,但也是20多口人的大家庭,岁岁年年,家有陈粮旧谷,穿不完的绫罗绸缎,丰衣足食是半点儿也不夸张的。这在当时也是非常富足的大户人家。孟老治家有方,给全家人定下了规矩,一是不欺压乡里,实实在在做人;二是勤俭持家,富日子当穷日子过。除了逢年过节外,平常的日子都是粗茶淡饭。提起孟老节俭来,还有一段趣闻呢。

这一天,孟老出外讨账去了,家中人估计他中午赶不回家,子女们央求老太太换换伙食,包饺子吃。老太太说:“不过年不过节的包什么饺子吃,让你爹知道了又该骂一顿。”子女们说:“大老远的路,俺爹肯定赶不回来,也可能在朋友家吃饭了呢?”你一言我一语,直把老太太说得没有办法。最后老太太做出决定,吃完饺子后要保密,千万不要让孟老知道了。子女们乐坏了,齐下手分头去做。且说孟老这天到了邻村讨账,来回三四十里路,待讨好账之后,已经是中午了,那朋友竭力挽留孟老留下来吃顿饭,可是孟老心想,别给人家添麻烦,人家为了脸面仨盘俩碗的放不下,再说乡下的生活比较困难,他执意要走。谢绝了朋友的盛情,顺着山路,抄近道,一路之上小步紧挪,跨过镇南的小桥,转过巷道口,前边不远处便是家门了。这时在外望风的小女儿,远远地看见老爹回来了,慌忙跑进门告诉老太太说:“妈!妈!俺爹回来了。”子女们一下子慌了神。此时饺子正在锅里呢。还是老太太有办法,赶忙吩咐小女儿说:“快把这瓢黄豆撒在大门外边。”小女儿不解地说:“妈,这是干什么?”老太太急忙说:“叫你撒你就撒,不要问为什么。”女儿转身把黄豆撒在大门口外。

说时迟那时快,孟老已经走到大门口了。正要进门,俯身看见金黄的大豆撒了满地,顿时火冒三丈,大骂起来:“是哪个败家子,破家的五鬼!把这么好的黄豆撒了一地。”一边骂一边把头上的毡帽摘了下来,用手把一粒一粒的黄豆捡了起来,放在毡帽里,足足捡了一个多钟头。时已过午,孟老才走进家门,屋里已经是盘干碗净了,全家人像往常一样,一切照旧。此时,子女们又怕又想笑,怕的是孟老发现,又多一份埋怨,笑的是老太太怎么想出这么好的主意,只是苦了老当家的——孟老爷子。

春种秋收,寒来暑往,庄户人家盼丰年。那年老天爷赐福,下了几场及时雨,农民们收获了希望。粮满仓草归垛,这古老的小镇啊,又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农忙过后,这天孟老背起粪篓子出去拾粪。大清早,坡下走走,绕村转转。忽然看见镇北边的小道上,来了两个赶驼的商人,在那里歇脚。孟老放眼一瞧,就知道是外乡人,便走了过去。此时,两个商人正在吃早点,拿出来的烧饼连吃带扔的撒了一地,孟老看见了,很是心疼,说道:“小伙子,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吃了不疼撒了疼,你们这不是糟蹋粮食吗?”内中有个高个儿的商人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位老者:其貌不扬,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一件带补丁的夹袄,脚蹬一双钉着厚厚皮掌的粗布鞋,肩背拾粪的筐篓。他不屑一顾地说道:“老人家,你是不是饿肚子了,掰块烧饼给你吃吧。”说完就要掰烧饼。孟老答道:“非也,我看你们两个吃饭有点浪费,粮食撒了一地,太可惜了。”两个商人也不理睬他。“小伙子,你们两个是做什么生意的?”孟老又问。这时候那个矮个子的商人说道:“我们是来收购芝麻的,难道你家也有吗?”孟老说:“请问你们收购的是黑芝麻还是白芝麻呀?”矮个子商人又一次端详了一下眼前的这位拾粪的老头儿,说道:“休问黑芝麻还是白芝麻,你有多少俺要多少,时下10块大洋一石,我给你20块大洋。”说完大笑了起来。孟老瞧了瞧这两个小伙子,心里暗想:“这两人是在嘲笑自己的,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做生意呢?我非要教训他们一下不可。”于是说道:“此话当真?”两个商人齐声说:“当真,当真。”于是孟老就带着两个商人来到庄内。步入自家的粮仓,打开一个个粮库,什么黑芝麻白芝麻,还是铁芝麻,都丰丰满满的。两个商人看了后,都傻了,慌忙向孟老赔礼道歉,恭恭敬敬地说:“老人家,您海涵,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对您言语不周,还望大人大量,您高抬贵手放小人一马。”孟老听后笑道:“我并非难为你们两个人,只是想让你们两个明白诚信经商、宽厚待人、勤俭节约的道理,农民种田不易,糟蹋粮食可耻。”两个商人赶忙点头称道:“是的,您老人家教训的是。只要您不让我们亏本,让我们干什么都行。”孟老说:“我没有什么条件,只要你们从今以后知道了珍惜粮食的重要就行了。你们把刚才丢在地上的烧饼捡起来,生意我还是愿意和你们做的,绝对不会让你们两个亏本的。”两个商人连连道谢。

爷爷习惯性地又点上一袋烟,关闭了话匣子。我知道爷爷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新世纪,新千年,新时代,开放的中国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日益富足起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灯红酒绿,吃喝浪费,资源浪费,物质生活的腐化堕落,向钱看的风气也成为当今社会一股不可小觑的潮流。学校的学生大块儿的馒头还没有吃几口就丢进垃圾桶,也许他们当中,没有人尝过饥饿的滋味,不知道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提倡全社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势在必行

沉思中,爷爷家大门上的对联,又一次映入我的眼帘,“从来勤俭传家远,唯有诗书继世长”。我忽然一下子明白了它的真正含义,我发现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朴实忠厚的勤劳艰苦的中国农民的化身,像爷爷,更像千千万万热爱生活的人们。

农历二〇〇七年九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